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十二五”改革的障碍与阻力 //十二五如何最大限度凝聚改革共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4:04:40
探析“十二五”改革的障碍与阻力 // 十二五如何最大限度凝聚改革共识 // “十二五”继续高扬公平正义之旗
2010年11月03日 08:24:34  来源: 半月谈 【字号大小】【留言】【打印】【关闭】



面对各方阻力“十二五”改革如何乘风破浪?
“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必须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举世瞩目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用简洁清晰的笔触勾勒出中国未来五年在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发展路径,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其中用整段篇幅阐述改革,充分传达出当前改革的紧迫性,以及改革在“十二五”发展路径中的重要地位及特殊分量。
中国遭遇“成长的烦恼”
改革一词我们并不陌生,自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一直走的就是改革之路,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
在短短的30多年时间里,中国实现了工业化、城市化和社会转型: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正向全面小康迈进,民生总体状况发生了深刻变化。风雷激荡的伟大实践雄辩地证明,改革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选择,不改革只有死路一条。
然而,正如任何事物发展到一定阶段都会遇到“瓶颈期”一样。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在经历“华丽”转身的同时,也遭遇到了“成长的烦恼”,中国社会走到了一个矛盾凸显的时期。
粗放型发展方式难以为继,各种社会问题接踵而至:房价高、入学难、看病贵、食品不安全、劳资矛盾凸显、收入差距拉大、环境污染恶化等问题盘根错节;政府管理体制存在诸多弊端,政出多门、机构重叠、政事不分、成本过高、部门利益、权钱交易等现象层出不穷,公共服务均等化体系远未确立;当前世界经济的复苏基础尚不稳固,各国为求脱困绞尽脑汁,国际货币战、贸易战风声鹤唳,中国制造遭遇狙击。
战略机遇期和矛盾凸显期并存,是中国当今所处历史阶段的鲜明特征。缓解矛盾与冲突,拥抱机遇和发展,都需要继续推进改革。因此,尽管走过了30多年的辉煌历程,中国改革的使命仍远未结束,更艰巨的任务还在前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纷繁复杂的国内国际局势,中国的经济和社会能否成功转型,中国能否顺利进入新一轮高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十二五”,将是中国改革的一次大考。
搜索更多改革路径 十二五 的新闻
发展改革委:“十二五”规划《纲要》将包含收入分配改革等目标和指标
发展改革委:请全国人民为“十二五”规划建言献策
“十二五”继续高扬公平正义之旗
十二五如何最大限度凝聚改革共识
科技部部长万钢展望我国“十二五”科技发展
从“十二五”规划建议看百姓生活“增长点”
十二五如何最大限度凝聚改革共识
2010年11月02日 08:29:16  来源: 半月谈 【字号大小】【留言】【打印】【关闭】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如此定位即将开始的下一个五年:“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全会强调,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强大动力,必须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这意味着,今后五年仍将成为“改革年”,并且是“改革攻坚之年”、“全面改革之年”。(《半月谈》2010年第20期)

漫画:“十二五”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中央的这一高调宣示,与胡锦涛、温家宝等此前关于改革的一系列重要讲话一脉相承,客观上是对近几年围绕改革问题所产生的诸多争论的回应,也指明了改革的着力点和方向,有助于纠正那些对改革的偏颇甚至错误的认识,从而在全社会最大限度地凝聚起改革共识。
众所周知,中国经济社会30多年来得以飞速发展的基本经验,就是改革开放。然而,进入新世纪以来,改革遭遇了某种“瓶颈”,一股怀疑、动摇乃至否定改革的情绪有所蔓延。
改革在认知上的这种分歧以及实践中的胶着,恰恰反映了中国改革大业的艰巨和复杂。实际上,剖析改革进程中引发人们疑虑的种种困难和问题,它们并非改革本身造成的,相反,正是改革不够彻底或者出现偏差所致。一方面,是经济体制改革没有真正到位,尚未建立起完备、健康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另一方面,是政治、社会、文化等领域的改革同经济体制改革不相匹配,特别是政治体制改革和社会体制改革相对滞后,成为经济体制改革的掣肘因素。
中央高层对此有着清醒而深刻的体认,五中全会表示将推进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体制在内的全方位改革,可谓高屋建瓴,切中要害。全会确定的基本经济制度、行政体制、财税体制、金融体制、资源性产品和要素市场以及社会事业体制等六大改革重点,更是体现了对“十二五”期间改革路径的精准把握。
人们在解决温饱之后,必然更加关注平等、公平、正义。推进民生新政的深化,打破利益分享的瓶颈,必然引发公民权利保障的强烈诉求。加快改革的任务,更多地指向“社会事业”,指向“公共领域”,指向“公民权益”。
利益集团化、利益部门化、利益地方化,已成政府治理顽疾。权力与资本联手形成的利益集团在改革中所扮演的角色,让不少改革成果被吞噬,使许多改革政策变形,权钱交易的手段花样不断翻新,腐败敛财的环节链条不断拉长。加快社会体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已是当务之急。从经济体制改革进发,于社会体制改革突破,向政治体制改革深入。社会体制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配套和延伸,是政治体制改革的支持、承载和奠基。
搜索更多科学发展观 改革攻坚 的新闻
从“十二五”规划建议看中国方位:结构调整 发力攻坚
科技部部长描绘十二五蓝图:中国成创新型国家
“十二五”我国将围绕五重点形成饮用水安全多级屏障
从“十二五”规划建议看百姓生活“增长点”
十二五规划“追求民富”成为十七届五中全会最大亮点
能源“十二五” 201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将占11%
“十二五”继续高扬公平正义之旗
2010年11月02日 13:34:44  来源: 半月谈 【字号大小】【留言】【打印】【关闭】



公平正义将是未来高举的旗帜
举世瞩目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召开后,迅速引起社会各界热议。可以说,面对处于“关键时期”和“攻坚时期”的“十二五”,全会沉着冷静,用理性务实的态度为中国描绘出一幅切实可行的发展蓝图。
在这幅标志中国未来五年走向的蓝图上,人们不难发现一个清晰的坐标:公平正义。尽管在数千字的全会公报中,只有一处直接提到“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但细读公报全文对于“十二五”发展路径的描述,公平正义的精神正如一条红线贯穿始终。
公平正义的精神,首先体现在对保障与改善民生的极大重视。全会不但高屋建瓴地提出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还用大段篇幅对如何改善民生做出具体安排,其中不乏“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等直接涉及社会公平问题的内容。
众所周知,在当今中国,公平正义并非抽象的政治概念,保障和改善民生就是现实中极其重要的公平正义。全会提出,城乡居民收入在“十二五”要“普遍较快增加”,这无疑是对人民群众呼唤公平正义、期待“过上更好生活”的最具诚意的回应。
公平正义的精神,还体现在对改革的强力推进上。显然,改革中遇到的公平正义问题,仍然需要通过推进改革来解决。全会强调,“必须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而所涉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和社会体制改革,均属于上层建筑范畴,正是当前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领域。这些体制机制改革的逐步到位,无疑将为公平正义的实现奠定良好的制度基础。
公平正义的精神,在经济发展的部署上同样有所体现。“十二五”将“攻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全会公报对其论述篇幅最大,内容最为详尽。在科学发展的主题引导下,“十二五”的经济发展有“四个更加注重”的具体要求,其目标之一正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这就把“十二五”期间经济发展与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紧密联系起来。
显然,“十二五”的经济社会发展将继续高扬公平正义之旗,这是全会对“十二五”的重点部署之一,也是我们党对全体人民的庄严承诺。我们也应该看到,公平正义的实现不能一蹴而就,它不仅需要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切实推进,更需要全体公民的有序参与。从这个意义上讲,全会公报不仅是一篇公平正义的宣言和承诺书,更是公平正义发展的一个崭新起点。(《半月谈内部版》2010年第11期,文 辛锐)
搜索更多公平正义 十二五 的新闻
国家发改委开展为“十二五”规划建言献策活动
“十二五”继续高扬公平正义之旗
十二五如何最大限度凝聚改革共识
科技部部长描绘十二五蓝图:中国成创新型国家
从“十二五”规划建议看百姓生活“增长点”
十二五规划“三个第一次”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