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家是"活菩萨"还是"小沈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7:36:24

经济遭遇危机,各路经济学家们成了最直接的受益人。看了最近流传于网上的《经济学家出场费一览表》,不禁要追问一下经济学家在今天的意义:他们究竟是我们在钱袋子“有求”的情况下才供养起来的“活菩萨”,还是依靠走穴和媒体曝光度生存的学术“小沈阳”?

其实在2006年前,国内经济学家的出场费的普遍行情不过三千到五千元,而在经济学愈发由一门颇受大众关注的“显学”成为依托电视、网络的“媒体之学”以后,经济学家的身价就一路上涨。在全球遭受金融灾害的今天,以“灭害者”形象出现的他们,出场费平均上涨了十倍,其中最高者,据说已经到了一场十余万的天价。

“君子爱财”原是无可厚非的事情,但走穴的“经济学家”,却很遗憾地没有“取之以道”。这里的“道”,说穿了就是经济学家存在的意义和社会责任。《韦氏英语字典》对“经济学家”词条的解释是:“经济科学领域中的专家”。这个定义包含两层意思,首先,经济学家们只是致力于经济理论研究的科学工作者;其次,在他们的研究领域中,其学术造诣上必然得到了国内外经济学界的肯定。

显而易见,按照这个标准,我们今天的很多“经济研究者”和“财经评论员”压根就没在严格意义上的“学家”范围以内,而真正对经济研究有造诣的学者,似乎又不是处于传媒聚焦、在人们眼前频频露脸的那群人。毕竟,纯粹的经济学根本不是什么“显学”,人们所喜闻乐见的,还是那种融合了金融、投资、理财、商务等等学科大杂烩的“广义经济学”。看来,我们似乎都是经济学的叶公,“似龙而非龙者”是我们的趣味,等到真龙来了,却很可能害怕得“弃而还走”。

说到经济学与“龙”的联系,我想起何清涟教授多年前曾经将中国的经济学研究比喻为一门只在纸上侈谈的“屠龙术”,“在纸上纵马驰骋之时游刃有余,而一旦将理论运用于实践则一触即溃”。何教授的论见,至今仍十分形象地说明了经济学自身的局限性。

这个屠龙的典故,出自《庄子·列御寇》:“朱泙漫学屠龙於支离益,单干金之家,三年技成,而无所用其巧。”单单从这个故事看,研究屠龙之术与研究经济学一样,一费财、二费时,学成以后还没法子“专业对口”,真是最不该花心思研究的学问。实际上,经济学通常是从一定的假设出发,以经济模型为基础分析现实中的经济问题。如果论证本身的逻辑足够严密,那么在理想的情况下,这些分析的确可以反映出经济现象的本质。问题在于,理论与现实毕竟差距很大,经济学家的侃侃而谈绝对不等于国家的经济政策;听经济学家讲讲理论并非坏事,但希望从大势中悟出自己的小算盘,则几乎是痴人说梦。

个中原因不难理解。虽然“经济学是个好东西”,但如果将经济理论具体推及到这个社会,以及社会中的每个人,需要考虑的变量实在太多,难以实行。举个例子,美国新凯恩斯(博客)主义经济学家曼昆(博客)曾经对《波士顿环球报》一篇关于母亲为儿子换肾的新闻做过经济学分析,这篇新闻描述了一位名叫苏珊的母亲主动请求为患肾病的儿子捐出一个肾,但无奈母子的肾脏并不匹配。于是,苏珊将自己的肾捐给其他人,而作为交换,医院也将她的儿子排在了等待换肾者的第一位。结局自然是皆大欢喜,另一位换肾者和苏珊的儿子都成功换肾并得到康复。由此,曼昆将肾脏视作一种经济学意义上的“闲置资源”,如果可以自由交换,那么对于器官提供者和接受者来说,收益都获得增加。他进而推断说,允许人体器官自由买卖应当推行,因为这是自由贸易互惠互利的最好证明。

显然,如果我们今天听闻了这样的论断,该经济学家毫无疑问会被打入“无良者”的行列。但从理论来讲,其经济学逻辑是站得住脚的。只是这种理论一旦“进入”现实层面,无疑会受到来自多方面的挑战与质疑,它们可能来自是道德的、法律的、以及人们观念中根深蒂固的东西。经济学从诞生之始便难逃对于其“邪恶”性质的诘难,因此,有论者将经济学家比喻为今天的“巫师”,认为在大众的心理上,两者的作用大同小异。

然而,在“淮橘”成“枳”的过程中,我们看到鼓吹经济学的“巫师”们在今天已经越来越明星化、媒体化。当然,造出几位,甚至是一系列经济学之“星”对于国家的经济宏观走势,并不打紧。但“明星”的公信力是否与学者相当?或者说,学者成为明星以后,其所说之话还有多高的公信力?1974年与哈耶克一同登上诺贝尔领奖台的冈纳·缪尔达尔曾经说过,“要想影响实际政策选择的经济学家最终必须是让普通人而不仅是让经济学家中他的同行感到信服”。经济学家的称谓,应当建立在学术研究和社会公信力而不是“出场费”的基础之上,否则,经济学非但不能摆脱“屠龙术”的帽子,还可能面临着沦为一场“马戏表演”的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