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口语:“斗零”高跟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1:54:02

“斗零”之出现,是广州在中国近代金融史上的光荣,同时充分地体现出广州话特有的情趣。

作者:杨万翔

不知庚辛

我属于弹铜琵琶、敲铁绰板,一日到黑悲歌“大江东去”的那一类男子汉,对女性用品几近一无所知,有一天,却失惊无神撞上了“斗零高跟鞋”这个古怪名词。我知道何谓“斗零”,也敬畏过不少“高跟鞋”,但两者“驚线”,却令我一头雾水。于是请教一位活得相当时尚的红颜知己。

红颜知己说,“斗零高跟鞋”也叫“钢鷍高跟鞋”,就是鞋跟特高特细有如鸡尾酒杯的长柄、鞋跟的触地部分钉了颗小小的金属圆扣子的那款。她指点我,认知该物事,观念无庸像追逐Windows某型号似的过分时尚,因为这款鞋子并非仅仅眼下受追捧,数十年前早已潮流兴。

听了教诲,我的感受有似弘一法师的临终遗言———“悲欣交集”!欣者,是由于“斗零”这一地道广州方言词挨凭着高跟鞋而尚未失传;悲者,却是由于现代广州人对该词的历史文化内蕴知之者寡,连拥有数双这款鞋子的红颜知己也不知庚辛!

右图:创办广东钱局的张之洞

广州好嘢

“斗”之出现,是广州在中国近代金融史上的光荣,同时充分地体现出广州话特有的情趣。

在中国金融史上,长期以来,市场一般使用铜钱。迨至元代,白银成了首选通货,元政府把白银铸成马鞍形的锭状,称作“元宝”;大宗交易使用银锭,小额交易则把银锭切碎秤量。显然,如此操作殊不方便。

始自明末而盛于鸦片战争之后,西方国家的银币大量流入中国。这些外币全部铸成小圆饼形,且配备多种面额,由于使用方便,大受中国市场欢迎,却严重损害了中国的货币主权,因而,早在鸦片战争爆发之前,清政府便有模仿外币而自铸银币之议。

议而不决数十载,终于,藉洋务运动强劲之风,这一重大决策经由名声煊赫的张之洞,在当年中国的“商业之都”广州被付诸实行!

缘起于抗法战争,张之洞自1884年起就任两广总督,共5年。其间,他创办广东水陆军学堂,创办军械局、发电厂、造船厂,创办广雅书院,修成广州首条马路长堤大马路。张之洞对广州的贡献,诚大矣哉!

1887年(光绪十三年),张之洞择址广州大东门外黄华乡(今黄华路一带),创办广东钱局,购进英国机器,铸造中国银元“光绪元宝”,投产当年铸成100万个,流通全国。

早先,因外币呈圆饼形,中国人称之为银圆,派生出主币单位“圆”,简写作“元”;对外国辅币,则取意于“圆”的一部分而形象地称之为“银角”,派生出辅币单位“角”。据此并结合中国的传统衡制,“光绪元宝”的面额共5种———主币单位为元,重七钱二分;辅币之一为5角,重三钱六分;辅币之二为2角,重一钱四分四厘;辅币之三为1角,重七分二厘;辅币之四为5分,重三分六厘。

中国使用机器正式而大批量铸造银元,始于我们的广州!不单如此———由广东钱局创设的中国现代货币面额定制,历百余年而不变,在全国沿用至今!

广州,你好嘢!

斗零由来

前述5种面额,在“谈资”的意义上,最具“价值”的乃是最末一种。

在乘搭“冷气巴”必须忍痛抠出人民币2元的当下,搜求面值5分的辅币,恐怕很难拍硬心口说句“易过借火”了,但在物价相对低廉的很长一段历史时期,“5分钱”的流通量却不容轻估。在我的童年时代,即上世纪50年代前期,在广州,一个酥皮面包售价5分,一根油炸鬼售价3分,与油炸鬼配套的一碗白果白粥售价2分;而那晌,一对夫妻有“屐仔”3至6只。可怜天下父母心,你就尽情抒发怀古之幽思吧———为了让一级级的“屐仔”不致饿着肚子上学,为人父母者应当储备着多少枚“5分钱”?

请君毋忘,基本上以前述时期为“历史下限”,“5分钱”一直被地道广州人别称作“斗零”。我且考你———原因何在?

答:数字由1至9,广州茶楼业萌芽伊始便有其暗语性质的代码———支、辰、斗、苏、马、零、候、庄、弯。“光绪元宝”与茶楼恰恰同时横空出世于广州,而“饮茶”对广州人而言是如此交关紧要,暗语霎时间便成了公开的秘密。另方面,重三分六厘的那款“5分钱”辅币,流通量又是如此之大,以至广州人“眼金金”地给以特殊关注———“三”的代码是“斗”,“六”的代码是“零”,在广州口语中,“斗零”乃是尽人皆知的“5分钱”!

由是,我的红颜知己当能明白,“斗零高跟鞋”之得名,缘由在于,作为其“钢鷍”的那颗小小的金属圆扣子,直径跟“光绪元宝”的“5分”辅币相仿。

开嚟拍拖

行文至此,还想啰嗦一段跟旧时广州的饮食业暗语有关的余话。

首先加个小注:小标题中的“?”字,是“来”字的广州口语表达形式。

话说“历史下限”也是在上世纪50年代前期,在广州的茶楼食肆“埋单”,用不着账单或点心卡,其运作方式是,与人客走向柜台同步,“企堂”按消费金额朝收银者唱歌般地一声吟啸,收银者则响亮地如数应和。这对拍档唱的什么双簧?

嘿,若你的消费额是区区1角,他俩唱的是“开?旦底”!———“旦”字的“底下”那笔是什么?

若消费额为2角,呼应的是“开?拍拖!”———拍拖必有并且只有几人?

若3角,则“开?顺便!”———“便”乃“边”的谐音,“顺”字的“边”怎么写?

4角,取其像形,“开?横目!”———你且把“目”字横着看!

5角,“开?La住(粤方言,La读第二声,意即‘用手掌紧抓’)!”———压住孙悟空的哪座山叫什么?

至于6角,“开?孖三!”———迄今,对于在电话号码中不时听到的粤方言字“孖”(音Ma),外地人仍然觉着新奇趣怪,它等同于“双”。

若消费额是7角,报唱“开?礼拜!”———上帝创世用了多少天?

由7角便衍生出8角,是谓“开?礼拜突一!”———粤方言,“突”是“在某数量的基础上超出”的意思。

包尾9角,“开?阿狗!”———在粤语里,“狗”与“九”同音。

或问:消费上了“元”该如何表示?对此,我说不上来。记得当时年纪小,父亲带上我,请五六位商界朋友到长堤一家颇上档次的茶楼饮下午茶,依稀的印象里,这群“太子爷”尽情吃喝,尽欢而散,回家以后,父亲对母亲说,大喇喇花去了9000元!

按,1955年以前的1万元,相当于后来的1元;而当时广州市劳动部门发给失业者的救济金,是每人每月6万元。

上图:广东省造7.2钱光绪元宝1元

上图:广东省造光绪元宝1角

上图:广东省造光绪元宝5分,亦称“斗零”

(观宇/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