驳余秋雨的现代读书无用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7:27:42
作为名人,请注意广告效应
作为名人,你迫不及待地站出来反对“两会”很多代表关于设立国家读书日的建议。你的反对,具有名人效应,何况你还有那么多“雨迷”。可是看了你反对的理由,确让我大吃一惊,原来你是一个既不讲理,又不负责的人。
你反对的理由之一是:已经有一个“国际阅读日”,国际社会同意。我们没有必要。
请问你说的这个国际社会有那几个国家?有几个国家同意,我们就必须接受这个“国际阅读日”,这是个什么理由?请问你读过“两会”代表的建议吗?你了解代表建议的理由吗?
你反对的理由之二是:身在信息爆炸的今天,如果把网络阅读也包括进去(当然必须包括),阅读早已不是一种欠缺,而是一场灾难。
你反对的这一理由很荒谬。首先,在信息爆炸的今天,能在网络阅读的中国人少之又少,怎么能够说阅读早已不是一种欠缺,而是一场灾难。这又证明你是明白人装糊涂。当今中国人有多少亿人不读或很少读书,还有多少亿人,在读“垃圾”书?你怎么能够说:“阅读早已不是一种欠缺,而是一场灾难。”?特别出自是你这样一个广泛读书,掌握”大量”文化和知识的作家之口。你的司马昭之心。让我们怎么理解?
你反对的第三个理由是:与旧时代文人的向往不同,我不认为阅读是一件重要的事。…阅读能启发生命,但更多的是浪费生命。……我们当代人的脑子已被文化垃圾塞满,即便拥塞的全是精华,也必然导致交通堵塞、营养过剩的死疾。(多么可怕的形容)。你可曾想过,如果你能够多了解一些当代政治事件,能够多了解一些当代国际社会的发展,你就不至于在大事大非问题上招人指责了。
你把比尔·盖茨曾说他早已读过一些最基本的书,今后不会多看书的话作为不必多阅读(当然包括网络阅读——你的解释)的理由。你把他的话加以曲解为:因为当代太忙,第一线的创造者们不会有时间写书,写成了书就不再是最前沿的了。在这里你偷换了比尔的概念。
你最后提出的反对理由:如果设了一个“国家阅读日”,那么,别人也完全有理由要求设立“国家绘画日”、“国家音乐日”怎么办?就更不讲道理了,不值得一驳了。比如学生甲要读这本书,学生乙想读那本书,学生丙要读另外一本书,于是余秋雨该怎么办?余秋雨答:阅读早已不是一种欠缺,而是一场灾难;当代人的脑子已被文化垃圾塞满,即便拥塞的全是精华,也必然导致交通堵塞、营养过剩的死疾,所以,谁也不要读书了。
你甚至把美国作家辛格说的一段话《一个作家成熟的标志之一,是不再看什么书》作为作家不必读书的理由。我不知这位美国作家,得知你拿他的这段话证明你的错误论点,会不会骂你?
最后我还是要请中国大陆著名的作家、学者余秋雨先生走出象牙塔,多阅读,修正你的种种错误认识,只有这样,你才不会犯低级错误,你的考察、游历、体验、创造才能有高的价值。
附余秋雨关于阅读日的紧急回答
第四篇 关于“阅读日”
问:在“两会”期间有人提出设立一个“国家阅读日”,受到不少作家的赞同,您的意见呢?
答:当然反对。理由有以下三点——
1,已经有一个“国际阅读日”,4月23日。这一天是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和英国作家莎士比亚同时去世的日子,又恰恰是莎士比亚的生日。最早是由西班牙提议以这一天定为国际阅读日的,国际社会同意。我们没有必要,有了“五一国际劳动节”,再来一个“中国劳动节”;有了“三八国际妇女节”再来一个“中国妇女节”;
2,身在信息爆炸的今天,如果把网络阅读也包括进去(当然必须包括),阅读早已不是一种欠缺,而是一场灾难。有人说,正因为这样,更应该用“阅读日”来指导。问题是,怎么指导?谁来指导?指导什么?更大的问题是,这是一个接受指导的时代吗?因此,阅读日做什么,很不清楚;
3,与旧时代文人的向往不同,我不认为阅读是一件重要的事。对文化见识而言,更重要的是考察、游历、体验、创造。阅读能启发生命,但更多的是浪费生命。孔子、老子、墨子、庄子为什么比我们伟大?因为他们的阅读量不到我们的万分之一。我们当代人的脑子已被文化垃圾塞满,即便拥塞的全是精华,也必然导致交通堵塞、营养过剩的死疾。比尔·盖茨曾说他早已读过一些最基本的书,今后不会多看书,我很理解。因为当代太忙,第一线的创造者们不会有时间写书,写成了书就不再是最前沿的了。
文学书略有不同,但美国作家辛格说,一个作家成熟的标志之一,是不再看什么书。因为,写作的最高境界是询问自己的心灵,面对无言的自然。
现在作家们赞成设“阅读日”,可能是为了让读者多多地读文学书。我在这一点上要与他们商榷了:文学的传播要靠文学本身的力量,现在出版信息畅通,书籍流通便利,是好书总不会被埋没,何苦要通过国家的行政立法让全民来关注我们的本职工作呢?如果设了一个“国家阅读日”,那么,别人也完全有理由要求设立“国家绘画日”、“国家音乐日”怎么办?
现在,全国各地的“文化节”已经办得太多太滥,办得不错的也不少,很多城市每年有“藏书家庭评选”活动,“最佳书籍推荐”活动,深圳每年还举办“读书月”,从全国到地方每月都发布书籍的“畅销榜”,网站、电视上都有大量的读书栏目,很多书店又有“读书会”和“读书俱乐部”,总之,阅读的事情已经闹得过于热闹了,请大家帮帮忙,别再来增加一个“国家读书日”了。
说到“帮帮忙”,想起很多年前,有些文人为了振兴京剧,多次正式提出在中学语文课本里收录京剧剧本。这一来昆剧不高兴了,声明昆剧的文学性更高,更应该进入中学课本。接下来,相声、评弹也纷纷跟上,觉得只有中学生喜欢了,自己的剧种才有前途。我当时就发表文章,说请大家帮帮忙,别这样闹腾了。中学生已经够忙碌、够可怜,饶了这些孩子们吧。
同样的道理,在全民重视文化的时代,文化要有自知力,不要太张扬。真正的文化是一种自然存在的精神价值、生活方式和集体人格,而不是文化人手上的具体活计。大家千万不要把自己手上的活计看得太重,去干扰正常人家的自然生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