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十二五”时期的中国银行业改革与发展99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19:29:58
本文作者(葛兆强),请您在阅读本文时尊重作者版权。摘要:受本轮全球经济金融危机影响,“十二五”时期世界经济金融发展格局将发生重大变革,全球银行业也将发生结构调整。本文分析了“十二五”时期中国银行业面临的经济金融环境,并对这一时期中国银行业改革发展的基本定位及具体路径进行了探讨。关键词:中国银行业;改革;发展Abstract:By the global economic and financial crisis,in the next five years,the pattern of world economic and financial development will undergo a major change,the global banking industry will also occur structural adjustment. This paper analyzes China’s economic and financial environment facing the banking sector,and China’s banking sector reform and development in this period.Key Words:China’s banking sector,reform,development“十二五”时期,世界经济将迈向复苏,中国经济也会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但是,在本次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的重创之下,“十二五”时期的世界经济金融发展格局将发生重大变革,全球银行业也将由此而发生根本性的结构调整:一是去杠杆化将可能进一步延续,银行业的规模不可避免地会有所缩小。二是危机对全球经济格局造成的根本性影响,将使世界银行业的区域格局难以实现原有轨道的回归,世界银行业将可能进入“战国”时期。三是商业银行的服务模式会发生变化。无论是美国的混业监管模式,还是法国、意大利的功能性监管模式,以及英国的统一监管模式,在本次危机中都暴露出其缺陷。当然,危机也彰显出中国的机构性监管存在不足。所以,“十二五”时期世界各国会重新建构监管模式,这将导致银行的服务模式发生重大变革。在这种背景下,如何定位“十二五”时期的中国银行业改革开放?如何规划和推进中国银行业未来五年的发展?等等问题,就成为当前决策部门和监管当局面临的重要课题。一、“十二五”时期中国银行业面临的经济金融环境本次全球金融危机延续已近三年,尽管各国政府都采取了积极的拯救措施,而且各种积极因素不断显现,以致于许多人认为后危机时代已经来临,但金融危机导致的经济衰退仍在困扰全球,世界经济前景仍不明朗,危机带来的创伤在短期内尚难以痊愈,“十二五”时期世界经济格局和中国的经济金融运行将由此发生深刻变化。从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看,由于本次危机影响的长期性和不确定性,“十二五”时期世界经济格局将会发生以下变革:一是世界消费和储蓄的平衡关系以及世界市场格局会发生重大变化;二是实体经济发展将越来越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世界范围内的企业并购和产业重组浪潮将再次兴起;三是低碳经济的发展,将引致世界经济发展模式发生变革;四是新兴经济体的世界市场份额将会上升,世界经济结构非均衡格局有所改善;五是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提速,由美元、欧元、日元、人民币、黄金、特别提款权等多种货币相互制衡的国际货币格局将逐步形成。静态地看,世界消费和储蓄平衡关系的变化即美国高消费、低储蓄格局的打破,将对中国对外贸易出口产生巨大的影响。危机之前,国际市场对中国的需求是持续增长的。危机爆发后,这种局面已成为昨日黄花。在外需缩减、出口动能减弱的情况下,中国经济发展必须更多地依赖内需,必须通过内需的增长来弥补出口的下降。同时,发达国家对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视将对中国带来严峻挑战。尽管目前中国在风能、太阳能等领域具有一定的技术优势,而且产能很大,但是,中国的环境污染和减排压力也非常大。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因经济快速增长而产生的环境保护欠账不少。基于外部压力和内在的长期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发展低碳经济将会纳入“十二五”规划,成为中国政府的政策选择。从实体经济发展看,由于重归实业将成为发达国家的选择,所以,“十二五”时期中国的实体经济将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在劳动力成本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中国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将遇到其他新兴经济体的有力竞争,而高科技产业和新兴产业则会受到发达国家的挤压。鉴于中国政府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不会在短期内退出,未来一段时期,中国经济仍将保持持续向好的发展势头,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会继续得到提升,而且在全球经济格局调整中的话语权将逐步增强。由此,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中,人民币作为国际货币的地位将逐渐被认可,“十二五”时期的人民币将有望成为国际货币,这不仅可以使中国分享国际铸币税,提升中国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话语权,而且将改善中国的贸易条件和对外投资条件,扩展中资金融机构的成长空间,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推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从国内的情况看,一些深层次的制度性改革将在“十二五”时期加速推进,长期性问题与短期性问题的解决将会得到兼顾。经过30年持续的经济增长,中国的经济实力大大提高,但本次金融危机使中国经济增长中深层次的制度性和结构性问题表现得更为突出。因此,切实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问题,把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紧密结合起来,推进社会保障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保护弱势人群,及时有效化解社会发展潜在的动荡因素,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进步,将是“十二五”时期中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重要课题。尤其是本次危机使得中国的决策层和学术界对传统的经济理论进行了重新审视,许多新的观念将会得到不断强化。比如,市场以及市场机制并不一定能高效地对经济金融活动进行调节;放松管制并不一定能够带来市场的高效率,市场失灵是一种常态,对市场实施管制是必要的;金融创新带来的价值并不总是正面的,等等。这些观念的强化,将使得政府的经济决策管理思维模式发生较大变化。

基于以上分析,“十二五”时期的中国经济发展将可能发生以下演变。首先,国家主导型的市场经济体制将逐步弱化,大企业型与企业家型相混合的市场经济体制将逐步确立。其次,消费将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导因素,内需的扩大将推动经济增长方式实现根本性转变。第三,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将加速推进,建设更为强大的工业体系依然是“十二五”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中心内容。第四,在加快工业化进程的同时,城市化将成为政府的战略选择,城市化进程将大大加快,由此带动内需的快速增长。第五,以改革和创新为动力的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将成为“十二五”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主题。第六,在发达国家“去杠杆化”的浪潮中,中国经济将加快“加杠杆化”的进程。第七,金融创新是“十二五”中国金融业发展的主旋律。第八,金融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中国银行业的国际化程度不断提升。第九,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审慎推进,积极参与国际金融体系重建。

 

受“十二五”时期经济发展演变的影响,这一时期中国银行业的经营与发展将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和风险。首先,世界经济格局的调整将使得中国银行业的发展速度减缓,经营国际化的风险也会有所放大。其次,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将使得企业更趋于多样化和大型化,商业银行的风险识别能力面临挑战,企业倒闭、兼并带来的风险将会增大。第三,在大城市发展进入极限的情况下,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主要载体将集中于二、三线城市。这些地区的金融生态环境,包括经济发展水平、发展潜力、企业规模、技术水平、诚信文化等相对较薄弱,这将对中国银行业的风险管理能力提出挑战。第四,尽管新能源、新技术、低碳经济是未来经济发展的增长点,但目前还没有发现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驱动力,而由于配套设施、宏观调控等不足,新兴产业将会出现低效、低附加值和过剩的风险。第五,中国人口红利日趋衰竭,老龄化进程加快,投资和消费能力都受到制约。同时,市场化、对外开放等经济发展动因的边际效应减弱,在世界经济有可能出现的长波萧条期,国内外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都会传导到中国的银行系统。第六,在经济金融全球化进一步发展的背景下,“走出去”是中国银行业的必然趋势,但从中国银行业目前的管理素质、创新能力、客户基础、业务结构、竞争能力和国际化经验等来看,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必然会伴随许多风险。第七,从商业银行自身的素质看,尽管已有的改革成就卓著,但公司治理还不完善,内控机制仍不健全,基础管理比较薄弱,风险管理和控制能力有待提高,金融服务水平也需要提升。

 

当然,“十二五”时期中国银行业也面临着一些机遇。比如,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的演变将为商业银行开展国际、国内业务提供很多新的机会。再如,商业银行的金融生态环境将会不断改善,中国银行业的经营环境将更加成熟和稳定,商业银行的经营质量将会由此得到提高。

 

总的看来,“十二五”时期的中国银行业将面临国际和国内全新的经济金融环境,传统的经济模式、发展方式、经营结构和管理体制将很难适应这些新的变化,所以,加快经营模式和发展方式转型,进一步扩大银行业的对外开放,继续强化和改进金融监管,从而不断提高中国银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将是“十二五”时期中国银行业改革与发展的主题。

 

二、“十二五”时期中国银行业改革发展的基本定位

 

(一)加快商业银行经营转型,巩固和提升中国银行业的国际地位

 

尽管本次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产生了巨大影响,但对银行业的直接影响是比较小的。而且,中国银行业的实力和国际地位有了前所未有的提升,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已经进入了世界1000家大银行的前十名并囊括了前三甲。尽管这种排名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危机造成的短期效应,但它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中国银行业的稳健程度和未来的发展潜力。能否继续巩固和提升中国银行业的国际地位,将是“十二五”时期中国银行业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任务。

 

基于国际国内经济金融环境演变的不确定性和中国银行业现有的发展水平,“十二五”时期要巩固和提升中国银行业的国际地位,必须实现商业银行的经营转型。按照制度经济学的观点,转型就是制度变迁,是用一种制度或制度安排来替代原有的处于非均衡状态的制度或制度安排。具体到商业银行经营转型,是指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和发展方式的转变,即推动商业银行业务、利润和价值增长的各种经营管理要素投入及其组合方式的转变,其实质是指商业银行依赖什么要素,借助何种手段,通过怎样的途径,来实现业务规模的扩张、营利能力的提升和银行价值的增长。从本质上看,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经营转型的方向就是要彻底摒弃单纯追求规模与数量扩张的外延式增长方式,向多元化价值增值型的内涵式增长方式转变,彻底摒弃高资本消耗、低产出效率的粗放型经营模式,向以结构调整、机制优化为基础的集约型经营模式转变。从内涵方面看,商业银行经营转型既涵盖业务结构、客户结构、产品结构、财务结构,也包括治理结构、组织结构、管理架构、业务流程的变革。其中,结构调整是经营转型的核心,包括客户结构、业务结构、产品结构、收入结构、组织结构、人员结构等。完善机制是经营转型的关键,要充分运用机制的力量去推动经营转型,不仅要研究单个机制的完善,还要研究机制之间的相互推动。控制风险是经营转型的根本,经营转型的进度和深度必须建立在风险可控的基础之上。

从经营转型的目标看,最根本的目标是构建集约化经营、内涵式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商业银行。具体而言,成功的经营转型必须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主动适应外部经济金融环境变化,提供全面、优质、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减少社会交易成本,促进社会财富稳步增长,推动中国金融业持续性发展,促进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继续扩大对外开放,提高中国银行业的国际化水平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取得了显著成绩。从“引进来”方面看,截至2008年底,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和交通银行4家大型商业银行先后引进9家境外机构投资者,24家中小商业银行引进33家境外机构投资者,3家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引进3家境外机构投资者,共引进资本327.8亿美元。此外,26家非银行金融机构引进25家境外机构投资者,引进境外资本11.2亿美元。而且,在中国境内注册的外资和合资法人银行机构共30,25个国家和地区的75家外资银行在中国设立了116家分行,在华外资银行资产总额达到13448 亿元,外资银行已经成为中国银行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走出去”方面看,截至2008年底,5家大型商业银行共有78家一级境外营业性机构;共收购(或参股)5家境外机构,涉及收购金额约71.3亿美元。这些境外机构分布在亚洲、欧洲、美洲、非洲和大洋洲,业务范围涵盖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保险等多种金融服务领域;中小商业银行海外布局也开始起步。“十二五”时期,中国银行业必须适应经济金融全球化的要求,加快“走出去”的发展步伐。

 

首先,这是提升中国银行业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目前中国的一些商业银行虽然也在全球主要金融中心拥有营业性分支机构,但参与国际市场的广度与深度还很有限,中国银行业海外机构总资产占全部资产总额的比重还不到4%,远低于欧美大型银行40%左右的水平;而且业务范围有限,客户基础薄弱,还没有充分融入当地市场成为主流银行。在即将到来的国际银行业“战国”时代,如果中国银行业不尽快提升国际竞争力,将难以赢得生存发展空间。其次,这是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要求。近些年来,中国企业加快了“走出去”的步伐,最近5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年均增速达60%左右。即使在国际金融危机全面爆发的不利形势下,对外投资依然保持了较快增长。据中国商务部统计,2008年中国非金融类直接投资418.6亿美元,同比增长68.5%。企业跨国经营活动的蓬勃发展,迫切要求商业银行跟随其到境外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此外,近年来中国居民出境旅游探亲、留学经商等日趋频繁,对转账支付、消费信贷、信用卡刷卡等跨境金融服务的需求随之大幅增长。面对市场需求的变化,中国银行业如果不能加快国际化发展,不能提供高效、优质、全面的跨境金融服务,就无法满足中国企业和居民纷纷走出去后的金融需求,最终会面临客户流失的风险。

 

从引进来的角度看,“十二五”时期要进一步优化引进外资银行的素质和质量,要积极引导外资金融机构向中国金融发展相对不足的农村地区发展;要引导外资金融机构向内地城市发展,鼓励其优先在东北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开展业务;要在审慎监管的基础上,在合规的前提下,逐步放开外资银行独资设立或合资参股财务公司、消费金融公司以及汽车金融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

 

()进一步强化和改进银行监管,确保中国银行业的稳定健康发展

 

“十二五”时期要进一步更新银行监管理念、健全监管制度,找准监管切入点,有所为有所不为。要完善监管措施、区别对待金融衍生业务。要改变重事前准入、轻事后监管的严进宽管模式。除对需要审慎发展的投机和虚拟性较强的金融创新业务实行审批制外,大量的业务准入可以通过建立事后监督控制机制,实施动态监控,集中防范创新业务的系统性风险。同时,坚持严格的跨业监管、跨境监管,确保银行业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内控体系改进能够与金融创新和市场变革同步。优化监管环境,提升金融消费者认知能力。既要明确“一行三会”的功能和职责,避免监管交叉和监管重叠,又要适应金融业混业经营的趋势,通过联席会议等方式完善金融创新监管协调机制,避免监管空白和监管缺位,不断增强监管的敏感性、及时性、专业性和有效性。

 

三、“十二五”时期加快中国银行业改革与发展的建议

 

()商业银行必须适应环境的变化,进一步明确发展战略,实现经营模式和发展方式的转型

 

1. 重新审视并制定经营转型战略。本次全球金融危机表明,中国银行业依靠资本消耗的传统增长模式已经走到尽头,商业银行必须从这场危机中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把握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脉络,增强经营转型的前瞻性和系统性,尽快寻找一条高效、资本节约型的发展道路,切实提高中国银行业的国际竞争力。

 

2. 强化风险管理。要提高全面风险管理水平,健全内部治理结构,制定和实施明确的风险战略,强化政策制度和风险文化建设。在银行各业务条线之间要建立“防火墙”,隔离不同业务间的风险,防止局部的风险蔓延成为系统性风险。积极开发内部评级系统,全面覆盖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等各类风险,依靠风险量化技术,对风险与收益进行量化管理;开发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对风险的全过程的动态、实时监控。完善内部审计管理体系,构建科学、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模式,严格实行分级授权、分级管理制度,完善集体决策制度,完善岗位自控、部门互控、稽核检查等防线,确保内部管理制度的贯彻执行。

3. 加强资本管理。要高度重视对经济资本的科学管理,自主地用有限的资本制约银行规模的无限扩张,加快运用RAROCEVA等风险调整收益的方法,强化分支机构对风险资产的自我约束,强化资本有限性和有偿使用的观念。面对经济不确定性条件下的信贷超高速增长,商业银行应更加注重效益、质量、规模的协调发展,注重长期资本管理,提高银行资本质量及压力时期的缓冲资本准备,避免重蹈欧美银行的覆辙。通过建立内部风险模型,测算出银行经营活动面临的潜在损失,并综合考虑监管要求、股东回报和承担的风险等因素后,估计银行需要的资本总量,恰当选择次级债、混合债等资本工具,在资本配置过程中保证资本被分配到最能发挥其作用的领域,并将风险调整业绩衡量与奖励挂钩。

 

4. 优化盈利结构。在当前复杂的形势下,要通过优化资本配置引导业务健康发展,通过发展零售业务优化业务结构,通过发展中小企业客户优化客户结构,通过发展中间业务调整收入结构,通过降低风险资产比例、提高主动负债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具体而言,在客户选择上,对公业务从主要依赖大型公司客户逐步向优质大中小客户协调发展转变。在资源配置上,从以规模主导的经营模式向以经济资本管理为中心、真实利润为主导的经营模式转变。在业务结构调整上,从以对公业务为主的业务结构向对公和对私业务协调发展的业务结构转变,在公司业务和零售业务、大公司业务和中小企业业务之间形成相对平衡的业务结构,通过产品创新、渠道整合、联动营销等方式实现业务的协调发展。在收入结构上,从传统风险收入为主体的盈利结构向以风险收入和收费收入并重的业务结构转变。

 

5. 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前提下提高创新能力。要采取有效措施识别、计量、检测、控制金融创新带来的风险,将创新活动的风险管理与其他传统业务的风险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制定和严格执行有效的风险管理程序和风险管理措施。要从提升核心竞争能力和盈利能力出发,完善创新的组织机制,强化创新支持保障体系。积极推进体制创新,强化综合化、个性化产品和服务的创新,通过引进和开发等多种途径积极推进信息技术创新。要培养一批对市场具有灵活反应能力的员工,及时了解、满足客户的需求,设计市场需要的产品。做好资金内部转移定价工作,理顺前台销售、中台研发和定价、后台部门之间的协作创新流程。稳步推进综合化经营,开发跨市场、跨机构、跨产品的金融业务。

 

()监管当局要正确处理银行监管内部以及与其他相关监管的关系,不断提升银行监管的前瞻性和中国银行体系运行的稳健性

 

1. 正确认识金融监管与金融创新的关系。在全球银行业面临结构性调整的过程中,银行业监管的改革尤其是金融监管与金融创新之间的矛盾与协调至关重要。创新和监管是一种博弈,它讲求平衡而非输赢。一切创新活动都必须置于有效的监管之内,既要有效创新、突破,又要预测、防范风险。要通过有效的日常的监管和监控,把金融创新作为金融发展的原动力,同时把金融创新带来风险的可能性控制到最小。目前,商业银行自上而下的架构层次已经不能适应全球化市场的风险管理要求。银行监管者应充分认识到危机的系统性,从全面的角度而不是从局部的或者单个机构的角度来观察风险。

 

2. 正确认识金融管制与金融监管的关系。金融管制与金融监管是两个不同概念。管制有控制的意思,有权属之义,不仅有法律授权下的管理权,还有实际所有权下的控制权。监管没有控制的意思,即没有实际所有权下的控制权,但有法律授权下的管理权。管制是一种直接的、强制性的控制,监管则是一种间接的、强制性的监督和管理。而且,管制的范围要小于监管的范围,管制是出于强硬的管理动机以控制金融风险,而监管是为了防范金融风险、稳定金融秩序、保护投资者、熨平市场运行。

 

因此,我们必须正确理解金融管制与金融监管的关系,在非常态下,监管当局可以对商业银行的经营、创新与发展进行更多的管理与限制,主要侧重于对商业银行市场准入的限制和全面风险的管控。在常态下,监管当局对商业银行的经营、创新与发展应给予鼓励、支持和指导,主要侧重于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的提升和业务的稳健发展。目前,中国的金融监管在一定程度上混淆了金融监管与金融管制的界区,导致了监管过度、监管真空和监管冲突等问题的发生。因此,在“十二五”期间,我们必须正确理解和处理金融管制与金融监管的关系。

 

3. 正确认识对外开放与对内开放的关系。进一步加快对外开放是“十二五”时期中国银行业发展的主题,在继续注重“引进来”的同时,更应加快“走出去”。但是,在这个过程中,要妥善处理好对外开放与对内开放的关系。中国银行业的开放不但包括对外开放,也包括对内开放,两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经过多年努力,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已经取得很大的成绩,外资银行在经营地域、客户、业务等方面均实现了“国民待遇”。但对内开放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强。加快中国银行业对内开放有利于优化中国的银行体系,有利于促进银行业的市场竞争,有利于促进中小企业摆脱融资困境,有利于规范和疏导民间信用组织和地下金融活动。因此,“十二五”时期监管当局应逐步放松有关行业准入标准,推进银行业对内开放进程。一是放宽优秀中资银行在地域和业务方面的市场准入;二是放宽民间资本对银行业的准入,允许其依法投资或入股银行业金融机构;三是“改造”与“新建”并举,积极发展中小民营银行。

4. 正确认识货币政策与监管政策的关系。作为调控和管理金融活动的两大政策手段,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和中国银监会的监管政策在目标取向上是一致的,两者也是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银行监管所创造的安全且富有效率的金融体系,是实施货币政策的重要条件;而独立的货币政策所创造的稳定的货币环境,也是有效实施监管的最为关键性的市场环境。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短期目标差异、信息共享缺乏、机构协调不畅等诸多原因,两者存在着政策效果相抵甚至冲突的可能性。譬如,为了促使经济走出低谷,央行力推宽松货币政策,但由于在下行周期监管政策自然趋紧,资本充足率、不良资产关注程度等方面要求提升,对银行的贷款扩张能力以及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等形成明显的制约,部分抵消宽松货币政策的效果。为此,“十二五”时期应通过建立有效的组织协调机制、加强信息共享和沟通、推动两者人员互相学习交流等方式,避免两者政策冲突,提升协调互补力度。尤其是在现阶段,通货膨胀以及资产泡沫风险逐渐显现但适度宽松货币政策退出时机尚不完全成熟,应充分认识到货币政策与监管政策两者操作空间的差异性,高度重视两者的协调,在维持宽松货币政策基调不变的基础上,通过适度收紧监管政策,积极防范金融风险。

 

5. 正确认识资本监管与风险监管的关系。《巴塞尔资本协议》实施以来,资本监管在中国银行监管中日益处于核心地位,资本充足率成为监管当局调控银行信贷规模和银行业稳健运行的主导工具。当然,应充分认识到,资本监管虽然是银行风险监管的核心,但并非风险监管的全部,更不能代替其他风险监管。从此次全球金融危机来看,促发并导致危机蔓延、银行倒闭的关键在于流动性风险,是流动性不足而不是资本充足率较低导致了银行失败,所以,加强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和操作风险的监管,应当成为“十二五”时期银行监管的核心与关键,监管当局要在继续推动资本监管水平更上一层楼的同时,高度重视流动性风险、战略风险、声誉风险等风险领域,努力搭建起一个全面风险监管体系。

 

(三)政府部门要适应国际国内经济社会环境的变化,加快职能转变,为商业银行经营转型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1. 加快政府转型。“十二五”时期中国经济增长方式将实现根本性的转变,实现增长方式转变的主要挑战不是经济社会本身,其关键在于政府转型,即实现经济运行机制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转变,确立政府在公共服务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通过政府转型形成规范的公共权力行使的制度框架。政府部门尤其要尽快转变“以追求GDP为主要目标、以扩大投资规模为主要任务、以上重化工业项目和热衷批租土地为主要途径、以行政推动和行政干预为主要手段”为特征的政府主导型经济增长方式。

 

2. 调整金融市场体系结构,建立多层次且相互联通的金融市场体系。多层次且相互联通的金融市场体系能够为商业银行提供调整资产负债结构、业务结构和收入结构的广阔平台,建议建立各金融市场联结机制,改变目前金融市场分割的局面,并逐步对商业银行开放资本市场,在有效防范风险的基础上,扩大商业银行的经营平台。建立多层次的银行体系,通过制定银行业发展规划,形成多层次银行体系,让不同层次的银行服务于不同的客户群体,避免商业银行的同质化竞争。

 

3. 培育市场机制。培育市场机制主要包括:第一,矫正资金价格机制。进一步推动利率和汇率市场化进程,并给予银行产品定价的自主权,监管机构则利用银行同业自律机制形成银行产品定价调节机制。第二,培育和发展职业经理人市场,形成市场化人才选用机制。引进市场化的评价和考核标准,培育和发展职业经理人市场,通过先市场选拔、后组织认可的方式,把优秀人才选拔到银行经营管理岗位上来。

 

4. 优化金融生态。要进一步减少各级政府对银行的行政干预;建立与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减轻商业银行的税负等。

论文:“十二五”时期的中国银行业改革与发展99 全球化下的中国银行业:未来五年改革与创新 回放:“十二五”时期的财税改革研讨会 回放:“十二五”时期的财税改革研讨会2 回放:“十二五”时期的财税改革研讨会3 回放:“十二五”时期的财税改革研讨会4 回放:“十二五”时期的财税改革研讨会5 回放:“十二五”时期的财税改革研讨会6 “十二五”时期农业和农村发展面临的挑战 “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李长春在“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调研座谈会上强调着力构建有利于文化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组织部门如何服务“十二五”时期发展? 外资银行的进入与中国银行业改革 “十二五”时期发展方式转型的基本趋势 //迟福林:以公平与可持续为目标 转变我国发展方式 “十二五”财政发展改革基本思路 探析“十二五”改革的障碍与阻力 //十二五如何最大限度凝聚改革共识 十二五时期财税改革面临收支两翼的挑战-新闻频道-和讯网 十二五时期财税改革面临收支两翼的挑战4-新闻频道-和讯网 解读“十二五”时期金融改革新看点 党的领导是实现“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根本保证 “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中国将在“十二五”时期努力创新发展模式 中国将在“十二五”时期努力创新发展模式 中国将在“十二五”时期努力创新发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