陈宁远:中投很幽默 人民很担心(东方早报 2009-8-23)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0:04:29
中投很幽默 人民很担心
2009-8-23 2:44:05

陈宁远
据《经济观察报》报道说,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中投公司)将以向国家上缴红利的形式,取代每年约666.5亿人民币的利息支付,据说这可以减轻中投每年的巨额利息压力。一位中投人士称,中投公司已经与财政部达成共识,2000亿美元资本金是作为资产,而非负债,因此无需支付利息;但类似一家央企,需要向国家上缴红利。
这如果不是中投人士很幽默的回答,就让人很担心了。因为这意味着,直到今天,成立了近两年的中投,还不知道是不是一个真正的有限责任公司。因为直到今天,财政部还没有把它对国民负债(发行15500亿特别国债)从而收购的2000亿美元外汇储备(那是央行报表上的资产,不归财政部管),看成是对中投的投资,是中投的注册资本,是中投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成立的国有独资公司的实收资本。
按照《公司法》规定,一个新公司实收的注册资本可以是股东自筹资金时的负债,但绝不能是新公司的举债。类似中投这样的非银行金融机构,或者基金似的企业,甚至会严格要求注册资本必须足额实收到位。说注册资本有利息,要公司和股东谈以上缴利润来代替支付利息,那是既不懂基本的财务知识,也缺少成立公司的基本常识。
股东合法投资是自有资金,还是负债?那是股东自己的事情。但只要注册登记了,钱到了新成立的公司账上,肯定应该是新公司的资本金。对这个钱,股东可以算它投资的利息成本,中投怎么能算这个钱的利息支出?这又不是中投的负债,而是它的实收资本金。要算的话,也只能算它存放在银行里的利息,或者借给别人使用要收的利息。
按照在自己官方网站上的自我介绍,中投公司“独立经营,自主决策,基于经济和财务目的,在全球范围内对股权、固定收益以及多种形式的另类资产进行投资”。几乎就是一个基金性质的公司,世界上所有人也都把它看成是当前全球最大的主权财富基金。这样一个性质的公司,不仅不能按照支付利息的方式回报股东,甚至都不能和股东谈有固定收益的回报。
当然可以要求中投对股东利益最大化。但中投是公司,公司对股东按利息的方式支付利润,不是公司分红行为。中投和财政部在注册资本上的关系,不是银行和储户的关系,不能按照银行存款到期支付利息的方式来处理双方的权益。在中国这么做的,只有非法集资和非法存款,但这是老鼠会的方式,最高刑是可以枪毙的。
至于财政部要对15500亿特别国债负责,要按期支付利息,这是国家预算里的事情,是财政部2007年准备筹办中投时,报到人大获得批准的。财政部自己负债成立的公司,作为股东是要求中投上缴红利作为利息的支付来源,还是用其他财政收入来支付利息,那是财政部层面上的事情,应该和独立经营的中投没有关系。
虽然中投成立直到现在,经营层都知道特别国债的利息沉重。但这个压力只能是某种对国有资产负责的压力,只能是经营好中投的动力,绝不能是财务权益和口径的转变。
这次中投人士回答《经济观察报》的话,也许是个人的观点,不是财政部和中投的观点。对这个不合法律原则和财务规定的答记者问,我们只能看作是很幽默地从另外一个角度提醒人们,中投作为公司运行的独立性很让人担心。因为这个说法意味着,中投的人士自己都认为,在特别国债利息的压力下,要中投不考虑以固定回报的方式上缴利润,几无可能。
(作者系独立财经评论人士)
http://www.dfdaily.com/node2/node24/node224/userobject1ai185821.shtml
陈宁远:中投很幽默 人民很担心(东方早报 2009-8-23) 陈宁远:税收的镜子应先照谁?(东方早报 2009-8-12) 潘妤:只要足够宽容自信上海肯定可以很幽默(东方早报 2009-3-30) 袁晓明:“人民的席位”(东方早报 2010-1-26) 鲁宁:监督把党和人民对立的官员正是媒体责任(东方早报 2009-6-18) 陈才:“飙车”论离道德虚无主义有多远?(东方早报 2009-6-8) 长平:人大代表不能“躲猫猫”(东方早报 2009-2-23) 李军:马英九将遭遇政治风灾?(东方早报 2009-8-19) 陶短房:救灾效率: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东方早报 2009-8-20) 救灾效率: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东方早报 2009-8-20) 东方早报 陈同海案还原:庭审前夜律师撤回14份关键证据(东方早报 2009-8-7) 周虎城:不走群众路线的人大代表如何代表人民(东方早报 2010-3-24) 鞋套风波:多一点幽默,少一点烦躁(东方早报 2005-12-9) 陈才:与领导合影的“蝴蝶夫人效应”(东方早报 2009-6-4) 陈才:打破职业病患者维权的法律“玻璃门”(东方早报 2009-12-9) 杨涛:从“奉天承运”到“奉法承运”(东方早报 2009-1-23) 专家称北川博物馆耗资23亿不铺张浪费(东方早报 2009-3-31) 杨耕身:“城管实务手册”何以成“葵花宝典”(东方早报 2009-4-23) 王建勋:诽谤行为“非刑事化”利大于弊(东方早报 2009-4-23) 马光远:有多少官员现在能自己买得起房子(东方早报 2009-6-23) 张鸣:黑砖窑再现,真有那么不可思议吗(东方早报 2009-7-23) 杨涛:“挥霍浪费”入罪又能怎样(东方早报 2009-11-23) 曹林:批评无自由,则“功德碑”很别扭(东方早报 2008-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