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红漫:公车改革不应耽搁于技术问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2:27:32

马红漫:公车改革不应耽搁于技术问题

2010-11-24 15:31:18 来源: 南方都市报(深圳) 跟贴 1 条 手机看新闻

南方都市报11月24日报道 由公车滥用所引致的“车轮上的腐败”亟待根治。在今年3月的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上,针对公车改革遭遇的难题,民革中央就提交了《如何破解公车改革之困局》的提案。最新的消息显示,针对民革中央的提案,国家发改委经与财政部商讨后回复称,目前该委正抓紧启动中央国家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相关工作,积极开展调查研究,促进此项工作加快推进。(11月22日《京华时报》)

长期以来,公车使用不经济的问题广遭诟病,而各地已推出的改革举措却往往难以触及根本症结。地方行政部门身兼既得利益者与改革推动者双重身份交叠,成为了相关革新的最大阻力源。此次中央部委的回复意见,预示着公车改革制度化、法制化基调初定,是为提升公车制度效率与公平的正确路径。

我国现行的公车管理体制多年来沿袭了实物供给制或配给制,弊端甚多。公开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党政机关及行政事业单位公务用车总量为200多万辆,每年公务用车消费支出1500亿元—2000亿元,占到财政支出6%—12%左右,而其中真正用于公务用途的开支仅占1/3。在近年来地方财政债台高筑的语境下,公车超负荷使用成为了一项亟待铲除的“黑洞”。事实上,除了“公车私用”方面的便利,既得利益者迟迟不肯放弃这一体制福利的关键还在于,公车使用已成为一种行政人员权利和身份的象征。坊间戏言,通过看公车的牌照号就可以判别里面乘坐官员的级别。由此,经济浪费严重、官僚气息膨胀的双重特性给公车贴上了“腐败”标签,引发了公众的不满情绪,改革呼声高涨。

在强大的舆论压力下,各地纷纷打出公车改革大旗,并探索出了诸如公车货币化、公车集中管理,以及两者相结合等模式。不可否认,高调宣传下的公车改革给官员工作作风带来了变化。诸如,江苏吴江开全国之先河,率先给全市公车安装上了GPS监控,对公车行驶状况进行全方位监控;而湖北金门市委的部分公车都贴上了公务车标识,并公布举报电话,以接受群众监督。但是,在这些各自为政的公车改革过程中,新的现实问题接踵而至,有些甚至严重影响到正常的工作效率。有公务员向媒体坦言,此前辖区森林火灾,单位组织人员前往扑灭,要求半小时到达,而公车制度改革后2个小时才到达。因为当时无法及时申请到公务车,出租车单程100元不愿意跑,50多人得租5辆中巴车。最后他们请求辖区有车单位的支持才解决了用车问题。显然,这种单纯为了节约公车使用经费而干扰救灾工作的做法实乃本末倒置。此外,一些地区在以货币补贴代替公车提供的过程中,简单地按照级别而非实际使用频率来划定补贴标准,公车改革实际上为部分官员提供了另一种特权福利。在辽宁某城市一位区长甚至获得了每年7.6万元的车贴,令舆论哗然。

公车改革应何去何从?对地方政府而言真的是一大难题。在地方官员左右手互搏之下,改革陷入到了一场没有标准的数字游戏之中,偏离了实质轨迹。所以,重塑公车形象的关键还在于,开展一场自上而下、由外及内、信息透明、全国统一的制度革新。

 

发改委即将启动的全国性调查研究,是中央部委高屋建瓴地推进公车制度改革的标志,有助于摆脱改革中既得利益者的杂音,也为制定统一的公车支出标准奠定了基础。此前,地方政府会公布公车改革带来的财政节约数据,但公众却鲜有评判其中“水分”的标尺。而在货币补贴过程中,具体的补贴金额确定也难有依据。对于这些糊涂账,往往是由地方政府“一家言”来决定,难免有藏污纳垢之嫌。从法国经验看,公开透明的公车消费标准封堵了腐败源头。法国公车购买预算由政府各部委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在年度预算中提出,经由各省代表参加的“国有汽车购置委员会”进行预审;预算批准后,再由代表国家的“国家购置集团联合会”统一从市场上购买,然后转卖给使用单位。政府还规定,个人使用的公务用车的发动机排量不得超过1.4升,一切超标要求都应该向政府总理提出。从中不难看出,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我国公车使用亟待建立权威的消费标准。作为一项公共财政,各地公车使用预算也应该经过全国人大审批的流程,而发改委等部门的全国性调查数据则给最高权力部门确定公车配备数量、划拨标准和使用方法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因为决策者身份的定位不清,既有地方性公车改革难免沉迷于技术层面的博弈,并滋生了新的利益输送风险。只有在统一改革权限、放权公众监督格局下的公车改革,才是治本之策。

(作者系经济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