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无用论"再起 "一读书马上穷"在理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16 00:33:16
[提要]  当前,不少农村地区的家庭不再以有大学生为荣耀,好些家庭都陷入“不读书永远穷、一读书马上穷”的悖论中。我国社会之所以出现上大学无用,就会催生读书无用,根源就在单一的升学教育体系以及单一的成才模式。
当前,不少农村地区的家庭不再以有大学生为荣耀,好些家庭都陷入“不读书永远穷、一读书马上穷”的悖论中。

网上舆情要览:当前,不少农村地区的家庭不再以有大学生为荣耀,好些家庭都陷入“不读书永远穷、一读书马上穷”的悖论中。而“知识改变命运”曾经振奋无数寒门学子的口号如今似乎已成为一种奢望。“干吗上大学?”成了让无数家长和学子百般纠结的话题。有评论说,追问“干吗上大学?”是对教育预期的颠覆,也是教育投资无法实现良性循环的折射。还有评论说,我坚信,知识改变得了命运,也必须依仗知识改变个体及社会的命运。在纵横捭阖的历史演义里,知识越是不那么急功近利,时代越有生生不息的活力。
相关新闻:农民工工资接近大学生起薪为何不奇怪每日电讯:大学生起薪接近农民工工资,不全是坏事大学生起薪接近农民工工资不奇怪齐鲁晚报:大学生起薪低不等于读书无用大学生起薪接近农民工工资,不全是坏事
 
新闻背景: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社科院人口和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昉表示,目前,中国大学毕业生的起薪与农民工工资差距在逐渐缩小。虽然他强调说,大学毕业生工作几年后的薪水变动率远高于农民工,但这仍可能会造成一种负激励效应,“干吗上大学?”(《新京报》11月22日)
网言网语:
网友:可怜,读书为了高工资吗?社会的认识多么低下。现代社会,每个人的地位是平等的,就看人们怎么发挥自己的个性,发挥个性的农民工可以成为人才;读死书的研究生可以成为呆子。
网友:又回到“读书无用”年代了?
网友:大学生与农民工没有可比性, 大学生后续的发展空间和加薪机会还是很多的,农民工可是一步到“顶”了。
网友:读大学的原因之一是获取一种谋生的能力。能不能获取到,还要看自己。跟农民工比什么?怎么不去比吃苦耐劳?
媒体论道:
“读书无用论”:被放大的悲情
仿佛如魔咒一样,每隔一段时间,“读书无用论”就会盘旋在人们的头顶,令人纠结而无奈。读书无用论是一个富有感染力的悲情文本,它每每出现,总会或多或少引发人们的议论与共鸣。
平心而论,如果与30年前的大学生相比,今天,读书确实很“无用”。现如今,有时大学生毕业即失业,他们不停面试,面成了“面霸”也找不到工作,大学生仿佛成了廉价的白菜,有的人为了积累工作经验,甚至声称不要工资。在这种语境中,“读书无用论”抬头自然难免。
但是,更应该看到,此一时彼一时,当时尚处于精英教育阶段,而如今我们已经进入大众教育时期。数字显示,2010年,全国不少省市的高考统招录取率达到创纪录的80%,换言之,考大学太容易了,大学生太多了,在就业岗位尚未同步配套的前提下,大学生就业难是一种必然。
其实,评判读书是否有用,收入不能是唯一的杠杆。不能因大学毕业生的起薪与农民工工资差距在逐渐缩小,就得出读书无用的结论。一方面,如果单纯从金钱或收入来考量读书是否有用,这是对读书、读大学的一种狭隘理解。读书、考大学,带给人们的不止是一种谋生手段,而是全方位的多层次的改变。另一方面,拿农民工对比也是偏颇。难道农民工就该低收入吗?事实上,一些农民工由于拥有一技之长,且有工作经验,其收入相对来说高一点十分正常,再说不少农民工工作量大、劳动强度也大,为何就不能有高收入呢?
此外,大学生找不到工作,或者说收入低,应该看综合因素,比如学非所用,或者说没有学到知识,师生共同混课堂就值得关注。日前,《中国青年报》的一项调查显示,89.1%的人感叹当今好老师不常有,66.7%的人感觉当下大学生不认真上课情况普遍。不仅本科师生,而且不少硕博师生,一定程度存在“教师混课时,学生混学分”的现象,“老师与学生一起应付”上课。试问,这样的老师,能教出有价值的东西吗?这样的学生,能学到真知吗?一旦日后走上工作岗位,如何胜任工作?老师不负责任、学生自我放逐,再加上大学课程设置脱离现实,难怪用人单位常常埋怨当今的大学生眼高手低。
读书,读大学,当然要考虑就业,考虑收入,但还应该看到,不能用过于功利性的角度看待读书和读大学。西汉的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培根说:“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笔记使人准确……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虽然此处的读书是狭义的读“书”,但毋庸讳言,读书确实能具有神奇的效力,它带给人们的丰盈思想、确实难以尽述。
再说,对于贫寒子弟来说,读书、读大学仍然是改变命运的一大“捷径”。也许在今天,考上大学没有数十年前那样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不读书更可怕,一个顺利完成大学的人与一个没有教育经历的人相比,其未来不可同日而语。常常听贫二代说,“‘官二代’、‘富二代’有的是背景,我有的只是背影”,但是如果不读书,不做拼二代,其子女日后也许只能继续感叹自己只有背影,相反,如果贫二代经过拼搏同样成才,其命运有了根本性的转折,就能改变受穷的态势。“读书无用论”可以休矣!鼓吹读书无用是危险的,也是不负责任的。当然,为了避免读书无用论的重新抬头,政府部门应该多策并举,提振人们的信心,为贫寒子弟提供更加公平的环境。(王石川/时代商报)
辩证看待大学生与民工工资差距
差距正在缩小,初看上去有点“大学生身价低得像农民工”的意思,不免令人担忧“读书无用论”抬头。不过,反过来不也说明农民工工资正在增加吗?事实确实如此。数据显示,近年民工月工资由700元左右跃升至1200元左右,正逐步迫近大学生1500元的起薪。任何数据对比均需辩证看待,这组数据既可说明大学生起薪增长较慢,也可说明民工工资增长较快——就看你从哪个方面着眼了。
民工身价越来越高,准确地说是农民工身价正在逐渐回归正常,回归到与其付出、贡献相对匹配的水平。过去,农民工身价被严重低估,现在,农民工身价仍然被低估,只是程度上有所缓解,这是一种必然趋势,也是一种可喜现象。我们不能光拿大学生起薪跟民工工资相比,还要比较一下大学生与农民工所从事工作的辛苦程度。农民工干着最苦最累的活,享受着最少的权利,很多农民工一天工作十四五个小时,吃饭、上厕所都得掐时间,很少有休息日,这样拼死拼活地干,一个月才拿1000多块钱的工资,而大学毕业生所从事的工作,总体来说要轻松体面许多,若将两者的工作辛苦程度考虑进去,上述工资差距,就远不止表面上这样小。这是另一角度的“辩证看待”。
大学毕业生虽然受过高等教育,但刚走出校门时,不少人无一技之长,往往是粗活不愿干、细活干不了,还需通过工作锻炼、提高自己,假以时日才能成为真正的高素质人才。这时,至少在一些用人单位眼里,大学生未必比经验丰富的民工更顶用,所以他们开出的薪酬未必比农民工高多少。
更需辩证看待的是,大学生虽然起薪不高,但其事业发展后劲、职业提升空间都是民工所无法比拟的。收入之外,大学生的职业发展前途也是民工望尘莫及的,这才是大学毕业生与农民工的根本差距所在。大学生刚毕业时经济较为窘迫是不可否认的事实,摆脱这一窘境的途径就是通过工作锻炼自己,成为真正的人才,提高身价。(晏扬/华西都市报)
我坚信:知识仍能改变命运
上大学干吗?这既要问大学,更要问社会。如果大学告诉我们说,你来念书就是为了谋得一个好工作,“劳心者治人”;如果社会告诉家长,大学就是高贵教育,旨在将来收获人生的硬通货——那当大学生薪资待遇与农民工看齐时,这知识还真没能改变得了他们的“命运”吗?昂贵的高等教育要脸红,注水的就业率要脸红——干吗上大学?
我们的价值判断往往来自生活经验,所谓知识改变命运的“能”与“不能”,大抵是从整体而言,无法适用于每个个体。尽管2009年大学生起薪与农民工差距拉大,但从2003年以来的数据看,这之间的薪酬差距呈缩小的趋势。于是有人觉得读大学似乎是个很没有性价比的事情,甚至担心它会不会对教育大计形成事实上的负激励。
大学门槛越来越低,眼下大学生的含金量已逐步下降,加上就业形势严峻、结构性失业的存在,大学生起薪低,完全是市场规律使然。至于大学生的工作还不如农民工好找,在于随着公民受教育年限的延长,其知识专用性也越强,在劳动力市场上找到匹配岗位的概率就越小,“读到博士以后的工作更难找,因为匹配率更小”,加上各自的期望值差异,农民工的就业优势愈发明显。
但大学生的命运,果真与农民工只有三两百元的距离吗?在“起薪”之外,人生中还包含着更为重要的“发展机会”、“后赋潜能”等。农民工的人生往往是直线的,沿着起薪的不堪,举步维艰;而有真才实学的大学生的人生是曲线的,也许会有起落,但未来预期相对更好。所谓知识改变命运,其实改变的是人生向上的机会,而不是立竿见影的知识货币化的能力。
杜威有言:“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预备。”我们冀望知识能在社会序列中赢得物质化的尊严,但能改变命运的,除了知识,还有制度、性格、环境等。知识改变得了命运,也必须依仗知识改变个体及社会的命运。在纵横捭阖的历史演义里,知识越是不那么急功近利,时代越有生生不息的活力。(邓海建/中国青年报)
“干吗上大学”不仅是教育问题
当前,不少农村地区的家庭不再以有大学生为荣耀,好些家庭都陷入“不读书永远穷、一读书马上穷”的悖论中。而“知识改变命运”曾经振奋无数寒门学子的口号如今似乎已成为一种奢望。与此同时,社会中曾流行的“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口号也正悄然演变成“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在这样的背景下,“干吗上大学?”既是一个真实的问题,也是一个让无数家长和学子百般纠结的话题。
对理性的个体来说,追问“干吗上大学?”并不过分,但是,在教育投资无法换得应有的教育回报,无法实现的应有的教育预期时,动摇的不仅是他们的信念,更有命运。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研究报告得出重要结论:个人和家庭的教育投入大幅增加,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干扰和影响了居民的正常生活,学费暴涨的结果导致贫困大学生人数增加,导致贫困家庭无法靠知识摆脱贫困,导致读书无用论重新抬头。
“干吗上大学?”作为“读书无用论”现象的翻版,看似出在校园,实则出在个体教育投资的家庭。表面上看家庭贫困使孩子上不起学,读书致贫使家长和孩子不愿意学,实际上还是没有把握住教育投资理念的实质内涵。只有解决教育投资的认识问题,消除读书无用论现象,才能实现教育投资的良性循环。
更进一步说,应该站在政治和社会的角度审视“干吗上大学?”,而不是仅仅站在教育的角度。“干吗上大学?”是社会发展机会严重不均等的必然结果。阶层的逐步固化,权利的严重世袭已经使教育难以跨越二元体制造成的机会鸿沟,难以改变农民子女的命运,从而导致读书无用论的抬头。从教育的工具作用看,愈演愈烈的大学生就业难和低工资就业问题使教育的人才选拔、阶层流动功能日益弱化,说读书无用虽然片面,却有一定道理。集中到一点就是说,“干吗上大学?”追问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教育阶层流动功能的弱化,使普通人的就业越来越艰难,通过市场途径实现阶层流动、改善自己地位的机会越来越少。
“干吗上大学?”追问之下,“读书无用论”不仅仅是一个教育问题,它还具有深刻的经济、政治与文化根源,而且是与流动、社会地位、声望密切相关的问题,是各种社会问题综合作用的结果。追问“干吗上大学?”是对教育预期的颠覆,也是教育投资无法实现良性循环的折射。(渤海早报/朱四倍)
“学历福利”的退场与升学教育思维转变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社科院人口和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昉表示,目前,中国大学毕业生的起薪与农民工工资差距在逐渐缩小。虽然他强调说,大学毕业生工作几年后的薪水变动率远高于农民工,但仍可能会造成一种负激励效应,“干吗上大学?”他提出,这种状况还会影响到高中阶段教育的吸引力问题,建议将学前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范围内。
大学生的平均起薪与农民工接近,这早已不是新闻。然而,对于这一现象,至今没有理性的梳理。普遍的观点是,大学生贬值,高等教育需要提高教育回报率,否则就会出现上大学无用到读书无用的多米诺骨牌效应。提高高等教育回报率,当然是解决问题的思路之一,但如果从多元成才的社会观念分析,这种思路从长远看,并行不通。
我国社会之所以出现上大学无用,就会催生读书无用,根源就在单一的升学教育体系以及单一的成才模式。在这一教育体系和成才模式之下,受教育者关注的是“升学”福利,而非求学本身。一直以来,在谈到教育与人才发展时,不少专家呼吁,社会应把上大学作为成才的选择之一,而不是唯一,在上大学之外,应该还有其他成才选择。但具体到教育政策和人才政策时,却依旧把上大学作为“唯一”的成才路径作为决策依据。
我国多元成才观和多元成才模式无法形成,主要受制于两方面因素。其一,“学历情结”和“学历社会”,即把学历作为上升的“敲门砖”;其二,严重的行业、岗位收入待遇、社会保障差距,没有高学历者很难获得体面工作机会,也难享有平等的社会保障。这两方面因素,严重影响我国的教育改革和发展。
在笔者看来,大学学历的贬值、农民工的待遇提升,如果利用得当,恰可成为形成多元成才观和多元成才模式的契机。这需要进一步从两方面着力,一是趁势打破“学历情结”和“学历社会”,让学历不值钱,建立基于能力的人才评价体系;二是缩小行业、岗位之间的基本社会福利保障差距,让受教育者不为追求学历福利(身份以及与之对应的社会福利保障)而选择教育。如果这两方面有力推进,全新的教育和人才发展局面将可呈现——对受教育者来说,读书的追求,将从为了升学与获取学历,变为追求就业能力与个人素质的提高;对学校来说,回报给受教育者的将不是一纸文凭,而是可以获得进一步改善自身生活状态的能力以及完善自我的教育经历;对于社会来说,受教育者的能力与素质提高,将带来各行业整体服务水平的提高,由此形成国民受教育年限提高与社会文明程度同步提高的健康的“教育—社会”关系。
当上大学作为一种能力提高和生活方式的需要,而不是一种学历的需要,“干吗上大学”的问题,就不会是一个问题——公民可以选择在高中毕业之后,上大学;也可以在高中毕业之后,参加工作;还可以选择在高中毕业工作之后,由于工作以及自身职业发展的需要,再上大学。个人的兴趣与职业规划,成为上大学选择的出发点。
蔡昉先生鉴于不上大学,也不读高中的趋势,提出将高中教育纳入义务教育的建议,说实在的,在一些不发达地区的初中义务教育阶段出现辍学潮的现实中,根本解决不了问题。跳出传统的升学教育思维,淡化学历教育价值,让学生不是用学历身份而用能力与社会的就业建立联系,同时不因个体身份不同而获得不同的社会福利保障,这才能形成健康的教育观与人才观,构建全新的教育与社会关系。(熊丙奇/华声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