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在开幕式外(《财经》 2008-8-4)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8:04:27
突破在开幕式外
《财经》记者 曹海丽 王欢 林靖 实习记者 钱亦楠 驻华盛顿记者 陈竹 总第217期 出版日期:2008-08-04  共有 0 条点评

大多数国家领导人选择了“向真实的中国靠近”的姿态,中国外交表现出突破性的柔性与务实
“破纪录”的开幕式
尽管可能还会有最后一刻的人数上的变动,8月8日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将成为有史以来最多国家领导人参加的一次奥运会开幕式。80多位各国元首、政府首脑、王室代表就坐“鸟巢”贵宾看台。这还没有算上散落观众席间的1000多位世界知名跨国公司的董事长、首席执行官。这将是最具重量级的一次奥运会开幕式。
按照国际奥委会的惯例,各国元首或政府首脑是应本国奥委会的邀请,作为注册贵宾出席包括开幕式在内的奥运会有关活动的。但不可否认,一国元首是否出席一届奥运会活动,政治因素不可避免地占有最为重要的权重。作为主办者,中国自然期待一尽地主之谊,展示中国的新风貌与气象,热望八方贵宾咸集北京。无论最终一国元首选择来还是不来北京,这种热望都加重了他们所做选择的象征意义。
前一段时间,法国总统萨科齐一度将是否出席奥运会与所谓西藏问题、人权问题挂钩,被西方媒体认为最有可能缺席奥运会开幕式。几经波折,萨科齐最终宣布,欧盟27个成员国一致支持他出席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他将以法国总统和欧盟轮值主席国主席的双重身份,出席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北京对萨科齐的每一个表态都留下了印象。
与萨科齐态度一度摇摆不定相反,美国总统布什在很早的时候就公开表明,要出席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态度。
其实,在美国国内,反对布什出席北京奥运会的声音一直不弱。但布什显然注意到,中国上至国家领导人、下至平民百姓对奥运会象征意义的重视。“中国人正密切关注着大国领导的决定,我个人也认为,不去开幕式是对中国人民的冒犯,这会给我们同中国领导层的坦率交流制造障碍。”这是布什7月初在出席日本洞爷湖八国峰会期间,就他出席北京奥运会一事所做出的解释。
“他是那种根据自己的直觉做决定的人,很少会为外界的压力所屈服,更何况再有五个月他就要离开总统职位了。”美国众议院外交事务委员会前主席、现任安可国际顾问委员会成员唐·邦可(Don Bonker)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说。
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中国研究项目高级研究员裴敏欣则强调,布什的决定看似随性,却是在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之后的慎重选择。
2008年是美国经济陷入衰退、不得人心的伊拉克战争继续消费庞大财政开支的“大选年”,布什的国内民调支持率跌至27%。在此之际,朝鲜递交核申报清单,使得多边解决朝核问题成为布什政府为数不多的政治遗产之一。在朝核问题上,布什对中国的感激毋庸置疑。而回顾布什八年任期内的重大外交关系,中美关系也是为数不多的成功案例之一。在台湾问题上,随着马英九上台,两岸关系转暖,中美合作默契;在贸易问题上,尽管摩擦不断、逆差仍存,但情势基本稳定;在汇率问题上,人民币兑美元比率也较几年前上浮了20%。
尽管西藏“3·14事件”后出现了一些反对的声音,但布什首次答应赴会是在此之前,而事件本身未扩大化。此后5月间汶川大地震的悲剧,也大大缓和了美国国内的反华声音。
“在这种情况下,布什不去,对中美关系有负面影响;去,虽然有政治代价,但代价很小。”裴敏欣说。
最大的突破
日本首相福田康夫出席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成为20年来首位出席奥运会开幕式的在任日本首相。一位日本学者对《财经》记者分析称,这次福田应邀出席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比较特别”。
今年是中日关系的特别之年,不仅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30周年,中日关系也在这一年取得了低调但具突破性的进展。5月6日至10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对日本进行访问,这是时隔十年后中国国家元首对日本的首次访问。
此次访问的成果于一个多月后展现:中日间目前最大的现实悬案东海油气田开发争议,由于事涉双方专属经济区划界问题,长期悬而未决。此次终于走出了共同开发的第一步。日方将参与开发位于分界线中方一侧的春晓气田开发。同月,日本海上自卫队“涟”号导弹驱逐舰应中国海军邀请,于6月抵达中国湛江港码头展开访问。中国对于日本自卫队海外部署从来抱有极大警惕,此次日本海上自卫队舰艇实现“二战”后首次访华,实在有着远远超出媒体报道规模所体现出来的重要性。
从东海气田开发案到日本自卫队舰艇访华,中日关系在2008年正在超越历史悲情。双方领导人特别是中国领导人表现出超越以往的柔性与智慧,将两国关系导向两个相邻的正常国家之间的关系。
外交学院前院长吴建民对《财经》记者表示,“中日关系的转换,双方倾注了很大心血”,“日本领导人做出这样一个决定(出席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是希望维护走上正轨的中日关系。参加奥运会开幕式,对双方都有利。”
目前,在西方八国集团中,除美国总统布什、法国总统萨科齐、日本首相福田康夫、俄罗斯总理普京明确表示出席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意大利总理贝卢斯科尼也表示“倾向于”出席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英国首相布朗则将出席北京奥运会闭幕式,因为英国首都伦敦是下一届奥运会主办地,英国将在北京奥运会闭幕式上接过国际奥委会的会旗。
只有德国总理默克尔和加拿大总理哈珀表示,因“日程排不开”,不能出席北京奥运会开幕式。
向真实的中国靠近
奥运会终究离不开政治,新加坡总理李显龙曾指出,如果说北京奥运会有什么政治意义的话,那就是,它是一次中国“亮相国际社交界”的盛会。
七年前,就在中国取得2008年第29届夏季奥运会主办权后的五个月,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而七年后,在北京奥运会开幕之年,又恰恰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
巴黎第八大学地缘政治博士皮埃尔·皮卡尔对《财经》记者表示,这是中国第一次在世界的瞩目下组织一场世界性的盛会。“对于中国人来说,这是世界对中国的一种认可,也是对中国在整个20世纪经历磨难后所取得的进步的承认,足以让全球华人为之骄傲。”
外交学院前院长吴建民认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举办之时,适逢中国崛起、势头强劲,世界各国都把奥运会作为观察中国未来走向的一个窗口,“他们想看看奥运会期间中国人的表现——是很平和的,还是强烈民族主义的。”吴建民说。“这些因素增加了北京奥运外交的分量,使其可能成为影响非常深远的一届。”
巴黎第八大学地缘政治博士皮埃尔·皮卡尔也认为,“通过奥运,西方世界能够向一个真实的中国靠近。”他认为,中国是一个正在崛起的大国,面对这样一个国家,西方人有所恐惧是可以理解的,西方媒体的反应也是正常的,因为中国代表的是完全不同的一种制度,一种文化。但这样的冲突只是暂时的,是历史必经的一步。
皮卡尔以30年前正成为经济强国的日本为例,当时,国际上也有很多反对日本的反应,但后来就都慢慢平息,因为日本向世界证明了自己也能够制造出高质量的产品。
超越奥运会
北京奥运会对未来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会产生什么影响?
即期来看,美国布鲁金斯学会资深研究员、约翰桑顿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杰弗里·贝德(Jeffrey Bader)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如果一切顺利,没有大的意外事件,国际反响也很正面,那么,北京奥运会无疑会提升中国的形象,而且可能会推动中国政府的公开性和新闻自由;若发生恐怖袭击事件,中国将会得到世界各国的同情和支持;但如果国际人权或激进组织进行示威,遭到中国政府部门过于强硬的压制,则会引发一个恶性的螺旋。
美国密歇根大学教授、中国问题专家李侃如(Ken Lieberthal)则认为,奥运会应该能取得圆满成功。假如发生意外事件,负面报道成为奥运报道的重头戏,将严重影响到奥运会之后的中美关系氛围。他特别强调,北京奥运会结束两天后,美国民主党就要在丹佛召开全国党代表大会,宣布民主党总统提名人;紧接着,共和党也要召开全国党代表大会。“中美关系可能会被引入两党总统提名大会的议事日程。”李侃如说。
展望将来,法国全国科研中心(CNRS)研究主任白夏认为,中国通过举办奥运会,开始面对和满足现代国际关系中的一些需求,本身就是一件好事。中国现在已经成为重要的大国,但还没有完全理解“变成一个大国的责任和大国的危险”。大国肯定要面对来自外部的批评。
吴建民认同这种说法,但他对奥运会后中国的国际关系持乐观态度,认为还是会沿着既定的轨道发展,包括中法关系,也会重回旧轨。
“奥运会就是一个事件,一件大事情。结束以后,外交上的大战略已经定了,不会变的。对中国的关注会持续,也会继续上升。”吴建民说。■
《财经》相关报道:
胡舒立:奥运平常心(《财经》 2008-8-4)  08.08.04奥运杠杆(《财经》 2008-8-4)  08.08.05变革跨越奥运会(《财经》 2008-8-4)  08.08.05
突破在开幕式外(《财经》 2008-8-4)  08.08.05新北京(《财经》 2008-8-4)  08.08.05
远眺经济“后奥运”(《财经》 2008-8-4)  08.08.05A股奥运行情未至(《财经》 2008-8-4)  08.08.05
奥运商机“画饼”(《财经》 2008-8-4)  08.08.05沉重的体育场馆(《财经》 2008-8-4)  08.08.05
为了“干净的奥运会”(《财经》 2008-8-4)  08.08.05直播北京 直播中国(《财经》 2008-8-4)  08.08.05
张晓舟:布什的奥运牌(《财经》 2008-8-1)  08.08.05
http://magazine.caijing.com.cn/20080802/7696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