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芳:中介里的广厦千间梦(中国青年报 2007-9-26)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20:01:15
中介里的广厦千间梦 2007-09-26 本报记者 杨芳     他们几乎从来没有迟到过。每天清晨,那些中介经纪人穿着簇新的白衬衣,挂着“链家地产”的工作证,手拿透明的公文袋一出现,徐晓(化名)就知道已是7点钟了。接下来,这帮人会粘着小区里的居民,询问有无房屋租售的需求。

    “真够疯狂的。”每每看到这一幕,徐晓就禁不住评价。自从去年决定买房后,他开始注意附近的中介公司。起初还要跑到一公里外的“我爱我家”去登记,没过半年,小区门口就新冒出来三家。不到50米远的马路边,依次排列着中大恒基、21世纪不动产和链家地产三个门面房。现在,这些中介趁着上下班的时间点,直接开进社区招揽顾客。

    “怎么和房价来得一样猛!”徐晓惊呼,“简直是无孔不入。”

    从顺义到门头沟到处是我们的店铺

    上世纪80年代初,徐晓出生在位于北京百万庄的国土资源部家属院。多年来,他和父母就蜗居在爷爷遗留下来的公房中。这个建于1958年的一居室,只有51平方米,“稍微来个客人就显得十分拥挤”。

    当时,那一排中介门面的地方,是附近有名的集贸市场。卖菜的、卖衣服的、卖烧饼的……各种各样的小商贩聚集于此,“热闹极了”。徐晓记得,自己和伙伴们玩累了,就会去买两毛钱的冰棍。

    在这些小朋友的概念里,房屋只有分配一说,绝无买卖的概念。直至20年后,已经上大学的徐晓看到一群黄色衣服打扮的人,骑着自行车在马路上转悠,后面还插了一面小旗,写着“我爱我家”的字样。从这以后,他才弄明白,早在1998年国家就取消了福利分房制度,随后出现了“房屋中介”这个职业。

    几乎是同时,大学生张明(化名)也注意到了这个新兴职业。1999年北京市允许已购公房上市交易,标志着二手房市场的开放。几年后,地铁里、报纸上、马路边铺天盖地都是房产中介广告。经济学专业毕业的张明意识到,“房产经纪市场活了”。于是他毕业后便来到一家名叫“中大恒基”的房地产经纪公司工作。据他回忆,当时全北京也不过三五家公司代理二手房,而且规模都很小,只有十几家店铺。

    “我们公司几年前还不到20家店呢!”链家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的市场部主任王志伟介绍。2004年之前,这家公司的总部设在一个不到200平方米的房间里,只有50名员工。如今坐在上千平方米的写字楼里,王志伟无比自豪地指着北京市地图说:“从顺义到门头沟,到处是我们的店铺。”

    不过3年时间,这个后起之秀增加至410多家分店,已经跃居北京市二手房交易量之首。据了解,整个北京的房产中介店铺达2600多家。“这只是登记在册的数字,如果算上‘黑户’,差不多要翻一番。”王志伟说。

    每提及此,徐晓就会撇着嘴,嘟囔出“恐怖死了”的口头禅。他一次路过朝阳区,惊讶地发现了中大恒基的“亚奥旗舰店”。气派的店面外,密密麻麻挂着附近的房源信息。

    而一旦进入某个居民区,又常会见到一两个人摆几块板子,上面贴着房源信息。据说,这种方式叫“一个人就是一家店”,成本极低且流动性强。

    更有甚者,在一些热销区域,出现了所谓“房屋中介一条街”。数十家房屋中介商,占据了马路两旁的所有铺面。

    “现在的北京城,好家伙!”徐晓笑着调侃道,“中介简直是三步一个,五步一堆。”

    如此快的增长速度,连中介公司自己都为之咋舌。21世纪不动产公司的市场分析师孟奇透露,该公司在北京有大约150家加盟店,其中一半是去年新增的,“速度可谓前所未有”。

    中介江湖的暗战

    急速圈地的背后推手是火爆的市场。据“我爱我家”提供的数据,今年前四个月,北京市二手房交易量比去年同期提高了22%,相关人士乐观地判断,按照这一强劲势头,今年北京二手房交易量势必突破去年的8万套。

    与之相对应的是较低的市场准入。“只要招几个人,租个门面房就够了。”张明说。他并不愿意透露这个行业的利润丰厚程度,只是暗示“你随便算一算就知道了”。据说,一个繁华地段的门面房年租金在50万元左右,而一家店铺要赚回这笔钱,远用不了一年。

    入行5年来,张明不止一次感受到这种资本的原始冲动。就以北京8万套交易量为例,折合人民币超过400亿元。这块蛋糕不仅吸引来各种海外风险投资,还引发了银行业在个人房贷市场上的“暗战”。今年3月,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和中国银行等8家银行围着一个主角——链家地产公司,签订了资金监管合作协议,建立二手房交易金“专用账户”。

    在此巨大利益面前,各中介公司都把争取房源作为业务的重点。除了增加营业点,关系网、电话网、互联网……各种渠道都成为争抢的势力范围。徐晓的一个朋友,买房子还不到半年,就收到各类询问何时出售的短信,气得他不得不更换手机号码。

    北京丰台区的林女士几天前在新浪网发布了卖房的帖子。没想到不到半天,她一连接了数十个电话,忙得连中午吃饭都没时间下筷子,同样的问题回答得嗓子都哑了。不仅如此,不同的中介带着不同的人来看房,“有的挂着公司胸牌,有的连个身份也没有”,看得她眼花缭乱。

    业内人士把招揽客源的战术总结为“围、追、堵、截”四大步骤。“围”就是发现有人站在店铺门外,首先把他围起来。“追”是如果这个人离开,就要把人给追回来。“堵”是一旦客人进了别家店铺,就要上前堵住。最后等这个人出来,再把他“截”到自家店里来。

    “这很需要技巧的。”张明笑着说,“决不和你发生任何肢体接触。”

    徐晓就经历过类似的“粘贴式”服务,“死跟着你,哥啊姐啊的喊,直到你心软了”。据说,过去陪客户看房,往往一个人就够了,现在要派4个人保驾护航。因为一不留神,买卖双方就会被他人抢走。

    不少房屋中介公司的管理层人员承认,这种做法与经纪人的素质有较大关系,说明市场的不成熟和不规范。据孟奇介绍,在美国,房屋经纪人是一份收入颇高且受人尊重的职业。他们大多有多年工作经验,90%拥有大学本科学历,20%甚至雇用私人助理。

    相比之下,中国的相关数字要低得多,经纪人中本科及以上学历的,远远不足三分之一。21世纪不动产的加盟商曹振辉坦言,这一行业的人员流动非常大,“恨不得每周都在招聘”。

    张明就明显感受到他人的歧视。在和陌生人打交道时,他常常听到阴阳怪气的讥讽:“哎哟,中介啊!”不过,他倒是很理解:“谁让我们不是强拉就是硬拽,提供的服务这么原始呢?”

    100万算什么?连套房都买不起

    大学毕业之前,徐晓从未想过自己要为房子发愁。那个时候,他家附近新开楼盘每平方米不过四五千元的价格。这个年轻人憧憬着工作后拥有属于自己的小窝。可是如今已经工作4年了,他眼睁睁看着房价飙升到一万六。对比着自己五千元的月收入,他突然意识到这个梦想如同海市蜃楼。

    不仅是买房人,连卖房人对房价增长之快也难以适应。日前,北京望京区域的一套124平方米房屋,被经纪公司鑫尊置地评为“价格涨得离谱”。原来,6月份这套房子的挂牌价为10826元/平方米,8月份的成交价格竟然达到15850元/平方米。据中原地产的统计,第三季度以来,北京热点区域的均价上涨了800~1000元。

    曹振辉一度很喜欢为朋友买房支招,比如买哪里的便宜、什么时候买划算等等。前不久,他的一位表哥硕士毕业,抱怨买不起房子时,这位房产中介商却一言不发。“因为根本无法预测,现在的房价是跳着涨的。”他右手做出一个滑翔的动作,“根本没办法跟人说”。

    造成这种畸形房产交易现状的重要原因是供求矛盾。据了解,北京市现有住房量和居住人数之比是1∶4。曹振辉说,往往一套房子有四五个人抢着付定金。在这样的卖方市场下,二手房交易的所有税费都由买房人负担,无形之中又助推了房价上涨。

    他紧接着解释,中国人买房往往不是一个人,而是一家人在掏钱。尽管如此,许多梦想依然遥遥无期。徐晓的一个同事怀揣父母“支援”的100万元,竟然发现无合适的房可买。“100万算什么?别说城里,连套东四环的房子都买不起。”这位同事抱怨说。

    提及此事,这两个“80后”都觉得辛酸。面对日趋疯狂的房价,他俩自嘲已经麻木。徐晓居住20多年的楼房,一直有传言要改建成绿地。他常常莫名地恐慌,害怕“有一天流浪街头”。

    这个公司白领常听到恋人甚至亲人为房子反目的故事。如果在过去,他一定会嗤之以鼻。可如今,他切身体会到了这种生活的真实。虽然看着满大街跑的中介,小伙子也会心生厌恶,“这帮赚黑钱的!”但冷静下来,他也明白不该乱撒怨气。

    每天下班后到中介那里溜达,已经成为徐晓的习惯。借着昏黄的路灯,他挨家研究透明玻璃后悬挂的房源介绍:明光村小区、46.9平方米、72万元,德宝小区、60平方米、84万元……看着这些对自己来说遥不可及的数字,他有时会不自觉冒出一句脏话:“我靠,什么破房子!真是不让人活了。”

    在他的记忆里,20多年前,这条马路上根本没有什么门面房,都是用板凳和竹筐凑合的地摊;10多年前,竖起一幢红楼,那是一家国有企业的办公地点;5年前,铺面改成了理发店、烟酒商店和面包房。如今,这里全部变成了房屋中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