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范敬宜: “如果有来生,我还做记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04:50:55

   老范走了!

电话里,那温煦的声音,还言犹在耳;对时文的评说,还仿佛娓娓道来;亲手挥毫的山水,还墨迹淋漓——这样一个智慧、柔韧而生机勃勃的生命,总以为会陪伴我们许久,怎么,就忽然天人永隔了?!

是的,老范是我们素所尊敬的谆谆长者,人民日报曾经的总编辑。但他向来喜欢年轻人不拘俗礼地拿他当朋友,所以,大家一直就这么叫他,老范。他的那些农民朋友,也这样唤他,他甘之如饴。

老范饱读诗书,名门之后,于诗书画都有相当造诣,堪称文化大家。然而,报人老范,也是一代奇才。许多惊心动魄的故事,在他,只是闲闲地聊天,但那种“虽九死其犹未悔”的气息,解释了这位书生何以对新闻如此执着和热爱,就像他对清华的孩子们说过的,“如果有来生,我还做记者”。

作为圣约翰大学毕业生、吴门画派的传人,老范向来被业界目为姑苏才子,这有时容易让人淡化了他一直沉浸其中的理想主义精神和草根情怀。文弱而浪漫的他,为了能有机会到抗美援朝战场上去做战地记者,于1951年从江南远迁东北,开始新闻生涯。6年后,26岁的老范,因为一则小品文,莫名地成了右派,“文革”期间也难逃劫难,全家下放偏僻的小山村长达10年,和最基层的农民过一样的日子。然而,老范没有自哀自怜,他在油灯下记录着、写作着。“苦难是一种不幸,但是苦难也有它的两面性,会有一些偏得,有你正常情况下得不到的东西”,他的“偏得”就是:了解了国情,了解了农村,发现了农民的疾苦、善良与智慧——这奠定了老范一生的底色,热爱百姓,坚持改革,不失书生本色。

老范一生的亮色很多,最早为世人所知的,是他那篇成名作《莫把开头当过头》。

当时已近半百的老范,刚刚重回记者岗位,天天泡在农村调研、采访。他发现,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实行的农村改革很受农民拥护,“包产到户”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却被一些高层人士视作资本主义倾向,觉得改革政策“过头了”。他原原本本地记录了农民的心声,冠以旗帜鲜明的标题《莫把开头当过头》发表在辽宁日报上。3天后,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全文转载,并在“编者按”中,罕见地指名道姓要求向范敬宜学习,“多搞一点扎扎实实的调查,用事实回答那些对三中全会精神怀疑、抵触的同志”。

后来,老范身居高位,仍如同对待神祇一样,对待来自百姓的期待。他说过,“历史长河中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曲折,甚至是逆流,但是千回百转最后还是顺应老百姓的愿望”;中国的改革开放,就是“顺应时代,顺应人民”;他还说过,“离基层越近,离真理越近”——这些思想,影响了诸多年轻记者,又流转在清华学习新闻的大学生耳边。而他更是身体力行。年过七旬,依然喜欢骑着自行车出门,听附近的修鞋匠细说家里的不平事;开全国两会,把出租车司机对市政建设的三条意见整理成“两会漫笔”,发表在人民日报……

退休后的老范,依然视写作为生命。他最喜和人谈诗论文,关注后辈的写作和思考,时常会打电话谈及对年轻人作品的读后感。当了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之后,他对如同孙辈的清华学生更是喜爱有加。清华有个学生, 暑假里走进农村,写了一份具体而翔实的调查报告《乡村八记》,老范看了,不嫌其稚嫩,反而惊异且激动,点评之后还向温家宝总理隆重推介,无他,就因为他一直鼓励任何读书人“肯沉下去了解中国”的努力……

一直萦绕不去的,是老范从茶馆离去时最后的背影。夏天,骄阳胜火,蝉鸣时歇,京西的街面上四寂无人。身材不高的老范,拎着一个布包——里面刚刚还放着一幅画稿,腰板挺直地向家里走去,他总是不肯让人护送,偶一回顾,仍是温煦地笑,说“下次再会呵”……

那温煦的笑,从此就深深定格在历史中了。(记者 李泓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