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外需的增长能多快?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2 05:08:50
1
【主题报告】没有外需的增长能多快?沈明高
《财经》首席经济学家
+8610 8565 7076
minggaoshen@caijing.com.cn
《财经》第38 期 2009 年05 月18 日
摘要
我们的观点
□ 2009 年很可能是一个没有外需增长的年份,而且净出口负增长与货物出口负增长
将同时出现
□ 净出口的负增长意味着外需直接拖累了经济增长,而出口的负增长对实体经济特别
是工业生产构成冲击,导致产能闲置、企业破产和失业率上升,进一步拉低经济增长
□ 以2007 年为例,净出口对经济的直接贡献为3 个百分点,出口增长对经济的间接
贡献约为2 个百分点;中国无外需的增长或能保持8%左右的增速
□ 经验表明,投资增长是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但没有出口高增长消化
产能,投资拉动的高增长将不可持续
诸家观点采访综述
□ 复苏势头依然,4 月工业相对下滑是暂时的
□ 消费成为更重要增长引擎,需要时间
□ 中国经济失衡可能加剧
【《财经网》辩论综述】税赋设计当以人民为本
□ 众多网友支持提高免征额,实质是“纳税厌恶”的心理体现,这是一种进步
【一周宏观经济概览】
国内要闻
□ 4 月财政收支形势更加严峻
□ 22 个省份一季度工业企业利润降幅收窄
□ 房价小涨 行业反转根基尚弱
□ 进出口同比降幅再度拉大 贸易顺差负增长
□ 4 月新增贷款大幅收缩
国际综述
□ 美国财政赤字预期加码
□ 英国下调经济预期
□ 德国设立“坏账银行”
□ 欧元区经济创新低
□ 决策者言
2
【主题报告】
没有外需的增长能多快?
我们的观点
在经过数年的外需繁荣之后,中国经济将走入没有外需的增长。据简单推算,2007
年13%的GDP 增长中,外需的贡献大约在5 个百分点左右,中国无外需的增长或能
维持8%左右的增速。经验表明,投资拉动的快速增长,没有外需增长的配合难以持

2009 年很可能是一个没有外需增长的年份。由于外部经济的衰退,中国经济面临
的无外需增长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受“去杠杆化”的影响,即使外需有复苏,也很
难回到危机前的水平,没有外需增长或低外需增长将是一种常态。那么,没有外需正
的贡献,中国经济将能够实现多快的增长呢?
自1993 年以来,中国一直保持了正的货物对外贸易顺差。1997 年之后,受亚洲
金融危机影响,外贸顺差波动很大,但受益于中国于2001 年底加入WTO, 2004 年开
始到2008 年的5 年中,外贸顺差保持了持续上升的势头。按美元计价,2008 年外贸
顺差较2003 年增长了10.6 倍,年均增长63.3%;按人民币计价,则增长了8.8 倍,
年均增长57.8%。在支出法GDP 中,考虑到服务贸易的净出口余额,格局也基本相同。
从季度数据来看,美元计价的外贸顺差去年前两个季度分别出现了10.9%和12.1%
的负增长,这是2005 年一季度以来的首次。外贸顺差的负增长主要不是因为出口下滑,
而是由于大宗商品价格快速攀升带来的进口激增,挤压了顺差空间。去年下半年特别
是第四季度以来,贸易形势逆转,中国出口急剧放慢,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崩盘和国
内需求的放慢使得进口跌幅远大于出口,结果外贸顺差屡创历史新高,去年最后一个
季度顺差同比增长仍然保持在50%左右。
然而,今年一季度净出口负增长与货物出口负增长同时出现,是1999 年二季度以
来的第一次。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表明,今年一季度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负
的0.2 个百分点,说明服务贸易逆差大幅度上升,抵消了货物贸易顺差的好处,同时,
一季度出口负增长是过去10 年里没有出现过的,而当季19.7%的负增长更是1993 年
有统计数字以来所仅见。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月度数据与季度GDP 增长之间存在着差距,但除非月度数据出
现明显的结构性变化,否则外需冲击对工业生产的压力是显而易见的。从月度数据来
看,在内、外需的相互消长中,外需放慢是拉动经济特别是工业生产下滑的主要力量
(图一)。在内需中,投资加速增长而消费保持基本稳定,工业生产更多地与出口增
长的变动密切相关。出口负增长或随时间推移有所缓解,但受外需不振的影响,今年
3
出口增长全年为负的可能性很大;由于大宗商品价格稳中略升,中国投资加速增长增
加进口需求,加上去年前低后高的顺差基数,今年外贸顺差负增长很难避免。
净出口与出口的负增长同步发生,对经济增长将产生双重影响。净出口的负增长
意味着外需直接拖累了经济增长,而出口的负增长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工业生产构成冲
击,导致产能闲置、企业破产和失业率上升,进一步拉低经济增长。
从净出口的直接影响来看,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正贡献主要出现在2005 年-2007
年。据我们估计,净出口对GDP 的直接贡献平均在2.5 个百分点到3 个百分点之间。
以2007 年为例,调整后的真实GDP 增长为13%,净出口的贡献约在3 个百分点以上,
占GDP 增长的四分之一。2008 年,以人民币计算的货物对外贸易顺差仅增长了1%左右,
即使考虑到服务贸易余额,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几乎为零,当年GDP 增长因此从
前年的13%大幅放慢至9%。之所以放慢4 个百分点,与国内需求放慢以及出口放慢对
经济增长的间接影响相关。
从出口的间接影响来看,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资料,今年一季度,投资对GDP
增长的贡献为6 个百分点,消费4.3 个百分点,净出口-0.2 个百分点,如果没有库存
急剧下降导致4 个百分点的负贡献,经济增长大致可以维持在10%左右。这里的关键
是要理解4 个百分点的“去库存化”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直接影
响微乎其微,但是,库存下降的负贡献很可能是出口放慢的结果,出口负增长对经济
增长形成的负外部效应,表现为企业需求消失和失业增加。
出口对经济增长的外部效应来自很多方面,包括边干边学(learning-by-doing)
和增加投资、就业和消费等都有可能对实体经济增长产生积极的影响。在支出法GDP
中,整个90 年代净出口占GDP 的比重仅为2.1%,但据估计,每10%的出口增长推动
GDP 增长1 个百分点 。据此初步推算,90 年代同期人民币计价的出口增长简单平均为
26%,约推动经济增长2.6 个百分点。考虑到当时净出口对GDP 的直接贡献较小,出口
对经济的大部分正贡献可能来自其对经济增长的间接影响。
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中国对出口的依赖进一步扩大,假设出口对经济增长的影
响不变,我们仍然可以以上述估计推算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总贡献。2007 年和2008 年
出口增长分别为20.4%和5.9%,由此可知2007 年净出口和出口增长对GDP 增长贡献共
计约5 个百分点,而2008 年由于净出口增长几乎为零,出口对GDP 增长的贡献很可能
降至0.5 个百分点左右。与2007 年GDP 增长的峰值相比,这4.5 个百分点之差就可以
使得2008 年GDP 增长下滑至8.5%。由于出口增长放慢主要发生在去年最后一个季度,
出口对经济的间接影响或许还没有完全显现出来,即使房地产等内需同期趋软,2008
年GDP 增长仍然达到了9%。
今年一季度,出口同比下降近20%,净出口对经济的贡献为-0.2,如果出口的负
贡献约为2 个百分点,与2007 年相比,GDP 增长应降低7 个百分点以上至6%左右。这
样的分析或许过于简单,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去库存化”的原因,企业对库存
投资减少使得经济放慢4 个百分点,这主要是由于出口大幅度下降引起的。
根据前面的分析,没有外需增长的中国经济能多快呢?同样与2007 年相比,净出
口对经济增长贡献3 个百分点,出口增长2 个百分点,中国无外需增长的增速或可以
达到8%左右。这也是中国经济2003 年开始加速前,经济增长的潜力水平。
当然,无外需的经济增长超过8%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但这主要靠内需特别是投
资增长来支撑。国家统计局副局长许宪春在网站上发表文章指出,今年一季度居民消
费增长不到9%,政府消费只有8%左右,均低于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的增长。
这表明,即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但居民消费占比在下降。但是,
如果上述分析成立,15%的增长应该主要来自企业消费支出,在民营部门投资意愿仍然
不足的情况下,企业消费应该主要来自国有企业。
4
过去的经验表明,每当经济放慢的时候,中国对外需的依赖程度提高。GDP 增速
放慢之后,净出口占GDP 的比重上升(图二)。这给我们两点启示:第一,投资增长
是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第二,投资增长之后都伴随着净出口的较快增
长,只有这样,才能消化这之前经济特别是投资快速增长形成的新产能。中国加入WTO
之后,使得外需在某种程度上成为稳定中国经济的“蓄水池”了。
这次经济放慢起于外需衰退,通过投资快速增长稳定经济,或许仍然可以像过去
一样起到稳定增长的作用,确保今年经济8%左右的增长。但是,如果投资形成的新产
能没有后续外需复苏来消化,仅依靠投资拉动的经济快速增长将是不可持续的。今年
经济复苏过快,或增加以后经济向下调整的压力,经济复苏出现W 型反复的可能性加
大。■
5
诸家观点综述
王晶
《财经》宏观新闻记者
+8610 8565 7073
jingwang@caijing.com.cn
复苏势头依然,4 月工业相对下滑是暂时的;消费成为更重要增长引擎,需要时间;
中国经济失衡可能加剧
——高盛高华证券宋宇、乔红:中国经济增长的复苏势头依然,4 月的工业相对
下滑是暂时的
4 月的数据表明,虽然官方的采购经理人指数(PMI)数据是衡量实体经济活动趋
势的有用指标,但当PMI 环比小幅波动时,其不应被视为当月工业变化的主要衡量标
准。具体而言,自2008 年11 月以来PMI 数据连续五个月出现改善,无疑是中国工业
增长向好的有力证据,但4 月跟3 月比,仅1.1 个百分点的增幅不足以表明4 月的工
业经济活动好于3 月。
虽然4 月工业增加值7.3%的同比增幅较3 月的8.3%有所下降,但3 月数据极其强
劲,而7.3%的增幅仍显著高于2009 年一季度5.1%的增幅。我们认为中国经济增长的
复苏势头依然,而4 月的工业相对下滑是暂时的。工信部近日发布的关于遏制钢铁行
业所谓产量过快增长的政策在短期内可能会加大不确定性,但只要货币当局不大幅收
紧银行向钢铁行业的放贷(尤其是向规模较小的钢铁厂的放贷),我们认为此项政策
对于整体经济活动的影响会较为有限。
在我们看来,零售额增长并不是反映居民消费增长的最佳指标,在2008 年下半年
尤其如此。但我们更为关注的个人消费衡量指标——家居调查数据反映实际居民收入
和支出增长一直保持良好,而汽车销售等各种非官方数据和信息也显示,实际居民消
费增长可能正在加速。我们认为,随着总体经济形势改善,以及政府继续以补贴和福
利的形式支持居民收入,消费强劲增长趋势还将持续下去。
——瑞银证券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汪涛:消费成为比投资更为重要的经济增长引擎,
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
尽管受失业上升拖累,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本轮经济下滑中,消费增长将保持
一定的韧性。城镇地区通胀快速回落和负财富效应的反转,都将是支撑城镇居民消费
增长的重要因素。近期的降息,提高诸如养老金和医疗支出等社会保障支出,提高农
村居民收入和消费,降低某些消费品的购置税等措施,将抵消经济下滑带来的部分负
面影响。通过刺激某些行业的需求,以投资为重心的财政刺激措施和信贷政策也能在
某种程度上传导到消费。
不过,想让消费成为比投资更为重要的经济增长引擎,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需
要在中期内做出艰难的政策转变。转变经济增长模式、提高对消费的依赖度,需要非
农经济部门的增长更偏向于劳动密集型,这样才能提高居民收入尤其是工资收入;必
须解决要素相对价格扭曲的问题,并让国有企业开始分配利润;此外,改善社会保障
体系、发展信贷市场也会有帮助。但即使不同的利益团体能够达成政治共识,推动这
些改革,这些改革也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产生效果。
短期内刺激消费和GDP 增长的政策,未必会与中期促使经济重新平衡、并转变增
长模式的政策相抵触。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它们能相互补充。促进服务业发展和加大
医疗卫生领域的支出力度,就是兼顾短期目标和中期目标的很好例证。未来几年,投
资者需要关注更多的政策转变,来评估经济转型过程的进展。
我们预计,消费品价格(尤其是食品和能源价格)通胀的快速回落,将有助于增
加实际可支配收入和消费。一年前,食品价格同比增长达20%多;有些食品价格甚至
6
上涨了一倍多。而现在,食品价格大幅回调,一些食品的价格同比下跌了20%,而食
品约占居民消费的三分之一。由于CPI 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食品和大宗商品的价格周
期,因此CPI 的近期下跌转变为持续通缩,从而抑制消费的可能性有限。相反,通胀
快速回落,对实际可支配收入及消费者支出的影响主要是正面的。
——摩根士丹利亚洲区主席史蒂芬•罗奇:中国经济失衡可能加剧
虽然中国在“十一五”规划中强调使经济增长从依赖出口转到国内个人消费,但
过去三年中并未完全按照规划中所提出的计划行事。两年前温总理所特别提醒要警惕
的失衡状况甚至可能加剧。自2001 年起惟一在GDP 所占份额中上升的是中国的出口,
从2001 年的20%上升到2007 年的36%。
固定资产投资方面,此次经济刺激计划之前,固定资产投资在中国GDP 中所占的
比例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40%。据测算,“4 万亿”经济刺激计划中75%到80%都是
用于基础设施。在以基础设施投资为主导的积极财政政策实施之后,2009 年底这个比
例可能会达到45%,可以说是闻所未闻的一个高水平。
过去数月中国所采取的积极财政政策,和在1997 年-1998 年亚洲金融危机中采
取的措施、以及2000 年-2001 年世界经济衰退时采取的刺激措施并无二致,思路主
要是靠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刺激经济增长。
但由于此次危机程度更深,全球消费需求仍将持续疲软,出口无法迅速反弹以支
持经济增长,中国今年的经济强势将透支明年的潜在增长。除非政府再推出一个以基
础设施主导的刺激计划,但后果是固定资产投资可能占GDP 超过50%。
政府应立即将社保基金所管理的资产价值翻倍,从800 亿美元提升至1600 亿美元;
通过法律尽快推动私人部门养老金的发展和改革;明确树立个人消费占GDP 份额的目
标,使之从现在非常令人难以置信的低水平36%,在五年之内能提高到50%。我觉得这
是中国政府完全可以做到的。■
7
【《财经网》辩论综述】
税赋设计当以人民为本
众多网友支持提高免征额,实质是“纳税厌恶”的内心体现,而不是抗拒纳税的
表现,这是一种进步
个税“起征点”该不该调?《财经网》辩论栏目以此为题,组织了场为期两周的
辩论,最后赞成调整“起征点”的正方网友以81%的支持率获得绝对胜利。
建议调整个税“起征点”的讨论最早始于去年,之后呼声越来越高。今年年初两
会期间,多位人大代表将个税调整问题写成议案提交人大审议,而财政部似是而非的
表态再度引起了新一轮的“减税”热议。4 月27 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今年
一季度就业者人均负担的每月消费性支出达到2013.6 元,超过了目前每月2000 元的
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标准,表明中国居民部分基本生活费用也被征税。而按国际惯
例和税收理论,向居民个人所得征税,应首先将其基本生活费用的花费扣除,再对超
出部分征税。《财经网》辩论频道以“该不该调整个税‘起征点’”为题,组织专家
学者及市场人士,与网友就此话题展开辩论。
参加本次辩论的正方专家有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张卓元、北京大学
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平新乔、中信证券首席宏观经济学家(全球)胡一帆;反方专家
有财政部财政科研所副所长刘尚希、中国政法大学中美法学院副教授崔威、厦门大学
经济学院财政系教授杨斌。
谁更受益?
个税“起征点”是否提高,按理说与每一个纳税人都息息相关。但反方不赞成提
高“起征点”的理由之一就是,最大的受益人将会是“富人”群体。财政部财政科研
所副所长刘尚希指出,缴纳个税的人占全国就业人口大约4%,占城镇就业人口大约10%。
可以说,这些收入相对较高的10%的人,成为行使话语权的主体。那么,个税改革就
变成了“少数人”的问题,而提高个税“起征点”对另外96%的人并无影响。刘尚希
认为,相对来看,提高个税起征点对“富人”更有利,因为起征点的提高无法解决个
税本身存在的问题,而“起征点”提高后,富人少交的税比“穷人”更多。
这一说法引起了正方网友强烈反应。首先,最被质疑的就是“富人”的定义。网
友“wurengqiang”认为“富人”之说过于偏颇。他认为,两千元收入在城市中只能是
不折不扣的“夹心层”——在中国特定的社会结构下他们距离上流社会遥不可及,但
比贫困线又绰绰有余,但这些人绝非“富人”。同时进行的《热点热辨》栏目,就此
问题征求网友看法,多数人认为,“穷人”能够从减税中得到更多好处。
对此,中国政法大学中美法学院副教授崔威提出了相反的看法,并通过一系列统
计数据及计算证明,提高“起征点”,直接效果是“将财富从政府手中转移到最高收
入和中等偏上收入的家庭中去”,也就是“富人更富”。崔教授指出,“起征点”如
果提高至 3000 元,对 60% 的城市家庭不会产生任何影响。这是因为这些家庭就业人
口的平均工资实际已低于 2000 元的起征点。此外,对于占中国总人口 55% 的农村人
口,其收入之低也使提高起征点对他们同样毫无意义。而得益于“起征点”提高的将
会是“中国所有家庭中最富有的 18%”。
刘志洁
《财经》学术新闻实习记

+8610 8565 1085
zhijieliu@caijing.com.cn
8
网友“legoland”却针锋相对地认为,政府手头的钱,如果用不完,或者为了用
完而滥用,那就应该还给人民,所谓财富从政府手里转移到中高收入家庭手里,很“莫
名其妙”,因这部分钱本来就是“从人家的收入里面划出去的一块”,而并不能说“富
人”“从政府手里挖钱”。
反方网友“小群子”对崔威教授的说法表示赞同。从“税收总体观”的角度分析,
税收应该是国家站在调节和分配的角度采用的平衡手段。“小群子”指出,1 元钱的
效用对“穷人”来说和对“富人”来说是完全不同的,“穷人”1 元钱效用肯定大于
“富人”。但是对一个国家来说,1 元钱就是1 元钱,没有所谓的谁的效用大谁的效
用小的问题。一旦国家将个税“起征点”调高,“富人”少纳税的绝对值必然大于“穷
人”,国家的总财富也必然减少。因此国家可以用来补贴“穷人”的钱在减少,与“转
移支付”的初衷截然相反。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张卓元认为,“提高‘起征点’对大部分人没
有意义,只是优惠小部分人,甚至仅仅有利于富人”的论断“不太准确”。暂且不说
是否真的只对小部分人有利,我们要考虑的是,提高“起征点”这一做法是否正确。
如果这样的做法合理、有益,如果受益范围不是极端的小,而是普通工薪阶层纳税人
的话,“该提还是要提的”。
影响几何?
崔威教授指出,如果将目前 2000 元的“起征点”大幅度提高,会极大破坏个人
所得税体系。更重要的是,这一做法将严重地缩小个人所得税的税基,导致政府不得
不依靠其他效率更低的税种来为公共支出提供资金。刘尚希副所长也认为,个税改革
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虽然有专家认为目前技术条件具备,只要政府下决心就可以,
但他并不认同。刘尚希指出,现在个税大调整的时机并不成熟,不可能举全国之力来
改革个税,那样做成本太高。而且“我们还没有解决个税改革的方向问题。”“在应
对危机时,有更重要的问题,比如就业问题要解决。现在几千万农民工的失业问题或
者说生计问题是更为重要的问题。”
网友“legoland”对这个说法表示怀疑。他表示,即使不调整个税,也没有看到
所谓的“转移支付”。“legoland”用教育投入举例说明。目前国家的教育投入常年
达不到世界平均水平,而收取了个人所得税60%的中央政府,在不发达省份教育经费
上的支出不到20%,其他所有政府的教育承诺都需要该地方政府自筹资金,最后还要
求大家用税后收入赞助希望小学。“实在想不明白,我们交的税,哪里被用来实现真
正的转移支付?”
网友“张逸氏”也认为,政府不是企业,盈亏平衡的思想并不是好的政府管理思
想。财政部对财政收入下降惶惶不可终日就是这一思想的体现。一个惶惶不可终日的
财政部门思路肯定是不开阔的。政府操作有很多有别于企业运作的地方:企业盈利是
目的,而政府盈利则妨碍经济发展;政府能主动利用通货膨胀削减财政负担,通胀有
时可以抵消国债的代际负担;只要人民有钱政府就不愁没钱。目前税收收入下降,不
能成为在既有的税收总水平下,财政部门应该降低个人税负的借口。
对于刘尚希副所长提到的就业问题,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平新乔认为,
相对应经济发展水平,每个月2000 元的“起征点”应该说“不算太低”。科学的计算
方法是利用出工薪收入分布曲线函数,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如果提高“起征点”,
工人所得必然有所增加,但这个所得增加好处并不是由工人独享,因为企业会相应压
低工人工资。工资降低有可能提高就业,因此适当的减税,对于促进就业也是有一定
积极作用的。
9
呼吁税改
网友“张逸氏”认为,众多网友支持提高免征额实质是“纳税厌恶”的一种正当
诉求,但不是抗拒纳税的表现,是一种进步而不是倒退。而厌恶的原因可能包括:可
感知的税负不平等,这种不平等感来自于公众对个税收入统计印象中的中低收入者唱
主角的征收现状表现;税收使用监督的完全隔绝感——交税少不了,花钱却无关;税
收收支的不对等感,及收入拮据感。而税改应当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张逸氏”
指出,起征点(免征额)是个死问题,把大多数人划出去的简单操作不利于税收体制
的完善,不利于更不合理的主体间接税制的调整转变。纳税是公民义务,没有人真的
反对。但税赋设计不以人民为本,则会培养公民能不交税就不交税的习惯。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财政系教授杨斌也指出,纳税人如果不清楚其用途或清楚被用
于与纳税人的整体利益相悖的领域,即使税收负担不重,也会有被迫感、痛惜感,直
至产生被剥夺感。应当采取低税率、低负担、宽税基、严管理、易征收的办法,尽量
减少对偷漏税的利益诱惑,使“偷漏税意义不大,缴税也不心疼”,这样才能真发挥
个税“熨烫经济”的功能。
中信证券首席宏观经济学家(全球)胡一帆认为,政府进行个税改革的思路应该是
“藏富于民”。从根本上改变这一格局、刺激消费的关键就是提高百姓可支配收入。
从这个意义上看,应该提高”起征点”。胡一帆指出,目前个税制度设计不甚合理,
纳税人权利义务不对称。因此百姓才会有不敢生病、不敢失业、不敢消费的心理。如
果百姓交税之后,并没有直接的社会福利保障作为回报,必然会使税收起到抑制消费
的反作用。胡一帆强调,税改的关键还是纳税人责任义务和权益之间的对应关系。如
果“起征点”仍然是2000 元,但百姓享有很好的社会福利与医疗保障保障,那么也许
就没有“起征点”这样的争论了。但反过来,如果不从根本上改革税制,税收支出不
清晰,税收二次分配功能达不到优化, 那么这种减税的呼声必然持续下去。■
10
【一周宏观经济概览】
国内经济要闻
——4 月财政收支形势更加严峻
财政部5 月14 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4 月,全国财政收入同比下降13.6%,
降幅比上月增加13.3 个百分点;全国财政支出同比则增长24.5%,增幅比上月减少
6.9 个百分点。
1 月至4 月累计,全国财政收入同比下降9.9%,支出同比增加31.7%。
前四个月,财政收入和支出分别完成全年预算的31%和23.5%。财政部指出,财
政收入的进度一般与序时进度相当,而财政支出年初几个月支出进度通常低于序时进
度,这是因为财政支出是按预算和项目实施进度拨付,特别是一季度的支出主要是人
代会批准预算前的预拨款。随着预算批复后项目支出执行进度加快,后期财政支出额
会大幅增加。
为确保2009 年税收增长预期目标的实现,国家税务总局近日亦发出文件,要求各
级税务机关要加强税种征管,促进堵漏增收。
其中,要求推进全员全额扣缴明细申报,力争在今年年底前,将所有扣缴单位纳
入全员全额扣缴明细申报管理;在企业所得税方面,要求确保年度预缴税款占当年企
业所得税入库税款的比重不少于70%,防止税款入库滞后;同时,也要求加强对“走
出去”企业的管理和反避税调查,同时强化非居民税收管理。
——22 个省份一季度工业企业利润降幅收窄
根据国家统计局5 月14 日公布的数据,一季度,22 个省份的工业实现利润3227
亿元,同比下降32.2%,降幅比今年1 月—2 月减少7.3 个百分点。
一季度,22 个省份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的降幅出现减少。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
的数据,22 个省份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8267 亿元,同比下降0.7%,降幅比1 月—
2 月减小2 个百分点。
3 月末,22 个省份工业应收账款增幅也略比今年1 月—2 月回落。3 月末,工业应
收账款29773 亿元,同比增长7%,增幅比1 月-2 月份回落0.4 个百分点。产成品资
金15462 亿元,同比增长10.4%,增幅比1 月-2 月回落3.6 个百分点。
专家指出,随着去库存化的结束,生产在非常低的水平开始出现一些恢复,有一
些企业因为产品价格回升,可能有一些正的收益。
22 个省份是指除北京、内蒙古、湖南、广东、安徽、海南、重庆、云南、西藏以
外的省份。这些省份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全国77.2%,利润总额占
全国78.6%。
——4 月消费略有增长 工业生产小幅回落
王晶
《财经》宏观新闻记者
+8610 8565 7073
jingwang@caijing.com.cn
11
国家统计局5 月13 日发布的数据显示,4 月消费增速在3 月上升的基础上继续小
幅改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4.8%,考虑到当月CPI 为-1.5%,简单扣除物
价因素之后,同比增长16.3%。从真实水平来看,4 月的消费增速较3 月高0.4 个百分
点,比去年同期高4.9 个百分点,上升势头明显。
4 月,全国规模以上(年主营业务收入500 万元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7.3%,增幅比3 月减少了1 个百分点。1 月-4 月累计,工业增加值增长5.5%,增幅比
一季度增加了0.4 个百分点。受出口萧条和产能过剩的影响,4 月钢铁行业生产出现
负增长,是当月工业增加值增速放慢的主要原因。
目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的是,工业生产的需求环境能否继续改善。特别是,未来
需求增长主要来自国内消费还是国外消费,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方向。
——4 月房价小涨 行业反转根基尚弱
5 月12 日,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联合公布的2009 年前四月房地产运行情况
报告显示,4 月,全国70 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4%,同比继续下降,但
降幅有所缩小。
房价的上涨显然与商品房市场成交量的井喷式爆发有关。
数据显示,前四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1 亿7625 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7.50%。
其中,商品住宅销售面积增长18.60%。
与此同时,一些房地产企业,在促销回笼资金后,开始悄然调高销售价格。
大部分市场人士均认为,此轮地产市场回暖,主要源自长期积压的刚性需求的释
放。随着刚性需求的“消化”,成交量可能会逐渐回落。
在此次房地产“小阳春”中无法消化的存货,未来仍将通过降价促销的方式推向
市场。房价反弹的基础并不牢固。
——4 月进出口同比降幅再度拉大 贸易顺差负增长
海关总署5 月12 日发布的数据显示,4 月当月进出口总值1707.3 亿美元,同比
下降22.8%,降幅比今年一季度累计减少1.9 个百分点,但较上月增加1.9 个百分点。
其中当月出口919.4 亿美元,同比下降22.6%,跌幅较上月增加5.5 个百分点;进口
788 亿美元,同比下降23%,跌幅略窄于上月的25.1%。
由于进口相对出口企稳,4 月贸易顺差再度收窄,实现顺差131.4 亿美元,较3
月的185.6 亿美元大幅回落,与去年同期顺差相比也下降了21.2%。
从国家海关总署公布的环比增长数据来看,进出口有趋于稳定的迹象。但是,如
果环比增长不能推动同比的增长,中国出口企业仍将面临外需不足的严峻考验,出口
企业的就业压力仍然没有根本好转。特别是,中国出口已经连续六个月出现负增长,
其势头远猛于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中国出口部门遭受的重创。更重要的是,出口形势的
12
好转,还需外部经济和消费的复苏,而这在短期之内,很难成为中国出口的主要支持
力量。
目前来看,进口很可能将先于出口企稳。由于大宗商品价格稳中略升,再加上中
国的经济刺激计划,明显增加了对能源等上游产品的需求。
未来数月,中国贸易顺差同比负增长将持续,全年贸易顺差负增长几成定局,中
国经济增长将越来越依靠内需。去年4 月,中国实现贸易顺差167 亿美元,此后逐月
上升,到11 月达到峰值401 亿美元,即使今年贸易顺差能保持当前水平,未来数月外
贸顺差负增长的幅度将继续扩大。从历史经验来看,除非美国贸易逆差维持较高水平,
否则,中国贸易顺差的收缩难以逆转。
——4 月新增贷款大幅收缩
央行5 月11 日发布的数据显示,4 月新增贷款规模大幅减少至5918 亿元,不足3
月新增贷款1.89 万亿元的三分之一。
人民币贷款和广义货币供应量(M2)的增速,都结束了过去几个月的持续快速攀
升之势,与上月基本持平,但仍维持高位。
央行数据显示,截至4 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9.72%,比上年末的同比
增幅高10.99 个百分点,但比上月末低0.06 个百分点。M2 余额为同比增长25.95%,
增幅比上年末高8.13 个百分点,比上月末略高0.47 个百分点。
短期内,货币政策需寻求微妙的平衡:既不打击市场的信心,也不引发通货膨胀。
从4 月CPI 和PPI 的数据来看,中国制造业的需求面仍然较为疲弱,这将制约非
国有部门的投资意愿和贷款意愿。而仅凭国有部门信贷需求,难以继续支持信贷飞涨,
则新增贷款的急剧减少,将打击市场对经济复苏的信心。
不过,新增信贷规模适当收缩,或许有利于缓解市场对未来通胀的担心,也有助
于改善商业银行的贷款质量。
新增信贷剧减,使得央行减息开始成为可能,尽管此种可能性仍需进一步的数据
支持。同时,在贷款高速增长之后,4 月人民币贷存比继续攀高到66.7%,股份制商业
银行的超额存款准备金率也大幅度下降。为确保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央行有可能区别
地下调银行存款准备金率。
——4 月PPI 创新低 CPI 首现“三连阴”
国家统计局5 月11 日发布的数据显示,4 月CPI 同比下降1.5%,较上个月降幅扩
大0.3 个百分点。这是2003 年中国经济从亚洲金融危机中复苏后,首次出现CPI 连续
三个月负增长。4 月PPI 同比下降6.6%,较上个月下落0.6 个百分点,创1996 年以来
新低。
13
从CPI 的细项数据可见,CPI 降幅扩大主要受部分食品和居住类价格下降的影响。
4 月,食品价格同比下降1.3%,比3 月的0.7%下滑了0.6 个百分点。其中,猪肉价格
继3 月下跌23%后,4 月降幅扩大到28.6%。
非食品CPI 在3 月下降1.3%的基础上,4 月又下降1.5%。尽管有关房地产回暖的
讨论很多,但居住类价格同比下降4.0%,降幅较上月扩大0.5 个百分点。
目前,CPI 已创2001 年有月度统计数字以来的新低,PPI 已创亚洲金融危机以来
的新低。如果承认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出现过通缩的话,则我们目前正处于类似的通缩
之中。
在全球货币政策宽松的环境下,中国央行在《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2009 年第
一季度)》中,已经流露出对未来通胀风险的担忧,指出如果全球主要央行采取的非
常规货币政策不能及时撤回,流动性回收不够果断,则存在引发恶性通胀的风险。
总体来看,CPI 和PPI 分别于去年2 月和8 月触顶。考虑到基数效应,CPI 有可能
在二季度触底,今年下半年有趋正的可能;而PPI 从负转正的时间最早可能要到今年
四季度。今年政府政策的重点仍然是,短期防通缩,长期反通胀。■
14
国际经济综述
美国财政赤字预期加码;英国下调经济预期;德国设立“坏账银行”;欧元区经济创
新低
——美国财政赤字预期加码
5 月11 日,白宫预算办调高了2009 财年美国财政赤字预期。根据新的估算,2009
财年美国财政赤字将达1.841 万亿美元,比今年2 月的预估增加了890 亿美元。
这个创纪录的赤字预估,是在经济衰退将导致美国财政收入减少,而奥巴马政府
不断加码救市和刺激经济,致使开支迅速增加的背景下作出的。
根据白宫的最新预计,2009 财年美国总预算近4 万亿美元,赤字1.841 万亿美元,
占GDP 的12.9%;2010 财年的总预算是刚获得国会通过的3.59 万亿美元,赤字1.258
万亿美元,占GDP 的8.5%。2010 年赤字的预估数据也比原先的估计多了870 亿美元。
据测算,今年奥巴马政府每花1 美元,就得借46 美分;明年每花1 美元,要借
35 美分。
根据白宫预算办的估计,2010 年到2019 年,美国的财政赤字总额将达到7.1 万
亿美元,而且每年都不会低于5000 亿美元。而这还是基于今年美国经济只衰退1.2%、
明年美国经济将增长3.2%而作出的预测。这个经济状况评估比多数经济学家和国会预
算办的估计都要来得乐观。美国经济今年首季收缩了6.1%。
——英国下调经济预期
英国央行5 月13 日下调了对国内经济增长的预测,将今年GDP 的降幅,从此前预
测的3.5%上调到3.8%;明年的增长幅度也从1.25%下调到1.1%。
英国央行预计,如果保持目前0.5%的基准利率不变,今年二、三季度英国GDP 将
分别下降4.5%和4.2%,降幅高于原先预期。英国的通胀率将会迅速下滑。即使央行保
持利率不变,到今年四季度英国CPI 涨幅仍可能下滑到0.5%,大大低于政府制定的2%
目标水平。据预计,大约需要两年的时候,CPI 才会回升到这一水平。
——德国设立“坏账银行”
5 月13 日,德国政府批准通过了《坏账银行法》。据该法律,德国的商业银行可
将所持有的各种不良证券资产,转移到一个由政府担保的特殊机构。为此,银行方面可
获得政府担保的贷款,但必须每年缴纳保费,并承担可能出现的亏损。政府对银行不良
资产担保的最长期限为20 年。
该法律旨在帮助银行业减轻压力,活跃银行间借贷业务,保障经济发展。
目前德国银行体系中,不良资产账面总额共2000 多亿欧元。
——欧元区经济创新低
欧盟统计局5 月15 日公布的初步统计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欧元区GDP 环比负
增长2.5%。这是自欧元区连续第四个季度出现负增长,也是1999 年欧元区成立以来
的最大季度降幅。
张翃
《财经》宏观新闻记者
+8610 8565 0594
hongzhang@caijing.com.cn
15
若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第一季度欧元区GDP下滑了4.6%,远高于去年四季度1.4%
的同比降幅。
欧元区主要经济体中,德国、意大利、西班牙和法国一季度的GDP 分别下滑3.8%、
2.4%、1.8%和1.2%。
整个欧盟27 国,一季度GDP 环比下滑2.5%,同比下滑4.4%。
——一季度德国经济四十年来最糟
德国联邦统计办公室(Federal Statistics Office)5 月15 日公布,今年一季度,
经调整后GDP 环比萎缩3.8%,比上一季度负增长2.2%进一步恶化。这也是自1970 年有
统计以来的最差纪录。
根据德国联邦统计办公室的数据,今年第一季度的衰退主要是由出口及投资活动
的大幅下滑所造成。相对而言,消费者及政府支出均出现了小幅增加。
德国政府曾预测,2009 年全年德国经济的负增长水平将达到6%。德国经济目前已
有些许复苏迹象,如 3 月的德国制造业指数出现了近七个月以来的首次上升,而4 月
的商业信心指数也从近二十六年的低点止跌回升。■
16
决策者言
——危机还未结束,不可洋洋自得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斯特劳斯-卡恩(Strauss-Kahn):危机还未结束,
而且前方还有各种考验。我们不能忘记,各国在危机期间的各种政策,仍需可信赖的
退出机制。它们需要坚定的计划来收回流动性,回到由私人部门主宰的金融中介体系。
有了财政政策,我们需要时间来耕耘和收获,而今天的宽松政策需要明天的紧缩政策
来配合。这个时候就洋洋自得,只会将我们引向未来的财政偿付能力问题。退出机制
同样需要引入协调——也许是更大的协调,因为我们需要做的在政治上会更加困难。
IMF 日本区执行主任小手川大助:英镑贬值问题很可能继续下去。今年年底,英
国就可能向IMF 寻求资助。“我希望英国最后不会要求我们来救援。但是,这种可能
性是存在的。”
小手川大助表示,一个月前英国政府试图发行国债,但是市场并没有完全接受,
很少有人要购买,这令人担忧。
IMF 今年4 月公布的报告显示,到目前为止,英国银行才消除三分之一的损失。
IMF 对英国银行的前景感到担忧,认为英国银行还有2000 亿美元的资金缺口,需要政
府再注资1250 亿美元,而这不过仅仅平衡了资产负债表;要想恢复到上世纪90 年代
那种较为充足的资本充足率,就必须将注资金额提高1 倍,达到2500 亿美元。
美国财政部长盖特纳:金融体系正开始愈合,金融业调整过程的相当大一部分已
经完成。
盖特纳列举了五方面的进展:一是去年11 月底至今,投资级公司债券和国债收益
率的息差下降了2.1 个百分点,而高收益率公司债券的息差下降了约整整8 个百分点。
二是短期银行同业拆借市场的风险溢价在同一时期下降了2.75 个百分点,而今年
4 月初以来,美国最大的几家银行在信贷违约掉期市场的信用保障成本下降了大约1.5
个百分点。
三是在财政部和美联储的借贷工具帮助下,新证券的发行开始复苏。由信用卡应
收款担保证券组成的AAA 级资产担保证券的息差较高点下降了大约3 个百分点。
四是过去两个月发行的消费贷款担保证券数量超过此前五个月发行量之和。
五是30 年期抵押贷款利率下降至4.8%的历史低点,抵押贷款再融资也迅速增长。
欧洲央行理事会成员兼奥地利央行行长诺埃瓦尔德•诺沃特尼:目前欧洲央行的货
币政策已考虑了欧元区国内生产总值加速下滑的预期。目前欧洲央行以600 亿欧元购
买资产担保债券的计划无需进一步扩张。
英国央行行长默文•金(Mervyn King):我们有充分理由去假设明年英国经济将会
复苏,但我们同样有充分理由质疑这种复苏是否会持续。根据金融业的资产负债表现
状来看,各种风险的存在致使英国经济复苏的步伐会相当缓慢。”
德国联邦银行(Bundesbank)主席韦伯(Axel Weber):经济已经出现了一些复苏
的迹象,经济衰退的速度在未来数月内将显著下降。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人们对经济
前景的预期不应过于乐观。整个经济复苏的过程将会比较缓慢。
法国财政部长拉加德:预计法国经济今年将萎缩大约3%。这比法国政府此前预期
的1.5%降幅扩大了一倍。■
张翃
《财经》宏观新闻记者
+8610 8565 0594
hongzhang@caijing.com.cn
17
本期《财经》宏观周报责任编辑:刘文明 设计及图表制作:苗爱新。
更多精彩内容,详见《财经网》www.caijing.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