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深远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5 00:55:10
(一)
199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50周年,也是邓小平同志诞辰95周年。当我们把这两个光荣的纪念联系在一起时,便想起了这样一句古语: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是的,真是这样。如果没有毛泽东,便没有人民共和国;但如果没有邓小平,便没有共和国的今天。正如江泽民总书记在邓小平同志追悼大会上的悼词所言:“如果没有邓小平同志,中国人民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新生活,中国就不可能有今天改革开放的新局面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光明前景”。邓小平留给中国人民最宝贵的财富,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是改革开放的伟大指导思想,也是改革开放的伟大理论成果、思想结晶①,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95周年,便不能不研究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深远意义,故有此文。
党的十五大向全世界庄严宣告:“我们这次大会的灵魂,就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中央建议十五大在党章中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这说出了全党同志的心愿,讲出了全国人民的心声。作为一个基层理论工作者,笔者1993年尚在酒泉教育学院工作时,便撰文倡论:《应确立一个新范畴:邓小平理论》②;1994年,笔者在位于河西走廊中部的张掖师专工作时,又发表论文指出:“邓小平理论是我党指导思想”③;1995年笔者进一步撰文强调:“党的指导思想应有三个层次,即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④;1996年,笔者在撰文论证确立邓小平理论科学范畴的条件已充分成熟时明确预言:“党的下一次代表大会的政治报告中会出现这个概念的”⑤。党的十五大政治报告确立了邓小平理论这一科学范畴及其历史地位后,《中国青年报》、《东方论坛》、《理论导刊》、《人才开发》、《广西大学学报》等三十余家报刊以《吉彦波首倡邓小平理论科学范畴》、《理论勇气·学术敏感·超前意识》、《寸草能报三春晖》、《待到山花烂漫时》、《一唱雄鸡天下白》等为题,发表专访、书评、评论,介绍了我的研究情况。放眼山花烂漫,极目九州皆春。我为自己的研究成果无意中能在我党确立邓小平理论科学范畴及其历史地位的历史性决策中起到了理论上的探讨和准备作用,为党的思想建设做出了一个理论工作者应有的努力而欣慰。
党的十五大政治报告有一节的题目是:“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其“历史地位”是讲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发展新阶段和党的指导思想,“指导意义”是讲邓小平理论的主要方面的现实作用。本文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邓小平理论的历史意义和深远影响,以怀念邓小平的伟大历史功勋,纪念他的诞辰95周年。
说到历史,人们往往认为就是“过去”,就是过去发生的事情。这个认识不错,但也不对,因为太简单了。其实“历史”一词的内涵是极其丰富的。《现代汉语词典》列举了历史概念的多种含义,笔者在《试论历史概念的马克思主义理解》⑥一文中从十个方面论述了历史概念的内涵。但还不够,历史概念还应有一个含义,即“未来的社会进程、事物的发展趋势”。我们探讨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难道不正是看它是如何影响社会现实,特别是影响未来社会发展趋势的吗?
历史是生活的教科书,历史也是社会科学的大本营和发源地。克罗齐讲: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他强调的是历史研究决定于研究主体的兴趣、需要,历史研究服务于现实;但同时我们也可以认为,一切社会科学都是历史学。因为历史是我们认识问题的基础、前提和出发点。历史虽然是历史,但历史并不是虚无;历史虽然逝去了,但历史并没有消失,它活在现实中。昨天是今天的源头,今天是昨天的继续。不了解历史,就不可能真正理解现实,而如果不是在认识历史的基础上理解现实,则根本不可能预见未来。今天是明天的历史,明天是今天的延伸。只有把握好今天,才可能驾驭明天。一切都将成为历史,只有历史不会成为历史;一切都是历史,只有历史不是历史——它永远作为鲜活的教科书在教育着一代又一代人。
真理是具体的,概念是灵活性和确定性的统一。在本文中,关于邓小平理论,所谓历史地位,我是这样理解的:它是从过去完成时和现在进行时的角度,看邓小平理论为历史贡献了什么新东西,达到了什么新水平,创造了什么新高度,起到了什么作用,处于什么位置。也就是说,着眼于过去,看走了多远;而历史意义或意义,则主要是把历史分成三段进行比较:一段是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挥作用之前,这是过去完成时;一段是邓小平同志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形成邓小平理论,并被党的十五大确立为指导思想,指引我们跨入二十一世纪这一现在进行时的时期;一段是邓小平本人逝世后邓小平理论将对历史进程继续发挥作用、产生深远影响的时期,它是将来进行时。探讨邓小平理论的历史意义,既要着眼于现在和过去比较,更要着眼于现在对将来的影响;简言之,即着眼于将来,看有何影响。现实是论证问题的基础,历史是进行比较的座标,而未来,则提供了思维的广阔时空。
(二)
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在于:
一、它是党的指导思想。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政治报告中,“建议十五大在党章中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十五大党章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党章是党的根本大法。党章确立了邓小平理论的指导思想地位,我们党又是执政党,宪法明确规定了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因此,党章关于邓小平理论的指导思想地位的规定便具有了一定意义上的法理性,至高无上性。笔者曾预言过十五大政治报告将写入邓小平理论科学范畴,笔者在这里还可以进行一个预言:邓小平理论也必将在下一次修改宪法时写进国家根本大法。因为这是全国人民的愿望,国家长治久安、繁荣富强的根本保证之一⑦。
确立邓小平理论为我党指导思想,从表象上看,很简单:十五大政治报告建议,党章采纳并通过即可。而事实上,这一规定来之不易,我们党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走过了艰难的历程。
从认识的层面看。由于唯心主义、形而上学和个人崇拜的作崇,我们一些同志认为,邓小平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就等于是反对毛泽东思想,金春明同志的《邓小平理论贡献的历史方位》一文⑧就代表了这种思潮。笔者在《也说‘邓小平理论贡献的历史方位’》一文⑨中已较为全面地批评了这种观点,兹不赘述。党的指导思想是发展的,有层次的,我们许多同志过去对此缺乏认识。社会的发展、认识的发展使得过去作为直接意义的指导思想,升华为、积淀为、结晶为只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意义的指导思想,而不再具有直接指导行动的作用,如毛泽东思想形成之后的马列主义,如邓小平理论形成之后的毛泽东思想。但是,一些人用僵化的、凝固的观点看问题,不承认理论和现实的发展。要确立邓小平理论科学范畴及其历史地位,首先就必须继续深入反对封建迷信和个人崇拜,反对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反对极左思潮。
从历史的代价看。为寻求建设社会主义的规律,从建国后,特别是从1957年开始,我们用了二十多年,其时间几乎与夺取政权用的时间相同。在这一探索过程中,中国人民付出了极其巨大极其沉痛的代价。把作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之总结的邓小平理论规定为党的指导思想,“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二、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这也是党的十五大政治报告确立的命题。这个命题告诉我们:
其一,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
这是一个大前题,它表明的是邓小平理论的理论源头和思想方位。邓小平同志讲:“我是个马克思主义者。我一直遵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 ⑩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邓小平同志一再强调,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和神圣理想。在作为政治交代的南行谈话中,邓小平同志满怀深情地说:“我的入门老师是《共产党宣言》和《共产主义A、B、C》” 11。邓小平理论不但没有脱离马克思主义,而且通过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使之焕发了新的强大生命力。
其二,邓小平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改革开放之初,有人说我们的改革开放是“非毛化”,邓小平同志一再强调:“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12。而要坚持毛泽东思想,就“要对毛泽东思想有一个完整的准确的认识,要善于学习、掌握和运用毛泽东思想的体系来指导我们各项工作”13。正是在“运用毛泽东思想的体系来指导我们各项工作”的实践中,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斗争中,邓小平实现了毛泽东同志的理想,发展了毛泽东思想,使邓小平理论成为继毛泽东思想之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其三,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当代中国”这个定位非常重要。马克思主义阐明了人类社会进步发展的总规律。真理是具体的。相对于客观世界的规律,马克思主义是一个特殊;而相对于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又是一个特殊,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继毛泽东思想之后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这个限制词,既规定了时代性,又规定了地域性。但是,任何个别的都是普遍的,任何民族的都是世界的,任何暂时的都是永恒的。“当代中国”这一限定不仅没有否认邓小平理论的世界历史意义,而恰好是充分肯定了、明确了邓小平理论的历史方位。
三、邓小平理论是我们党的旗帜。
“斩木为兵,揭杆为旗”;“兵”是基础,“旗”是理想;“兵”是手段,“旗”是目的;“兵”是武器,“旗”是信仰;“兵”是血肉,旗帜就是精神,就是灵魂,就是头脑,就是追求,就是一个明确的象征。在枪林弹雨中,我们的阵地上“人在旗在”,旗帜是阵地的标志;在冲锋陷阵时,我们的突击队前仆后继,把旗帜插向城头,插向敌堡,旗帜是胜利的表征。一个失去旗帜的军队就失去了魂魄;而一支旗帜不倒的军队则威风不倒,精神不倒,信念不倒——胜利必将属于他们。正因为如此,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才如此重视旗帜问题。十五大政治报告强调:“旗帜问题至关紧要。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形象。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不动摇,就是高举邓小平理论的旗帜不动摇。”确立邓小平理论为我党旗帜,标志着我们党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的成熟。因为,“理论思维的成熟是党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14。有了邓小平理论这个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熟的理论思维,我们的党就有了方向,我们的人民就有了目标,我们的事业就有了胜利的保证。
四、邓小平理论是我们党付出了巨大代价获得的极为珍贵的精神财富。
江泽民同志指出,邓小平理论“是我们党付出了巨大代价获得的极为珍贵的精神财富”15。只要回顾历史,就会深切地感到,这样评价、这样定位邓小平理论,是十分准确、十分恰当的。早请示、晚汇报;身体健康、万寿无疆;狠斗私字一闪念,灵魂深处爆发革命;句句是真理,一句顶一万句;天天读、老三篇;无限忠诚、无限敬仰、无限崇拜、无限热爱;忠字舞、红海洋;斗批改、打砸抢;黑五类、走资派;富变修,穷光荣;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打翻在地,再踩上一只脚;炮轰、打倒、火烧、油烹……这些让人目瞪口呆、不可思议的词汇、语言,记录着一个血淋淋的年代,一切似乎还都在昨天……甚至粉碎四人帮以后,两年过去了,全党全军全国人民还在讨论这样一个问题:笋U断一个猫的好坏是听叫声、看颜色、对照片,查书本,还是看捉老鼠的本领。经过半年讨论,才初步得出一个结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经过几年的教育,才在全国人民中得到广泛认同。从1957年到1976年、1978年,世界在飞速前进,我们却折腾了整整二十年——一代人,国民经济陷入了崩溃的边缘!这是多么沉重、多么惨痛的代价啊!用这样巨大的代价换来的精神财富还不珍贵吗?
五、邓小平理论是“我们党和人民进行新的历史创造的科学总结”。16
如此江山如此人,百年不遇我逢辰。在纪念改革开放二十周年的时候,胡乔木同志的这句诗常常升腾在我的心头。胡的这句诗早写了三十年;如果写在改革开放的九十年代,那则是十分精当的了。从1978年到1998年,由吃不饱到政府想方设法让粮价上升却也不容易升上去;从走后门买缝纫机到买票看时装表演,从托熟人买自行车到小汽车开进农家院;从一个国家整体装富人家不承认到国家自己认穷人家偏夸富,历史走过了多么巨大的跨度!而这一切的到来,应该归功于邓小平和他的理论。中国人民正是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引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改革开放,团结奋斗,用了短短的二十年时间走过了其它国家和民族上百年或几百年才能走完的路程,建立起如此辉煌的业绩。“思想家之所以配称为思想家,就是因为他走在自发运动的前面,为它指出道路,善于比其他人更先解决运动的‘物质因素’自发地遇到的一切理论的、政治的、策略的和组织的问题”17。极左路线把中国推到了悬崖的尽头,国民经济陷入了崩溃的边沿,四五运动亿万人民“自发”地喊出了愤怒的心声,拥护邓小平的整顿——改革。作为“思想家”的邓小平顺应人民意愿,驾驭历史规律,把中国这艘面临倾覆的巨轮驶向了胜利的彼岸。这一伟大航程的“航海日志”——科学总结,便是邓小平理论。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这个人,就是邓小平;以史为鉴,可以预兴替——这段史,首先是改革开放史。为了防止极左路线死灰复燃,个人崇拜沉渣泛起,中国人民应该永远牢记从“文革”到“改革开放”这段历史,永远高举改革开放的旗帜——邓小平理论。
六、邓小平理论“是我们民族复兴和发展的强大精神支柱”18,是我们民族走向21世纪的时代精神,国胆民魂。
“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立言如此,立功立德亦然。苏武牧羊,冰天雪地十九载;司马写史,忍辱偷生数十年;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史可法愿留青白在人间。张志新捍卫真理不怕割断喉管,陈景润探求科学甘守斗室苦寒……所有这些,为的是什么?靠的是什么?是精神支柱,是崇高信念。一个人要进步,不能没有志气;一个军队要取胜,不能没有士气;一个民族要发展,不能没有民气;一个国家要繁荣,不能没有精神支柱。清末以来,国运式微;中华民族为此百年耻辱、百年求索、百年抗争、百年奋斗,终于在1949年赢得了民族釉立,“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庄严宣告使多少炎黄子孙热泪盈眶。但是,站起来不等于富起来,站起来不等于不跌跤。民族要振兴,国家要富强,还得艰苦奋斗,还得步步走稳走正走踏实。我们已经小康,但也只是小康;我们追求大富,但却必须大干。大干求大富,任重而道远,邓小平理论是我们民族振兴和发展的“强大精神支柱”和思想政治保证。
九七年,伟人辞世香港返,盛会更无前;九八年,回顾历史多纪念,鉴往以行远;九九年,世纪更新逢大庆,神州尽欢颜。我们的时代,真是风云际会、日新月异。如果说九七年是继往开来年,那么九八年就是总结历史年:纪念真理标准大讨论二十周年,纪念三中全会二十周年,纪念戊戌变法一百周年,纪念刘少奇、周恩来、彭德怀诞辰一百周年……而九九年,则是迎新辞旧年:国庆五十年,迎接新世纪。
在这共和国走向天命之年,新世纪日近一日的时候,有着五千年光辉历史,近百年来又险失“球籍”的中华民族,必须认真地、深刻地总结历史,面向未来,走好前进道路的每一步。什么是我们的时代精神,什么是我们的民族灵魂,我们将怎样迈入新世纪?党的十五大政治报告对此给予了严肃的回答:
“在当代中国,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的邓小平理论,而没有别的理论能够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
(三)
邓小平理论的深远意义在于:
一、它是中国共产党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之探索达到成熟的标志。
“理论成熟是党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改革开放十五年来,我们党在理论上取得的最大收获,就是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中,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19。我们党的这一理论成果是付出了极为巨大的代价才获得的。1949年3月在西柏坡召开的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就提出了夺取全国胜利后以生产建设为中心任务的问题。1956年4月25日,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的讲话,提出了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1956年9月召开的党的八大曾正确地指出:国内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满足人民的经济文化需要。但是,我们此后却在长达二十余年的时间里,以阶级斗争为纲,最后发展到“文革”,使国民经济陷入崩溃的边沿。邓小平理论关于经济建设为中心,关于“三个有利于”,关于生产力标准,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关于科教兴国等一系列理论,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指出了一条切实可行的正确道路,标志着中共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与实践达到了成熟,趋向于完善,开始了平稳发展的历史新阶段。
二、它是中国共产党在自身建设上成长道路上达到成熟的标志。
“理论思维的成熟是党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20。因为理论是实践的总结,历史的沉淀;是对党几十年奋斗征战经验教训的反思和升华。邓小平理论之所以是党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认识:
一是从党的历史看。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这是孔夫子为人生道路上成熟过程指出的几个标志。同样,我们党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也有几个阶段、几个标志:
遵义会议是我们党“而立”的标志。在遵义会议前,我们党没有一个坚强的中央领导核心,在思想路线、政治路线上也处于摇摆不定的状态,不断遭受挫折。遵义会议从实际上开始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我党的领导地位,我们党在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上趋于成熟,节节胜利;十余年后便夺取了全国政权。
党的八大是我们党“不惑”的标志。当然,这个“不惑”仅仅是理性的,而非实际的。实践上还是“惑”了——八大之后很快便反右派、大跃进、反右倾,搞“文革”,这说明在实践上还是“惑”了。但八大毕竟在理论上认识到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认识到必须反对个人崇拜,认识到要发展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强调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八大的“不惑”是理性认识的不惑,而从认识到实践还有一个过程。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我们党的知“天命”。这个“天命”,便是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四大,全党同志在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率领下,执行和发展三中全会路线,排除诸多干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不断推向前进。作为这一历史总结的邓小平理论是我们党走向成熟的光荣标志。
二是从党的领导核心,特别是中央最高领导人的产生与更替方式看。
除十四大以外,我们党的领导核心,特别是主要领导人的产生或更替,都是付出了巨大代价的,是以领导人给党的事业带来了重大损失为原因而更替或领导人逝世而递补的。邓小平同志在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做出巨大贡献后,在自己身体尚且健康的时候,为了改革党的领导人终身制主动退出领导岗位,这不但是中共,而且在国际共运中也是一个贡献、一个创造、一个里程碑。这也是我党走向成熟的一个标志,一个最为重要的标志。
三是从党对“左”右倾思潮,特别是对极左路线的认识看。
“左”的东西长期以来危害党的事业,但对此我们一直缺乏应有的认识;甚至在发生“文化大革命”这样的历史悲剧后,我们有许多人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有着“左的”爱好,“左”的习惯,1989年事件发生后许多人的表现就证明了这一点。甚至,直至今天我们仍有许多人,甚至是主流意识仍认为,右是立场问题、性质问题、路线问题,十恶不赦,而“左”仅仅是认识问题,是超越历史现实,是进步得过了头、革命得失了度,是善意犯错误、好心办坏事,是最可以原谅的。其实就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现实具体分析,极左思潮才是十恶不赦的。和右相比,它是伪君子,真小人,而骨子却是自私透顶;什么民族大义、国家利益,全是空的,用极左面具攻击改革开放,维护自己通过搞极左搞运动得来的既得地位、利益、声誉才是真的。极左的实质是极私。邓小平同志在南行谈话中针对这一锢疾给我们开出了一个很对症又很明确,剂量很重的药方:“根深蒂固的还是‘左’的东西……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21。邓小平一言九鼎,为极左的东西来了个盖棺论定。由于邓小平这一经典性、历史性、决定性的结论,1992年以来,虽然搞极左的人不时还折腾两下子,但已成为秋后的哀鸿,春天的寒潮,一蹶不振,只能是不和谐的杂音,却一点也影响不了主旋律了。
四是从中央处理国内国际重大问题的态度、措施、策略看。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气派何其大,力量何其足,生机何其旺,势头何其猛,但是,也经过了九曲十八弯。我们的改革虽然符合历史潮流,顺应人民意志,符合民族利益,但由于主客观诸方面的原因,也会有一些不可避免的失误、代价、曲折、事件。出事是不可避免的,谁也不想出事,但谁也阻止不了出事,问题的关键在于要能够没事不找事,有事不怕事,该是啥事是啥事;不把小事当大事,不让小事误大事;以成熟的态度认识事,以正确的措施处理事,以周密的行动善后事,从而使我们不走错路、弯路、岔路,更不走回头路。从1978到1998,改革开放20年,中间有小事也有大事,有好处理的事更有很棘手的事,应该说,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引下,我们都应对得当,措施得力,处理得很好。和过去那种无风也起浪,小风浪三丈,小事小折腾,大事大乱套;乱了自己,高兴了他人,亏了人民,损害了革命;仇者快,亲者痛的历史相比较,我们党真是空前地成熟了。
五是从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的确立看。
改革开放以来,在邓小平理论指引下,我们党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治路线和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的思想路线,并坚决地按照这样的路线去做、去干、去实践、去创造。别看这些被称为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的东西都是一些大白话,是一些基本得不能再基本的道理,但竟有一个几千万党员的大党,十亿人口的国家,五千年文明的民族从1957年到1977年在长达20年的时间里忘记了它。真理是朴素的。“马克思主义是很朴实的东西,很朴实的道理”22。“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这是每一个小孩都知道的”23,这还不简单吗?“我们判断一个人不能以他对自己的看法为根据,同样,我们判断这样一个变革时代也不能以它的意识为根据”24,这还不明白吗?“劳动是生产的主要因素,是财富的泉源”25,这还不朴实吗?还不都是大白话吗?但我们自称马克思主义的人——理论家、革命家,竟在长达20年的时间里睁着眼睛说瞎话、办瞎事,甚至迟至今天,还有人以“社会主义”这个“主义”而非物质生产、经济建设作为生存之本、社会基础。“小孩都知道”,他们却不知道,不是让主义服务于中国人民的利益、民族振兴的大业,而是要我们十二亿人去服务于主义,去顶礼膜拜某个教条;不讲生产(力)讲主义,硬拿主义当饭吃,用“主义”标准取代“生产力”标准,取代“三有利”标准,这是为什么?正因为如此,我们才倍感三中全会以来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的可贵、难得——它是我党成熟的根本标志。
三、邓小平理论初步结束了“左”的思想路线对我党事业的干扰和侵害。
由于国际共运产生之初作为被压迫阶级求生存的斗争所固有的运动、组织方式的负面影响,由于中国几千年小生产方式的求同求均求一统传统的本性,由于被压迫的弱小力量急于强大急于翻身的心态,由于现实环境和社会主义终极目标的巨大反差性,由于人类对终级意义、绝对理念、正义价值的不可遏止的追求冲动,由于建国后我国所面临的严峻的国际形势和多变的周边环境……更由于我党领导人的指导决策失误,在我党历史上,左的东西不止一次地、愈演愈烈地损害着我们的事业,直到发生“文化大革命”这样长达十年的全国性动乱,民族科学教育文化事业遭到了致命的摧残,国民经济陷入了崩溃的边沿。邓小平理论以它的求实精神和实践品格,以它洞察历史规律,对现实的巨大指导作用,基本上结束了“左”的思想路线在全局意义上对我党事业的干扰和侵害。邓小平理论关于反左的思想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革命和建设事业中所发挥的巨大而持久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也只有邓小平由于其伟大的历史功勋,崇高的历史地位和独特的人生经历,至高的权威影响,才能以其实践和理论在反左斗争中发挥这样的作用。
四、邓小平理论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彻底否定了唯上唯书唯形式主义而不唯实的学风。
党的十五大政治报告指出:“对待马克思主义,有个学风问题。”在党的代表大会政治报告中谈到学风,建党以来是第一次。此后,《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的通知》又专题系统、全面、深人地强调了学风问题,江泽民同志在讲话中也一再、反复、深刻地论述了端正学风的重要性,由此可见学风问题的地位。在中国几千年封建专制社会中,官贵民贱,重文章,轻技艺,重思辩,轻实践,半部论语治天下,唯书唯上不唯实,发展到“文化大革命”更是登峰造极,极大地危害了党和人民的事业。这种假大空、花架子,务虚不务实,唯心不唯物的学风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仍大有市场,它甚至关乎到对邓小平理论的评价。直至今日,仍有人认为邓小平有实践没理论,《邓小平文选》都是些讲话、指示、谈话,一清二楚,一明二白、一看就懂;没深度、没长度、没厚度、没浓度、没高度;没体系性、逻辑性、深奥性、艰涩性——称“理论”名不符实。这种不看实质,强求一律、用固定模式来评价不同时代、不同条件、不同主体的精神产品的作法,本身就是一种学风不正的表现。笔者在《论邓小平哲学思想的体系性》26一文中已对此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述。邓小平理论以自己从实际出发,服务现实;重实践、求实效;说实话、办实事;不搞花架子,不摆大架子,不弄虚架子;摈弃假话、空话、大话,不说客话、套话、虚话的风格、精神,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彻底否定了唯上唯书的学风,开创了求真务实的一代新学风。
五、邓小平理论对于传统文化、民族特性的改造与发展具有革命性意义。
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落后了,落后说明丁有缺点有差距有毛病,用时髦的语言说,是有劣根性在作怪。中国人最大的劣根性是什么?笔者认为是奴性、依赖性、救世主意识、“大救星”情结、青天观念。自己不想主宰自己的命运,总想把自己的命运交给别人安排;总想有一个青天大老爷指引方向、掌握航线、主持公道,为自己谋幸福。殊不知,这样的青天救星太少了,独夫民贼倒是太多了。天上不会掉馅饼,天上同样不会掉救星。千百年来,期待好皇帝、大救星、青天良吏、包公海瑞的中国老百姓,却一次次地把自己的命门交给了贪官污吏,窃国大盗,使自己一次次陷入悲惨境地,也使国家一次次遭受巨大劫难,民族一次次面临灭顶之灾。人之初,性本私;人之初,性本贪;人之初,性本懒;人之初,性本劣。因此才需要制约,需要教育,需要惩罚。这个观点笔者已有另文专论,此不赘述。谁也靠不住,只有自己才靠得住;自己也靠不住,只有人民才靠得住。但如果全民族每个人都指望别人去救自己,救民族,那这个民族就没救了。老鼠过街,人人喊打,于是大街上便不见鼠踪。如果老鼠过街懒得打,不想打;想打老鼠怕出力,怕被咬;老鼠过街等人打,喊人打;等个傻瓜打老鼠,谁打老鼠是傻瓜,谁打老鼠谁吃亏,看热闹者笑哈哈。如此,就难免鼠辈横行,人群遭殃;难免养鼠成虎,养虎为患;难免街头老鼠大如虎,街头男儿躲着走;难免幸灾乐祸不到头,哈哈笑过哇哇哭了。
邓小平理论是改革的理论。这个改革的理论帮助中国人民改掉的,首先是奴性,救世主意识。“计划经济情结”就是这种意识的一种体现。计划经济的本质是历史唯心主义,是救世主意识的产物。战时经济和应急经济是经济运行的特殊状态,其最高目的不在经济在政治,在战争,它的本质是“计划战争”、“计划应急”而并非“计划经济”。在和平时期最高目的应是发展经济,又依据什么来进行计划?如果是依据市场需要、价值规律,这仍然是市场经济而非计划经济;如果是依据人民需要,那么人民的需要依据什么来判断?通过什么来把握人民的需要?计划经济要计划,由谁来计划,计划谁?谁竟有能力把十几亿人的吃喝拉撒、衣食住行、林林总总、方方面面都计划到?谁有这个资格计划,谁给了他计划的资格?如果是人民通过民主手段给了他计划的资格,那么当他计划不当,计划为私,计划祸国殃民时,人民也应该有权免除他计划的资格,但现实并非如此。他们的计划资格是天授的,自封的,终身的,世袭的;夺来抢来不放的,占着位置不让的;只准我来计划你,你绝不能计划我。而市场经济从本质上看恰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是人民史观的。市场经济不相信眼泪,不相信救世主,市场经济不养懒汉,也不养救世主;市场经济是残酷的,残酷的是竞争,是过程,是手段;市场经济更是仁慈的,仁慈的是收获,是结果,是终点。自己主宰自己的命运,每个人都对自己负责,这样的结果是,诸多个别汇成了一个奋发努力、开拓进取的集体、整体。经济有了活力,人民有了动力,民族振兴,国家繁荣。我们完全可以自豪地说,当年拿破仑惟恐惊醒的睡狮,今天终于奋起了。唤醒睡狮的惊雷,是邓小平理论,而睡狮奋进的不懈动力,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全民族的主体意识、创新意识、开拓意识。
六、邓小平理论开辟了国际共运的新时代。
在八十年代以前,国际共运在传统马克思主义和被教条化的马列主义指导下,具有如下特点:一是一统性。在“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旗帜下,以运动的一统性作为目标;由此也不断引发对一统领导权的争夺,使国际共运出现危机,出现分裂;二是理想化。共产主义是最终目标,因此,就放弃当前目标,舍弃生活目标,抛弃物质目标,去追求未来的幸福世界;三是纯粹化。要是革命的,你就站过来;要是不革命,就开你妈的路,滚你妈的蛋,罢你妈的官;造你妈的反……这样做的结果,是我们的敌人遍天下,我们的朋友孤零零。由此导致的是第四:教条化。其典型形态是“两个凡是”。其实“两个凡是”,在国际共运史上早已有之。否则,斯大林不会有那个著名的笑话:起义群众请示什么时候行动,教条主义者把《马恩全集》查了一遍,说马克思没有讲,我无可奉告?五是急性病。想一个早晨实现共产主义。如果发现一个早晨实现不了,便迁怒于环境、迁怒于条件,迁怒于盟友,迁怒于一切自己有权力、有能力、有资格、敢于迁怒的对象,便穷折腾、瞎闹腾、乱扑腾,最后是越左越革命,越革命越穷,越穷越性急,越急越折腾,直到把家当赔光,老本折完,洪水滔天,一命呜乎,这才罢了。
邓小平通过对国际共运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总结、反思,明确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27;明确了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28,指出:“各国必须根据自己的条件建设社会主义。固定的模式是没有的,也不可能有。墨守成规的观点只能导致落后,甚至失败”29,由此,“任何国家的革命道路问题,都要由本国的共产党人自己去思考和解决,别国的人对情况不熟悉,指手划脚,是要犯错误的”30。
由于中国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共产党执政的国家,中国在邓小平理论指引下,对国际共运采取了这样的态度和立场,这种带头作用、示范作用,为国际共运空前低潮之后的大恢复、大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国际共运必将出现百花齐放、各呈异彩、互相促进、共同繁荣的新局面。邓小平理论开辟了“实践社会主义”31的国际共运新时代。
关于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深远意义,我各讲了六点。六六大顺,九九归一。1999年是建国五十周年大庆,是走向新世纪的起跑线。在这辞旧迎新的时候,在这开拓奋进的年代,回顾百余年来,特别是近五十年来,近二十年来中华民族的顽强抗争史,得失成败史;联想昨天克里姆林宫红星的殒落、布加勒斯特枪声的骤起,今日俄罗斯的无奈、科索沃的悲剧,我们怎能不倍感邓小平和他的理论、他的贡献对中华民族的可贵,怎能不思潮翻卷,心海如沸。当年,一个伟人曾豪迈地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而今天,我们更衷心地希望:每个中国人都站起来。站起来,挺起腰杆向前走——沿着邓小平理论指引的道路,你将无往而不胜!
谨以此文纪念敬爱的邓小平同志诞辰95周年。
注释:
①②吉彦波,应确立一个新范畴,邓小平理论[J].长白学刊1993,(4):10—12.(《复印报刊资料·毛泽东思想研究》1993.4全文复印)。笔者此文在理论界首倡了“邓小平理论”科学范畴,比较全面地论述了邓小平理论的内涵,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继毛泽东思想之后的一个发展新阶段、党的指导思想的意义上论证了其历史地位。笔者前期关于邓小平理论的研究成果,已收入《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研究》[M]一书(甘肃人民出版社1998.1出版)。《中国青年报》、《人才开发》、《理论导刊》、《广西大学学报》、《东方论坛》等三十余家报刊以《吉彦波首倡邓小平理论科学范畴》、《待到山花烂漫时》、《寸草能报三春晖》、《理论勇气·学术敏感·超前意识》……为题,发表专访、评论、书评,介绍了笔者的研究情况。在这里笔者分别使用了邓小平理论的两重内涵:作为邓小平一生革命思想的邓小平理论;作为改革开放理论结晶,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主体内容的邓小平理论。此为行文需要而有意为之,并非偷换概念。
③吉彦波,邓小平理论是我党指导思想[J].哲里木学刊,1994,(2):42—43。
④吉彦波,论党的指导思想的层次性[J].张掖学刊,1995;(2):19——21。
⑤吉彦波,邓小平理论是我们的旗帜[J].大连教育学院的学报,1995,(4):20—40。
⑥吉彦波,试论历史概念的马克思主义理解[J].理论与改革,1991,(2):24—27。
⑦本文完成于1998年11月14日,在甘肃政法学院有关会议上宣读,11月22日寄给《西南师大学报》。这个预言早于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的建议三个月有余。1999年4月24日编辑部通知,要求寄软盘,顺便说明。
⑧金春明,邓小平理论贡献的历史方位[J].新视野,1993,(4):13—15;《复印报刊资料·毛泽东思想研究》1993,(4)全文复印。
⑨吉彦波,也说“邓小平理论贡献的历史方位”[J].张掖师专学报,1995,(2):1—7;收入拙著;《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研究》,兰州大学出版社1998.1出版。
⑩111213212227282930邓小平文选[M].人民出版社,第3卷1993.10,第1版第173页,第3卷第382页,第2卷1994。10,第2版第165页,第2卷第42页。第3卷第375页,第3卷第382页,第3卷第373页,第3卷第373页,第3卷第292页,第27页。
141516181920江泽民,在学习《邓小平文选》第3卷报告会上的讲话[N].甘肃日报:1993.11.3。
17列宁全集[M].第5卷第283页。
232425马恩全集[M].第32卷541页,第13卷第9页,第1卷第611页。
26吉彦波,论邓小平哲学思想的体系性[J].桂海论丛,1994,(4):17—20。
31吉彦波,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研究[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8:158--165;此文原载《许昌师专学报》(1997.2),《复印报刊资料·毛泽东思想研究》1997.6全文复印,题目是《革命社会主义·教条社会主义·实践社会主义》,文章把社会主义分为空想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教条社会主义、实践社会主义五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