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知青专题研究述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19:20:41

作者:张穗强,陈武

来源:HXWZ增刊

来源日期:2009-6-22

      2008年是全国知青大规模上山下乡40周年的日子,对一代知青群体来说,1968年是令人难以忘怀的,上山下乡运动更值得回顾、总结和评价。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在文革中形成高潮,到七十年代末结束,前后经历了近三十年。其中以1968--1978这十年的岁月最具代表性和复杂性,已成为中国当代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知青回城至今已经30年了。这30年间,中国的社会形态和思想意识发生了很大变化,而此间知青问题的研究、反思和评价工作也一直没停顿过,越来越多的论著和作品问世,越来越多有识之士加入知青研究之列,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不少知青研究者在知青专题研究的园地辛勤耕耘,提出许多真知灼见,为社会留下启示,也给人们留下反思。综观过去三十年来海内外对知青问题的研究成果,笔者谨对部分专题及相关论点作一简单述评,并提出一些不成熟看法。
一、关于上山下乡背景、根源及历史地位的研究
  现时已公开发表的著作和作品中,包括一些极具知名度和具影响力的研究成果,相当部分是讨论上山下乡这一特定历史事情的背景、根源和历史地位这一专题的。事实上,上山下乡是知青群体存在和发展的土壤,研究知青问题首先触及到的,是怎样评价上山下乡。其实,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国外就有学者研究和评价中国的上山下乡问题。其中较具代表性的是美国学者托马斯·伯恩斯坦1977年出版的论著《上山下乡》。该书直至1993年才有中文译本在国内出版。中国著名知青问题研究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刘小萌、顾洪章曾专门撰文介绍和评价,认为此作是不带任何政治偏见,对上山下乡运动的起源、目的、政策、过程、结果、以及对这场运动的政治色彩、社会冲突、价值观念及社会地位,都作了精辟的分析和研究,认为它是迄今为止国外研究中国知青上山下乡问题最全面、最详细、最具影响力的著作。站在今天的立场与角度看,笔者认为,该书的一些观点和看法固然值得商榷,但它的分析方法和研究框架,对后来国内的同类研究专著,有很大的启示和帮助。另一方面,该书以大量的数据和政策文件为据,指出上山下乡的经济原因,是“教育与社会经济协调的危机”,明显看出作者侧重从经济发展角度来研究上山下乡的立场,尽管此举在国内曾受到一些非议,但从学术角度来看,这观点仍不失为评价上山下乡运动的一大见解。1987年张化的《文化大革命中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开始从历史进程角度评价上山下乡。该文认为文革前后的上山下乡属性质完全不同范畴。文革前的知青运动有一定的经济需求因素,在当时情况下确有一定的安置就业成分,但也已带有相当的政治鼓动色彩。而文革后的上山下乡,则已完全成为文化大革命政治运动的一部分,应予彻底否定。张化的上述观点,在内地受到相当广泛的认同,该文对内地有关上山下乡历史地位的评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应是现今较为主流的研究观点。
  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有关上山下乡地位的研究有了进一步发展,多部有分量的专著问世。其中较有影响的包括:九十年代末由顾洪章主编的《中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始末》、《中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大事记》,两部专著中的作者不少是原来中央知青办成员,占有官方历史资料及中央决策过程的权威性,对上山下乡地位研究有相当大的参考价值。但总体而言,这两书的不少观点和立场代表了官方对上山下乡的看法,未必能为广大知青所接受,有相当的局限性。
  此外,这段时间问世的书籍还有:曹淳亮主编的《知青故事》;孔慧云主编的《知青生活回忆》;王大闻主编的《客树回望成故乡》;信群主编的《岁月留痕》、《无悔年华》;胡发云等主编的《沧桑人生》;木斋的《恍若隔世》;沈殿忠的《思想沉浮录》;王鸣剑的《上山下乡:一场决定3000万中国人命运的运动之谜》;王曾如、李向东的《上山下乡:中国1968》;萧复兴的《绝唱:老三届》;晓剑、郭小东的《老三届:与共和国同行》等。
  综观现时海内外对上山下乡背景、根源及历史地位的研究成果,笔者认为,它已形成如下四方面特点:
  (一)大量的上山下乡历史资料和进程性事件已成功整理出来,并形成了较为系统性、阶段性和综合性的研究成果,为客观总结、研究和评价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研究知青问题的基本理论初步形成,形成了历史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多学科研究的基本结局。
  (三)以当年上山下乡知青为主力的学术研究队伍初步形成,并得到了官方基本认可,获得了相当翔实的第一手上山下乡纪实性资料,取的初步的研究成果。
  (四)对上山下乡运动的历史的地位未能形成统一、客观、科学的评价,各方面的争议性相当大,相当一部分观点未能得到学术界的论证和认可,也未能得到知青群体的普遍接受。
二、关于知青运动内涵及社会影响的研究
  海内外迄今为止问世并出版的知青著作集作品中,占数目最多的是讨论知青精神。但何谓“知青精神”,却未有统一、规范、完整的研究结论。笔者注意到,在既往研究知青精神的文章及作品中,相当多是结合“老三届”这一特定的群体来展开,显示“知青精神”的研究背景,主要是针对1968-1978这十年时间(因为老三届正是这段时间出现的产物)。这一方面,最早出现及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是1986年崔武年、阎淮写的《谈谈老三届》一文。该文从研究老三届这代人产生的历史背景、教育状况、思想意识、行为风采等层面着手,收集了相当充实的资料和数据,剖析知青/老三届这一群体的时代特征,从而带出“知青精神”的内涵。虽然该文并未最后对“知青精神”作完整、准确的论证,但却明确指出:“知青精神源于这代人自觉负起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并点出“研究知青精神实质,在于研究经过上山下乡磨难、反思和奉献的一代人的精神世界”。笔者认为,这是迄今为止内地较全面、深入和客观论证“知青精神”的学术观点。但该文过于褒扬、宣传性的官方文章色彩,也在学术界和知青群体中引来一些非议。但总体而言,它仍不失为现时研究“知青精神”最有影响的成果之一。
  值得指出的是,现时公开发表的有关研究知青精神及社会影响的成果,数量最多的却是纪实性、回顾性的回忆录作品。较有影响的成果包括:肖复兴、肖复华的《啊,老三届》(1988);白描的《苍凉青春》(1989);以及《知青沉浮录》、《红土热血》、《蹉跎与崛起》、《光荣与梦想》、《热血冷泪》、《知青档案》、《命运列车》等。而这段时间出版的,还有一些较有影响的知青纪实性文学作品,包括:《北大荒风云录》、《中国知青部落》、《草原启示录》、《悲怆青春》、《中国知青悲欢录》等。然而,笔者认为,这些纪实性的回忆录和纪实性文学作品在评价知青运动及其社会影响方面,仍有较大的分歧,总体而言,大致形成了三方面的不同看法:
  看法一:上山下乡是建国后就陆续形成的,带有安置、戍边、调节城乡劳动力目的运动,它凝聚了几代人建设国家,献身边疆的壮举。尽管它在1968年后伴随“最高指示”的发表而卷入了文化大革命中,带有“惩罚性”色彩,但从整体上看,在中国当时特定环境下,上山下乡运动是城乡落后面貌产物,是中国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必然,知青精神的主流是“青春无悔”,知青精神即“奉献”精神,应予充分肯定。
  看法二:上山下乡从主体上是错误的,悲剧性的,是中国历次政治运动和文化革命的产物。它荒废了人才,破坏了生产力,甚至摧残了人性,严重扭曲思想,造成社会动荡,是逆社会发展潮流的,应予彻底否定。持上述观点的成果对上山下乡和知青运动立足于反思、否定和批判。这类作品与前一类作品很明显是对立的,持完全不同立场的。
  看法三:第三种观点介于上述两者之间,一方面认为上山下乡练就了一代知青群体的坚韧精神,塑造了一种时代动力,甚至形成了新思维、新文化。另一方面,又认为上山下乡为知青带来了巨大不幸,形成了弱势群体,酿造了家庭悲剧,留下沉重的社会包袱和历史灾难,有待社会予以补偿。

三、关于知青史和知青辞典方面的研究

  在当代知青问题的研究中,以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的知青史及知青辞典研究较为学术化,是知青专题研究的重大成果。1996年“青运所”北京举办的“知青与社会转型”研讨会,首次提出“知青问题研究是当代中国史研究的重要课题,须从社会学、政治学、历史学,以及相关学科出发进行综合性研究。”在1998年“青运所”与《中国青年研究》杂志社主办的“知青上山下乡30年”笔会上,更提出“知青研究要学术化、系统化”,还提出要“多学科、多角度拓宽研究领域,调换研究角度”的要求,标志着知青问题的研究进一步深化,逐步形成专业化、学术化的研究风格。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内地曾先后出版了30多部有关知青研究的专著,学术性、专业性明显提高。其中较具代表性的著作,包括定宜庄的《中国知青史的初澜》(1953-1968)、刘小萌的《中国知青史大潮》(1966-1980),以及他们俩合编的《中国知青事典》。两部研究中国知青史的专著,均以历史发展的研究方式,分别介绍、分析、总结文革前后知青上山下乡的不同背景和历史地位;均用大量、翔实的史料和数据,从理论上深入讨论了上山下乡的过程、问题和影响,不少更是鲜为人知的史实和资料,并提出了很多新观点、新看法,与以往的知青研究成果相比,其在系统性、时间性、推断性方面明显增强,堪称知青史研究方面的佼佼者。

  刘小萌、定宜庄1995年主编的《中国知青事典》,则是迄今为止首部以辞典、史实形式研究知青问题的专著,其学术性、理论性也相当高。该书大量摘录了知青上山下乡过程中的重要人物、重要事件、主要研究成果、以及主要的的观点和看法,并包括了编者的分析评论,可说是研究知青问题的“辞海”,对知青研究的深入和发展有重大参考价值。在《中国知青史》和《中国知青事典》的基础上,1998年还出版了一套《中国知青总记》专著,全著共三卷七篇,长达2700页。该书虽然内容主要转载、摘录《中国知青史》、《中国知青事典》两书,以及相关的知青回忆录、知青书信、知青诗抄等。该书最大特点,是按时间顺序和专题内容,分类详尽记录了上山下乡运动中有代表性的人物、事件、文件、电影、小说、诗歌、歌曲等,是研究知青问题难得的资料性汇总类成果。

  另一部值得肯定的知青学术专著,是金大陆1994年出版的《苦难与风流》及1998年出版的《世运与命运》,这两部专著的特点是采用现代统计学的研究方法,在广泛进行问卷调查及访谈基础上,针对现时知青群体的基本状况、经济环境、政治立场、人生态度、业余生活、价值观取向,以及与当代社会密切相关的一些问题,收集了大量数据,并作深入、广泛的研究分析。这是内地首部对知青/老三届现状所做的系统性、动态性研究成果,对知青运动及上山下乡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进行深层的反思,是知青问题研究中实证调查与统计相结合的成功典范,为知青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创造了新的发展空间。
四、关于知青题材影视作品的探索性研究
  在知青问题研究的众多成果,笔者注意到,近二十年来,内地有大批对知青问题进行研究、探索的影视作品问世,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反响。这些包括电影、电视连续剧、纪实片在内的知青题材影视作品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在编导者在创作、拍摄的过程中,紧密结合当今中国社会发展变迁过程中的相关现象和潮流,对知青问题进行了多角度、多层次的研究、探讨,形成了一批探索性较强,在社会及观众中具影响力的知青影视作品。这些作品的人物和情节虽然都是编导创作出来的,但由于影视观赏在民众中的普及性,使知青问题在社会上产生了新的共鸣,为民众带来了新的思考,形成新的感染力。故笔者认为,这类具探索性的知青题材影视作品,也是知青问题的研究成果,而且是具独特影响力的重要成果,值得引起重视。
  据不完全统计,近二十年来问世的知青影视作品达上百部之多,较有代表性的包括《蹉跎岁月》、《孽债》、《他们无处安放青春》、《天浴》、《中国知青部落》、《血色浪漫》、《老三届--与共和国同行》等。内地这些反映知青题材的影视作品,绝大多数都是在原同名小说的基础上改编的,而这些小说往往在出版时就已在社会及知青群体中引起强烈反响。如叶辛创作的反映上海知青下乡到云南生产建设兵团的电视剧《孽债》,播出后曾在上海知青中引起轰动。它描写下乡期间一些知青曾与当地乡民结婚育子,为回城被迫离婚弃儿,这些孩子长大后,来到上海寻找亲生父母过程中所面对的种种坎坷,探讨在上山下乡及回城就业的历史性潮流中,知青的婚姻、家庭、子女问题的为一代人带来刻骨铭心的人生悲剧和心灵创伤,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也留下广阔的思考和研究空间。后来,在观众和知青群体的强烈期盼和要求下,作者又创作了《孽债》(下集),现示知青影视作品在社会的强大生命力。
  又如郭小东创作的电视剧《中国知青部落》,通过描写一批知青在边疆度过的艰辛岁月,以及他们回城后经历的风风雨雨,表达出作者对上山下乡运动的鞭挞。作为作为知青文学研究学者的郭小东,其创作和研究一向对上山下乡持否定态度,他强调的“不能把作为人类悲剧的知青运动与人由逆境而成功的因素相提并论,从而得出知青运动也有其积极方面”的观点,在《中国知青部落》中可说得到充分体现。
  电视剧《血色浪漫》通过描写几对知青/老三届在回城前后婚姻情感的风风雨雨,探讨知青回城三十年来中国社会形态的急剧变迁中,知青婚姻情感的变化,及与中国传统伦理道德观的冲突,研究内地在对外开放的大环境下,中外文化交融对知青多元化感情世界的影响。婚姻情感历来是知青影视作品的重要内容,对进入不惑之年的知青群体来说,有关知青婚姻情感与社会文化关系的课题无疑受到高度关注,在这方面,《血色浪漫》可说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纪实片方面,2000年由晓剑、郭小东撰稿,华文影视中心、江新业文化有限公司摄制的20集大型电视纪实片《老三届——与共和国同行》,是迄今为止最全面、广泛、多角度、多层次探讨知青问题的纪实性影视作品。该片分别从红卫兵运动、上山下乡前奏、知青到农村大迁移、知青回城后的就业;知青在升学、留洋、经商、做官、下岗等方面的出路;知青学术研究;知青婚姻家庭、知青子女教育;局外人如何看知青等多个不同侧面与层次,研究上山下乡对知青群体的深远影响。该片通过记述\座谈\走访\评论等多种方式,从多方面\多角度分析知青问题的历史根源和社会影响,堪称“影视作品探索知青问题百科全书”。笔者认为,在当今高度资讯化、娱乐化的社会环境下,知青问题作为当代社会一个历史性、综合性的研究领域,通过影视作品(包括电视剧和纪实片)进行探索研究,是一个成功的突破,也是较能为社会大众和知青群体所接受的形式,故笔者相信,探讨性的知青影视作品未来会越来越多地问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