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迁变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22:01:10

拆迁变法

(英国)FT中文网   (2010-12-17)

fieldset {width: 306px;border: 1px solid #990000;align: center;}legend {font-family: Arial,"宋体";font-size: 12px;font-weight: bold;color: #990000;}
早报导读 [时事漫画] 美国政府就漏油事件起诉英石油
[中国早点] 合理的发展观念
[维基泄密] 美司法部要起诉阿桑奇"合谋泄密"
[朝鲜问题] 韩将在延坪岛实弹演习再引关注
[人物面对面] 访战前《南洋》驻港记者于友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 徐达内

  环球时报和环球网的评述重心已经从斥责“西方人权政客”转移到了构建中印合作双赢前景中。跟随温家宝出访印度的步伐,头版刊以《印媒热议如何“跨越长城”》,并在社评《谁是“龙象之争”的赢家》中承接总理姿态,强调“龙象之争”是伪命题,同时也是欧美保守主义势力的真冤枉,文章给邻国的劝告是:“亚洲或者能容下中印的同时崛起,或者一个也容不下,这是不被灌醉的印度不难悟到的。”

  在北京,温总理的下属们正在就“新拆迁条例”立法再度征求公众意见,条例文本和专家解读登上各地市民报纸和门户网站头条位置,编辑部纷纷刊出社论表达期望,人民日报也把“行政强制拆迁拟取消”的新闻点做上了主标题。

  面对拆迁“变法”的漫长进程、各方利益的复杂博弈,新华社稿件感叹“一个法规两次征求意见在新中国历史上是第一次”,但南方日报显然不看好这种记录,引述专家观点,批评“一年过了,中国没有哪一个行政法规的草案公开征求意见将近一年时间没个说法”,称新拆迁条例充斥了“闭门造法”的色彩。南方都市报和辽沈晚报更是同表焦急之情:“拆迁条例再询民意,审慎修订宜速颁行”、“期待‘新拆迁条例’广纳民意及早出台”。

  作为子报,京华时报继承早前中共中央机关报那句“人没了,发展还有什么意义?”的评论脉络,以头条评论解析“没有强拆就没有新中国”论的现实意义,承认“也许每一个地方政府和官员对于强拆都有其基于实际的各种理由”,“但你有没有想过人心?”作者提出的警示是:即使(强拆)从具体操作层面是正确的,但它在发展的宏观意义和终极目的上仍然不正确,因为它把社会人心给撕毁了。得不到人心的强拆发展,就不是文明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利欲面前,人心各异,一到具体问题,和谐就算在纸面上都不太容易。在一些关键表述可能带来的后果上,不同立场者争论不休。二稿中,取代“行政强拆” 的是“司法强拆”,赞之进步者固然不少,但同样也有人出面反对,扬子晚报引述法学教授之言,强调法院进行“强拆”不仅对法院的执行能力提出了过高的要求,而且还有损法院的形象和权威性。南方都市报在报道中亦引用专家分析,称“改为司法强拆是进步也是退步”:法院应该只有审判、裁决功能。按照程序,应是法院裁决之后,交由政府执行。在目前我国法院常受制于行政干预的司法环境下,如果由法院裁决、执行,法院的公信力将没有了。于是,午时,搜狐推荐一段呼吁“司法须有独立性”的访谈,参与新拆迁条例草案讨论的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马怀德强调“法院应独立审查强拆申请,政府和党委不能指挥”。

  对法院独立性和执行力的担心开始了,往常扮演反面人物的政府似乎却减轻了压力。新京报刊载辽宁沈阳一位基层拆迁办主任的感受:“实际上政府是不反对司法强拆的,实施司法强拆,政府‘省事’。”

  腾讯网易均专门制作出拆迁条例“变法”要点对比,“旧房改造需‘90%被征收人同意条款被删除”的消息得到推荐。新京报刊发社论,正将此番变动判定为此轮修改中的“退步”:我们建议对于危旧房改造的“公共利益”的认定和决定程序,回到第一稿的设计,如果罔顾被征收人的意志,只是将其纳入本地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将使得“危房改造”成为新拆迁条例的最大“漏斗”,在制度上是一个明显的退步。此论得到新浪搜狐共同推荐,后者更是强调其间“危旧房改造被征收人抗辩权完全被否”的规定。而根据京华时报的引述,之所以取消此项条款,“参与讨论者转告官方给出的原因是:这么做有困难”。

  “公共利益”是什么?谁说了算?根据京华时报的引述,国务院法制办主任曹康泰在解析条例出台之难时,称“倾向于采取对公共利益进行范围较窄的界定,不过这遭遇了地方的不同意见,地方希望能够将之界定得宽一点”。而这一点也正是不同媒体们展现各自侧重的要害之处,新华社引用专家观点,强调“公共利益,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不同发展阶段,它的内涵是不同的”,对新征求意见稿中“对公共利益界定比较宽泛”的现象,专家们的点评如下:“这是出于对现阶段中国国情的考虑。只要对被征收人按照房地产市场价格给予公平补偿,公共利益和被征收人的利益就不会对立,而是可以统一的”。人民日报版面上,在“界定公共利益不以是否市场化运作为标准”的首个小标题下,引述国务院法制办负责人的解释也是“公共利益的界定必须考虑我国的国情”,“工业化、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国家现代化的必然趋势,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公共利益的重要方面”。

  你用“国情”来支持某件事,他也可以用“国情”来反对同一件事。经济学博士马光远显然不认同国务院法制办的“国情”论,在东方早报上得到了发言机会,强调第二次征求意见稿出现了明显的“公共利益”扩大化的倾向,形容其为“制度漏斗”:在公共利益的界定上,一定不能兼顾什么“经济性”,更不能认为在当前我国城镇化加速的情况下,就可以将一些所谓的商业项目也纳入公共利益的范畴。公共利益必须有明确的边界。马博士给出的认定办法是:“必须是纳入国家或者省级重点规划的,并且都必须经本地人大通过”。

  和新拆迁条例一样,北京的“治堵”新政同样经受着舆论压力,那些站在民众立场逼问公车、要求政府先拿自己“开刀”的言论不断升腾。新京报刊发评论要求“先平等路权”:北京政府机关多,重大活动、会议多,领导干部的随行车辆多,重大活动时的交通管制和对活动车辆、车队网开一面等上路特权,在客观上加剧了交通拥堵的状况。针对此,应适当减少乃至取消部分特殊车辆的上路特权,特勤车辆在非公务状态下,应与私家车一视同仁。团中央机关报整个第12版几乎都在说“堵”,引述全国人大代表的建言:副部级以下干部应改开私车。

  面对民间意见领袖们通过各种渠道向“首都治堵”表达的指责,人民日报今日刊发评论《治堵没有特效药》劝解,承认“质疑和反对并不是坏事”后,亦强调 “不要一上来就喝倒彩,多做科学分析,多提建设性意见,多来点绿色出行,不是更有利于解决问题吗?”。这份奉命于中南海的喉舌提出建议:为避免陷入陷入拥堵——扩张——再拥堵的恶性循环,“节地畅通城市模式”值得关注,即“人车全面分离”。

  除了通过点评社科院《社会蓝皮书》来表达对物价房价齐上涨的愤懑外,南京市级机关事务管理局被网帖曝光的那份“菜谱”也点燃怒火。“党参杞子乌鸡盅,2.5 元;四季豆炒猪肝,1.5元;莲籽红枣银耳汤,1元……”对此,辽沈晚报和南方都市报均刊发评论,强调“每周菜谱”不能一删了事。羊城晚报则贡献社论位置,刊文《公务员享用低价菜,对民众痛感麻木不仁》,断定机关食堂长期以来享受物价保护是个铁打的事实,在此背景下,有关“一盘”还是“一小勺”的争辩不仅显得苍白无力,还有些黑色幽默的意味。新华网亦一度以“‘机关食堂菜谱’是典型的特权美味”为题对羊城晚报此论予以推荐。

  既然媒体上已经满眼皆是对官员们滥用公权的控诉,在广东省委机关报上,唐贤兴便出面分析“公众不信任政府官员,缘何已经成为一种习惯?”文章起言便道:“不知从何时开始,‘娱乐化官员’——把‘抨击官员’当作娱乐消遣的风气,是当今中国社会日常生活的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各种媒体每天都有关于官员干坏事的报道,网络论坛尤其是微博正在成为公众茶余饭后消遣官员的一个舞台。如果有一个‘臭名’排行榜,我想官员的排名可能仅次于中国足球”。这位复旦大学教授认为,与其把民众对官员的不信任看成是一种娱乐化和责难,倒不如把这种现象看成是今日民众对民主政治的一种诉求和期待。如果官员能认识到这种不信任的合理性和必要性,那么就有可能去认真对待民众的权利,认真去构建民主制度。

  唐教授现在应该知道,微博“臭名”排行榜上现在正好就有他供职的那所名牌大学。上周日,18名复旦等校的大学生在安徽黄山探险时迷路,该地24岁民警张宁海在护送学生们走出危险区时坠崖牺牲。这则原本应纳入“英雄救人,学子感恩”轨道的故事,因为一位安徽媒体记者在微博中对学生们的评价而离开常规模式。这位名为“淡淡esse香”的现场见证者否认此前公开报道中学生“痛哭流涕”的描述,指责获救的复旦学子事后“很平静”、“甚至连我们的采访都是追着问的”,并感叹“那一刻,有些东西比天气还冷”。

  这种对获救学生及复旦大学不利的指控在两段网络记录被公布后更加激烈。根据流传的截屏图,有该校人士在发现“媒体都在宣扬复旦学生的推卸责任”后,通过BBS叹息母校“对新闻媒体的控制力有所下降”,并建议复旦校方趁此“黄山事件”机会将安徽以前的关系巩固起来,“最终,化坏事为好事是必然的,也考验校方的公关水平”。在另一段网络对话中,获救复旦学子杜彬更是与师兄谈论“危机公关”,以及如何借此获取登山协会控制权。

  新快报今天均将这段日渐升温的“冷血学生”舆情搬上纸面,并得到搜狐凤凰网易腾讯一干网站显要推荐。得到现代快报引述的校方辩解是:“当事个别同学的言论哪怕是一时无心,也确实是不负责任和不妥当的,我会严肃地告诉我今后所有的学生,内心的道德感和责任感是你在复旦拥有尊严和骄傲的前提。但请相信,这不代表多数当事同学,也绝不代表大多数复旦

  人的态度和心情”。

  因为缺席哀悼遇难警察张宁海的仪式和“危机公关”式论述,复旦学生被批“冷血”。但当有张宁海同事发帖指责“驴友”没有替别人想一想后,也有人出面 “不能苟同”:如果你选择当警察,你的身份就由人变成了政府公务人员,为人民服务,乃至牺牲都是责任所在...这种怕麻烦的想法,比缺乏英雄主义更可怕。

  这篇原题“警察搜救驴友纵有牺牲也天经地义” 的文章发表在中国青年报上,后经新浪编辑改题作“警察搜救驴友纵有牺牲但体现职业精神”。署名作者杨于泽,根据读者揭发,此人系复旦大学92届中文系校友。

  在团中央机关报的评论版上,今日头条属于《媒体和发改委的分歧是怎样造成的》,殷国安由《华夏时报》与发改委就“限价致食用油企业停产”报道“互掐”一事展开,称赞着记者们“到现场调查采访”从而获取真相的可信度,嘲讽上级机关们“把假汇报当真情况”的惯常做法。不过,这位作者一定没有时刻紧盯新闻动态,《华夏时报》的决策者在昨晚已经决定向发改委认错服输,据其“关于食用油企业出现停产现象报道的补充声明”所述:经进一步核实,该报道有失偏颇,并且因此引发一些社会误解和不利影响,对此,我们表示歉意。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联系邮箱:xudanei@gmail.com。)

  (本新闻文章由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ftchinese.com)授权,转载在早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