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空发动机发展历程 - 7185fly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14:00:45

◆前言

  航空发动机被喻为战机的"心脏",其性能好坏直接决定了飞机的飞行性能和载弹量。由于航空发动机长期在高温、高压、高转速、大负荷等严酷环境中工作,并对重量、体积和可靠性有严格的要求,因此最能体现一个国家的科研水平和工业能力。航空发动机的研制周期长、耗费的资金多、技术难度大、配套设施多,也最能体现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目前国际上公认航空发动机研发周期要比战机平台的研发周期长5-10年。想想吧,我国单为建立发动机高空试车台这一配套设施就投入了巨额资金,用了三十年的时间。跨国集团、民用航空发动机业的龙头老大罗-罗公司,仅因1971年研发RB-211发动机时,风扇叶片用的一种复合材料过不了关导致公司濒临破产,后被英国政府收为国有才渡过难关。从以上两例不难体会出研发一型航空发动机之艰辛。

  目前世界上能制造战机的国家不在少数,而具有独立研发先进航空发动机的国家仅美、俄、英、法四国,中国随着"昆仑"的列装,WS-10研发成功也将挤身于该世界上最小的俱乐部中,但仍比以上四国落后15-20年。本文仅对我国航空发动的研发历程作一简要回顾,从中可以感受到我国航空发动机工业从修理-仿制-改进改型-自行研制所走过的艰辛道路。

图01/1-3 WP-5为离心式,单转子,带加力发动机。该型机为我国航空工业仿制的第一型发动机。其大直径的尺寸也造就了歼-5粗短的机身

◆(一)涡喷-5系列

  WP-5系列沿革:WP-5仿制自MG-17的BK-1Φ发动机,适装机型为歼-5(仿制自MG-17),1956年由沈阳航空发动机制造厂研制成功。WP-5甲仿制自伊尔-28的BK-1A,适装机型为轰-5(仿制自伊尔-28),1957年由沈阳航发厂研制成功。1963年西安航空发动机厂也介入WP-5(甲)的生产,其后西安厂又改进出WP-5乙、WP-5丙、WP-5丁三种改型,分别用于MG-15比斯、MG-17和歼教-5。

  WP-5性能:最大推力25.5KN,加力推力32.5KN,推重比2-3之间(推测),重量980KG,翻修时间80-100小时。(BK-1A为BK-1ф改型)

图02 喷发-1A发动机为离心式,单转子,无加力发动机,为我国自行研制喷气发动机的首次尝试。只生产了五台,未投入批生产

图03 PF-1A结构剖视图

图04 此图为PF-1A与当时主要现役发动机的性能比较,还是相当先进的

图05 歼教-1型01号机首飞图,安装PF-1A发动机,只生产了两架

 

◆(二)喷发-1A

  PF-1A发展历程:该型发动机是在WP-5为原型的基础上进行缩小设计,研制工作由沈阳航空发动机设计室(606所前身)于1957年7月全面展开,1958年7月装机试飞成功。适装机型歼教-1。后由于空军训练体制发生了变化,取消了歼教-1项目,PF-1A也随即下马。

  PF-1A性能:最大推力16.5KN、推重比3.17、重量530KG。

图06/1-3 WP-6为轴心式、单转子、加力发动机

图07 因机载设备研发滞后而下马的强-5乙鱼雷攻击机装WP-6A发动机,只生产了6架

图08 指导思想滞后导致J-12胎死腹中,装配WP-6B发动机,只生产了两架,图为1号原型机

◆(三)涡喷-6系列

  WP-6系列沿革:WP-6由沈阳航空发动机厂于1958年开始仿制,1961年通过装机考核随后转入批生产,WP-6仿制自MG-19的PД-9B型发动机,适装机型为歼-6(仿制自MG-19)、强-5。WP-6甲为WP-6改进型,由沈阳航空发动机厂于1964年开始改进,1983年通过国家鉴定随后投入批生产(其实WP-6甲在1979年就投入装机使用)。WP-6甲为强-5型号的配套发动机,因性能远比WP-6稳定也用于歼-6,适装机型为强-5Ⅰ/ⅠA/Ⅱ/Ⅲ/Ⅳ(M)、歼-6。成都航空发动机厂也于1963年介入WP-6的生产,并于1969年、1970年改进出WP-6A、WP-6B,分别作为强-5乙(鱼雷机)和歼-12项目的配套发动机,后因强-5乙和歼-12项目的下马,也同时中止了后续的发展。(WP-6B为WP-6系列中推力最大型)

  WP-6系列性能:WP-6性能:最大推力25.5KN、加力推力31.8KN、重量708KG、翻修时间100小时(1973年提高至200小时)。

  WP-6甲性能:最大推力29.4KN、加力推力36.8、推重比5.17、重量725KG、翻修时间200小时。

  技术看点:WP-6为我国首型超音速航空发动机。其压气机由离心式发展至轴流式,技术上是一次重大进步。1984年沈航首次将我国独创的沙丘驻涡稳定性理论(北航高歌发明)成功应用于WP-6甲改进型,彻底解决了PД-9B所固有的振荡燃烧现象。

  由于文革、大跃进等政治因素冲击,1959年、1965年WP-6发动机曾经出现两批次严重的质量问题,导致国内外多起机毁人亡事故。

图09 WP-8航空发动机,该型发动机耗油量极大,在空军中被戏称为"油老虎"。

图10 WP-8航空发动机原型机PД-3M

 

◆(四)涡喷-8

  WP-8研发历程:WP-8仿制自图-16的PД-3M发动机。1958年由沈阳、哈尔滨、西安航空发动机厂联合研制,1963年转自西安航空发动机厂独家研制,1967年1月通过国家鉴定随后转入批生产。适装机型为轰-6(仿图-16)。

  WP-8性能:最大推力93KN、推重比2.94、重量3100KG、翻修时间300小时(目前提高至1000小时,最大推力也提高到98KN)

  技术看点:因我国轰炸机无后续发展型,导致H-6数十年间长期服役,改进不断。WP-8最俱看点的是其廷寿和可靠性改进,翻修时间由最初300小时至70年代的600小时,再到80年代未的1000小时,叹为观止。文革期间WP-8也曾出现严重的质量问题,导致H-6机群几近停飞。该发动机研发时间早于WP-7但定型时间比WP-7晚了一年,导致发动机序号反而排在WP-7之后。

图11 WS-5为单转子、无加力后风扇发动机

 

◆(五)涡扇-5

  WS-5发展历程:WS-5为606所基于WP-6技术开展的首次涡扇研发尝试,为轰-5改型项目配套发动机。1963年研制计划全面展开,1970年通过各项考核性能全面达标,1971年装机进入地面滑跑试验。后因H-6项目进展顺利,空军取消了H-5改型计划,WS-5无疾而终。

  WS-5性能:最大推力35.3KN(较WP-6大幅提高),耗油率下降30%,H-5航程可提高30%。

  技术看点:为我国首台涡扇发动机,首次采用了超、跨音速风扇设计,压气机可调叶片(防湍振)等先进技术。WS-5令人惋惜,如当时装机升空,可使我国装备涡扇时间提前30年,航空界大佬们每每提及此事都耿耿于怀。

图12-1 WP-7甲为轴流式、双转子、带加力涡喷发动机

图12/2-4 WP-7

图12-5 WP-7C:歼-7M装备

 

◆(六)涡喷-7系列

  WP-7系列沿革:WP-7仿制自MG-21F-13(歼-7原型机)的P-ⅡF-300发动机,由沈阳航空发动机设计研究所(606所)于1965年开始仿制,1966年12月通过国家鉴定并投入批生产,适装机型为歼-7/7I。WP-7甲(WP-7A)WP-7改进型,由606所1965年稍后开始启动改型工作,1982年通过鉴定并投入批生产,WP-7甲为歼-8项目的配套发动机。

  贵州航空发动机厂于1968年介入WP-7的生产,并于1978年改进出WP-7乙(WP-7B),用于歼-7Ⅱ/7A/7B/7BS。1979年贵航在WP-7乙的基础上再次开展进一步的改型工作,改进出WP-7乙B(WP-7BM)型,1982年完成鉴定并投入批生产,适装机型为歼-7M/7H/7P。

  WP-7性能:最大推力38.2KN、加力推力55.9KN、翻修时间100小时

  WP-7甲性能:最大推力48.9KN、加力推力58.8KN、推重比5.18、翻修时间100小时(较WP-7推力提高28%、耗油率降低13%)

  WP-7乙(乙B)推力较WP-7提高6%、耗油降2%、乙B型翻修时间提高至250小时。

  技术看点:为我国首台两倍音速飞机用发动机,结构由单转子发展至双转子、并采用了国际上先进的气膜冷却、空芯气冷叶片(WP-7甲)、加力燃烧室分区分压供油等项新技术,为今后发展更先进的军用航空发动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图13 WS-6为双转子、内外涵加力涡扇发动机,耗资1.2亿

图14 WS-6结构图

图15 强-6为MG-23MC仿制改型,后因可变后掠翼技术不再时尚改项目也跟着下马,军方也爱赶时髦

图16 歼-9Ⅳ与歼-9V

图17 歼-9Ⅵ型;因军方对技战指标不断变更,导致J-9项目改型众多

 

◆(七)涡扇-6系列

  WS-6发展历程:我国首台自行研制的大推力先进涡扇发动机,为强-6项目配套发动机,606所1964年10月开始研制,1981年WS-6全面达到性能设计指标。WS-6G为WS-6发展型,J-9项目配套发动机,606所于1980年开始改型,1982年首台WS-6G性能全面达到预期指标。随着强-6、J-9的落马,WS-6再次无疾而终,令人潸然泪下。

  WS-6性能:最大推力71.3KN、加力推力129.9、推重比5.93、耗油率0.68Kg/Kg.H

  WS-6G性能:最大推力83.9、加力推力138.2、推重比7.05

  看点:WS-6性能与MK-202、M53相当,WS-6G要高于以上两型发动机,在WS-6研发捷报频传之际,空军却鬼使神差看上了MK-202,再次给民族航空发动机工业一记响亮的耳光。WS-6在研发过程中,研制出了15种新材料、8种新型附件、采用了17种新型加工工艺、建立了许多实验和配套设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八)涡扇-9

  WS-9发展历程:仿制自英国"斯贝"MK-202,为歼轰-7项目配套发动机。研制工作1976在西安航空发动机制造厂全面展开,1980年国内组装型MK-202通过中英两国考核鉴定,2003年7月全面国产化型WS-9"秦岭"通过国家鉴定。适装机型"飞豹"FBC-1/1A。

  WS-9性能:最大推力54.5KN、加力推力91.2、推重比5.05、耗油率0.693Kg/Kg.h

  技术看点:客观的说MK-202在50-60年代是一型先进的涡扇发动机,其耗油率、可靠性和可维修性能相当出色,美国也曾引进该发动机制造权用于A-7。西安航发厂在研制过程中首次采用了钛合金热成型、精铸无余量空心叶片、数字式电子控制系统等项新技术。

 

图18/1-3 WS-9发动机;80年代初也曾一度面临中途夭折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