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专题研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3:26:42
基本概况
教育年鉴
大事记
局机关信息
教研活动
上级信息动态
教育新闻
区内新闻
政策导航
活动动态
交流园地
信息简报
党员丰碑
干部培训
培训动态
政策法规
校长论坛
教育法制
教育配建
节能降耗
民办教育
社区教育
高考信息
中考信息
自学考试
成人考试
招考办动态
其他考试
科技活动
信息技术
教育技术
师资培训
语言文字
基建维修
教师的风采
学生的风采
幼教园地
德育课堂
中心工作
教科研风采
教学教研
教育科研
心理健康
政策导航
信息简报
活动动态
交流园地
工作动态
廉政文化
警钟长鸣
廉政时评
廉政讲座
网上调查
信息简报
计划总结
基层经验
先进典型
公开承诺
小专题研究




二00九至 二0一0学年度
2009年9月7日                              天气:晴
我是一名年轻的小学英语教师,在新学期开始我参加了区里开展的小专题培训活动,通过这次活动我学习到很多东西。这次培训我初步认识到教育科研课题的种类多种多样,其研究方法也各不相同,研究方案也有不同的种类,但究其结构,则大同小异。它基本上包含了课题的表述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研究的理论依据、研究对象与范围、研究的内容、研究的方法、研究的步骤、研究的预期成果形式、课题组成员及其分工等等。其中研究内容的制定尤为重要。研究内容是研究方案的主体,回答研究什么问题,问题的哪些方面。它把课题所提出的研究问题进一步细化为若干小问题。研究内容的多少与课题的大小有关,课题越大内容就越多。但许多老师在确定研究内容的时候,往往考虑的不是很具体,写出来的研究内容特别笼统、模糊,把研究的目的、意义当作研究内容,这对整个课题研究十分不利。因此,我们要学会把课题进行分解细化,一点一点地去做。这样就应运而生了小专题研究。
2009年9月29日                           天气:多云
不久之后,我校又开展了一次小专题培训活动,此次参加我感受深刻。我们红小的领导非常重视课题研究,分管教学的宋校长从理论高度指导我们构建框架。分管教科研的魏主任就“小专题”从准确选题到研究方法,多次对老师们进行培训和指导!小专题研究是学校教育科研的组成部分,我深刻的认识到小专题与课题研究的不同性,所谓小专题在于“小”,把教学中的问题提炼出来分析研究,通过几个月或一学期的时间来研究实施,最终帮助我们的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在这次学习中我知道了做小专题研究的过程中,首先应该创造良好的研究环境,保证每一位教师参与其中;其次要明确研究思路,确立专题,采取恰当的方式,保证研究专题能够与课堂教学融为一体,与教研活动融为一体,与教师的成长融为一体。在英语组的教研活动中,我们纷纷谈论了自己在课堂上发现的问题与困惑,英语教学以听所读写为教学目标的,学生往往在书面作业和测试中完成较好,但是在课堂上很多学生却充当看客的角色,不想开口说英语,更没有主动想要用英语与同学,老师交流的意识。学习英语变成了哑巴英语,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决定以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开口交流为突破口,准备开展对英语组的小专题的研。
--------以上两篇摘自刘莹的小专题研究日志
2009年10月20日                           天气:晴
今天我们英语组又一次聚集在一起进行研讨,这一次我们是要讨论我们研究的小专题的题目。教研组在经过两次的培训学习后,对于小专题的理解也更为深刻些了,在这样的基础上,又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我们提出了我们的小专题:《如何有效的让学生开口说英语》
之所以提出这样的小专题,是因为我们发现在很多时候我们的教学活动都走进了误区.为了体现新课程所倡导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让学生在听,说,玩,演,视听的活动中学习并运用英语知识,小学英语老师都千方百计的设计新颖有趣的教学活动,力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够主动获取知识,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表面上我们的教学活动是一个接一个,课堂很热闹和活跃,可是这些之后,学生究竟掌握了什么,在基础知识和技能方面学到了什么?这些就引起了我们几个老师的思考: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是为了学生的交流而交流,失去了其教学的意义。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了解决这个误区,我们开展了关于“如何有效的让学生开口说英语”策略方法的研究。
英语学习无外乎就是听,说,读,写,对于四,五,六年级的学生来讲,听和写已经在考试中体现出来了,不是很大的问题。然而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它的主体应该是交流,应该要大面积的说,但随着孩子心理的变化,学生们却越来越不爱说了,每次举手都只是那几个人,我们就要想尽方法解决这个问题。最后我们选定了小专题的题目:如何有效的让学生开口说英语,并且填写了小专题选题申请表,相信后来的学习过程还很漫长,希望我们能把这个小专题做好。
2009年11月18日                        天气:晴
经过学校的批准和我们精心的准备,我们决定开始进行小专题研究,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们组内经常互相讨论交流如何实施教学计划。正逢学校开展校内赛课活动,这对我们而言是个极好的研究机会。
首先确定上课人选---刘莹老师,一位非常年轻热情的教师。由她选择上课的内容,然后我们都各自先回家备课。第二天在集体备课中大家各抒己见,互相交流教学策略和方法,碰撞教学智慧。最后我们确定了以下教学基本过程:
这节课大至分为五项活动:热身运动,导入环节,新知呈现,游戏活动,及语言运用活动。
首先,是热身运动。热身环节中,老师通过一些简单的动作短语和chant,带着学生边做边唱,创造一种和谐的英语氛围,让学生敢说。
接下来,导入环节。学生与老师之间互相问答,既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也自然引入新课内容了。
第三,开始正式的新知呈现了。新知呈现大致分为两大步:
①单词教学,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就是教学一周七天的新单词,在单词呈现方式上按照周一到周日的顺序,通过齐读,小组读,开火车读,读写结合的各种训练方式,巩固单词,然后让学生能通过观察比较,学会记忆单词的方法。这种较简单的单词拼读让部分后进生有了开口说的渠道。
②句型教学,教师用My favourite day is Sunday.表达自己最喜欢的是星期天,然后通过问学生引出本课句型What’s  your favourite day?展开交流活动。由于这个句型是以前知识的迁移,因此给大家感觉教师对句子教的痕迹较浅,学生很容易脱口而出。这个环节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进行自由对话练习,加大了训练面和训练量。
同时为了激励更多的学生开口说,老师设计了一个游戏活动。“I say Monday ,you say Tuesday”,看谁反应快,希望达到训练面广,甚至是人人都参与的效果。
最后是语言运用环节,是在引出What’s  your  favourite  day ?” “My favourite day is …”这个对话后,教师用多媒体展示与本课句型相关的句子,如:最喜欢的颜色,数字,引导学生运用What’s your favourite…? 来做替换练习,使对话内容更丰富,学生无需教师带读,自己可以认读这些问题并进行口语对话,这样从输入到输出,由浅入深,活动的层次性或者说活动的梯度性非常明显。
--------以上两篇摘自张念的小专题研究日志
2009年11月25日                         天气:阴
确定了教学基本过程,于是我们决定进行第一次试教,在第一次试教之后,我们发现有一些教学环节中过于重复,教学实效性不高,并且学生的参与面没有课前预设的那么广。因此我们进行了如下调整。
首先,是导入环节做了调整。在第一次的试教中,教师的处理
是,学生与老师之间互相问答How many students are there in a line?  How many days are there in a week? 来引入新课。我们则提出添加一个环节:用生活中常见的台历来引出一周七天,这样既让学生更了解英语来源于生活,也更生动直观的导入了新课。
第二,游戏环节的调整。在第一轮的试教中,老师设计的游戏活给人的感觉很浅,没有一个层次和梯度。因此,我们给老师又多加了1个反说单词游戏:“I say Tuesday , you say Monday”,别看只是把七天的单词的顺序倒过来了,可是学生的思维却得到了深层的训练:既要快速反映出老师所说的哪一天,还要逆向思考出他前面一天的英文单词。
这时,刘老师自己又提出在这里加上一个Turn the table的转盘游戏,让学生充当小老师,这样既用鲜艳的颜色吸引住了一部分注意力较差的学生,又让学生有争当小老师的热情与当上小老师后的满足感。
第三.语言运用部分的调整。在之前的试讲中,老师在最后也设计了在引出What’s  your  favorite  day ?” “My favorite day is …”这个对话后,教师用多媒体展示与本课句型相关的句子,如:最喜欢的颜色,数字,引导学生运用What’s your favorite…? 来做替换练习,使对话内容更丰富,但是这仅仅还是停留在句型操练阶段。
我们的设想是让学生真正能够达到交流运用语言的目的,因此我们的建议是:将学生的所有问题和回答都呈现在黑板上,然后擦去问题,只留下答案,从而形成了一个自我介绍的小文章,让学生能够把所学的句子串成一个较完整的小短文。让学生不是为了交流而交流,而是有目的带有思考性的灵活运用语言。
2009年12月2日                             天气:晴
带着重新修改后的教学设计,刘老师进行了第二次试教。有别于上次的四四班,这次所教的班级是四二班日托班,在这次教学中,教师的课前预设与学生的生成产生了一些偏差,因为这次试教的班级学生的英语底子较好,在学习新单词时能很快的掌握,因此教师很快的就过渡到了最后的拓展运用练习,在这一环节花费了很多时间,但学生的学习热情及学习效率不太高,拓展练习对于部分语言表达能力较弱的学生来说无法跟上,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又一次进行了研讨,提出了两个修改建议:
1.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教学七个关于星期的新单词,不能因为大部分学生已经会了就可以一带而过了,要让每个学生都能真正掌握。并且要对所学的七个单词进行总结,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如何记忆这七个单词的方法。此外应简单渗透中西文化差异,讲解西方是以Sunday作为一周开始,而中国是以Monday为一周开始,体现了教授知识不仅仅在于课堂上,更要让学生体会到知识是来源于生活。
2.在拓展运用部分,试教中出现的单一的句型练习和自我介绍的教学方式难以调动学生的热情,针对如何更有效的进行练习和运用,我们展开了讨论,最后刘老师自己想出了一个方法:创新的用采访的形式进行句型练习。化身为HXTV的reporter对学生进行采访,并且让学生也能担当reporter,采访自己的好朋友甚至是老师,从而在完成任务的活动过程中,达到语言交际的目的。
最后,我们的这节课获得了校一等奖。回顾整个过程,从自备课,集体备课,试教,评课,改课,再试,再评,再改的过程,我们都感到获益良多。亲历几次上课过程的刘莹老师这样说到:“在一次又一次的修改教案、试教、反思中,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只有始终把学生放在心中,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在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中我们必须不断关注学生。脱离了学生,一味追求展示的教学过程是非常无效的。其次,通过每次在不同班级的试教也让我深刻的体会到因材施教的重要性。所以针对不同的学生,需要调整教学的方案,改进教学方法,使教学效果得到最大的提升。”
相信老师们还有更多的好的教学方法与策略,正是教师在不断的教学与研究中不断改善不断创新,我们的教学才能更上一个新台阶。通过这次研究,我们认为任何一节课的设计都离不开以下几个方面:
①.课堂呈现“多样化”②.创设情境“生活化”③.展示学生“主体化”④.教学手段“趣味化”⑤.课堂教学“评价化”⑥.学以致用“能力化”
我们相信只有把握住正确的方向,我们的路才能走得越宽越远。
--------以上两篇摘自游君的小专题研究日志
2010年元月10日                           天气:晴
今天早上学校进行了各年组“小专题研究”阶段性总结汇报会,听着各位的发言,让我有无数次的感动。像绵绵细雨,浸润着我的心灵,那种感觉真好!
低语组的“以读促情感体验”的小专题重在一个字:读!以读为中心品词,品句,品文;以读为中心体验乐趣,体验情趣,体验真情。在她们近半年的小专题研究中,总结了6大教学方法:音乐烘托  角色互换  评价激励  感官体验  范读引路  想像补白。这些方法凝结着低语组全体老师的智慧与心血。
高语组的关于“解读文本有效性的探索”的小专题研究则同样闪烁着全体高语组老师的智慧之光。从渐渐“入境始与亲”,到并有“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豁然开朗的经历,经历了“三三循环解读”,如此反复循环,在这个循环“链”里,每一个人都奉献了自己的教育智慧,也得到了同伴的指点,都有学习反思的机会。
中数组的“如何导课,提高教学效果?”的小专题研究主题则充满了智慧的气息。通过学习智慧课堂,智慧导课,掌握导入的策略;通过对实践本身(实践过程)的深入反思,使“研”更有深度;更通过该小专题的研究,本组老师们认识到采用合理、灵活多变的方法导入教学,能够带给学生挑战,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更深层次的体验。
每个组都收获着,快乐着,回想我们英语组在过去一个学期中所历经的过程:有集体备课中每位老师互相交流,各抒己见,取长补短,毫无保留的倾囊献计献策;有同一教学设计在不同班级上课后出现预设与生成所产生了偏差之后,大家聚在一起积极研讨,马上提出调整方案的共同修改;也有在教学后发现,有些教学环节的设计是为了学生交流而交流,没有多大实际意义之后的自我反思;更有在历经:研讨、试教,再研讨、再试教到最后的正式上课的循环上升过程中,我们大家一起分享的从“青涩”走向“成熟”的步步历程。短短的五个月,我们英语组全体成员在进行“小专题研究”的道路上有困惑,有艰难,也有挫折,但带给我们更多的却是收获、感悟与反思。短短五个月,在“小专题研究”的道路上,我们越来越清晰的认识到这并不是不留痕迹的“周游”,它走进了教师,走进了教室。短短五个月,我们决定不要做“小专题研究”道路上匆匆的过客,我们要在这条道路上“周游”并坚实的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