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家的底气何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21:21:18
    改革开放三十年,思想解放,到了“当惊世界殊”的境界。但是,我们审视最近十几年的文艺发展时,却看到文艺批评的整体缺席。

    我所说的文艺批评的整体缺席是指宏观方面。在具体的艺术门类当中也还不乏有识之士。他们尊重艺术规律,恪守道德良知,以自己微薄的一己之力努力维护艺术公平。在这个为数不多的人群里,资华筠的名字当位居前列。资华筠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舞蹈家,其表演的《红绸舞》、《荷花舞》等被定为20世纪中国舞蹈经典。在近20年中,她先后出版了《舞蹈生态学导论》、《舞艺舞理》、《中国舞蹈》、《舞蹈美育原理与教程》等多部舞蹈理论专著,及散文随笔集《学而年轻》、《人世婆娑》、《过电影》等。应该说,资华筠现象的出现,是中国舞蹈界的一个奇迹,在某种意义上一改人们对舞蹈界重艺轻理的偏见。

    我要向读者介绍资华筠最新文艺理论专著《舞思》。这本书按评论、论文、人物追思和文化观察与思考四辑分类。作者将书名定为《舞思》,顾名思义,就是关于舞蹈的思索与思考。她的文章不论涉及什么高深的理论,她总会以通俗的文字表达清楚。这点非常有别于学院文章。

    关于舞蹈批评和文艺批评,作者在本书中多有阐释,可用精辟二字形容。对于舞蹈批评,她认为不必把其看得多神秘,是人人皆可为的。但是,如果把其作为职业化的行当,就要考虑其特定的功能和规律。作为职业舞评人,应当担当起对舞蹈创作进行科学的价值判断、对创作思潮进行舆情分析的任务。面对公众,则应当担负起社会审美消费的引领作用,促进舞蹈美育的普及和健康发展。而要做到这些,就要坚持“三真”精神:对作品的真实感受、心口如一的真诚表述及对艺术真谛的求索揭示。

    在本书中,资华筠收录的一些在不同时期为各种舞目所写的评论中,大都秉承了这种精神。譬如近年颇受各界青睐的《云南映象》。作者在观后理直气壮地给予充分肯定——“我们应该感谢杨丽萍以艺术家的文化自觉及其作品本身的艺术魅力,对当今舞坛以‘创新’、‘求生存’为名,实则淡化、丑化、变异民族舞蹈属性的那股鼓噪之风,起到了健康的引导作用——示以出路。它再一次证明了文化主流队伍所承担的民族舞加工、创新任务,绝非向歌舞厅式的感官刺激靠拢,更不能以媚俗去争取市场。”作者明确提出“艺术的灵魂在于创造,艺术家追求的最高境界在于独一无二,《云南映象》绝不是唯一模式——切莫争相复制。”同时,还由此对原生态艺术进行深刻的阐释,指出“《云南映象》显然是艺术家创作的舞台艺术品,凝聚了艺术家的个性化创造和相当程度的舞台包装,而非民间艺术的土坯。如果盲目地打出原生态之品牌,既低估了《云南映象》的艺术创造力,更会混淆文化源头的概念。”

    再譬如针对1997年某文化名人公开提出的“中国舞‘大都是皮相敷衍’”,“只有与西方现代艺术接通了血脉,才能直逼生命的本质”。资华筠理性地阐释道:置身于知识经济和网络时代,异域文化之间的冲撞和相互交流、吸收、融合,确实日益快捷,这当然有助于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和相互借鉴。但却不意味人类文明的发展会顺应趣同化的走势,更不应把新形势下不同文化交会现象,误认为世界文化具有大一统的合理趋势。在日益变小的世界里,人们更渴望保护各自的精神领域——民族文化差异性,它不是任何个人意志的产物,而是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人类创造文化又被文化造就的结果。

    对于文艺批评,她更是进行了长时间的思考,有的甚至是直接写入了她的政协提案。给我印象深刻的有:“虽然是主旋律”,“文艺评奖机制有瑕”,“遏制大型综艺晚会过多、过滥”等,特别是那篇在文艺界产生较大影响的《反思文艺批评之七戒》一文,至今发人深省。想想那些怪味的文风吧:一腻、二套、三泛、四涩、五讳、六花、七霸……我以为这该不是资华筠个人的悲哀与无奈。

    在“研讨公关化,评论广告化”的语境中,资华筠毕竟以自己的独立人格和精神操守昂首于时代的潮头,尽管显得很孤独,但仍不失英雄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