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需要怎样的启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2:41:14
今天,我们需要怎样的启蒙?作者:曹勉之

   启蒙二字古已有之,意在脱童稚而明事理,多与发蒙之意近似,大凡中国士人在入塾读书的时期都要接受“启蒙”的洗礼。西学东渐以来,欧洲十七世纪起的思想解放时代enlightening times被对译作启蒙时代,并作为通译得以传承。两个在东西方文明史上扮演着重要作用的词汇,终于在中国翻译家的笔下第一次相遇,启蒙被赋予了光芒,想来老一代学人也是希望,通过一代代人的努力,启蒙的光芒能够将中国未来的道路照亮。

  应该说,东西文明的鸿沟源自于千年历史的冲刷和洗磨,各自的制度范式和文化观念都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而是历经了传统的发酵和时间的检验才奠定了基础。仅就启蒙一词而言,东西方的启蒙意蕴就有着巨大的差别,东方人把启蒙看作礼法传承的手段,未受教化的小孩子通过接受“发蒙”学习一些基本的礼仪规则,从而进入文明社会参与大众生活,由此,在东方文明的语汇里,和启蒙有关的词汇无不和《三字经》《百家姓》等蒙学经典读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启蒙被看作是幼儿教育领域的术语,被广泛的使用和传播。

  而当我们用启蒙去指称那个西方历史上波澜壮阔的时代时,启蒙时代的含义就不仅仅是“教化大众的时代“那么简单了,无论是法兰西还是苏格兰,启蒙运动的核心都是个人的觉醒,不可否认,一些先行者的作品在这其中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加速了社会的变革,但是启蒙大潮绝非仅有几朵绚丽的浪花组成,它汇聚了四面八方的江河湖泊,这里面包括新兴的资产阶级,包括祈求变革的农民大众,甚至也包括希望重新定位自身价值的政府官员,百川归一,终于奔流入自由民主的太平之洋。

  同样是摆脱蒙昧,东方的启蒙重视他人的启发,由此实现了历朝历代对主流价值观的接续和认同,为稳态的保持提供了意识形态上的保障,这由启蒙的教材《三字经》《百家姓》等等就可以看出来。由于这些教材中所传递的礼仪廉耻忠孝节义精神,受教育的个体一方面获取了个人成长所必需的知识,一方面也在教师的影响下,接受了主流价值观的同化。个体价值在教化的过程中既被激扬又被压抑,形成了中国知识人特异的内心世界,一方面中国知识分子都有着强烈的用世理想,希望为万世开太平,另一方面这种理想又不得不通过加入官僚体制来实现,所谓的为万世开太平变异成了忠君报国,甚至成为了某些人的贞节牌坊,只被用来标榜自身,不得不说,这种启蒙既成就了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也造就了专制皇权的千年不易。

  Enlightenment意义上的启蒙则昭示了一个相异的后果,历经了祛魅风潮的洗礼,权力不再是神的赐予产生,而是人民缔约所成就,权力为民所赋,自然要为人民造福,个体不再是被奴役和压制的对象,而成为了主体,人民真正意识到,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人是目的不再是柯尼斯堡小城里康德的喃喃呓语,而成为了欧洲大陆的共同声音。历经了启蒙的几百年,民主法治成为了朝野的共识,宪政,自由等等语汇不再是凌空蹈虚,而是实打实的概念存在,自由的魂魄终于依附在了欧洲的土地上。而这个意义的启蒙,才是法政学说意义上的启蒙,才是我们今天仍然需要的启蒙。

  中国知识人们早就意识到了启蒙的重要性,早在中华帝国崩溃之前,众多立志于译介西学襄赞国是的知识人就逐渐有了类似的共识,不过,这种共识很快被救亡的风潮压倒,孙中山曾与严复对话救国之道,闻听严复说到教育救中国的时候,孙文说,等到你们教育国人的目标实现了,黄河都清了!你是个思想家,而我却是实行家呀,而新文化运动在五四面前的软弱乏力就很好的反映了当时中国的民族心态,随着全能主义政党政治的输入,启蒙变得不再是进步的词汇,革命取代了启蒙,成为了时代的关键词,掌握着高超革命技巧和强大群众召集力的中国共产党用28年的时间夺取了政权,建设了新中国。

  历经了近三十年的动乱,直到1978年,启蒙的光明才重新出现在中国的天际,文革之后真理标准的大探讨,全国科学大会的一支独秀,都印证了国家启蒙精神的复兴,进入八十年代,西学再次被译介,人民重归正常生活,一个中国的浪漫主义年代开始了。很多八十年代的经历者每当想起那段岁月都眼光发亮,他们会跟你讲述下班之后公园里的诗歌朗诵会,会和你讲述书店开门后门前的长队,会和你讲述那个时代的音乐和美术,常识复归国家政治,革命逃离个人生活,伴随着启蒙的风行,中国人理解了人之为人所应过的生活,人性成为了时代的主旋律。

  尽管这个过程被无情的阻断了,但是个体意识却深埋在了八零一代年轻人的心底,启蒙受到了阻碍,但是这不意味着个人精神的复兴从此停止,政治生活的保守背后是娱乐事业的繁荣,当流行音乐不再是禁区,当摇滚精神传遍校园,当娱乐不再是资本主义的毒草,中国人的个体精神被以娱乐和放纵的外表掩藏起来,他们用九十年代的声色犬马来发泄体内的荷尔蒙,把对政治运动的激情转为对个人财富的追逐,下海等等词汇成为了知识界的常用词汇,启蒙某种程度上助推了这种精神,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政治宣传彻底失去了影响力,成为了官方的政治标榜,民间则把自利当作了社会生存的座右铭,中国的现实主义时代由此肇始。

  但是,一个国家不可能永远隔绝于世界,随着进一步融入世界体系,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人再一次面临了时代的挑战,大家忙着学英语以学会沟通世界,忙着学电脑以掌握高新技术,而在这背后,每当信息在中国的广袤土地上发生一次交互,中国的启蒙就又迈出了新的一步:因为在市场经济的体系下,交易的自愿和平等是最为基本的准则,身份和等级的限制将是荒谬和虚妄的,而只要融入世界的进程不致中断,个体精神的全面觉醒将只是时间问题,由此观之,启蒙的时代还远未远去。

  启蒙未死,它还在慢慢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