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城游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20:05:36

数学城游记

张纳川的爸爸是一名中学数学老师,在他的熏陶下,纳川从小就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升入初中以后,张纳川已经成了学校里有名的数学尖子生,同学们有什么难题,都爱找他来问问,纳川也尽量作答. 因此,他在学校的人缘特别好,整天都有很多同学主动地找他探讨学习方法. 暑假过后,他就要升到初三学习了. 可是,最近几天他却总觉得心里很烦. 这是为什么呢?

一、父子相约游城

暑假太长了,将近两个月的时间. 刚放假的时候,痛痛快快地玩过几天之后,每天在家里呆着,真没劲!怪不得张纳川有时觉得无所事事,怪烦得慌呢. 

今天,纳川全家在一起看了一会儿电视. 张纳川看得不耐烦了,觉得没什么意思. 漫长的暑假怎么能光玩,让时间白白浪费掉,干些什么好呢?正在寻思着,电视上的一则广告吸引了他:

亲爱的同学们:

暑假到了,你们是否想使自己的暑假生活充实而有趣呢?不妨到“数学城”来做客. 在“数学城”里,你不但可以增长见识、开阔视野,而且能使你亲身感受数学的作用. 

“了解数学、喜欢数学、运用数学”是我们的宗旨. 

纳川一看,眼前一亮. 高兴地拉起爸爸就走:“走,咱们看看去!”爸爸一看纳川这么积极,反而不紧不慢地说:“我要看电视,你自己去吧. ”纳川劝道:“您就陪我一起去看看吧,说不定会有不少收获呢. ”看到纳川真诚的样子,爸爸笑了笑,说:“看你急的那样子,你乐于学习,我高兴还来不及呢,怎么还会让你扫兴呢. 刚才我是在逗你玩呢. ”纳川一听爸爸答应了,乐得跳了起来. 他忽然又想起前几天爸爸说要买电脑的事情,就说:“咱们今天上午去游览‘数学城’,下午买电脑,怎么样?”

那我有个条件. ” 爸爸说. 

纳川问:“什么条件?您说吧. ”

爸爸说:“据我所知,这个‘数学城’里,有许多数学趣题,等着游客解决. 我得看你今天的表现,如果表现好的话,就按你说的办,咱们下午就去买电脑;否则,买电脑的事情就以后再说了. ”

没问题”,纳川痛快地答应了下来. 

两人来到“数学城”一看——嚯,好大的一个城堡啊,游人熙熙攘攘,还真不少呢!

进到城中,首先看到的是一块提示牌:

各位尊敬的游客:

欢迎您来“数学城”做客!

为了使您对数学有个全面的了解,我们的城堡将先为您介绍一些数学历史知识,让您对数学的过去有个印象. 您可以选择任何一个您感兴趣的展馆去参观. 

爸爸问纳川:“你想知道关于数学的哪些历史知识呢?我们一起去看看. ”

二、追溯符号起源

最近一段时间,张纳川对司空见惯的数学符号很感兴趣. 他对爸爸说:“在数学中,数学符号比比皆是,用起来既方便,又直观. 我想知道这些常见的数字符号是由谁创制的,了解一下它的起源与变迁,看看数学符号为什么是现在这个样子的. ”

好吧,我们到这边来. ”说着,爸爸把纳川领进了一个展馆. 四周墙壁的展牌上,记录了数学符号的发展史:

加号“+”与减号“-”:在古代希腊和古代印度,人们常把两个数写得很近,连在一起,表示加法,比如,用“73(2)表示“7加上 3(2),在现代的带分数写法中还仍然保留着这种历史痕迹;同时,将两个数写得离开一定距离,表示减法,比如用“7   3(2)表示“7减去 3(2)”. 后来,有人用拉丁字母P(“加上”的英语单词“Plus”的开头字母,或者在字母“P”上加一短横形成的“)表示相加,比如,用“5 P 6”或者“56”表示“5加上6”;同时,用“M” (“减去”的英语单词“Minus”的开头字母)表示相减,比如,用“12 M 8”表示“12减去8”. 但是以上表示法有时容易产生误会,表示起来也不够方便. 

中世纪后期,欧洲商业日渐发达. 一些商人为了区分货物质量,常常在货箱上划上“+”,表示超重;而划上“-”表示质量不足. 可以理解为:在横线“-”上添加一竖,表示增加;在“+”的基础上去掉一竖,表示减少.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艺术大师达·芬奇也是一位卓有建树的数学家,在他的一些作品中,就出现了这种表示方法. 直到15世纪,大约在1489年,德国人威德曼和瓦格涅尔在他们的著作中,才正式使用这两种数学符号. 后来,由于法国大数学家韦达的使用和倡导,直至1630年才获得大家的公认. 

乘号“×”或“·”:最先使用它的是英国数学家威廉·奥德莱,他在1631年的著作中首次把“×”作为乘号. 因为,他觉得乘法既然是一种特殊的加法,就索性把“+”斜过来写成“×”,作为乘号. 这一符号一直沿用至今. 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担心“×”与字母“X”在书写时造成混淆,带来不便,就主张使用“·”表示乘号. 至今,“×”与“·”两种乘号在很多情况下都在使用. 

除号“÷”、分数线“—”或者比号“:”:中世纪时期,阿拉伯大数学家阿勒·花剌子模就曾用“3/4”或者“4(3)表示“3除以4”. 许多人认为,它是现代通用分数符号的起源. 英国人约翰·比尔在他的著作中,将能表示相除关系的分数线“—”与莱布尼茨首先使用的比号“:”组合在一起,写成“÷”,加以使用. 另外,也有人认为,17世纪的瑞士人拉恩创造并首先使用了“÷”,其用意为用一条横线把两个圆点分开,表示分解的意思,引申为相除. 

等号“=” :古代巴比伦和古代埃及曾用各种符号表示相等关系. 直到1557年,英国数学家列克尔德在他的代数论文《智慧的磨刀石》(或译为《砺智石》)中,阐述了他的观点:在所知道的所有相像的两件东西中,两条平行线是最相像的了,所以应该用两条平行线来表示相等. 于是,他干脆就用两条划得很长的平行线“=”表示等号. 后来,在莱布尼茨的倡议下,人们逐渐把“=”作为等号使用,直至18世纪才得以普及. 

小数点“.”: 1530年,德国数学家鲁道夫在解答一道复利息问题时使用了小数,他用一条竖线将整数部分与分数部分隔开,比如,14.26表示为“14|26”. 1585年,荷兰人斯蒂文在《论十进》一书中,第一次明确阐述了小数理论. 他在表示小数时,从个位数字开始往下的单个数字后面(或者上方)添加了“◎、①、②、③”等标记个位、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等. 比如,他把56.189表示为“56◎1①8②9③”,或者“5”,表示起来仍然很不方便. 1593年,德国数学家克拉维斯在《星盘》一书中,最早使用了小黑点“.”,表示小数的整数部分与小数部分的分隔符号. 后来,他于1608年发表的《代数学》中,将小数点的使用公诸于世. 

乘方表示法“an”:早在1637年,法国大数学家笛卡尔就开始用“an”来表示正整数指数幂. 用它表示分数指数幂,首推17世纪的比利时工程师司蒂文. 17世纪末,英国牛津大学教授华里士不但用“an”表示分数指数幂,而且用它来表示负数指数的幂. 一直到18世纪初期,英国大物理学家、数学家牛顿把“an”表示幂的指数推广到更大的范围,使之可以表示任意实数指数的幂. 这样,“an”作为表示乘方运算的特定符号,流传下来. 

根号“:最初,在1480年,德国人曾经把点“·”写在数字的前边,来表示算术方根,例如,用“·2”表示2的算术平方根,用“··2”表示2的算术四次方根,而用“···2”表示2的立方根. 到了1525年,德国数学家鲁道夫采用“√2”、“()2”、“()()2”,分别表示2的算术平方根、算术四次方根和2的立方根. 但是,这两种表示法最大的缺点是,当被开方数有很多项时,表示的方根容易产生误解. 比如,“√2+8”表示“2的算术平方根加上8的和”呢,还是“2加上8的和的算术平方根”呢?

笛卡尔针对这一问题,再次对根号作了改进. 他取“根”的英语单词“root”的小写开头字母“r”加以变形,并在它的上面添加上“线括号——”,覆盖住所有的被开方数,成为我们现在使用的根号“,从而解决了以前根号表示法的不足. 笛卡尔对此不无自豪的在他的《几何学》第一版中写道:“如果我想求a2+b2的平方根,就可以写作;如果我想求a3-b3+abc的立方根,就可以写作.”

看到这里,张纳川不无感慨地说:“这么多的数学符号,怎么没有一种是我们中国人创制的呢?”

爸爸听后,不无伤感地说:“你说得对,但不完全是这样. 实际上,我国数学家在数学符号的使用和研究方面还是有所作为的. 比如,我国古代,早在公元263年的魏晋时期大数学家刘徽,就在他注解的《九章算术》中研究了小数,当时,他把“小数”称为“微数”. 这比西方人对小数的认识早大约1000年. 当时,他用算筹表示这种“微数”时,在整数部分的最后一个数字下面标注单位,比如,用“寸  |||||”表示“6.35寸”. 到13世纪中叶,出现了第一种表示小数部分的记法,例如,把小数4108.697表示为:

||||  —  □  

 

它的小数部分比整数部分低一格,这就是世界上最早的小数表示法. ”

到了近代又怎样了呢?”纳川继续问道. 

爸爸回答说:“对于这个问题,有的专家甚至尖锐的指出:中国古代数学领先,近世落后,原因之一就是中国没有使用先进的数学符号,从而妨碍了中国数学事业的发展. 其实,我国近代的数学家也对数学符号有所研究. 清朝著名的数学家李善兰曾自创了一些数学符号,比如,在一条短横‘__’的上方添上一竖,形成‘⊥’,表示加号;在一条短横‘__’的下方添上一竖,形成‘,表示减号,等等. 但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没有被推广普及. 后来即使使用了阿拉伯数字和世界通用的数学符号,但是表示方法仍与现在不同. 清朝末年出版的数学书,算式仍是直写格式,从右到左,从上到下书写. 给读写都带来很大困难. 一直到了辛亥革命以后,在启蒙算术课本中,才逐渐出现了目前我们见到的书写方式. ”

张纳川听后,深有感触地说:“没想到,小小的数学符号中,还有这么深刻的历史背景、这么深奥的大道理呢. ”

父子俩说着说着,就走出了这个展馆. 

刚一出门,忽然,听得前面人声鼎沸. 循声看去,只见许多人正围在一起谈论着什么. 

这些人在干什么呢?”纳川自言自语着向前走去.

三、如何平分土地

张纳川父子正朝前走着,又看到一块告示牌,上面写着:

各位尊敬的游客:

在你了解了数学历史知识以后,欢迎您走进我们的主展区—— ‘数学城’的实际应用展区. 

在这里,我们只为您设计了问题的情景,请游客来解答. 这些问题,就像‘自助餐’一样,请游客自选自答. 答得对不对是次要的,我们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您‘用数学’的意识. 请您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景点’吧.

张纳川对爸爸说:“好吧,我还真想试试学的这点数学知识,有什么实际作用呢. 我们就先看看最热闹的地方有什么问题. ”

原来,这里有两个农民为土地分配发生了争执,找到村委会主任,请他把土地公平合理的分开. 村委会主任召集了几名负责土地分配的村民代表,一起出谋划策,大家还正在激烈的讨论着. 

这时,纳川父子挤进了人群,仔细一打听,才明白事情的来龙去脉:

村里有一块如图1所示的土地,要划出一条地界,把这块土地平均分给两户农民. 其中,BC这条边是一条灌溉用水渠的一岸. 因此,为了灌溉方便,两家农户想把土地平分的同时,也把靠近水源的BC边也平分了. 

村委会主任了解情况后,急忙把把负责土地分配的村民代表都找来,大家共同商量商量,尽快拿出个合理的分配方案,解决问题,以免两家农户为了这件事激化矛盾. 

大家认为:图1所示的图形,可以分隔为两个矩形(如图2、图3所示),或者补成一个大的矩形(如图4所示). 

要想平分这种由矩形组合成的土地,首先要弄清怎样把一个矩形的面积平分. 先从最简单的问题分析,如图5所示的矩形ABCD,它的两条对角线所在的直线AC、BD,以及每组对边中点所在的直线A’C’、B’D’都能将矩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 显然,用这四条直线作为分地依据,是不能满足要求的. 

大家经过观察,发现了这四条直线的一个共同特点:都经过对角线的交点O,那么,是否凡是经过点O的任意一条直线都能平分矩形面积呢?

下面就来试着证明一下这个结论:如图6,矩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任意画一条直线EF经过点O,分别交AD、BC于E、F. 

在△AEO与△CFO中,AO=CO,∠EAO=∠FCO,∠AOE=∠COF,

∴△AEO≌△CFO. 

∴AE=CF.

矩形ABCD中,AD=BC,

∴DE=BF.

∴S梯形AEFB2(1)(AE+BF)·AB=2(1)(CF+DE)·CD= S梯形CFED

说明,经过矩形对角线交点的任意一条直线,都能将矩形的面积平分. 

利用这个结论,以及图2~图4所示的图形分析,分别画出每个图中两个矩形对角线的交点,经过这两个交点作一条直线,就能将每个图中的两个矩形面积分别平分,也就是对图1所示的土地进行平分了. 所以,一共有图7、图8、图9所示的三种分地方案. 

两位农民看到这三种方案,还是不满意:“你们这些方案只是把土地平分了,但是靠近水源的BC边并没用平分. 图7所示的方案,把BC边分给了一个户;图8所示的方案中,分到左边这份土地的那户占用BC边的部分,比右边的大;图9这好相反,所分BC边中,右边的部分比左边大. ”

这下,负责分地的几位代表都没辙了:就这么三种可行性方案,都不行. 这可怎么办呢?

村委会主任想给两位农民作做思想工作:“你们看,图7的方案显然是不行的,可是图8、图9所示的方案还值得考虑. 反正两家都能用上水,就不必过分强调谁分得多谁分得少了. 在这两种方案中选一种行不行呢?”

两位农民都不乐意:“那怎么行呢?这样分地太不公平了,谁愿意要水源少的那块地呢?”

村委会主任无奈地说:“那怎么办呢?又没有别的办法. 实在不行的话,只好抓阄,抓到哪块算哪块. ”

两位农民还是不同意:“凭什么就得有一家沾光、一家倒霉的呢?这不符合最初制定的土地分配原则,我们不抓阄. 分出的地是什么形状的,我们可以不计较,但是靠近水源的BC边必须平分. ”

眼看局面越来越僵,爸爸对纳川说:“你能帮忙吗?”

其实,从看到这个情况以后,纳川一直思考怎么分这块地. 这时,他已经胸有成竹了. 他走到村委会主任和两位农民面前,对他们说:“不用抓阄,我有分这块土地的办法了. ”

大家一听,停止了争论,惊喜地望着纳川:“你有什么办法?快谁谁看!”

纳川拿过刚才大家分析时画出的分地图纸,指着图7~图9说:“在这几个图的基础上,利用中心对称的性质就能解决问题了. ”说着,纳川在图纸上一边画图,一边分析:首先,我们分别找出三种分地方案的地界中点S,具体办法是:在图10中,过BC的中点T作BC边的垂线,交图7中作出的界线于点S;在图11中,过AB的中点作AB边的垂线,交图8中作出的界线于点S;在图12中,过CD的中点作CD边的垂线,交图9中作出的界线于点S,利用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的推论,可以证明点S分别是图7~图9中地界的中点. 然后,找出BC边的中点T,画出直线ST,如图10~图12中的粗实线所示的分界线:

分析上述图形,在图10与图12中,新的分界线都没能保持把土地平分的要求,不予考虑. 在图11的△PGS与△QTS中,PS=QS,∠PSG=∠QST,∠GPS=∠TQS,

∴△PGS≌△QTS. 

∴S△PGS=S△QTS. 

因此,这种分法仍然能使两家农户分地的土地面积相等,并且还把BC边同时平分了. 正好符合分地的原则. 

听完纳川的精彩分析,大家都为他竖起大拇指. 两位农民对这种分地方法表示满意. 一场分地风波就此平息了. 

爸爸看到纳川的表现,也很满意. 不过又提醒他:“前面还有很多问题等着我们去解决呢,可不要骄傲呦. ”

离开分地“景点”不远,走着走着,纳川看见两名同学不知为什么事情争论不休. 他又凑了过去. 

四、怎样买蛋便宜

张纳川走近一听,才知道,这两位同学正在辩论着谁买鸡蛋的方法更便宜呢. 

两位同学中,一位叫王刚,一位叫李飒. 他俩是邻居,他们都经常一块到门口的超市买鸡蛋. 两人卖鸡蛋各有各的办法:王刚每次都买10元钱的,李飒每次都买2千克. 

今天,他俩不约而同地想到一个问题:两人卖鸡蛋的次数相同,可是由于市场原因,每次鸡蛋的价钱并不完全相同,那么,谁的购买方法更便宜一些呢?

王刚说:“比较谁的购买方法更便宜一些,就是比较谁买的鸡蛋平均价格更低. 我认为一定是我的购买方法更便宜. ”

李飒很不服气:“我觉得我们俩的购买方法总体上说价钱是一样的,没有便宜不便宜的区别. ”

王刚说:“如果只买一次的话,当然一样. 可是现在我们买了好多次了,何况每次的鸡蛋价钱又不完全相同. 我们可以算一下. ”

李飒说:“都忘了买过多少次了,怎么算呢?”

王刚说:“就从最简单的情况开始考虑吧,我们算一下买两次鸡蛋的情况. ”说着,他在纸上算了起来:

设第一次买鸡蛋的价格为a1元/千克,第二次买鸡蛋的价格为a2元/千克,王刚两次买的鸡蛋平均价格为M元/千克,李飒两次买的鸡蛋平均价格为N元/千克,那么

M= a2(10)a2(1)

N= 2×2(2a1 + 2a2)2(a1 + a2).

下面怎么比较呢?王刚和李飒就不会了. 

这时,纳川这走过来. 他看了看说:“可以采用‘比商法’:对于两个正数M、N,如果M(N)>1,那么N>M;如果M(N)<1,那么NM(N)=1,那么N =M. ”

在纳川的提示下,王刚和李飒对刚才求出的M、N的大小进行了比较:

M(N)2(a1 + a2)a2(1)a2(1) = 2(1)(a1+a2)× 2(1)a2(1) )= 4(1)[ (a1+a2)× ( a2(1) )]

4(1)(1+ a2(a1)a1(a2)+1)= 4(1)(2+ a2(a1)a1(a2)).

算到这里,王刚和李飒又卡壳了. 

纳川说:“这就需要借助完全平方公式了. ”说着,他在纸上写道:

∵(a1-a2)2=a12+a22-2a1a2≥0,

∴a12+a22≥2a1a2,

a1a2(a12+a22)≥2.

a2(a1)a1(a2)a1a2(a12+a22)

M(N)4(1)(2+ a2(a1)a1(a2))= 4(1)(2+a1a2(a12+a22))≥4(1)(2+2)= 4(1)×4 =1,

∴N≥M.

在以上推导中,只有当a1=a2时,N=M才成立;否则,N>M. 这说明,只要两次买鸡蛋的价格不同,王刚购买的鸡蛋平均价格就比较低,比李飒买得便宜. 

李飒看到这个结果,还是有点不服气:“可是,我们买的不止两次呀,算一次的话,我们俩买的鸡蛋价格还一样呢. 现在,按两次算,王刚买得便宜. 说不定,按三次算,我买得还便宜呢. 何况现在的问题是,到底买过多少次,我们都记不清了,只记得买的次数一样多. ”

这时,一直在旁边默不作声的爸爸也说话了:“我觉得李飒的话似乎也有些道理. 你们能不能按一般情况,算一下买n次鸡蛋的情况如何呢?”

三个人一听,又继续研究起来:

设第1次买鸡蛋的价格为a1元/千克,第2次买鸡蛋的价格为a2元/千克,第3次买鸡蛋的价格为a3元/千克,……,第n次买鸡蛋的价格为an元/千克. 仍然设王刚n次买的鸡蛋平均价格为M元/千克,李飒n次买的鸡蛋平均价格为N元/千克,那么

M= an(10)an(1)

N= 2n(2a1 + 2a2 + 2a3 +…+ 2an)n(a1 + a2 + a3 +…+ an).

M(N)n(a1 + a2 + a3 +…+ an)   ,   an(1)   ) an(1) = n(1)(a1+a2+a3+…+an)× n(1)an(1) )

n2(1)[(a1+a2+a3+…+an) ( an(1) )]

 = n2(1) [(1+ a2(a1)an(a1))+( a1(a2)+ 1+  an(a2)

+a1(a3)an(a3))+…+a1(an)an-1(an)

n2(1){ (1+1+1+…+1)+[( a2(a1)+a1(a2))+a3(a1)+a1(a3))+(a4(a1)+a1(a4))+…+an(a1)+a1(an)]

+[( a3(a2)+a2(a3))+a4(a2)+a2(a4))+(a5(a2)+a2(a5))+…+an(a2)+a2(an))]+…+( an(an-1)+an-1(an))}

≥ n2(1)[n+2(n-1)+2(n-2)+2(n-3)+…+2×3+2+×+2×1]

n2(1){ n+2[(n-1)+(n-2)+(n-3)+…+3+2+1] }

n2(1){n+ 2×2(n-1+1])} = n2(1)[n+ 2×2(n-1)]= n2(1)[n+n2-n]= n2(1)×n2=1.

∴N≥M.

在以上推导中,只有当每次购买鸡蛋的价格完全相同时,N=M才成立;否则,N>M. 这说明,只要买鸡蛋的价格每次不完全相同,不管购买多少次(多于1次),王刚购买的鸡蛋平均价格总是比较低的,比李飒买得便宜. 

这会儿,李飒才算真的服气了:“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啊. 看来,我得改变购物方法了. ”

王刚自豪地说:“还是我的办法好吧. 其实,不仅仅是买鸡蛋,不管是买什么,每次买相同钱数的,总比每次买相同数量的要划算. ”

告别了王刚和李飒,纳川和爸爸接着向前走. 

父子俩又游览了好几处“景点”,不知不觉中,纳川走得有点迷路了. 这可怎么办呢?

五、迷路也有学问

爸爸看到张纳川一脸迷惑的样子,一问才知道纳川转向了. 爸爸笑着说:“转了这么长时间,有点累了. 我们就在这个树荫下的椅子上歇会儿吧. 顺便,我给你讲一下关于‘迷路’的学问. ”

迷路还有什么学问?”

当然有了. 有些人迷路是分不清方向了,就像你现在这样. 另外,有些人却觉得方向挺对的,还是走迷了路. 这种事尤其容易发生在夜间,或者是一些空旷的没有人烟的地方,于是,一些迷信的人就说这是‘迷路鬼’所为. 你知道里面真实的科学原因是什么吗?”

纳川说:“我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

现在,我就给你讲一讲”,爸爸绘声绘色地给纳川讲了起来,引得几位游客也在他们面前停住了脚步. 爸爸先介绍了一位叫古德贝克的挪威生理学家对这种现象的研究:

这位生理学家在1896年曾作过一个实验:他带几个人来到一个开阔地带,让他们在正前方任意挑选目标,比如一棵小树. 然后,要求他们蒙上眼睛,笔直地朝小树走去. 结果发现,谁都不能笔直行进,而是走成了一段弧形路线,绕到了旁边. 

后来,他又搜集并鉴定了两个实例:

三位旅行家在一个雪夜里放弃大路不走,而想从宽4千米的山谷中穿过去. 他们走了很久,还只是在山谷中转圈. 他们觉得按时间计算应该已经到达目的地了,但是实际上他们又回到了原来的大路上. 他们连续试了五次,五次都回到原处. 最后,他们只好改变原来的计划,在山谷里坐等天明. 

还有另外一个例子. 在浓雾中,一些人想划着船渡过一个4千米宽的海峡. 他们两次划到了对岸的近旁,但又都莫名其妙地偏离了航向,在海峡中划了两个圈,最后又回到了他们原来出发的地方. 

那么,他们为什么都迷了路呢?

要弄清楚问题的根源,就先要知道:在眼睛帮不上多大忙的情况下,要想走一条直线,必备条件是什么. 就像汽车的两个轮子一样,在走直线时必须保持相同的前进方向和速度;人要沿直线前进,两条腿的工作状态就得完全相同, 两只脚迈的步子一样大才行;否则,一只脚迈的步子大,另一只脚迈的步子小,就会走偏了. 此时,只有靠眼睛来辨别方向,调整步伐了. 

但是令人遗憾的是,实际上,人的两腿肌肉发育并不能完全相同,两只脚的大小、力量都不一样,加之走路的习惯不同等等原因,一般来说,人在走路时,总是一条腿比另一条腿迈的步子稍微大些. 这时,如果眼睛不能很好的辨别方向,转圈的现象就在所难免了. 

如图13所示,假设这个行程是一个内径为R厘米的圆形. 在走路时,一般人的左右脚之间的距离(内外两个圆的半径差)大约是10厘米. 不妨设右脚平均每步(A’B’所在的弧长)比左脚每步(AB所在的弧长)多走x厘米. 

那么,左脚行走的路程为2πR厘米,右脚行走的路程为2π(R+10)厘米,右脚比左脚多走

2π(R+10) - 2πR = 20π(厘米).

一般人每步(A与A两个落脚点之间的距离)迈出大约70厘米,则走一个内侧的圆周需要迈 70(2πR)步,左右脚各走步数的一半,即 70(πR)步. 

由于右脚每步比左脚多跨出x厘米,于是

70(πR)·x = 20π.

解得                                          R x =1400.

这时,如果右脚每步比左脚多跨出1毫米,即x=0.1厘米的话,

R= x(1400) = 0.1(1400) =14000(厘米)=140(米). 

这说明,如果右脚每步平均比左脚多跨出1毫米的话,如果不能及时调整,我们将会在一个半径为140米的圆里转圈. 

像刚才实例中提到的三位旅行家,在一个直径大约为4千米(半径R=2千米=200000厘米)的圆里转圈,两脚每步相差平均只有

x= R(1400) = 200000(1400) = 0.007(厘米)=0.07(毫米). 

这么小的差距,人在一般情况下是很难发觉的. 划船的实例是由于手臂划桨时,左右手划出的距离不一样所致,具体原因与走路是一样的. 

纳川点点头,说:“这真好印证了那句古话,真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呀!”

爸爸见纳川这样着迷,就说:“迷路了就要确定方向,我们的手表就是一个指南针. 下面,我再传授你一招——用手表判定方向. ”爸爸摘下了手腕上带的手表拿在手里,一边示范,一边讲解:

把手表水平放置,将当时当地的时间折半后,时针的位置冲着太阳,则表盘上“12”就指向北方. 比如,现在时间是11:20了,把这个时间(可以看作10:80)折半就是5:40,这时手表的时针应该指着“5”和“6”之间,靠近“6”的这个位置,让这个位置冲着太阳. 你看,这时“12”就指向北方. 下午的时间要按24小时制表示. 比如,下午2:00按14:00计算折半时间. 

你知道为什么能用这种方法判定方向吗?

纳川想了一会儿,终于想出了其中的奥秘:原来,在地球上看太阳,给人的感觉是每天太阳从东方升起,转到西方落下,次日又从东方升起,一天绕地球转了一周,即24小时转了3600,每小时转过的度数为:

3600÷24=150. 

其实,这是由于地球自转造成的. 地球在自转时,地轴指向北极星附近,可以大致认为是北方. 我们的手表时针转一周是12小时,即每小时转的度数为:

3600÷12=300. 

这表明太阳留给人印象中的转速是时针转速的2(1)倍. 我们看来,中午12:00的太阳在正上方偏南的位置,此时,表盘上的时针指向“12”. 把12:00这一时刻的时间折半后为6:00,若将折半后的时针位置指向太阳,则“12”的位置正好指向北方. 

由于太阳转速与时针转速的比值2(1)保持不变,所以以上方法对于任何时刻都能使用. 

父子俩又转了很多“景点”. 张纳川觉得收获颇多,一个劲地说:“真是不虚此行啊. ” 

爸爸一看时间也差不多了,对纳川说:“咱们先看到这儿吧,下午再来. ”

纳川一听,却说:“不行,今天下午不来了. ”

爸爸不解地问:“你这么喜欢来这个地方游览,怎么又不愿意来了呢?”

五、该买谁家电脑

原来,张纳川想起了临来时,和爸爸约定买电脑的事. 

经张纳川这么一提醒,爸爸才想了起来. 他爽快地说:“今天你的表现确实不错. 我宣布——下午去买电脑. 不如现在我们先转转看看,看好之后,下午直接拿钱来买就行了. ”

好!——爸爸万岁!”纳川兴奋得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这几天,正好赶上春华、秋实两家卖电脑的商场举行“优惠大酬宾”活动. 春华商场的宣传广告说“满100元,送20元,超值连环大赠送”,也就是在这家商场购物,买100元的商品,可以得到该商场提供的20元的购物券;买200元的商品,可以得到该商场提供的40元的购物券;以此类推;并且,用购物券购物时,也可以享受同样的待遇;但是,不足100元的没有购物券. 秋实商场宣传的是“全部商品八折优惠”,也就是都按标价的80%销售.

父子俩转了半天,终于看中了一台标价5600元的电脑,另外,还要购买60元的微机耗材,共计5660元. 

可是,到底怎样购买,选哪一家更合算呢?

回到家,爸爸:“这个选择到哪家商场买电脑的任务,就交给你完成了. ”

纳川一听,满口答应:“没问题,瞧好吧,保证给您省钱. ”

没想到,妈妈在旁边一听,插话了:“依我看,就买春华商场的吧,人家是‘奖连奖’. 你算算,我们花5660元,能够得到的购物券价值为:

5600×20%=1120(元);

用这1120元购物券再买东西,还可以得到新的购物券,价值为:

1100×20%=220(元);

用这220元购物券再买东西,又可以得到新的购物券,价值为:

200×20%=40(元).

这样一来,我们得到的优惠是

1120+220+40=1380(元),

多实惠呀!”

张纳川一听,笑了:“妈妈,我知道您和爸爸是‘一伙’的,都是在考我. 就算真的要在春华商场买,也不是那个买法. ”

那怎么买呢?”妈妈追问. 

张纳川一边在纸上演算,一边回答:“应该先不买60元的微机耗材,只买一台电脑,花5600元,得到的购物券价值为:

5600×20%=1120(元);

用其中的1100元购物券再买东西,还可以得到新的购物券,价值为:

1100×20%=220(元);

再用这220元中的200元购物券买东西,又可以得到新的购物券,价值为:

200×20%=40(元);

这时再买那60元的微机耗材,连同上两次用购物券时省出的

20+20=40(元),

共计100元的现金和购物券购物,又得到新的购物券,价值为:

100×20%=20(元).

这样一来,我们得到的优惠是

1120+220+40+20=1400(元),

比您的买法多买了20元的东西. ”

爸爸听后,连连点头:“那就按你的办法,在春华商场买了. ”

张纳川连忙说:“先别着急,我再算一下. 根据我的方法,在春华商场买的话,实际上是用5660元钱,买了的东西实际价格为:

5660+1400=7060(元),

优惠的百分比相当于

5660÷7060≈80.17%

显然不如秋实商场的80%优惠合算. 在秋实商场花5660元,可以买到的东西实际价格为:

5660÷80%=7075(元),

比在春华商场多买了15元钱的商品. 

现在,我正式宣布——到秋实商场买电脑!”

看着纳川兴奋的样子,爸爸妈妈也都开心地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