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经济日报》:新华社批官员借“不明真相”卸责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4 07:11:39
【《香港经济日报》7月30日文章】题:新华社批官员借“不明真相”卸责
    新华社28日晚罕有刊发署名文章《群体件事件中少用“不明真相”》,指出一些地方政府在发布有关群体性事件的信息时,爱用“不明真相人员”、“不明真相群众”等词句,值得反思。
    指参与群体性事件的群众“不明真相”,无疑是说民众没有分辨是非的能力,这与事实不符。事实上,大多群体性事件都有深层原因,文章以上周吉林通钢集团因反对企业重组爆发喋血事件为例,指正是由于企业在重组过程中没有照顾到职工利益而引发。而其他群体性事件,也多是因为群众切身利益受到侵犯,利益诉求长期被漠视而导致。
    今年以来,各地群体性事件频发,从湖北石首厨师非正常死亡引发的骚乱到吉林通钢事件,它们出于“不同原因、不同目的,呈现不同的表现方式,但“一小撮别有用心的人”、“不明真相的群众”、“黑恶势力幕后指使策划”等词句,却成为几乎所有群体性事件的定性。
    事实上,分析这些事件,几乎都有共同的规律,即在冲突的萌芽时期,未能得到基层官员的足够重视,表现出集体迟钝,导致“小事拖大,大事拖炸”,而“不明真相”等词语,就成了这些地方政府不作为的护身符。
    今次新华社罕有地刊登文章批评地方官员惯用“不明真相”这些含糊字眼,在处理群体性事件时敷衍交代,推卸责任,相信是为中央推行官员“问责制”制造舆论。
    【《香港经济日报》7月30日文章】题:官腔词句成流行语  讽政府
    每次发生群体性事件,官方简单且匆忙的定性一直为民众诟病,“不明真相”、“一小撮”等处理群体性事件的常用语,已成为内地民众讽刺当局的流行语。
    有网民揶揄道:“在所有的群体性事阵中,群众总是‘不明真相’的,闹事的总是‘别有用心’的,黑恶势力总是能‘煽动群众’的,死者家属总是‘情绪稳定’的”;还有人调侃,总是说民众“不明真相”,“不仅侮辱了群众的人格,还侮辱了群众的智商”。
    繁复见诸报端的“不明真相”,也成了网民恶搞的最新素材。在湖北石首骚乱发生后,就有网民在微型博客Twitter上先于当地政府给事件下了结论“一定又是‘众多不明真相的群众’围观起哄,还有‘少数不法分子制造事端’……”竟与几天之后的官方结论无异。甚至有网民评论,“熟读新闻三百篇,不是记者也会编”。
    事实上,内地网民恶搞官方用词,背后折射的确是对地方政府的不满和不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