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新实到省委党校作专题讲座 激发内生动力,实现突破跨越2010.3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9:29:22
张新实到省委党校作专题讲座
发布时间:2010-3-9 8:46:07  作者:Jssqwmqqww  来源:  浏览次数:334

3月8日下午,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新实应邀到省委党校,为该校2010年6个春季主体班次的近300名来自全省各地的学员,作题为《激发内生动力,实现突破跨越》的专题讲座。

张新实在讲座中,以宿迁为例与省委党校学员们共同探讨了“欠发达地区如何激发内生动力、实现突破跨越”这一问题。张新实运用多媒体,首先通过大量的图片和数据对比,生动地介绍了宿迁的基本情况及建市以来经济社会发展变化情况,随后,重点围绕“始终不渝招大培强,全力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深入推进改革创新,探求跨越发展新路径”、“大力弘扬创业文化,让勇于创业融入宿迁人的生命基因”、“加快培育鲜明特质,重锤锻造高素质干部队伍”等四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宿迁推进思想解放,全面激发实现突破跨越的内生动力的思路、措施、成果和经验。张新实的专题讲座图文并茂、生动鲜活、深入浅出、言语精辟,得到了省委党校和广大学员的充分肯定,引起了广泛共鸣,形成了良好互动。

作完讲座后,张新实还亲切看望了2010年省委党校春季主体班的宿迁学员,并希望他们倍加珍惜大好时光,认真学习,开拓进取,在学习中提高素质,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学得一身好本领,炼得一身硬功夫,为宿迁实现更大突破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激发内生动力是加快苏北振兴的根本之举
http://www.jrj.com  2007年05月18日 08:57  金融界网站
【字体:大中小】 【页面调色版 

激发内生动力是加快苏北振兴的根本之举
进入“十一五”以来,省委、省政府更加重视区域共同发展问题,把加快苏北振兴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并作为重要课题来研究。这是因为无论是土地面积还是人口总量苏北均约占全省的一半,没有苏北的小康就没有全省的小康,没有苏北的基本现代化就没有全省的率先基本现代化。但是,从苏北目前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看,苏北不仅在经济总量和均量上占全省的比重越来越小,有的经济指标甚至不到全国平均水平,与苏南的差距不是在缩小,而是越来越大。2000年,苏北五市人均GDP为6289元,是全省的53.4%、苏南的28.3%;到2006年,苏北五市人均GDP虽然达到12910元,但是却降到了全省的45%,苏南的2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021元;2000年,苏北五市财政总收入为130.28亿元,是全省的15.1%、苏南的24.7%;到2006年,苏北五市财政总收入为501.13亿元,降到了全省的12.7%、苏南的20.3%。
对于处在东部沿海的江苏来说,苏南、苏北差距如此之大是极不正常的。究其原因,有人认为是区位问题,我认为区位不是根本原因,山东济宁、日照、菏泽区位与苏北大致相同,发展照样很快;也有人认为是资源不丰富,我认为资源也不是决定因素,张家港没有煤炭,照样办起了火力发电厂,没有石英砂,照样办起了玻璃厂;又有人认为是省委、省政府对苏北的支持不够,我认为这种观点也不正确,历届省委、省政府对苏北发展一直高度重视,特别是近年来先后采取了派驻扶贫工作队、实施“四项转移”、“五方挂钩”和共建开发区等一系列举措,并专门出台了《关于加快苏北振兴的意见》,扶持的领域越来越宽,办法越来越实,力度越来越大;还有人认为是苏北干部的素质不高,我认为这种说法也是没有根据的。历史上苏北的干部在实践中也曾创造过许多辉煌。那么,苏北长期发展滞后、经济不发达的根本原因到底是什么?除了历史上是洪区、老区、农区等客观因素外,我认为最根本的是苏北发展的内生动力激发不够,正如李源潮书记2005年3月31日在加快苏北振兴推进区域共同发展会议上所说:“实践证明,对欠发达地区的发展给予支持是必要的,但靠外力帮助只能解一时之难。完全靠扶持起来成为先进地区的例子,江苏没有,全国没有,世界上恐怕也没有。加快苏北振兴,决定性因素还在于激发内生动力。”如何激发苏北欠发达地区的内生动力?通过参加“学山东经验、立跨越之志、求更大突破”的大讨论活动,我认为激发苏北欠发达地区的内生动力,必须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
一、激发苏北欠发达地区内生动力必须把最大限度地追求物质财富作为硬道理
追求物质利益是人的本性。人的这种本性是决定经济活动和经济过程最根本的因素。市场经济的一个理论前提就是把人看作是具有理性的经济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力推进市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人先富起来,目的就是通过发展市场经济来刺激人们对物质财富的追求。因此,无论从人的本性需要来说,还是从繁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实要求来说,都必须把最大限度地追求物质财富作为硬道理。
从发展的实践来看,哪个地区思想解放得快,老百姓追求物质财富的欲望最强烈,哪个地方市场化进程就快、经济发展也就快。例如温州。温州是“七山两水一分田”,发展的自然基础条件并不好,在上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经济发展水平也并不高,然而近年来温州却实现了快速发展、超常规发展,创造了“温州神话”。是什么原因?关键是温州人“人人当老板”的致富欲望十分强烈,市场经济意识觉醒得比较早。再如广东顺德。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就率先突破计划经济的束缚,尝试以市场为取向的各种做法,从此走上经济发展的快车道。2006年,实现GDP1058亿元,成为国内第一个GDP突破千亿元大关的县级经济体。
但是和发达地区相比,苏北欠发达地区人们思想解放得慢、观念转变得慢,没有真正把追求财富、发展经济放在第一位,思想观念中还有大量的计划经济、小农经济的残余,表现为“安贫乐道”、“小富即安”、“等靠要”等。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当苏南在“找市场”时,苏北却在“找市长”,等待上级扶贫支持;当苏南全民动员抓经济时,苏北却在热衷一些非经济领域的创建活动,结果得到的是“光荣的称号”,却甩不掉“贫穷的帽子”;当苏南在大张旗鼓地鼓励干部群众大办乡镇工业时,苏北却在大搞农业结构调整;当苏南在狠抓招商引资、推进新型工业化时,苏北很多地方还没有找到大办工业推动经济发展的路子。正因为如此,多年来,苏北地区全民创业的激情始终没有被完全激活,加快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没有被充分激发。
思想解放的程度,决定经济发展的速度。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苏北的干部群众必须把最大限度地追求物质财富作为硬道理,让创业致富成为发展的主旋律。首先,要大力倡导“创业是英雄、发财最光荣”的致富观念。通过选树典型、宣传引导,着力弘扬创业文化,充分调动老百姓创业致富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老百姓普遍认识到,谁创业谁光荣、谁发财谁光荣、谁发展谁光荣,积极营造比富竞财的创业氛围。其次,要全面创优“人人有钱赚、行行有人干”的发展环境。彻底拆除全民创业的一切门槛,坚决打破全民创业的一切壁垒,鼓励民资民力进入各行各业,无论什么人、什么身份,只要想创业、在创业,都予以大力支持,只要不违背国家法律法规,都予以承认或默许。第三,要积极创新“扶持扶大户、先富带共富”的帮扶办法。作为欠发达地区,政府在资金、技术等方面对老百姓创业的扶持能力是有限的,如果是漫天撒网、人人有份,扶持效果将大打折扣,必须有选择、有重点地加强“造血式”扶持。除了帮扶一些的确困难的弱势群体外,可以按照“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共富”的基本思路,把扶持力量向创业大户倾斜,通过帮助创业大户来带动老百姓共同创业致富。
二、激发苏北欠发达地区内生动力必须把走自己的路、大胆地闯作为硬要求
坚持走自己的路、大胆地闯就是要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上级的规定要求苏北化,始终做到“不惟书、不惟上,只惟实”。上级的政策是站在全局的高度制定出来的,具有普遍性、原则性,不可能完全考虑到每个地方的个性情况。当前,苏北所处的发展阶段与发达地区大不相同,所具备的发展条件和发达地区也有很大差距,要想实现超常规发展,必须采取超常规举措。在贯彻执行上级政策要求时不能犯教条主义、本本主义的错误,在探索发展的实践中,也不能照搬发达地区的发展模式,必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敢于涉入政策没有规定的空间、敢于冒别人不敢冒的风险、敢于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
很多地区的发展实践证明,走自己的路、大胆地闯是区域经济实现快速发展的一大法宝。改革开放之初,在全国很多地方还在仅限于发展传统农业经济时,义乌人已经大胆提出“四个允许”,即允许农民经商、允许从事长途贩运、允许开放城乡市场、允许多渠道竞争,鼓励千家万户从事小商品经营,并逐步对这一产业实行“联合重组”,推动裂变发展,使义乌成为享誉世界的小商品集散地,并从1982年的贫困县一跃跨入全国百强县行列。再如山东临沂,受到温州、福建等地发展经验的启发,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开始发展小商品批发市场,经过20多年发展,如今已经成为鲁、苏、豫、皖地区最大的商品集散地,成为革命老区勇敢闯市场的范本。近年来,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临沂人又及时调整发展思路,大力发展工业、旅游业,形成了工、商、贸齐头并进的良性发展态势。2006年,实现GDP1404.9亿元,财政收入58.3亿元,综合经济实力在山东省17个地级市排名跃升为第八。
而苏北欠发达地区在这方面做得还很不够,往往机械教条地执行上级政策,不敢越雷池半步。如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上,一味按照上级要求,不能从地方实际出发,盲目调整,屡调屡败,不仅损害了政府的形象,而且严重挫伤了老百姓发展的积极性。对于企业改制,苏南等发达地区早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初期就已开始了,而苏北地区因害怕国有资产流失,直到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才开始逐步推行。再如上世纪80年代,当苏南在大力发展乡村工业时,宿迁也创造出了乡办、村办、户办、联户办“四轮驱动”和集体经济、个私经济“双轨并进”的“耿车模式”,但由于宿迁人尤其是宿迁的干部怕担姓“资”的风险,没有把这一经验很好推广,结果丧失了发展乡村工业的大好机遇。
苏北欠发达地区要记取历史教训,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把走自己的路、大胆地闯作为硬要求,通过不断开拓创新推动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要因时制宜。因时制宜就是根据不同的发展阶段的不同要求,抓住主要矛盾,找准发展重点,采取不同的发展举措,走自己的路,不能跟风跑。苏北地区目前还处于工业化的起步阶段,量的扩张仍然是主要矛盾,在坚持量质并举的同时,应该更加注重量的积累,不仅要培育顶天立地的大项目,更要发动千家万户铺天盖地上项目。在贯彻环保优先、集约发展等政策规定时,要首先把加快发展放在第一位,坚持快中求好。要因地制宜。因地制宜就是走差别竞争、特色取胜之路。苏北地区在农副产品、劳动力等资源方面都具有传统优势,加快苏北发展必须把这些优势资源科学配置最大化。把农副产品资源配置最大化,就是要大力培育农业龙头企业,走以工促农、工农互补发展之路。把劳动力资源配置最大化,就是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深入推进技能培训,对于富余劳动力,既要“外输”,更要“内转”,鼓励、扶持回乡务工人员进厂务工、大办经济实体,加快放大劳动力的资源优势。要因事制宜。因事制宜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事情具体对待。苏北地区发展基础差、财力弱、任务重,要想加快发展、跨越发展,必须坚持特事特办。只要是有利于加快发展,都要敢于、善于采取超常规举措,用创新的思维解决发展中的问题。例如在农村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上,只要老百姓愿意,完全可以提倡群策群力,通过多渠道筹集资金来解决财力不足问题。在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领域,允许采取“公办民营”、“民办公助”等办法,调动社会方方面面力量参与发展社会事业。
三、激发苏北欠发达地区内生动力必须把带领群众发展经济能力作为硬标准
“政治路线确定以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抓住了干部,就抓住了推动工作的关键。不同年代、不同的发展阶段,由于中心工作和主要任务的不同,对干部能力的要求也就有所不同,培养、评价、选拔和使用干部的条件和标准也就大不相同。战争年代,需要的是那种不怕牺牲、冲锋在前的干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需要的是那种又红又专、政治挂帅型干部;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需要的则是能够带头致富、带领发展的干部。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更是能人经济,这就要求我们的干部必须具备的第一能力就是带领群众发展经济的能力。
上个世纪80年代初,吴仁宝同志提出,选拔干部要不惟学历看实绩,不论职称看能力。基于这一观点,华西村大胆起用了一批有发展经济能力和实绩突出的能人,大大激发了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也是华西成为“天下第一村”的关键因素之一。上个世纪90年代初,苏南地区彻底摒弃凭学历、资历、身份、年龄用人的传统做法,大胆选拔任用能带头发展、想带领发展、有发展经济能力的人才,最大限度激发干部创业发展的动力和潜力。而20年后的今天,苏北一些地区仍然凭学历、论资历、讲身份,来培养、考核和使用干部,如有的地方干部二线“一刀切”,选用干部过分强调年轻化;有的地方选拔领导干部对任职经历和学历要求过于硬性,安排外出深造、培训总是论资排辈;有的地方招考干部明确规定企事业单位人员、行政聘干、社会人员不得报考,等等,所有这些,都极大地挫伤了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与苏南相比,苏北的经济发展任务十分艰巨,要实现跨越发展、快速振兴,在干部的培养、考核和使用上,就必须更加突出发展经济,把带领群众发展经济能力作为硬标准,最大限度地激发干部的创业发展潜能。一是在干部培养上,坚持把经济发展内容作为第一课题。不论是哪一层次的干部培训,不论是哪种形式的干部培训,不论是哪个系统的干部培训,都要把经济发展内容放在第一位,让干部运用发展经济知识先富起来。同时,更加注重通过实践锻炼,培养干部发展经济能力,把更多的干部放在经济发展的第一线,在经济发展的主战场锻炼干部、考察干部,识别干部。二是在干部考核上,坚持把发展经济实绩作为第一政绩。改变以往德、能、勤、绩、廉面面俱到、均衡量化的考核标准和办法,把发展经济实绩放在首位。在年度目标考核和定期考核中,加大经济指标的比重,把发展经济实绩的分值量化最大化。对于经济主管部门干部,在参与经济发展、服务经济发展方面予以重点考核。给每个干部建立发展经济数据库,构建全员、全岗、全程的发展经济目标责任考核体系。三是在干部使用上,坚持把发展经济本领作为第一尺度。千本领、万本领,发展经济是第一本领。必须牢固树立以发展论英雄、凭能力用干部的鲜明用人导向,对于能够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发展经济的,不管是行政干部,还是事业单位人员,不管是村居干部,还是企业老板,都应大胆地提拔使用,对发展经济能力不强、实绩平平的干部,坚决予以“挪位子”、“摘帽子”。真正打破身份、年龄、文凭、资历等一切限制,不断创新完善干部的选拔任用机制,把干部逼向市场、逼向经济发展一线。
四、激发苏北欠发达地区内生动力必须把允许苏北欠发达地区长期采取更加灵活的政策作为硬规定政策是关键性的生产要素之一,它影响到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给予一个地区不同的发展政策,其发展的速度、效果也就不同。从某种意义上讲,发达地区只所以发达,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比欠发达地区享受了更多的政策优惠。深圳就是一个有力的例证。1979年国务院批准将广东省宝安县升格为深圳市,并在第二年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设立深圳经济特区,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27年以来,深圳人在享受“特殊国民待遇”同时,也没有让全国人民失望,创造了史无前例的发展速度,成为全国经济发展最快的一个城市。从1980年到2006年26年间,深圳GDP年均增幅达28%,2006年达到5579亿元,人均GDP已经达到7483美元;二产增加值达到2580亿元,年均增长17.9%,在内地大中城市中排名第一;外贸出口总额778亿美元,连续12年居全国榜首。深圳市之所以能够实现突飞猛进的发展,最主要原因是特殊的政策激发了深圳发展强大的内生动力。
苏南发展之所以能够取得今天的成就,也离不开各方面给予的政策倾斜。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江苏推行以效率为目标的不平衡的区域发展战略,把苏南确定为发展工业区域,不仅在政策上给予倾斜,而且从资金、产业布局等各个方面给予支持。特别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省委、省政府为了呼应上海浦东开发开放带来的辐射,先后在苏州、无锡、常州三个市建立了国家级的高新技术开发区,在张家港建立了全省惟一的国家级保税区,为苏南地区快速发展搭建了平台,创造了机遇。据统计,1990年-2000年,仅昆山一个县级市就批准成立外资企业2000家,合同利用外资84亿美元,投资超过1亿美元的项目就达9个。
再以宿迁为例。2003年,为进一步推动宿迁加快发展,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在不违背国家政策法规的前提下,允许和支持宿迁市采取比其他地区更加灵活的政策和做法,并把宿迁作为全省改革的试点市。这一特殊政策出台三年多来,为宿迁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步伐明显加快。2003年-2006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6.4%,比前五年平均增幅提高了5.1个百分点,2005年和2006年工业增加值、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城镇固定资产投入、工业用电量四个指标增幅连续两年居全省第一,尽管这些在全省的总量中微不足道,但充分展现宿迁极强的发展活力。社会改革深入推进,教育、卫生事业蓬勃发展,仅仅三年多时间,全市医疗卫生总资产增加到17.8亿元,是改革前的3.59倍;新增民资教育投入8.1亿元,是改革前的16.5倍。宿迁近几年经济社会能够取得这样快的发展,主要得益于省委、省政府给予的特殊政策,尽管在一些改革上还存在一些有待进一步完善的地方,但改革成效是明显的,也得到了绝大多数群众的拥护。
大量的实践充分证明,特殊的政策对于激发一个地区内生动力,加快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全省扶持苏北,推动区域共同发展,对苏北地区给予一定资金、项目等扶持是必要的,但更重要是要把允许苏北地区长期采取更加灵活的政策作为硬规定。一是多予少取。多予少取的核心是“放水养鱼”。苏北地区发展基础相对薄弱,在当前区域发展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处于弱势地位。在政策制定上,对苏北、苏中、苏南要区别对待,多向苏北倾斜,不能搞“一刀切”。凡对经济发展有推动作用的基础性投入,如道路、港口、桥梁等建设,以及重点产业布局、电力安排等要尽可能地考虑照顾苏北地区,以帮助苏北地区蓄足发展后劲。二是多放少管。多放少管的核心是拓展空间。不管或少管是对欠发达地区的最大支持。要多支持苏北地区在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积极探索加快发展的新路子。在项目评审、土地指标等方面,要进一步放宽对苏北地区的条件限制,对非经济类生产性检查,要考虑苏北的实际情况,执行更切合苏北发展要求的、不同苏南的标准。三是多褒少贬。多褒少贬的核心是壮胆撑腰。苏北地区基础薄弱,工作条件差,每取得一点成绩都很不容易。因此,对苏北地区取得的成绩都要多肯定、多宣传、多表扬。对苏北的干部在探索实践中出现的失误,要给予最大的宽容和理解,让他们彻底放开手脚,开展工作。对长期在苏北工作成绩突出的干部,要破格提拔、多提拔。要深入推动苏南、苏北干部“双向交流”,不仅把苏南的干部选派到苏北挂职,同时也要把苏北的优秀干部选拔到苏南地区任职,真正让苏北的干部感到有盼头、有奔头,充分激发苏北干部的内生动力。
来源:国家商务部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