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教学的定义(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8:39:44
网络教学的定义
柳栋 惟存教育实验室 http://www.edu.cn 2002-05-13 10:16:18惟存教育
 
如果我们从交互作用的强弱程度来看这些学习方式,那么就有如图5所示的几种情况:
主动探究类型的学习交互性较强,主动接收和被动探究次之,被动探究较弱。
从上述比较出发,我们不难发现,广播、电视传播的基本模式还是一种单向交流的模式,而网络技术的特点决定了网络不仅可以实现单向传播,更以其灵便捷连通的特点和高度的互动性成为实现互动双向交流的代表性媒体7。
作为能动的人的因素,教师也是一个互动传播媒体。但是在功利主义应试教育的侵蚀下,现实课堂中其双向互动作用没有得到很好的实现,从本质来看,还仅仅实现了类似广播电视单向传递信息的功能。
一些实际上被称呼为“多媒体课件”的软件,它们发挥了多媒体技术“多种媒体”的特征,但是线性的组织流程、事先的打包封装。使其多媒体的“选择性”、课堂运用的“灵活性”特征(与互动关联)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从某种角度来看,依托这类手段实现的交流还不能属于双向交流。
一些看来没有运用专用软件串联过的图片、动画或视频片段等等学习材料,教师根据学习者的具体反应灵活运用,这样的手段组合运用倒是体现了双向互动交流模式的某些特征。
我们可以这样小结:教学中交互性即便没有网络也必须体现,而有了网络以后,就有了更为有效的实现手段。
(三)学习方式与资源的需求
从学习资源的需求量来看,学习可被划分为如图6所示的几种情况:
接受学习所需要的学习材料有限,特别是现行学校内的被动接受学习,更是局限在教科书和练习册这类书面材料范围之内。
接受学习对教学环境要求也不高,教室、传统的学校图书馆、实验室等等均可。
相形之下,探究学习所需要的学习材料量要大得多,种类也比较多样(如:各类百科全书、各类专著、音像素材、实验器材等等)
探究学生对教学环境的要求也提出了更为多样而丰富的需求(更为灵活的学习资源环境、特定的活动空间、更为开放的实验室等等)8……
由于探究学习对学习者思维发展予以了高度的关注,这对教师智慧资源的需求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有更多的教师(如小班化增加师生比值)、更多社会专业人士某种程度的参与……
网络技术鲜明的特点之一就是海量的信息资源――互联网各个终端硬盘中的各类信息;配合多媒体技术的运用,网络中许多超媒体百科全书;专题网络“图书馆”(反映建设者趣味、关注或擅长领域的专题资源网站),配合网络信息可便捷检索的特点,互联网构成了史无前例的巨型信息资源库。互联网各个终端背后的大脑又是学习过程中极其丰富的智慧资源。同时,接入互联网的网络教室、学校超媒体图书馆、信息化了的理化生等学科实验室和分布在其他任何地点可供使用的联网终端又构成了开放便捷的新型泛在学习环境8。
如果我们仅仅通过静态网页发布教学内容,让学习者仅仅接受这些结论;或通过网络视音频将一个教室内的讲授课共享给另外一个教室。这样的技术运用方式,与通过电视播送一节讲授型课有什么区别?与通过黑板上的大量板书和滔滔不绝的单向灌输讲课有什么区别?这样的技术运用仅仅是技术手段升级了,而交流的模式、学习方式没有变化。不同技术手段之间可以简单替代,无论是向下替代、还是向上替代。
如果我们将网络技术运用于探究学习方式,那么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清楚地看到:网络技术是双向交流模式的代表媒体;网络提供了海量的知识资源、庞大的智慧资源;网络为探究学习方式提供了极佳的交互手段;网络技术为构筑开放、泛在学习环境提供了可能。而这些特点,是其他媒体、其他手段所无法比拟的。
所以,我们说:网络技术特别适合探究学习。
_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