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意识的理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9:56:17
当前位置: 首页>>心理研究>>心理书库>>普通高校教材>>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二、自我意识的理论
(一)神秘的自我观
根据民俗学研究以及民间故事和神话故事所提供的资料证明,在远古时代或者落后的原始部落中,都把个体的自我意识称为灵魂,认为灵魂与个体在生理解剖上存在着神秘关系,灵魂可以主宰人的一切心理活动。落后地区的人都相信巫师可以通过人体的某个部分而控制其灵魂。
人类进入了文明时代之后,逻辑的推理与权威的思辨替代了神秘的想象,逐渐用理性来解释灵魂,认为人的灵魂是理性的东西,人的感觉、动作由理性所支配。古希腊哲学家们对灵魂归宿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苏格拉底(Socrates)认为,人是有思想的,内部个性是自由的,而其一切行为是依理性的决定来确定的。他要求人们自我认识、自我深造。柏拉图(Plato)把人的灵魂分为理性部分、意志部分和感情部分。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则 认为人的灵魂有三种,即表现在营养和繁殖上的植物灵魂,超过各种动植物的特性而表现在感觉和愿望上的动物灵魂,超过各种动物的特性而表现在思维和认识上的 理性灵魂。人的感觉、愿望等动物灵魂是服从于理性的,受理性支配。当时由于生产力水平的低下,人们的认识受到当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无法对灵魂作出 科学的解释,故表现出一种神秘的自我观。
(二)经验的自我观
随着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自我观的研究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古代人称之为灵魂的概念,现在用自我一词来替代,对自我的解释不再是逻辑的推理与权威的思辨,而是通过经验来总结。
1.詹姆斯的自我论
詹姆斯(W.James, 1842—1910)是关注自我研究的最坚定的早期倡导者。詹姆斯将自我经验分为三个部分:物质我(与周围物质客体相伴随的躯体我),社会我(关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的意识),以及精神我(监控内在思想与情感的自我)。詹姆斯认为,一切与自身相关的事物都会在某种程度上成为自我的一部分。
2.弗洛伊德的自我论
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弗洛伊德于1913年提出的人格结构理论认为,人格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构成的。自我与外界发生联系,能根据现实的原则代表外界的要求,是自律的适应作用、防卫作用和综合作用的主体,具有认识、判断与执行的能力。自我的重要任务是满足本我的欲望,是本我的真实奴仆,但也想根据现实原则来“控制”和“约束”本我。可见,弗洛伊德的自我概念是在生物学基础上,因后天的经验与生物性的成熟而成长起来的,它来自个体外部的客观的观察,是个体精神机能的主体之一。
3.奥尔波特的自我论
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G.W.Allport,1897—1967)整理了一些学者关于自我的论述,把自我分为八类:把自我理解为主体的自我;作为被认识到的客体的自我;作为原始的利己心的自我;作为控制冲动的自我;作为精神过程的接受者的自我;作为追求目标者的自我;作为行为体系的自我;作为文化主体的自我等。从奥尔波特的分类中可以看到两点:一是自我概念内涵的多样性;二是他没有提出分类的根据与标准。
4.米德的自我论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米德(G.H.Mead,1863—1931)从奥尔波特对自我的分类中挑选了第一类和第二类加以展开。他把自我分为两个成分,一是作为主体的我(I),二是作为客体的我(me)。作为客体的我接受着主体的我的命令与态度,使自身符合社会的要求;而作为主体的我则随时随地根据社会规范而实现对主体的我的调节。他认为,自我的这两个方面是通过社会交往而逐渐被分化而明确起来的。
上述关于自我意识的观点,对人们对于自我意识概念的理解有所启发,但还缺乏科学的方法和实践的检验。
(三)哈特曼的自我心理学
奥地利心理学家哈特曼(N.H.Hartman,1894—1970)是自我心理学之父,对近代自我心理学的建立和发展有着重大影响。在其理论中他谈到自我的综合功能、自我心理过程以及自我防御机制,最为重要的是哈特曼提出了自主性自我的概念。哈特曼认为自我在生命的早期是未分化的,是和本我同时存在的,而且二者在其内在倾向方面都有其各自的根源与独立发展过程,自我过程也并不是由性和攻击的中和性能量所推动,自我过程并不依赖于纯粹的本能目的,即自我过程并不都是为了满足个体的本能需要,而是有着不同于本能的目标。哈特曼还论述了自我防御机制,认为自我防御机制并不一定都是病态的或消极的,在个体的发展过程中,它也可以是健康的、正常的,有助于个体对环境的适应和自我整合。自我的自主性是非常强的,它并不完全受本能的支配,而是以其拥有的感知、记忆、思维等认知过程来自主地支配自己,主要是以非防御性的方式来应付现实,适应环境。
(四)埃里克森的自我同一性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强调应该赋予自我特征和它自身的需要。他认为,自我在为本我需要服务的过程中,发展了自身的各种功能。自我能够组织个人的生活,保证个体生理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永恒和谐;自我是人在发展中的心理过程,包含人的有意识的动作,并能对之加以控制;自我是个人过去经验与当前认知任务的综合,它引导个体的心理能量向社会要求和规定的方向发展;自我能把人的内心生活和社会任务统一起来,这就是自我发展的同一性问题。
埃里克森强调人的一生发展就是自我适应社会的过程,是一个自主的、充满冲突的发展过程。为了发挥个人的最大功能,在满足本能需要的基础上,个体还需要对他的经验加以整合,因此个体必须追求一种稳定的自我意识,即自我同一性的认识:个体能感到自我的完整和自我经验的延续。埃里克森还把人的发展分为八个阶段,每一阶段都存在一种危机,危机的解决则意味着个体向下一个阶段发展的转折,当危机顺利地解决,则形成这一阶段积极的自我,反之,则形成消极的自我。各个发展阶段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同时每个阶段又会形成自己独特的自我特征,人格的发展就是在与环境的不断作用中形成的各个阶段自我同一性的整合。埃里克森更注重文化、历史和社会的作用,尽管他的理论缺乏严格的科学论证,但对当代的心理学,尤其是青少年发展有着深刻影响。
(五)元认知模型系统理论
1.认知加工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邓纳特(Dennett,1978)提出认知加工理论。这种理论的特点在于对人类自我意识过程的独特理解以及在此基础上提出的认知流程。
(1)自我意识过程新论。邓纳特在其理论中区分了在人脑自我意识过程中存在的三种信息获取方式。第一种是内隐式信息获取。第二种是外显式信息获取。第三种是自我反省式信息获取。他强调的重点在于个体自我意识信息获取的整体性,即自我意识状态的实现并非指向个体所获取信息的部分。这种信息获取机制才真正决定了个体意识状态的产生。内隐式信息获取同自我意识没有直接联系,而外显式信息获取则仅仅是这一机制加工结果的最终输出功能。
(2)认知流程。邓纳特根据自己对自我意识过程的理解,提出了一种个体自我意识的认知加工流程。他认为个体的自我意识过程大致由输出、控制、记忆、知觉、问题解决、梦六种必要成分组成。
2.认知计算理论
英国心理学家约翰逊莱尔德(Johnson.Laird,1983)提出了元认知计算理论。这一理论的特点是把人脑的自我意识活动看成是类似于计算机加工信息的运算过程。他用不同层次的并行加工的机制来阐述人类自我意识的运行。他的理论有两个核心思想:并行序列加工和多重程序镶嵌。
(1)并行序列加工。该理论认为在个体头脑最高层次的加工装置中包含有一个操作系统。它是一组控制自我意识发生的程序。在个体从无意识状态转入意识状态的时刻,这组程序就完成了装载。它能随时由睡眠控制开启或关闭,然后根据此一级处理器提供的信息处理结果,作出感知、理解、行动、记忆等不同决定。因为不同层次处理器之间存在相互作用,这样来自较低层次的优势信息可以中断较高层次的运算,故操作系统可以依据其他各级处理器的加工结果产生目的,并交给各级子处理器去具体执行。
(2)多重程序镶嵌。约翰逊莱尔德还认为个体具有在心理模型中进行多重镶嵌的能力。多重镶嵌是指人脑特有的自动复制自身内容的能力,它可设计出用以输出自身所描述内容的自动程序,但这种自动程序仅仅有助于复制自身的内部结构。这样也就必然得出人脑操作系统中含有自身部分模型嵌入程序的结论。大脑为产生一种能意识到 的目的,操作系统就要对目的的可能状态产生表征,并决定采取能够到达那种状态的必要行动。这就要求对系统自身决策过程的准确觉知。系统必须能产生对目的的 状态进行表征和决定采取相应的程序。所以人脑系统能在较低层次上建构一个自身运算模型,并在决策中运用此模型;而且亦能在较高层次上建构自身运算模型。
3.元认知监控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弗拉维尔(Flavell,1979)提出元认知监控理论。这一理论的特点在于对元认知构成要素的合理划分以及对元认知整体调控作用的强调。
(1)自我监控成分论。弗拉维尔认为元认知作为更高层次的认知过程,其功能主要表现为对认知过程的自我监控。而这种自我监控应包括四个必要部分,即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元认知目标(或任务)、元认知策略。整个自我意识过程是依赖上述四个要素的参与及其交互作用来完成的。任何一种要素的缺失都导致自我意识调控行为的失效。
(2) 元认知监控。在弗拉维尔的元认知监控理论中,四种成分中最活跃的是元认知体验,它能够对元认知知识、元认知目标、元认知策略发生强烈的影响。首先,个体在 体验到失败或困难时可能修改甚至放弃原有目标。其次,它会导致个体对元认知知识进行增加、删减和修改。最后,元认知体验能够激活有关策略的使用,包括认知 策略和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的作用是促进认知进步,而元认知策略是用来调节认知策略的使用)。由此可见,这种元认知理论非常强调元认知知识的作用和元认知 体验在积累和激活有关元认知知识上的作用。
元认知模型的形成与发展,为人们探讨自我意识之 谜提供了一条崭新的途径,具有巨大的潜在实用价值,并为愈来愈多的实验研究所证实。尤其在教育领域,由于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教师往往更重视学生 的学习结果,忽视了让学生主动地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学习结果和学习方法进行有效的监督、评价及修改。从教学思想的确立,到课程标准、教材的编制,再到教学 方法选择和教学管理措施的确定,都忽视了元认知因素的重要性。“教学生会学”已经势在必行。元认知模型不仅可以为教师开辟一条高效省时的教学途径,而且也 可以适应现实对人才的需要,从而促进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而给学生以学法指导,是达到“会学”的前提和保证。指导学生学会自己总结对学习对象调控的方法和 对学习过程的认识,就体现了元认知在学习中的作用。
2008-06-16  人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