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选拔人才的公推公选机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2:49:00
2007年04月15日 07:30:10  来源:党建研究
     公推公选是现阶段各地选拔领导干部普遍尝试的一种新的形式。如何完善公推公选程序,确保选拔出优秀人才。笔者就此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完善民主推荐,确保素质过硬的人才浮出水面。民主推荐是公推公选的首要环节,主要是检验参选人员的群众基础和公认度。一要打破身份界限,拓宽选人渠道。公选范围决定了选拔人才的视野,要真正做到广纳贤才,就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打破过去在身份和资历等方面的限制,将选拔的范围由各级党政机关延伸到包括民营企业在内的所有基层单位,尽可能地把全社会符合条件的优秀人才都纳入到公选范围,为各方面人才提供平等参与竞争的机会。二要改进资审方式,掌握平时表现。改变过去单由组织部门进行资格审查的办法,由组织部门和报考单位联合对参选人员进行审查,吸收充分了解参选人员情况的单位参与审核,共同把关。三要提供全面情况,确保推荐客观公正。如果对参选人员的情况了解不全面,就会缺乏认知和比较,往往会凭印象、感觉和感情来推选熟悉的人、身边的人。因此,要详细提供参选人员的年龄、学历、任职情况、工作经历、获奖情况等资料,尽可能全面地、立体地反映参选人员的真实情况,避免盲目推荐。     

    二、完善面试办法,确保反映参选人员的真实水平。面试演讲答辩是公推公选的中心环节,主要是测试参选人员的综合素质。一要根据所选职位的特点,科学制定面试题本。当前公推公选主要采用结构化面试的形式,要通过面试,全面、准确地测试出参选人员的真实水平,题本的科学性就显得至关重要。为了避免纸上谈兵、高分低能现象出现,需要根据不同的职位特点,加大解决实际问题题目的分量,以增强命题的实践性和针对性。二要根据所选职位的层次,科学设定演讲要求。当前公选演讲形式主要有当场抽题即兴演讲、驻点调研后演讲等。这些形式难度不一,也各有利弊,即兴演讲能够检验参选人员的反应快慢,但不一定能反映出他的理论功底和思想深度;驻点调研后演讲针对性和实践性较强,但也存在难以防止参选人员另找资料、请人帮忙等现象。因此,究竟采用何种演讲形式,要根据选拔职位和参选人员层次的不同合理确定。三要根据所选职位的要求,科学安排考评人员。从近几年公选的实践看,可以考虑由一定数量的具有较深理论功底的专家和专业水平较高的领导干部组成考官组,另由一定数量的基本素质较好、实践经验丰富的基层干部,以及公道正派的所选职位单位的干部、群众按比例组成民意测评组,各取一定的权重综合评定,尽量使考评的结果真实、准确地反映参考人员的表现。     

    三、完善决策程序,确保选拔任用的干部优秀。决定任用是公推公选的关键环节,主要是把最合适的人才选拔到相应的领导岗位。为了确保“好中选优”,还需要从以下方面完善。一是决策前着重考察实绩。决策前在对入围人员进行德能勤绩廉全面考察的同时,要侧重考察工作实绩。重点掌握其实践经验和实际工作成效,为决定任用提供客观依据和参考素材。二是决策中充分发扬民主。一方面要进一步改进决策程序,强化党委常委会或全委会的作用,健全票决制度,副职干部的使用直接提交常委会票决,正职干部的使用直接交全委会表决,充分发扬民主。另一方面可采取差额票决的办法,取考察后居前两位的人员进行票决,好中选优,确保把最合适的人选拔到所需岗位。三是决策时注意过程严格。首先要严格按照《干部任用条例》规范操作,坚持标准不放松,履行程序不走样。决策过程要尽量紧凑、快捷,不给各种非组织活动以可乘之机,减少对用人决策的干扰。(黎 辉/中共南京市下关区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