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网络文学的传播学思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1:14:48
对网络文学的传播学思考25707[对话网-Dialognet 文章ID:25707]25707作者:丁国旗 文章来源:《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点击数:5 更新时间:2008/8/18 19:25:49 [对话网-Dialognet 文章ID:25707 页面生成时间:2008/8/18 19:25:49]2570725707[对话网-Dialognet 文章ID:25707]25707 【作者】丁国旗

通常,人们把网络文学分为三种:一是上网文学,二是网上文学,三是“超文本”文学。所谓上网文学即指传统文学作家的作品通过网络传播供人阅读;所谓网上文学则指直接在网上创作、发表和传播的文学;而“超文本”文学则是利用超文本链接技术进行创作,并以超文本的形式存在于网上供人阅读的文学,“这类作品具有网络的依赖性、延伸性和网民互动性等特征,不能下载出版做媒介转换,一旦离开了网络它就不能生存。”“这样的作品与传统印刷文学完全区分开来了,因而是真正意义上的网络文学。”[1]本文不想对网络文学的各种定义做太多的辨析,只是粗浅地认为,要探讨网络文学的本质属性,必须切实关注依赖技术发展而在传播中崭露头角的网络这一新媒介。正是它的出现才使文学的存在形式发生了诸多的变化,也使关于网络文学的是是非非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因此,对于网络文学问题的探讨,还是应该回到对网络媒介的分析上。

 

 

一、从传播方式的改变看网络文学

 

 

传播学大师麦克卢汉说,“媒介即是讯息”[2](P33),传播方式的改变实际要归功于媒介的改变。从早期的人际传播到后来的大众传播,从报纸到广播到电视到互联网再到多种媒介的融合传播,无不暗含了传播发展的基本规律,即随着媒介环境的迅速变化,人们在媒介的使用上必然“转向较不集中的,用户更大的,传播内容更加多样的和个人使用者更能动地介入传播内容的技术”[3](P12)。以此为衡准,今天网络传播方式的出现及发展既是传播技术进步的必然结果,也是人类自身活动的必然的选择。

 

 

原始的信息传播方式由于处于较低级的层次,只能是一对一的,是一种典型的人际传播。人际传播作为人类传播活动的初始形态和典型形式,它的突出特点在于:传播过程中的传者和受者均是个体,没有面向大众,也不涉及任何组织和团体。一对多的传播,是到了书籍传播时代才出现的,这时大众传播初露端倪。所谓大众传播,就是“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4](P111)大众传播的主要特点有:它需要借助特定的传播媒介传递信息,这些媒介的特性各不相同;它所传递的信息是公开的、面向社会的;它的受众是大量的、匿名的、各不相干的人;信息的流动基本上是单向的,受众只是被动的接受信息,来自受众的信息反馈也是有限的、滞后的;大众传播的内容多是由组织和职业传播者所发布的,而不是由个人发出的;大众传播还具有强烈的选择性;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大众传播的信息传递更为快捷与广泛。

 

 

较报纸、广播、电视等传播媒体而言,网络是大众传播中速度最快的,它具备大众传播的所有特点。然而,互联网的出现,也使传统的大众传播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以往印刷技术与广播技术之间的清晰界限正在逐渐消失;我们正从媒介缺乏的状况转为媒介过剩的状况;正在从将传播内容灌输给大众的传播转变为针对群体或个人的需求设计传播内容的窄播;正在从单向的媒介转变为互动的媒介。[3](P335)互联网改变了传播的一些基本方式,从某种程度上说,它重新定义了大众传播的概念。尤其是网络的大众传播是建立在人际传播基础之上的,同时,网络还有了社区类型的小众传播,比如“讨论社区”就反映出更多的人类传播的原始状态。也就是说,虽然网络传播仍然属于典型的大众传播,但它已分明有了人际传播的特征。需要说明的是,这种人际传播特征的出现并不是大众传播的倒退而恰恰反映出人类传播的进步。文学,作为一种人类信息与思想的重要传播方式,它也受制于传播媒介的变化与影响,因此,网络的出现也改变着文学。

 

 

马克思指出,社会发展的过程也就是个性不断发展的过程,因为“人们的社会历史始终只是他们的个体的发展的历史”。[5](P532)传播学者施拉姆也提出:人们选择不同的传播途径,是根据传播媒介及传播的讯息等因素进行的,人们总是选择最能充分满足需要的途径,而在其他条件完全相同的情况下,他们则选择其容易接触的途径。他还提出了人们选择媒介或信息的或然率的公式,即:报偿的保证/费力的程度=选择的或然率。[6](P114)公式中“报偿的保证”指传播内容满足选择者的需要的程度,“费力的程度”则是指得到这则内容和使用传播途径的难易程度。今天,人们更看重网络文学读写的原因也正在于,通过网络人们能最大程度地满足自己对于情感的传达、传播、交流的需要,而且不需要花费太大的精力与太多的金钱,因为网络文学是一种“无纸化”的写作与阅读。

 

 

媒介的发展最终应该对人的个性发展与自由有一个成全,网络文学的确做到了这一点。如“在网络作者那里,由于没有功利的驱使,他们可能更能沉浸于审美的表达;由于没有审查制度的存在,他们可能更为直抒胸臆;由于没有诸多文学清规的桎梏,他们的表达可能更为自由,他们的作品可能更有原汁原味,质朴清新。”[7]传播方式的改变带来了文学本体观念的变化,有人从文学角度总结出网络文学书写的四个特点:民间立场,叛逆立场,众声喧哗,贴近当下。[8]这些都是网络文学的强势所在。

 

 

英国文艺理论家伊格尔顿在总结了西方很长一段时期的文学理论与实践后认为:文学根本就没有客观的(静态的)样态,文学是过程而非结果,“有些文本的文学性是天生的,有些是获得的,还有一些是被强加的。”[9]P8伊格尔顿的看法是公正的,文学的确没有永恒的存在样态或审美标准,实际上,在今天看来正统而高雅的戏剧文学,在它形成的初期,也同样遭受过倍受鄙视的不公待遇,词曲艺术也曾经难登大雅而只能在民间流传。因此,我们已经形成的有关文学的观念也本应随着文学自身形式的发展而发展,网络文学作为当下文学的一种新的存在方式,也应该得到一种公正的对待。

 

 

二、从受众的解放看网络文学

 

 

受众即读者,用在文学上即指传统意义上的文学作品的阅读者。到了网络文学时代,这个群体的身份与地位正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网络文学强大的媒介传播优势,加上它所具有的人际传播的某些特征以及依据高科技的传播手段,使它天然具备了对以往文学传播功能的补救与优化作用,网络文学在文学的大家庭中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传播学家曾提出“魔弹论”(又称“媒介万能论”),这种理论认为大众传播具有子弹打靶子那样直接明显的效果,我传播什么,受众就会接受什么。受众总是被动地接受传播者想提供的信息,受众的意愿只能通过各种调查问卷等间接形式来揣度。这种理论过高地估计了媒体的影响力,而把受众置于从属的地位。事实上,受众从来都不是消极的、被动的客体,而是积极的、能动的群体。然而,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介限止了受众表达意愿的能力,只有网络的出现才使受众从被动的桎梏中真正解放了出来。

 

 

今天,传播技术的发展为受众提供了多元化的媒介消费形式,也使受众的主动参与成为可能,传播者和受众的界限在一定程度上被打破了。今天,就理论上来说,每个人几乎都有可能成为传播者,传播机构和个体受众的区别也被大大缩小了。在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中,“把关人”控制着信息传播,起支配作用,是一种线性传播模式。而互联网及个人电脑的出现与普及却摧毁了这种权力中心,解构了传媒。“把关人”的权力在这里被分解出无数的个人传播主体,这是一种多元而矛盾的主体、分散的主体,具有动态交互性;而且由于信息发送者与接收者之间很少第三者介入,信息的传送——接收——反馈的过程十分迅速,传播双方的地位也是平等的,从而打破了传统大众传播传播主体的机构性、权威性。

 

 

麦克卢汉提出任何媒介即“人的任何延伸”,是人的感官和中枢神经的延伸。这些实际上都表现了人们对媒体的另一种愿望和需求,希望它更多地向“人”这个角度靠拢,个性化、人性化是所有媒体的最终需求。显然,任何媒介即“人的任何延伸”在网络这里得到了真正的体现,而网络文学也在人的这种最大程度的自由中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尊重。“在传统时代,个人试图向大量公众发言,是处处受阻的。在这种情况下,当传媒以虚假的‘民意’来牵引舆论时,公众往往只能被迫成为沉默的大多数。”[10](P5)然而,在网络媒介出现以后,“沉默的大多数”有了更多的自由话语的空间。

 

 

同样,网络文学也使“沉默的大多数”(即读者)变得不再沉默,它打破了过去长期形成的写作权力过分集中的模式,满足了人们发表观点、抒发情感的需要,从根本上解放了受众。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仿BBS情感小说《风中玫瑰》就是一个很典型的受众参与写作的例子,人民文学出版社结集出版的这部小说,是将“风中玫瑰”的帖子和网友的帖子共同收录之后形成的,这是由作者和网友共同完成的小说,是最典型的读写互动小说。网络中出现的极为普遍的“接龙小说”也是这方面的典型例子,比如新浪网与《中华工商时报》合作的《网上跑过的斑点狗》也是一次著名的在公共空间中的读写互动尝试。在网络时代,“人人都可以短暂地充当艺术家”[11]已不是神话。

 

 

后现代主义理论家罗兰·巴特认为:“文本分为两种类型,其一是‘读者文本’,其二是‘书写者文本’。‘读者文本’是一种‘只读型’文本,而‘书写者文本’是‘读写型’文本。‘书写者’文本才是真正的‘理想文本’。”[12]P168-169网络文学通过读者与创作者的双向互动,从而生成的文本正好与罗兰·巴特所说的这种“理想文本”不谋而合。美国的路易斯·罗塞托认为:“互动性让身为内容的创作者能够和其他内容建立起关联,把你的东西摆在别人的作品中,加深你的分析和情景与其他人的关联,也让你对发表的分析有联想性(因此也较深入)的了解。网络真正的力量在于互动性,因为互动性创造了社区并且联合全社区内的使用者。互动性让人们对作品、主题、趋势和当中的想法产生兴趣,同时让作品有生命,不断进化,维持使用者的参与程度。”[13](P243)文学的本质精神是自由,正是在这种互动性的创作之中,文学的这种自由本性得到了充分的彰显。

 

 

网络小说《悟空传》的作者今何在曾说,“传统文学像雕塑,一定要像个样子,‘不像样子’也是个样子。而网络文学像大海里的变形虫,我爱是什么样子就是什么样子,你管不着。”[14]学者欧阳友权曾将网络文学所表现出的艺术自由精神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归纳:一是网络文学的非功利性创作动机的自由;二是网络写作的匿名性特点提供了虚拟身份的自由,消解了文学的承担感;三是网络传播技术为网民提供了发布的自由,用“无纸传播”实现文学的无障碍传播,解决了作品“发表难”问题;四是网络的交互性特征还为文学网民创造了交往的自由。他认为,“网络文学现身文坛的第一个意义在于用民主平权的技术支持解放了文学话语权,体现了高技术时代的文学向民间审美意识回流的趋势。”[15]印刷文本虽然也为读者揭示了作品的多种可能性,但作家最终把一种可能性变成了现实性,使读者别无选择,被动接受。而网络写作的“超文本”“非线性”使它可以将文本、图表、音频、视频、动画和图像等因素通过广泛的链接建立起相互联系,满足读者非顺序地访问信息的可能,极大地成全了读者的自主性、选择性。正如马克·波斯特所说:“电脑书写颠覆了作家的个性,最后,它带来了集体作者的诸多新的可能。”[16]P135

 

 

总之,网络解放了人,网络文学解放了读者,这种解放从大的背景上讲,实际体现了大众文化对精英文化的消解,给精英与大众精神上带来了一种平等状况,这种解放是有意义的;这是自工业革命以来对于个体的一次难得的解放,人们终于可以从商品的枷锁中挣脱出来,从技术理性的控制中找到一处心灵自由的空间。虽然这一空间的存在形式是非物质的、虚拟的,但在精神上,人们获得了自由。

 

 

三、从“媒介形态变化”与“补偿”理论看网络文学本质特征之未变

 

 

菲德勒对“媒介形态变化”做过深入的研究,他认为,“传播媒介的形态变化,通常是由于可感知的需要、竞争和政治压力,以及社会和技术革新的复杂相互作用引起的。”[17](P19)也就是说,新媒介是在旧媒介的形态变化中逐步产生的,像生物物种一样,媒介进化是为了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增加生存的几率。所有的新的传播方式的产生过程都是对过去媒介的一种扬弃的过程,而并非是平地生起,全然不同。当然,过去的媒介并不会在新媒介出现之后走向死亡,而是去适应并且继续进化。

 

 

保罗·莱文森在他的多本著作中,则反复谈到了媒介演化的“人性化趋势”和“补偿性理论”。他认为,人类技术的开发总是越来越人性化,而人们选择的任何一种后继的媒介,又都是一种补救性措施,都是对过去的某一媒介或媒介的某一种先天不足的功能的补救与补偿。他说:“我们选择的工具是:媒介如何延伸我们交流的范围和能力,却又不扰乱我们从生物学角度的企盼。”[18](P129)网络的优势就在于它作为传播媒介的互动性与协同性,受众的积极参与得到了充分的肯定,人们交流的范围与能力得到前所未有的拓展。

 

 

以上观点说明,网络这种新媒介的产生既是一种传播技术的进步,也反映出作为新的传播工具网络媒介的“人性化”特征。当文学与网络这种新的传播媒介相结合,从而以新的文本传播方式被创作与阅读的时候,就本质上来看,它并没有改变文学的基本特性。网络文学写作仍然遵循着老套的文学创作方法:从情节的构思酝酿到故事的素材来源,从基本的遣词造句到复杂的表现手法,从思维想象的能力到创作灵感的激发,从基本的形象塑造到社会生活的描绘,从个体情感的表达到审美理想与对社会人生的评介等,无不照旧。网络文学同以往文学的不同只在于它因为借助于网络,从而更多地表现网络技术与印刷技术的不同,它可以将文字、声音、视频、图像等以“超文本”形式链接起来,从而给读者提供更大的阅读空间与想象空间,带来更为丰富的娱乐兴趣与享受,将个体的欲望满足延伸到无限无穷的层次之上。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具有社会意识形态性的文学丧失了它的意识形态属性,实际上网络文学的意识形态性只是表现为意识形态的分散化,每个人都以其个人的意识形态话语来组成整体的社会意识形态话语,而且这是一种更加真实的社会意识形态话语。

因此,我们认为,网络文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把人们从创作到欣赏的诸多局限中解放了出来,改变了文学原有的制作与传播方式,但网络文学本身除去网络媒介的技术因素却仍然遵循着文学自身的创作与发展规律。当然,“媒介即是讯息”,介质的变换,必然使文学这一概念原有的定义或外延发生一些变化;另外网络文学的存在的确也给维护整个文学生态问题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由此所引发的冲击也同样是深层次的。如果说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中提出的文学批评四要素问题,是从作者、世界、读者、作品几个方面对文学内部生产的运行机制进行了一次较为完整的论述,从而大大扩大和激发了文学研究的理论视野,引发了文学研究的一次革命性进步,那么网络文学的出现则要求我们从更为广大的空间区域去研究文学,尤其要更多地从文学之外的领域去研究文学所受到的影响、面对的问题。借用布尔迪厄的一个提法,这就是一个“场域”研究的问题。“从分析的角度来看,一个场域可以被定义为在各种位置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的一个网络或一个构型。”[19](P133-134)在网络时代,如何处理文学场与其他场之间的关系,如何应对文学场内各系统之间的占位关系及其变化,这应该引起文学理论界的足够重视,这是我们今天不该回避的理论问题。用场域的概念进行思考就是从各种关系中进行思考,网络与文学的联姻,只是为文学又提供了一个新的生存的场域空间,给文学研究带来了一个崭新的切入点。它只是改变了文学的一些表达形式,而没有改变文学本身。

 

 

四、网络文学的问题及其救治

 

 

自古以来,文学一直作为一种高雅的、贵族化的艺术形式而受到尊崇与膜拜,中西方大体如此。如:孔子的“不学诗无以言”与“兴观群怨”将诗的价值与作用表述得淋漓尽致;曹丕的“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进一步把文章的地位、价值与作用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在西方,虽然柏拉图为了“正义”与“德行”试图将诗人逐出“理想国”,但他仍然坦承“自幼就和诗发生了爱情”;而亚里士多德认为诗是按照“可然律或必然律”描述可能发生的事并由此将诗看作是比历史更真实的论述,开拓了西方抬扬诗歌与文学的历史先河。文学作品的“卡塔西斯”(净化)作用,陶冶性情,化育人心,培养道德,开拓视野,滋润了无数孤寂而痛苦的灵魂,为无数生命燃起了希望的光芒。一部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有相当大的成分都得益于文学对于社会运动、政治变革、思想启蒙的直接作用;面对现实的罪恶与残忍,人们总会到文学与艺术中去寻求幸福与慰藉;文学的审美之维以其与现实社会的格格不入,也总是会被理论家们用来作为反叛麻木、病态社会的锐利武器。无论现实如何移转,文学艺术永远都执着于美与真理,引领着人类幸福与前进的方向,保存着人类最后的希望。

然而网络时代的到来,似乎一切都发生了改变。传统的文学,创作者较少将心思花在读者身上,而是更多地将关注的视野放在主体情感的灌注、主题的开掘、题材的选取、结构的安排、语言的修饰等这些作品本身的问题上去。因而才有了朗吉弩斯对于“崇高体”的论述,恩格斯关于戏剧“三融合”审美标准的看法等文艺理论原则的提出。作为一种良性循环的结果,在这种文学观念支配下,前网络时代的作品有思想深度,关注社会人生的深层问题,具有宏大叙事的特征。作家受到社会格外的重视,经济与政治地位普遍较高。然而今天,网络文学,在传统意义上的文学性几乎被消解殆尽,“重感性”“求刺激”“伤风化”的作品大行其道。网络时代,只有消费的逻辑,没有了真诚的信仰。

 

 

写作是需要有知识储备的,需要有起码的人生阅历与文字修养,然而,文学网络化时代,这些已不重要。网络文学、博客写作已经将文学推向了“泛文学化”时代,任何人都可以将自己的文字公布于众,通过互联网广泛地散播。文学历来所推崇的崇高、深沉、美德、正义、人情等价值已经被逼到最不起眼的地方,取而代之的是低劣的文字在诉说着低级趣味的故事。蔡智恒这个最早靠网络写作成名的人曾经坦言:“我并没有很好的文学底子,所以写东西是靠热忱而不是凭实力。”[20](P227)仅靠热忱而缺乏实力成就了痞子蔡,却败坏了文学。毋庸讳言,网络文学正处于幼年时期,它较之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学有其自身的缺陷与不足。它的泛滥的自由必然会导致文学的沦落,上网者以匿名身份与他人进行交流或表露情感,其中很多都是一种临时的表演,是一种无法信任的真实,而在个性价值实现方面,过度的偏激与无节制也常常使文学成为互相叫骂的工具,亵渎了文学的神圣性。基于此,有人从网络文学的多媒体技术给文学创作带来的隐患角度认为,网络写作削平了文学的意义浓度,抑制了读者阅读时的想象力与创造力。[21]而网络文学在创作审美上的缺陷则表现在:一是创作主体的缺失性动机,二是媚俗取宠的审美心态。[22]欧阳友权从一个总体的高度认为,网络文学的缺陷与局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艺术质量不高,让人只见“网络”不见“文学”,或者有“文学”而没有“文学性”;二是网络写作的技术依赖问题,网络只是一门技术,文学则是源于人的精神,技术只是文学借助的工具,它应该受驭于文学的艺术目的,为创作者遵循艺术规律插上创造的翅膀,创作者不可以技术优势替代艺术规律;三是网络文学还有一个重要的缺陷就是作者承担感的缺失问题。[1]

 

 

网络文学的确存在着太多的问题,但网络文学的兴盛我们却无法否认。有人将传统文学与网络文学做过一个形象的比喻:如果说传统文学是经过几千年文火慢慢熬出的一锅老火汤,那网络文学便是一道时令小菜,新鲜,时尚,虽不如汤的实用,但符合现代人的口味,有其自身存在与发展的坚实土壤。事实如此,网络文学现存的不足与缺限的确不用怎么大惊小怪,正如法国文学批评家蒂博代所说:文学不能归结为若干部杰作,“如果不是由很快就默默无闻的成千上万个作家来维持文学的生命的话,便根本不会有文学了,换句话说,便根本不会有大作家了。”[23](P61)今天我们也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网络文学写家的存在,没有庞大的网络文学阅读群,那么今天的文学就会是处境尴尬,举步维艰,一时被大炒而特炒的“文学的终结”问题也许真的就会变为既成的事实。本文相信,网络文学作为现时代的文学,是对这个时代表达方式和情感情绪的真实记录,崇高与美将以其深沉的情感魅力和人生逻辑终究会重新得到读者的尊崇与爱戴,而作为消费者的读者也不可能仅仅满足于欣赏一些肤浅的感性的文字,“写出好的作品”也仍然会是大部分作家毕生不变的至上追求。网络文学必将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而评论家的事业则是替文学的这一未来呐喊助威。

 

 

 

 

参考文献:

 

 

[1]欧阳友权:《新世纪以来网络文学研究综述》[J],《当代文坛》2007(1)。

 

 

[2][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何道宽译,商务印书馆2000。

 

 

[3] [美]沃林·塞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M],郭慎之译,北京华厦出版社2000。

 

 

[4]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5][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C]第4 卷,人民出版社1995。

 

 

[6][美]威尔伯·施拉姆著,《传播学概论》[M],陈亮等译,新华出版社1984。

 

 

[7]邝炼军、李欧:《网络文学:自由的挑战》[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1)。

 

 

[8]蓝爱国:《媒介发展与文学的形态变迁——网络文学的文化起源与书写立场》[J],《艺术广角》2006(6)。

 

 

[9][英]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M],伍晓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10][美]马克·斯劳卡:《大冲突:赛博空间和高科技对现实的威胁》[M],河北人民出版杜1995。

 

 

[11]黄鸣奋:《网络时代的许诺:“人人都可以成为艺术家”》[J],《文艺评论》(哈尔滨)2000(4)。

 

 

[12]杨大春:《文本的世界——从结构主义到后结构主义》[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13][美]约翰·布洛克曼:《未来英雄》[M],海南出版社1998。

 

 

[14]鲁捷、王粤钦:《论网络文学概念及特征》[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05(1)。

 

 

[15]欧阳友权:《网络文学的本体追问与意义体认》[J],《文艺理论研究》2007(1)。

 

 

[16][美]马克·波斯特:《信息方式》[M],商务印书馆2000。

 

 

[17][美]费德勒《媒介形态变化,认识新媒介》[M],明安香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18][美]保罗·莱文森:《手机:挡不住的呼唤》[M],何道宽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19][法]布尔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M],李猛、李康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20]蔡智恒:《第一次亲密接触》[M],知识出版社1999。

 

 

[21]王璞:《网络文学创作的多媒体特性给文学带来的影响》[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2)。

 

 

[22]史许福:《试论网络文学审美的特殊性及其审美缺陷》[J],《今日科苑》2006(10)。

 

 

[23][法]蒂博代:《六说文学批评》[M],赵坚译,北京:三联书店2002。

【原载】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