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家帮助孩子学好语文?(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1:37:25
如何在家帮助孩子学好语文?(二)此文转自http://blog.sina.com.cn/u/1747199912新浪网双子的面包房  并在此向双子的付出表示感谢和敬意!

如何看图说话和阅读理解?

昨天写了低年级学生写作如何收集素材?现在写写阅读理解。语文三大块:1、字、词、句。2、阅读理解。3、作文。

原本想把“阅读理解”放到最后写。所以才有昨天写作文素材积累的事。刚才看博友文《女儿的看图写话零分》。想了很多,特别想到了阅读理解。因为冬儿也有过这样的“礼遇”, 这是孩子们的共性,所以才想先写出来。

    这个妈妈写到:看图作文:一个小女孩和妈妈站在小花园旁边,花园里面有密密的草地,还有几株开得正艳的鲜花,妈妈和女儿正在说着什么。

女儿写得主题:小女孩想到草地上去玩,妈妈告诉她,草地里面可能有蛇,不能进去,因为草很深。结果这个主题得分为零。老师说跑题了,正确的主题应该是:女孩想去采摘花朵,妈妈告诉她,鲜花也是有生命的,不能随便采摘。

刚拿到试卷,觉得女儿写得真不错,构思独特,想象丰富,能看见图中看不到的“蛇”,觉得应该鼓励她。因为作文没有限定主题,只是给出一张画。如果根据画面展开丰富的想象,什么主题都可能。这是我个人的见解,不知道对不对?(这位博友:很想和你说一下,引了你的文,但找不到你的地址了。对不起。看到请和我联系)

这个妈妈的想法是对得。只是在处理上,没有及时跟进。对孩子而言,可能会不知所措。

1、低年级的孩子和高年级孩子在写作上有很大的差别:A、高年级的孩子,学了多年的语文,阅读了大量的课外读物,积累了非常多的写作素材,有了丰富的词汇,在写作上从感性上升到了理性。加上老师的教导,如何写?写什么题材?写什么形式的文?大多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想象力相对低年级的孩子要差一些,因为有了条条框框。B、低年级的孩子,想像丰富,脑子天马行空。许多好文会从口中直述而出。由于识字太少和阅读量的局限,只能是口上谈兵。

2、低年级孩子写作的形式因上述原因只能是(1)小小作文,就是日记。(2)看图说话。都是字多字少不要紧,要求语句通顺一点就行。

(1)小小作文:冬儿两岁不到,武汉有个六岁的小女孩很会说诗,但一会就忘记说了什么?那个年代又没有录音笔之类的东西,孩子妈是个有心人,天天跟在孩子边上,拿个步步高录音机,随时录下孩子脱口而出的小诗。记得媒体还专门报导过。当时想孩子太有口才,只是妈太累了。后来冬儿小学低年级我才知,孩子妈的方法,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因为孩子“口上谈兵”让他再落到纸上的写字,可能五分之一都不到。因为真要写时全忘记了。这是低年级孩子的通病,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积累,脑子的发育各方面会慢慢好起来,所以有了小小作文。

(2)看图说话:低年级的“看画说话”不是真正的作文,很多家长没有搞清楚。它是什么?其实就是高年级的“阅读理解”。只不过一个是图,一个是字。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根据个人的想法,对“看图说话”和“理解阅读”进行不同的诠释。“看图说话”有唯一的答案,与“阅读理解”有唯一的标准答案一样,本身就很荒谬。

冬儿小学一年级下学期开学时,语文老师让孩子画一幅充满朝气的校园图,同学们画什么都有。冬儿中午拿画回来给我看,上面老师打了大大的问号。我看来看去,一张大纸上分四块,每一块里面有很多小长点和房子什么的。看不出冬儿画了什么?冬儿委屈的指给我看:“妈妈。这是四幅连着的画:第一幅是很多小朋友排队在操场上看五星红旗升起来……第二幅是小朋友围在一起出主意玩游戏……第三幅是游戏开始小朋友围着操场跑,有几个跑到校门口……第四幅是上课铃响了,大家一起跑回教室……”其实冬儿讲到第二幅,我就看明白了,内心深深的震撼。

因为冬儿画了许许多多动感十足的孩子,虽然每个人都只用五个小条来表示,画面上仰望着五星红旗,排成一行行的孩子;头顶在一起围成一圈出主意的孩子,分散四处奔跑中躲闪的孩子和跑到校门口再回跑的孩子;最绝的是一起跑向教室你挤我拥的一个个小人,真真是活灵活现。

我当时激动万分,不停得说:“冬儿画得太好了,妈妈是永远想不出来的。”“老师说不知我在画什么?”“你有没有和老师说啊?”“同学都在和老师说话,我就没说……”“不要紧,冬儿,你画得太好了,老师知道了会认可你的画,主要是你要学会等老师空了,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

我当即给冬儿的老师写了一封长信,现在想不起内容了,大概的意思是:冬儿画得这些小人人同学,虽然看不出五官,没有手脚。但能强烈的感受到他们活力四射,深深得沉浸游戏的喜悦中,开开心心玩耍和上学。从这幅画中,看出了冬儿是那样的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给“杆杆人”注入了有意义的生命……晚上冬儿回来开心地说:老师要了她的画,拿着看了半天,不停得点头……

所以在这罗嗦,是想告诉上面这位妈妈:孩子可能跑题,会扣分,但她的想象力一定要让老师来肯定,如何做?就要家长的智慧了。肯定孩子,并不是否定考卷。是让孩子知道“看图说话”会有很多种答案,让孩子学着思考,用不同的眼光去看问题。

冬儿在黄冈小学五年半时间里,有幸遇上了一个抛开标准答案的语文老师,要求他们对“阅读理解”给出自己的想法,不准抄标准。谁抄扣得一分也没有。所以培养了孩子们在阅读上,学会思考的能力。但是六年级下半年冬儿到了苏州,“阅读理解”必需按准标答案来,冬儿为此还哭过,不理解自己错在什么地方?后来只能抄买来的标准书。“阅读理解”这块到现在,冬儿都过不了关,因为要一篇篇文背下标准答案来,如果换一个问法,冬儿就只有自己答,又不知错还是对,所以不喜欢语文中的“阅读理解”,更抵触“背”。

为了帮助孩子,我买了“阅读理解”的书,自己做了再对答案,看看有的沾点边,有的边也不沾。不得不感叹“阅读理解”的标准答案我都无法理解,一个孩子如何理解?想想算了。“阅读理解”这块冬儿能做多少做多少吧……

这就是从“看图说话”想到的“阅读理解”,更想到应试教育的弊端。所以为什么我想把“阅读理解”放在最后写得原因。家长只能帮到孩子找答案,其它无法帮。很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