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或洋飘——如何决策?(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7:18:32
 自七十年代末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国人以“访问学者”、“公费留学”、“自费留学” 、“投资移民”或“涉外婚姻”等各种形式到国外学习、工作或定居,此谓“洋飘”。洋飘之人可称为“飘人”。在国外生活了一段时间后,不少海外华人又选择回国工作或定居,此谓“海归”。海归之人又被谑称为“海龟”。根据海龟们的不同情况,又可分为“浅海海龟(在国外时间较短)”、“深海海龟(在国外时间较长)”、“绿毛海龟(有绿卡者)”、“少海龟”与“老海龟”等类别。

 

  自“改革开放”至大约九十年代中,飘人多而海龟少,中国人对于海归或洋飘的决策几乎不用思考,只要随潮流即可。那时中国与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差距是显著的。多数中国人到海外后后获得了更多的机会,更多的自由和更好的物质生活。那时候的飘人有相当大的优越感,因为他们的出国为同辈们所羡慕。作者当年来美国时,即是属于这种情况。然而,正如俗语所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二三十年过去了,中西方之间在物质生活方面的差距已大为缩小。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不但为国内有才华的年轻人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也吸引了诸多的海龟,甚至也吸引了不少洋人“土飘”。

 

  显而易见,随着全球化经济、科技和商业的发展,中西方文化的冲突和融合日益明显和频繁,其不仅体现在经济和商业领域,也不可避免地涉及管理、教育、艺术及个人生活等其它领域。中国人无论是在国外经商、工作、学习、旅游或移民,还是在国内的外资企业工作,都会强烈地感受到由文化的冲突和误解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现在的中国人在决定是否海归或洋飘时,不少人会由于对中西方文化差异认知的不确定性而产生很大的心理压力。

 

  早期出国的人,多年以后回国发现国内不少同辈的生活品质和事业成就超过自己时,会反思当时自己选择出国是否正确。而现在的一些海龟在国内挣扎多年无所成就后,也开始后悔当年回国的选择。那么,应该考虑哪些因素,怎样决策海归或洋飘,才可以尽量避免将来的后悔呢?作者根据自己的经历和观察,以美国为参照点,提出一些分析和建议,供读者参考。

 

  首先,你必须认识到,同一种选择,对别人而言是幸福与成功,而对你而言很可能是不幸与失败。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多样性提供了更多的个人发展机会,从而使得心理学的所谓从众行为(俗语谓“赶潮流”)变得越来越无意义。早年洋飘的决策,很容易根据社会认可的好与坏而作出。而现在海归或洋飘的决策,更多的是基于个人的需要。如果你的选择正好赶上了某种潮流,你应该清楚地认识到,是潮流正好满足了你的需要,而不是你需要赶潮流。另外,任何一个决策都有相应的代价。你对应付的代价应有清醒的认识。许多的海龟与飘人的失落,多是由于对自己真正的需要认识不清和对应付的代价估计不足。人的本性是避害趋利。但做得过分,想中美两面的好处都沾、坏处都免,“鱼与熊掌兼得”,通常是不切实际的幻想。

 

  其次,你对中国和美国的发展趋势应有一个大致正确的预测。假如你预测一个国家在不久的将来会有经济崩溃与社会动乱,那么你的选择是不难作出的。但要正确地预测一个国家——比如中国或美国——的发展趋势,有时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前苏联解体和八九年的天安门事件发生后,很多国内外的专家,有的预测中国会很快发生相应的政治变革,有的预测中国的经济会很快崩溃——但事实是,许多年过去了,专家们所预测的并未发生。美国的“中国通”们和中国的“西方通”们常令人感到汗颜,使人不免有“肉食者鄙”之叹。不过,假如你认为你没有这方面的分析预测能力,你可以咨询于有识之士,可以凭自己的直觉,也不妨随大流。

 

  其三,不同年龄的人应有不同的考虑。对年轻人而言,个人事业的发展必须是一个考虑的重点。年轻人没有自己的事业,就是对社会无用的人,是不会感到幸福的。热衷于自己事业的人,会相对地看淡生活的其他因素。尽管将来的成功未有完全胜算,但热爱自己所做的事业,已经是幸福中人。如果你在美国完成了学业却难以找到一个对口的工作,回国也许是自然的选择。类似地,如果“海龟”回国后长期成为“海带(待)”,恐怕还是不归为好。而中国或美国,其中之一可能更能发挥你的才能和潜能。中年人除事业外,还不免要考虑夫妻分居与子女教育等问题。老年人的决策,则要更多地考虑个人适合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

 

  其四,假如中美两国的物质生活差别日益缩小,两国在未来一二十年里都不会有大的衰退和动荡,那么是否海归或洋飘的决策就更加个性化。这时候,正确的决策将更多地取决于你对中美文化异同的正确认识和你对自己个性的正确判断。

 

  近年来,涉及中西文化差异的文章与研究几乎泛滥,而真正能触及实质的,几不可见。许多人几年以前谈到的文化差别,如今可能不复存在。作者十几多年以前提出了一个关于中美文化结构性差别的理论,有助于读者从整体上把握中美文化之间的一些稳定的本质差别。今略举一项,其概要当另文专述。比如,中美文化的本质差别之一,是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的差别。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的差别并不是非黑即白,而是黑白居两端而渐趋于中间的灰色。显而易见,中国人偏向于集体主义,而美国人偏向于个人主义。集体主义文化的中国人,亲情关系、同事关系、同学关系与邻里关系等,远比美国人密切得多。集体主义的好处是人际交流密切,人与人之间不易感到孤独。但过于密切的人际关系也可带来社会压力,如使个人隐私减少、人的个性与创造力容易受到压抑等。假如你喜欢热闹而且善于与人打交道,你可能更适合于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反之,当你感到人际关系压力太大时,你可能宁愿选择孤独。这时候你可能更应该选择到美国生活。但是为不少中国人所忽略了的是,美国的个人主义文化是由法制与法律来支持的,其相应的代价是大量琐碎无比的文牍工作(paperwork)。

  

  概而言之,就中美文化的差别和个人性格而言,大致可分为四类人。这种分类与国籍无关。第一类是典型的中国人,只能在中国才能有较好的生活;第二类是典型的美国人,只能在美国才能有较好的生活;第三类是自己有性格障碍而不自觉的人,他们无论生活在中国还是美国都会抱怨;第四类是超越文化差异的人,他们任选中美两种文化之一都可以潇洒地生活。当你在做关于海归或洋飘的决策时,首先对自己的文化性格有一个客观的判断,当勿为第三类人,学做第四类人——这主要不是靠你的智商,更多的是取决于你的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