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事之秋主权财富基金谨慎从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9:48:13

于外国主权财富基金和其他握有充裕现金的亚洲和中东投资者来说,相比在华尔街危难之时寻找划算交易的想法,他们更担心国内的各种问题,也更担忧最糟糕的时期可能尚未过去。
这些投资者合计持有数万亿美元的资产和储备。对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 Holdings)濒临破产一事,他们基本没有参与救助。几乎没有人认为,如果别的银行请求他们尽快注入现金,他们会抛出救生圈予以回应。
卡塔尔投资局(Qatar Investment Authority)首席执行长顾问约翰•埃尔•卡尔(John El Khair)说,我不认为目前是投入资金的时候,特别是对主权财富基金而言。他认为目前的最佳市场策略是:坐住了,看紧现金,关注势态发展。
这与去年底的情形简直是天壤之别。当时,华尔街和欧洲的银行陆续从中国、新加坡、阿布扎比、卡塔尔等国政府投资基金中筹得数百亿美元的资金。那之后,随着全球信贷市场和股票市场每况愈下,这些投资的价值出现大幅缩水。
在2007年的一连串高调交易出现亏损之后,中国政府今年一直未有大动作。成立已有一年的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China Investment Corp.)在国内招致激烈批评。批评人士称,该公司在中国国内股市几乎是直线跌落、基准股指较去年10月缩水近三分之二的形势下仍动用其2,000亿美元资产中的一部分注入美国金融公司,这是一种不明智的做法。
北京工商大学(Beij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经济学家季铸说,对中国来说,情况越来越清楚,因为觉得某家公司能逃脱信贷危机最糟糕状态的影响而买入其股份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今天出问题的即使不是雷曼兄弟,也会是别的什么公司。
中投公司是华尔街最活跃的中国投资机构。该公司曾于百仕通(Blackstone Group)去年6月上市前买进该公司30亿美元的股份,截至上周五收盘,这笔投资已缩水46%。去年12月,中投向摩根士丹利投资56亿美元买入其股票,这些股票至目前也下跌了25%,虽然协议中对中投设有某些保护条款。
其他中国机构的表现也同样乏善可陈,国有机构中信证券(Citic Securities Co.)与华尔街投行巨头之一贝尔斯登(Bear Stearn)之间的交易随着贝尔斯登的垮台而瓦解。由于缺乏政府的明确支持,中国国家开发银行(China Development Bank)希望买进更多海外资产的努力也未能成功。该行2007年7月同意斥资22亿欧元(目前价值31.3亿美元)收购巴克莱(Barclays PLC) 3.1%的股份,但自那以来该股价格已下跌了56%。
韩国产业银行(Korea Development Bank)曾对投资雷曼兄弟的一笔交易表现出兴趣,但最后因来自政府监管部门、投资者和公众的反对而决定放弃。
雷曼兄弟的困难似乎给韩国提供了一个成为全球金融市场主力军的机会,但可惜时机不佳。韩国政府直到最近才宣布将韩国产业银行私有化的计划,这个过程至少需要两年时间。该行是韩国最大的国营银行。在完成私有化之前,需避免让韩国纳税人承担重大债务,因此,不能让该行承受任何风险。
此外,自1997-1998的那场让韩国濒临崩溃边缘的金融危机以来,韩国企业和政府领导人变得越来越惧怕风险。首尔延世大学(Yonsei University)经济学家利•杜文(Lee Doowan)上周说,如果一家制造企业倒闭了,工厂等资产可以卖掉或加以改造,而对银行业来说,负面影响和损失要大得多。
针对房利美(Fannie Mae)和房地美(Freddie Mac)的救助计划让这种风险达到了极致。悉尼Platinum Asset Management Ltd.的合伙人安得鲁•克利福德(Andrew Clifford)说,根据该计划,债券持有人将得到保护,而股票持有人将分文不剩。如果将此做法全面推开,那么对主权财富基金来说,有很多选择将被剔出他们的考虑范围。
随着雷曼兄弟的困境逐渐升温,另一个政治因素加大了外国投资者参与救助计划的难度。以前,接管不良资产的机构会从美国政府那里寻求财务保障,从而限制他们的负面风险,比如摩根士丹利接管贝尔斯登时就是这种情况。但如果用美国纳税人的钱来保护外国投资者免受债务拖累则会招致政治批评。
在去年和今年早些时候的收购热之后,中东的大型基金(包括阿布扎比、科威特和卡塔尔等政府基金)已减少了在美国和欧洲市场的活动。同时他们暗示,正在其他地区寻找机会,比如印度、东亚和本国近邻地区。
他们或许同时也在保存实力,以防出现本国需要救助的情况。数周来,海外股票市场大幅动荡,人们担心,该地区欣欣向荣的经济将开始出现弱势苗头。推动一波投资热潮的高油价正开始回落,对该地区投机性很强的房地产市场的担心也在加剧。
周一,据科威特国有新闻机构报导,该国主要海外投资机构科威特投资局(Kuwait Investment Authority)表示,将对“在本地市场”表现活跃的基金加大支持。
不过,在日益加剧的谨慎气氛之下,新加坡两大主权投资机构似乎仍处之泰然。
其中之一是新加坡政府投资基金、美林公司(Merrill Lynch & Co.)最大股东方(持股14%)淡马锡控股(Temasek Holdings Pte.)。该公司去年12月和今年早些时候在与美林商谈投资协议时曾设置了保护条款。根据协议,基于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 Corp.)这次对美林给出的每股29美元的收购价,淡马锡将获利10亿美元。不过,如果美国银行股价大跌,情况则有可能变得不妙。
据了解淡马锡想法的人士表示,该公司将继续在美国金融领域寻找机会。他们相信,估值这么便宜的机会许多年都不会再遇到一次。
据知情人士表示,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overnment Investment Corp. of Singapore)的人士显然也认同上述观点。该公司持有超过1,000亿美元的资产,包括在花旗集团(Citigroup Inc.)和瑞银(UBS AG)的大量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