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高一历史上册全册教案下载3(还有1,2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5:01:07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一、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
了解战后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采取的措施;理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福利国家、第三产业、“新经济”的概念。能够运用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措施来理解战后出现的新变化;通过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评价,培养学生用一分为二的史学观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用多媒体显示二战后留下的垃圾和废墟。在满目疮痍的氛围中,问“如何重建家园”,导入新课。采用 “回顾昨天、把握今天、展望明天”的思路展开教学,通过对“昨天”的回顾让学生自主学习掌握好历史知识点,以“今天”的现实问题引导学生探究、思考,以“明天”的思辩延伸展望历史的发展趋势,把握时代的脉搏。
3、情感态度目标:
通过对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调整的分析,认识到人类社会发展的共性,从而正确看待国家政策的调整。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学会如何应对世界的新变化,从而培养学生的历史使命感,激发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动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加强了干预经济,资本主义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教学难点:如何全面认识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三、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以沉重的声调讲述)经历过二战的冲击,德、意、日三个战败国的经济几近崩溃,西欧各国也是满目疮痍,百废待兴。(以二战中被毁的英国考文垂大教堂废墟等图片呈现战后的垃圾,瓦砾和废墟)面对如此景况,应当怎么办才能重建家园,恢复经济的繁荣呢?(引起学生思考,导入新课)
一、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活动一:自主学习
问:面对二战后的经济现状,用原有的自由资本主义经济理论能实现战后的重建与经济复兴吗?
讲述:原有的经济理论已然不足以解决战后重建,一种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的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为西方国家所青睐,那么什么是凯恩斯主义?我们先看录像。
(播放录像):凯恩斯写信给美国总统的阐述自己的经济观点
(显示):1、凯恩斯主义
(1)     产生的背景(2)主张(3)特点
讲述: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盛行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的凯恩斯主义促进了西方国家经济的恢复与高速发展,西方国家进入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那么西方国家是不是有此理论就可以保证资本主义的发展一帆风顺了呢?
通过学生自主阅读学习找出“黄金时期”和“滞胀”现象的表现及原因,请学生回答后通过(投影显示):
2、黄金时期
表现:战后经济进入快速增长时期,出现战后20年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
原因:(1)政府实行国家干预的经济政策(凯恩斯主义)
(2)利用科技革命发展新兴产业,推动经济发展
3、70年代初的“滞胀”现象
表现:生产相对过剩且停滞;失业严重 , 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外贸增长趋缓
特点:生产停滞和通货膨胀并存,相互交织
原因:(1)供给严重超过需求,导致生产下降, 出现经济危机 。(根本原因)
(2)石油输出国组织大幅度提高石油价格,引发石油危机。(直接原因)
过渡:
凯恩斯主义国家干预的经济政策避免了自由放任下的生产盲目性,出现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但是由于国家对私人企业管制过严,70年代初又出现了“滞胀”现象,那么应当如何解决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中的“滞胀”现象呢?
4、混合经济:
表现:应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建立政府干预与市场相结合,国有制与私有制相并存的“混合经济”
活动二:学习延伸
(显示)
分组讨论:伟人小平说过:不管黑猫白猫,能抓住老鼠的就是好猫。联系我国“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与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计划与市场具有互补性”。我们应当如何看待(评价)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干预政策?
通过讨论得出评价
(显示)
干预的作用:
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私人资本生产的盲目性,一定程度上缓和了资本主义的社会矛盾
干预的不足:
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加剧矛盾的发展,最终加深资本主义经济的停滞趋势(97年金融危机、美01年经济衰退)
过渡:
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干预政策起到积极作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会矛盾,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为了更好的缓和社会矛盾,西方国家着手建立福利国家来缓和矛盾。
二、             建立“福利国家”
活动一:自主学习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自主学习建立福利国家的目的、实质和概况?
(显示):
目的:缓解贫富悬殊带来的矛盾
实质:国家干预社会财富的分配,“劫”富济贫
概况:(1)过程:
成功实践: 20世纪30年代
发展完备: 20世纪六七十年代
缩小规模: 20世纪八十年代
(2)建立比较完善的福利制度的基础(生产力提高)
(3)社会福利资金来(个人缴纳、企业缴纳、国家补贴)
(4)福利种类(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养老保险等)
(5)特点(覆盖面广,低收入阶层受惠多)
活动二:合作探究
2、(通过显示福利国家的一些图片、材料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得出对福利国家的评价)
(显示)
特点:覆盖面广,低收入阶层受惠多。
评价:西方的福利制度对社会的稳定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也给国家财政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而且覆盖社会多方面的福利项目也起了“养懒人”的消极作用。
(显示):
[学思之窗]
20世纪80年代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谈到“福利国家”制度时说“社会有一张梯子和一张安全网,梯子用来供人们自己努力改善生活,安全网则用来防止人们跌入深渊”。
想一想:怎样理解“梯子”和“安全网”的说法?
(点拨学生领悟“梯子”和“安全网”的含义)
活动三:学习延伸
讲述:在当今西方国家构建福利国家时,十七大胡主席进一步明确构建“和谐社会” “小康社会”的宏亮声音响彻神州大地。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这宏亮的声音:
(播放十七大胡主席讲话)
讲述:听了胡主席振奋人心的讲话我们有理由相信我们的社会将会更加美好和谐! 我国的小康社会和西方国家的福利国家究竟有什么联系与区别呢?(引起学生思考)
(显示):
探究:
请同学们思考“和谐社会”“小康社会”与“福利国家”的联系与区别?
(学生回答后总结)
过渡:不论是福利国家还是小康社会都是建立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的,社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第三产业的兴起和新经济的出现。
三、第三产业的兴起和“新经济”的出现:
活动一:自主学习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自主学习)
问:1、什么是第三产业?第三产业兴起的原因?对于经济的发展起到什么作用?
(显示):
(1)含义:第三产业也称服务行业,是相对农业和制造业这两大产业而言,并为其提供直接或间接服务的部门。包括商业、运输业、金融、保险、教育、法律、旅游等服务行业。
(2)兴起原因:①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促进了为生产服务的第三产业的发展。
②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连接第三次科技革命,通过航天飞机发射,神6等图片加深学生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认识)
③公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需求的多样化。
(3)作用: ①促进经济竞争力提高;
②拓展经济活动领域,增加就业,扩大市场,改善资源配置
③缓和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使经济发生质的飞跃。
问:2、美国新经济的含义?表现?
(显示):
含义:新经济是一种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
表现:(1)10年的高速增长
(2)良性运行:化解通货膨胀  财政赤字消失  失业率降到最低  市场繁荣
3、美国“新经济”的特点及本质:
特点:(1)较长时期经济持续繁荣高度发展。
(2)打破凯恩斯主义理论:低通货膨胀和低失业同时出现,基本实现零通胀下的充分就业 。
(3)经济运行机制发生变化:打破了经济增长、失业率和通货膨胀连动的关系。
本质: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没有改变,
经济发展的周期性仍然存在
[本课小结]
讲述:第三产业和“新经济”在当今社会发展非常快,表现也最为突出,同学们感受最为深刻的莫过于日益发展的IT行业,网络及游戏等
(显示):一些图片,如上帝在上网,耐克的集约经济,网络游戏宣传画等材料
同学们,通过本课学习,面对高科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我们应当怎么做?你们做好了迎接挑战的准备了吗?
(以此为题开展演讲,结束新课)
(投影显示):一组当今高科技的图片如航天飞机,克隆羊等图片做结束背景以呼应突出战后的新变化。
斯大林的事迹
30年代的大清洗运动
30年代初,苏联已基本形成高度集权的统制型经济体制,与此相适应,政治权力也趋向于高度集中,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及斯大林对权力的专断正在成为苏联政治领域的主导倾向。这种情况引起了党内部分领导干部的忧虑,同时,在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政策方针等具体问题上,党的领导层也一直存在分歧。虽然通过几轮政治斗争,斯大林已经清除了曾经对他的权力和路线构成威胁的老布尔什维克中的"反对派",提拔了一批忠于自己的较年轻的干部进人领导层,但他的地位还没有最后稳固,他的政策主张仍有可能遭到来自中央委员会乃至政治局成员的反对或抵制。为了把新反对派扼杀在萌芽状态,斯大林需要展开一场全面的政治清洗运动
“基洛夫事件”与大清洗运动的开始
1934年12月1日傍晚,在列宁格勒州委机关所在地斯莫尔尼宫内的走廊里,联共(布)中央政治局委员、列宁格勒州委书记基洛夫被一位潜入宫内的凶手厄古拉也夫枪杀。这一事件遂成为30年代苏联"大清洗"的开端。
基洛夫被刺事件至今是一个案情扑朔迷离的历史疑案。凶手尼古拉也夫虽然当场被捕,并由当天赶到列宁格勒的斯大林亲自审问,但审讯记录始终没有公布,尼古拉也夫当月即被枪决;另一个主要证人鲍利索夫(基洛夫的警卫队长)在前往受审路上因"交通事故"而死亡。无论基洛夫案的真相如何,有一点十分清楚,即这个事件给斯大林提供了彻底清洗一切反对派(包括潜在的对手)、巩固自己权力地位的机会和采取种种非法手段以达到上述目的的借口。斯大林当时就是按照这一逻辑行动的。
1934年12月1日晚,根据斯大林的建议,苏联中央执行委员会和人民委员会通过《关于修改各加盟共和国现行刑事诉讼法典的决议》,规定:凡属恐怖组织和对苏维埃政权工作人员进行恐怖活动的案件,侦察工作不能超过十天;控告结论在正式开庭审判前一昼夜交给被告;原告、被告双方都不参加审判;不接受判决上诉书和赦免请求书;极刑判决被宣布后立即执行。这个后来被称作"特别程序"的规定为政治清洗中采用非法手段罗织罪名、迫害异己打开了方便之门,成为斯大林随心所欲清洗政治对手的工具。此后,"大清洗"被逐步推向高潮,其中第一步就是对所谓"列宁格勒总部"的审判。
大清洗运动的全面展开
1934年12月1日晚,根据斯大林的建议,苏联中央执行委员会和人民委员会通过《关于修改各加盟共和国现行刑事诉讼法典的决议》,规定:凡属恐怖组织和对苏维埃政权工作人员进行恐怖活动的案件,侦察工作不能超过十天;控告结论在正式开庭审判前一昼夜交给被告;原告、被告双方都不参加审判;不接受判决上诉书和赦免请求书;极刑判决被宣布后立即执行。这个后来被称作"特别程序"的规定为政治清洗中采用非法手段罗织罪名、迫害异己打开了方便之门,成为斯大林随心所欲清洗政治对手的工具。此后,"大清洗"被逐步推向高潮,其中第一步就是对所谓"列宁格勒总部"的审判。
1934年12月22日,苏联政府发表侦查基洛夫案的通报,首次提到有一个名为"列宁格勒总部"的恐怖组织,说尼古拉也夫即是这个组织的成员,该组织主要由原季诺维也夫一加米涅夫反对派成员组成。12月27日,苏联政府公有关于"列宁格勒总部"的控告结论,确认基洛夫被杀是该组织指使所为,并说谋害基洛夫是该组织谋害斯大林和党的其他领导人的长远计划的一部分。在立即处死尼古拉也夫后,1935年1月15日对"总部"主要成员进行了审判,季诺维也夫等人坚决否认自己与基洛夫案有任何牵连,尽管拿不出证据,法庭仍判处季诺维也夫十年监禁,加米涅夫五年监禁。l月18日,联共(布)中央向全国党组织发出秘密信,要求各地动员所有力量深挖敌人,由此开始了遍及全国的大逮捕,制造了无数冤案。
为了给"大清洗"披上"合法"的外衣,1936年8月,苏联最高法院军事法庭举行了第一次公开审判,被告是所谓"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联合总部"成员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斯米尔诺夫等16人。审讯中,法庭没有出示任何证据,所有的指控都建立在被告的"交代"和"承认"上,在没有律师辩护的情况下,被告的"供词"被作为定罪的依据。法庭最后宣布,季诺维也夫等与已被驱逐出境的托洛茨基相勾结,主使谋杀基洛夫的罪名成立,判处16名被告死刑。判决后不到24小时,报纸即报道:死刑已经执行。
对"联合总部"的审判带动了新一轮逮捕浪潮,根据审讯中被告的"供词",又挖出了一个所谓"托洛茨基平行总部",其成员有皮达可夫、拉狄克、索柯里尼科夫等人。1937年1月,对"平行总部"进行了"大清洗"中第二次公开审判。被告被指控"接受托洛茨基指示","背叛祖国,从事侦察和军事破坏工作,实行恐怖和暗害勾当"。与第一次公开审判的程序一样(只是形式上为被告指定了"辩护人"),17名被告中皮达可夫等13人被判处死刑,拉狄克等4人被判处十年或八年监禁。
由于拉狄克在受审时交代他与布哈林、李可夫等有"罪恶的联系",1937年2月底,布哈林、李可夫在出席中央全会时被捕,次年3月,对所谓"右派一托洛茨基联盟"进行了"大清洗"中第三次公开审判。布哈林等2I名被告被以"谋害罪"和"叛国罪"起诉,其中包括布哈林、李可夫在内的19人被判处死刑
三次公开审判都是"大清洗"运动中为欺骗国内外舆论而精心炮制的假案,这几次审判所涉及的对象也只是"大清洗"中无数被冤屈者的极少数代表,实际上,"大清洗"所制造的冤假错案远比公开审判所暴露的多得多,清洗的对象从中央到基层几乎包括所有的社会领域和各个阶层。据有关资料显示,在联共(布)十七大当选的139名中央委员和候补委员中,有98人,即70%被清洗;出席十七大的1996名代表中,有1108名,即半数以上被清洗;17名政治局委员和候补委员中,除基洛夫外,有5人被杀;苏维埃和政府机构也遭到沉重打击,仅1937-1938年间被捕并处决的部人民委员就有17人,加上他们的副手和下属,数量还要翻几倍;军队也难逃厄运,1937年5月,副国防人民委员图哈切夫斯基等一批高级将领被指控犯有组织"反苏军事中心"的叛国罪而被逮捕并遭处决,随即在军队中进行了全面清洗,共有3.5万名军官被镇压,其中包括高级军官的80%,元帅的3/5,涉及所有的军区司令和绝大部分集团军司令;即使作为"大清洗"工具的保安机构--内务人民委员部自身也无法幸免,其成员被不断更新,以维持对领袖的忠诚或被当做替罪羊。"大清洗"前期领导内务部的亚哥达因不能满足斯大林的要求而于1936年9月被更加心狠手辣的叶若夫取代,不久被捕并于1938年被处决。叶若夫在按斯大林旨意把“大清洗”推向最高潮后,也遭到同样下场,1938年7月被贝利亚取代,1940年4月1日被以"毫无根据地镇压苏联人民"的罪名而枪毙。
"大清洗"究竟制造了多少冤案、杀害了多少无辜者?至今没有一个确切的统计数字,但作为一场政治性镇压运动,其规模之大、涉及面之广、危害之深,在历史上堪称空前,它是斯大林领导苏联时期最黑暗的一页。1938年以后,因考虑到苏联人民的承受力已接近极限,同时"大清洗"的目的也已基本达到,所以镇压浪潮趋于缓和,也在不同程度上纠正了一些错误做法。然而,由于斯大林并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大清洗"的错误,而是继续把它当做巩固集权体制的必要手段,因此"大清洗"的余波一直延续到战争前夕和战争初期,并在战后再掀高潮。
大清洗运动的严重后果
"大清洗"的后果表现为两个方面,其一,这场政治运动给苏联社会造成了严重创伤,各个领域的社会精华均受到摧残,人们在生命安全和行动自由得不到法律保护的环境中精神受到极大压抑,而且,在保安机构滥用非法刑讯手段和特务手段的情况下,人人自危,诬告、假供盛行,人格被扭曲,社会道德水平严重滑坡,其消极影响祸及几代人。其二,这场运动最终确立了高度中央集权体制的极端形式--斯大林个人专制。由于用持续数年的大规模镇压清除了从老布尔什维克到年轻一代干部中可能构成对自己权力挑战的对象,特别是整肃了在十七大上流露不满的代表和中央委员会,斯大林终于稳固了自己至高无上的地位,登上了权力金字塔的顶端。而且,凭借保安机构这一专政工具,斯大林得以不受法律制约,也不受党和政府机关的制约,完全将个人凌驾于党和国家之上,在党和国家的名义下实行个人专制统治。从这个意义上说,"大清洗"是苏联确立"斯大林模式'体制的最后一个。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识记:1.1953年,斯大林逝世,赫鲁晓夫上台。1956年赫鲁晓夫做《关于个人迷信及其后果》的报告。
2.1964年勃列日涅夫上台; 1975年以后,苏联经济进入停滞时期。
3.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执政;戈尔巴乔夫改革最终导致了国内局势的失控和苏联的解体。
理解:1.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内容、结果、失败的原因。
2..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内容、结果、失败的原因。
3.戈尔巴乔夫执政时苏联的形势;戈尔巴乔夫经济和政治改革的内容、过程、影响。
运用:1.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评价赫鲁晓夫的改革。
2.比较勃列日涅夫改革与中国的经济改革,总结中国经济改革成功的经验。
3.戈尔巴乔夫改革与苏联解体的关系;戈尔巴乔夫改革与中国改革的异同。
二、过程与方法
人物评价、问题比较、问题探究。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社会主义制度是优越的,但还不成熟,需要一个不断探索、反复实践的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需要及时调整政治经济政策。因此改革是必需的、必要的,但不能偏向。改革的道路是艰巨的、曲折的、复杂的。
教学重点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及其影响。
教学难点
苏联改革失败的原因和苏联解体的原因。
教学方法
讲述法、讨论法、资料分析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讲述:二战结束后,苏联进入和平建设时期,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露。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三位领导人针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分别进行了改革,他们的改革各有成败,深刻了影响了苏联的局势,最终导致了国内局势的失控和苏联的解体。这节课,我们来看看这三位领导人的改革。
板书: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二、讲授新课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斯大林经济体制的特征及弊端。
学生回答:主要特征:单一的公有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排斥市场;主要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存在的弊端:片面优先发展重工业;为支持工业不惜损害农民利益;压抑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
教师讲述:二战后,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斯大林体制的弊端日益暴露。苏联的农业状况令人担忧,工业领域也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农业全盘集体化的消极影响一直持续到战后,农业单位面积产量没有提高,仅为欧洲其他国家平均产量的1/3。这种状况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和社会的稳定,也不能满足国家对粮食和原料的需要,制约了工业的发展。1953年,斯大林逝世,为苏联体制改革提供了契机与可能。经历了一番动荡后上台的赫鲁晓夫感受到了斯大林体制的种种弊病,并尝试医治,由此揭开了苏联改革的序幕。
板书:一、赫鲁晓夫改革
教师讲述:赫鲁晓夫一上台就以革新者自居,他首先对斯大林模式进行批判,矛头直指斯大林。
1956年2月,苏共“二十大”召开,中国等55个国家的共产党和工人党的代表应邀列席大会。赫鲁晓夫主持大会并做了党中央工作总结报告。在总结报告中,赫鲁晓夫就内政和外交方面提出了一些与传统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不尽符合的新观点,如反对工资的“平均主义”;提出资本主义国家向社会主义发展的“和平过渡”理论,等等。大会闭幕当夜,赫鲁晓夫突然召集代表再次开会,向他们做了题为《关于个人迷信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
教师提问:秘密报告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学生阅读教材回答。
教师总结: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的中心是反对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但赫鲁晓夫对斯大林在30年代大清洗运动中和卫国战争初期所犯的许多严重错误的分析肤浅,评价也不公允,并把错误的根源简单归结于斯大林的“不良品质和性格”,缺乏历史的辩证的分析。
教师提问:虽然这份报告在有些地方有失公允,但这份报告在当时在苏联国内外引起了极大的影响。请同学们讨论分析一下,这份报告对苏联国内形势有什么样的影响?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苏共“二十大”打破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解除了人们的思想束缚,为苏联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创造了思想条件。
教师讲述:赫鲁晓夫当政期间,对斯大林时代的方针政策和管理体制进行了调整和改革。政治上,批判个人崇拜,加强民主和法制,大规模平反冤假错案。
教师提问:赫鲁晓夫在经济领域的改革的重点是什么?
学生回答:农业。
教师提问:具体措施有哪些?
学生回答: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实行收购制,提高收购价格,增加农民收入;鼓励农民和农场职工发展家庭副业,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大规模开垦荒地,提高粮食产量,提倡种植玉米。
教师补充:(学生阅读教材中的插图:手持玉米的赫鲁晓夫和热烈欢送出发垦荒的苏联青年)那时在莫斯科留传着这样的话:在全世界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只有一个理论家、哲学家,这就是毛泽东。而赫鲁晓夫只是一个实干家,是一个种玉米的实干家。他整天叫嚷要种老玉米,不分时间,不分地点,逢人便讲。在苏联,东西南北中,远至天寒地冻的北极和荒无人烟的哈萨克斯坦草原,都要种老玉米。他甚至要求波兰等国家的领导人也去大力倡导种老玉米。一时间,赫鲁晓夫成了惟一的农业权威,成了在农业问题上最有学问的人。
除了种老玉米,赫鲁晓夫还着了迷似地号召开垦荒地,并不遗余力地去从事垦荒工作。大会小会讲垦荒,三天两头讲垦荒,政治局会议讲垦荒,巡视期间见人就讲垦荒,欢送垦荒的队伍更是讲垦荒。于是,赫鲁晓夫又成了开垦荒地的专家权威,他说哪里能开荒,就得到那里去开荒 ;他说开多少千公顷土地,就得开多少千公顷土地;他说让荒地长多少粮食,荒地就得长多少粮食。在赫鲁晓夫看来,荒地就是国富民足,荒地就是希望,荒地就是未来。
教师提问:赫鲁晓夫这个“农业专家”,他的“老玉米梦想”和荒地之梦,实现了吗?结果怎样?
学生阅读课文中历史纵横的内容,回答。
教师提问: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失败了,工业方面的改革怎样呢?
学生回答:工业方面,废弃部门管理体制,将部分中央企业的管理权下放给加盟共和国;给企业部分权利;一定程度上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调动生产者的生产积极性。
教师提问:这场改革的结果怎样?
学生回答:失败。
教师讲述:赫鲁晓夫批判斯大林搞个人崇拜,他自己怎么样呢?请看材料:
多媒体展示:
赫鲁晓夫上台不久,苏联的党政大权又集中到他一人身上,对赫鲁晓夫个人崇拜也开始了,例如:1964年赫鲁晓夫70岁生日时,苏联几乎重演了1929年斯大林50岁诞辰的那一幕。后来苏共中央在对赫鲁晓夫的责难中说:“苏联报刊沉湎于日益频繁的报道赫鲁晓夫的活动,并对他大加溢美,1963年全国性大报共刊登了他的120幅照片,1964年头9个月竟至140幅。相形之下,当年斯大林巨照载之极端也不过一年只有10~15次。”
阅读思考后回答问题:
(1)这段资料中获得了什么信息?
(2)赫鲁晓夫曾经尖锐地批判斯大林搞个人崇拜。为什么自己上台后又搞个人崇拜?这件事说明了什么问题?你怎样认识斯大林时期个人崇拜盛行的原因?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总结: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固然有斯大林本人的因素,但根源在于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因此赫鲁晓夫把斯大林时期个人崇拜的错误完全归结为斯大林的个人品质,是不科学的。
讨论:为什么以失败告终?
教师总结:这场改革只是在原有体制的框架内进行的小修小补,没有对已是根深蒂固的旧体制进行改革,这就决定了这场改革的不彻底性。再加上改革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和实事求是的作风,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口号与目标,许多改革措施未经论证和试验就急速推出,结果造成混乱,导致改革失败。1964年10月14日,苏共中央全会解除了赫鲁晓夫的党政领导职务,选举勃列日涅夫为苏共中央第一书记。
板书:二、勃列日涅夫改革
教师讲述:勃列日涅夫执政18年(1964~1982年),他对赫鲁晓夫的政策做了一些调整,继续推行改革政策。
教师提问:勃列日涅夫改革的重点是什么?与赫鲁晓夫的改革重点有什么不同?有什么成效?
学生回答:与赫鲁晓夫的改革不同的是,他把改革的重点放在工业方面。
教师总结:勃列日涅夫的改革使苏联的综合国力大增,一跃成为与美国匹敌的超级大国。但人民生活改善有限,改革并没有使苏联经济摆脱困境。在他执政后期,苏联陷入困境。它仍是一场失败的改革。
教师提问:为什么会是失败的结果呢?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勃列日涅夫改革失败的基本原因在政治上表现为政治生活僵化,个人专断,经济上仍坚持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等等。改革同样未能对旧体制进行全面的、行之有效的改革,这是苏联改革遭受严重挫折的重要原因。
另外,由于长期与美国的军事竞赛,导致了经济负担不断增长。1975年以后,苏联的经济的增长率逐年下降,经济发展进入停滞时期。
学生阅读教教材中的表格: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经济增长速度的下降。
教师讲述:20世纪80年代中期,苏联出现了社会动荡、经济增长速度下降、人民生活水平逐步下降的危机局面 (教师指导学生观察插图:由于食品短缺,苏联居民要排长队购买)。这个时候,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执政。他能不能力挽狂澜呢?我们接下来学习。
板书:三、戈尔巴乔夫改革
教师讲述:上台伊始,戈尔巴乔夫雄心勃勃,决心对苏联的内外政策进行调整与改革。他首先进行的是经济改革。
教师提问: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的措施主要有哪些方面?
学生回答
教师补充:加速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是戈尔巴乔夫于1985年提出的改革方针。其基本目标是:到2000年,国民收入和工业总产值要增长 1倍,国民收入年增长速度提高到5%,人均实际收入增加60%—80%。
在国民经济全面滑坡的境况下,提出加速战略显然是不明智的,是过于急躁的。
讨论:戈尔巴乔夫提出的加速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和我们分三步走的战略方针为什么成效不同?
学生思考,教师提示背景不同,发展趋势不同。
教师提问:同赫鲁晓夫与勃列日涅夫改革相比,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承认企业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要求国家主要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打破单一的公有制形式,允许个体经济存在。
讨论:戈尔巴乔夫对经济体制进行根本性改革,目的是摆脱斯大林模式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系,似乎是应该成功的,但是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仍然失败了,有人说是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把苏联搞死了。
学生讨论
教师总结: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的宏观决策缺乏具体可行的配套措施,改革阻力重重,以致改革效果不佳,经济继续滑坡。面对经济改革的困境,戈尔巴乔夫把改革的重点转向政治体制改革。在公开性、多元化、民主化的思想指导下,放弃了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走上了“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道路”。这无疑加剧了苏联政局和人们思想的混乱,加速了苏共党亡政息的步伐。最终导致了国内局势的失势和苏联的解体。
课堂总结:面对高度集中的斯大林体制,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都试图改革,赫氏、勃氏修修补补,戈氏抛弃了社会主义制度,他们的改革都没有根本上纠正斯大林体制的错误,以至于积重难返,失去了让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的机会,最终导致苏联的解体。
课后探究:有人说,苏联解体标志着社会主义事业遭受巨大的挫折,这意味着社会主义事业的失败。请结合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现状和前景,分析此观点是否正确。
备课资料
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
苏联在赫鲁晓夫当政期间(1954—1964),试图克服斯大林时代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造成的弊端,在经济领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农业方面,采取取消农产品义务交售制,提高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开展大规模垦荒和推行“玉米运动”等办法,力图改变苏联农业的落后状况。工业方面,一度把管理权力由中央下放到地方,后又陆续收回。赫鲁晓夫还盲目地提出过15年内在人均产品产量方面赶上和超过美国的目标。赫鲁晓夫的改革并未从根本上改变苏联农业落后的状况,也没有克服计划经济体制所存在的弊端。
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为摆脱苏联模式的束缚,相继进行了改革。其中,匈牙利的改革在东欧国家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从1968年元旦开始,匈牙利在全国推行新经济体制改革。一是改革计划管理体制,二是改革价格和工资制度,三是允许雇工五人以内的私人小企业发展。由于此次改革比较顺利,经济发展平稳,市场比较繁荣,人民生活水平有显著提高,被称为稳健改革的“匈牙利模式”。匈牙利也一度被誉为“东欧消费者的天堂”。但改革几经反复,并未达到预期的目的。
中国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改革开放,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巨大的历史性成就。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被誉为“世界经济的奇迹”。
苏联解体的总体原因
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苏联的解体是“诸多因素的社会合力作用的结果。有远因,,也有近因;有外因,也有内因;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有微观原因,也有宏观原因;有下层原因,也有上层原因;有浅层原因,也有深层原因。
但在探讨什么是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时,学者们见仁见智,有“理论滞后说”, 由于思想理论战线长期存在严重的教条主义倾向以及“左”的僵化理论的影响,苏联社会主义理论严重滞后。长期以来,苏联政界、理论界对马列主义采取教条主义的态度,不是随着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经验修正和发展马列主义,而是把科学的生气勃勃的马列主义变成封闭的、僵死的、脱离实际的、同人民群众格格不入的教条。这是导致最终丧失社会主义阵地、马列主义阵地的一个重要原因。
有“经济发展落后说”,这主要是指,苏联在经济发展战略和经济体制方面存在着严重弊端,经济建设没有搞好。有人把它视为众因之根,认为“政治的因素和其它上层建筑的因素无疑是十分重要的,但是经济的前提和条件归根结底是决定性的。”有人把它视为众因之一,认为“不能把苏联演变的原因简单地归结为经济没有搞好”。经济没有搞好与苏联政局剧变之间不是一种直接的、决定性的因果关系。把苏联演变的原因归结为“经济没有搞好”,“会使人们在政治上得出极其危险的结论”。
有“政治体制僵化说”, 这主要是指,执政党自身建设和国家建设问题严重,党政不分,以党代政,中央高度集权。不少学者把它视为最根本的、最深刻的原因。有学者认为斯大林模式反映到政治体制上的主要弊端是:党政不分、以党代政,苏维埃成了空架子,政府形同虚设。加之权力过于集中,个人专权现象严重,政府逐渐丧失了治理和应变能力。
有“民族冲突说”,从这方面分析苏联解体的论著很多,都认为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实践上的失误为苏联解体起了催化剂的作用。“实际上,最后对苏联存亡起决定作用的正是各加盟共和国的态度,而这又与民族问题直接相关”。
此外还有“苏共蜕变说”,“西方和平演变说”,“戈氏改革失败说”等等。其中,多数学者倾向于从历史根源上去寻找答案,认为“苏联剧变的根本原因是体制问题,就是说苏联传统体制由于弊病太多,已走不下去了,已进入死胡同,失去了动力和机制。” “苏共的瓦解、苏联的解体,总的来说是几十年不断积累下来,潜伏着的社会矛盾恶化发展和总爆发的结果。”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布雷顿森林协定》的签署,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成立,理解美国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目的。
(2)了解《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签订,理解《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对世界贸易发展的作用。
(3)探究“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对美国为中心的新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
(1)感知→思考→主动参与合作学习
(2)对比探究问题→迁移与拓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是美国霸权政策的体现,也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培养学生一分为二看待历史事物,辨证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随着二战后世界经济体系的建立,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强,中国也应当适应这一趋势的发展,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中国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以适应新的国际形势。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背景、过程、作用)
依据:美国通过《布雷顿森林协定》确立了美元的霸权地位,建立了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新的世界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是战后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以及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与全球化逐渐形成的基石。
2.难点: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作用;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依据:美国积极推动国际贸易的自由化,签署"关税及贸易总协定",形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这两个问题具有相当的难度,学生必须掌握相关史实,依据现有的认识水平,来深层次探究历史现象,既史论结合,论从史出。
【教学资源】
1.教科书(尤其是其中的历史纵横【学思之窗】)
2.教师和学生
3.校内资源:学校图书馆、多媒体教室
4.社会资源:图书馆、家长、专家学者
5.网络和音像资料
【教的方法和学的方法】
1.串连讲授法
2.问题教学法
3.合作学习教学法
【教学过程】
1.课前预习探究
第6单元专题《罗斯福新政与资本主义运行机制调节》已谈到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为何又再谈战后资本主义世界?既然已经有了新航路开辟,尤其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所造就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为何又再谈战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通过预习,使学生的认知失衡从而引发强烈的学习动机。
2.带着问题走进课堂
(1)       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新闻剪辑:
新闻一:2006年2月,中国外汇储备达到8536亿美元,超过日本成为全球外汇储备第一大国。时隔8个月,2006年10月,中国外汇储备一举跨过万亿美元大关。
新闻二:花旗银行预测外汇储备增长仍将持续,今年年底达到10500亿美元,2007年增长至13500亿美元,2008年将高达15000亿美元。
新闻三:在改革开放伊始,中国外汇储备仅有1.67亿美元。作为一国财富实力的体现,当时的中国迫切希望通过经济上的对外开放来积累外汇。在以出口创汇为极大荣耀的时代,鼓励出口和鼓励吸引外资一度成为妇孺皆知的政策。后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中国经济在持续增长的背景下,贸易额大幅增长,外汇储备迅猛增加。如今,突破1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也许在当时看来是那么不可企及,但现在已赫然存在。
新闻四:有经济学家估算,目前中国外汇储备中有约70%是美元资产,包括高流动性的美国国债,收益较高的住房抵押贷款担保证券和公司债券等(2006年8月份中国持有3,390亿美元的美国国债)。20%为欧元资产,另外10%为包括日圆和韩圜在内的其它货币资产。
思考:1.我过通过什么方式积累数额巨大的外汇储备?2.我国外汇储备中一什么资产为主?
然后在课堂上展示美元并
提问:为什么美元曾经被称为美金?
通过多媒体即实物资料,以直观生动的影像创建本课学习的历史情景和现实生活中经济现象,唤起学生饱满的学习热情。
(2)进入合作学习
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1.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背景:
多媒体展示材料: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在资本主义世界中所占比重(%)
国别
年份
美国
英国
德国
法国
意大利
日本
1937年
41.4
12. 5
9
6
3
4.8
1948年
56.4
11.7
4.3
4.1
2.1
1.5
学生结合材料和P126页“历史纵横”,思考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力发生什么变化?
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以历史的辩证的观点洞悉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
为什么要设立新的国际经济组织?
纵横向联系史实得出共识:①协调世界经济②稳定经济秩序③防止战争的悲剧重演
2.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过程:分析美国的“怀特计划”和英国的“凯恩斯计划“各有什么企图?最终是联合国国际货币金融会议通过了哪个计划?这标志着什么?
学生看书后回答。
讨论:分小组讨论“怀特计划与凯恩斯计划”,阅读教材P155[历史纵横]和P157 2.阅读与思考,分析美国“怀特计划”和英国的“凯恩斯计划”各有什么企图?美国:主张筹措50亿美圆基金各国以黄金、货币认缴,根据分额决定投票权。英国:发行共用货币,没有以认缴货币来决定投票权。

在二战后,美国为何能战胜英国,建立起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运用对比的方法探究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原理。
3.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运行
学生看书归纳出美国为首的战后资本主义国家通过什么方式来保证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运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建立和世界银行的成立
4.作用:“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产生的什么样的影响?
展示材料:美国财政部长福勒得意地宣称,“各个行星围绕着太阳转,各国货币围绕着美元转。”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美元的霸权地位是如何取得的?
纵横向联系史实得出积极作用:稳定秩序和恢复经济;消极作用:美圆中心、美国霸权
过渡: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世界金融和货币的新秩序,然而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还有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国际间的贸易,贸易领域的混乱也是二战期间及战后面临的重要问题。那么,美国等西方国家是如何来协调贸易政策的呢?
二、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播放:2001年12月在卡塔尔多哈中国成功加入世贸组织的情景,龙永图、石广生感叹:“为了这一天,黑发人谈成白发人”。
引出问题:世贸组织的前身是什么?何时成立?其宗旨是什么?关贸总协定是一个什么性质的组织?当年中国为什么要力争复关?
探究:关贸总协定的作用
关贸总协定的作用,是本课的难点。精心设计层层递进的一系列问题,师生共同探讨:《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是以谁为主导的?从纵向看对世界贸易的作用如何?从横向看又能看出些什么?它十全十美吗?会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变化?
结合《学思之窗》讨论:你认为,这项规定对世界贸易的发展有什么作用?迁移与拓展:在三足鼎立局面和一超多强世界格局下,美国力图主导、控制世界经济体系的表现
延伸一、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背后的经济根源
延伸二、美国在世贸组织中所处的重要地位及对世贸组织的影响
由学生畅所欲言,教师点评。
三、全课小结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与“关贸总协定”的签订,为战后世界经济迅速恢复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也标志着一美国为首的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这一体系主要包括:
金融:世界银行
布雷顿森林体系
货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经济体系形成
贸易:关贸总协定
四、课后探究
随着西欧、日本经济的发展,这样一个以美国一枝独秀方式存在的世界经济格局将会向着什么方向去演变呢?什么又是当今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与全球化呢?新课改倡导“存问题”教学,通过承上启下的小结引导学生作出一些理性思考,同时又带着更多新的问题,走出课堂。
五.板书设计
第1课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1.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背景:
2.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过程
3.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运行
4.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作用
二、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1.《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签订
2.关贸总协定的作用
3.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教学后记】
学生通过本节的学习,能够总结出二战后初期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特点,并运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了解美国如何必然成为这一时期资本主义经济的主导,且通过战后设立的经济组织强化了其主导地位。这是本课所期许的目的。因此,教者充分发掘课程资源,且特别重视教材资源的应用,比如教材中的“学思之窗”、书后探究活动所提供的材料,通过精心设立层层递进的一系列问题,给学生创造自主探究的环境,使其有机会摸索,从中找出解决问题之道。
在本课教学中,一方面打破“你讲,我听;你灌输,我接受;你布置,我练习”的旧教学模式;另一方面,试图构建新的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教学模式,却有似乎陷入“山穷水尽疑无路”的窘境,是为最大的困惑。
区域经济集团化
[课标要求]
以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及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为例,认识当今区域经济集团化发展趋势。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欧盟形成的原因、过程及其意义,了解东盟的发展历史及其与中国的交往情况,分析北美自由贸易区与欧盟的异同;概述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建立的过程,探讨亚太国家加强合作的途径与方式。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西欧经济在二战后进入“黄金时代”的共同原因,进一步思考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应如何借鉴其合理的方法与正确的经验,学习用联系的方法看问题,提高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通过分组学习,梳理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及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形成相关资料,认识当今区域经济集团化的趋势。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东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等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学习和了解,体会当今国家间加强合作、竞争与发展的重要性,树立合作与竞争的意识。
[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欧盟、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形成的过程。
2、教学难点:欧盟形成的原因,当今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发展趋势。
[教材分析]
一、欧洲的联合
1、原因:
(1)战后西欧经济的发展,需要在政策上加以协调:为了更好的利用欧洲资源,更好的促进欧洲经济的发展。
A、欧洲经济的黄金时代的到来:20世纪50-60年代。
B、英国:通过实施改革,加上美国的帮助,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英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仅次于美国,居资本主义世界第二位。
法国:在经济上大规模推行国有化运动,国家对重点基础工业部门实行计划调节,同用新技术加以装备使之现代化,借助政府干预和美国的帮助,法国经济迅速恢复,1948年恢复战前水平,1959-1974年,法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超过美国、英国以及联邦德国。
德国:在政治消除法西斯势力,国民经济非军事化,在经济上,加强国家的宏观管理与调控,强调经济按市场规律运行;积极利用外资;在文化上,注意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等,美国的帮助,50年代恢复战前水平,60年代,成为欧洲头号资本主义大国。
西欧发展的共同原因:进行改革,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美国的帮助;积极利用新技术等。对中国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2)从历史经验教训来看,为了防止血腥的历史悲剧再度重演,缓和欧洲内部的矛盾。
(3)文化和价值观上具有认同感。
(4)西欧经济发展水平接近,贸易联系紧密,有利于联合
(5)在美苏争霸中面临的危机,美国进行经济渗透,苏联进行政治威胁,而西欧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单独与这两个超级大国抗衡,因此,要摆脱两个超级大国争霸带来的威胁,只能走联合的道路。
2、性质: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集团,因为欧共体是代表垄断资产阶级利益的国家政权出面协调建立的国家间经济联盟。
3、形成过程:
(1)1951年4月,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卢森堡等六国决定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
(2)1958年,六国又组成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3)1967年7月1日,3个机构合并,建立了“欧洲共同体”。
(4)到1986年,欧共体拥有12个成员国,并且在诸方面强调用一个声音说话,不断推行共同体的政治一体化。
(5)1991年12月,欧共体12国首脑签署了《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欧洲朝着政治和经济一体化的方面又大大迈进了一步。
(6)1993年11月1日,欧共体成员国国会相继批准的“马约”正式生效,欧洲联盟宣布成立。
4、发展:
(1)规模扩大:欧盟成立后,不断有一些其它的国家要求加入,欧盟的成员国已经发展为25国,并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2)一体化进程的发展:欧元的出现
A、产生:
l         1996年欧共体六国人聚会荷兰海牙,提出建立欧洲货币联盟的构想。
l         1971年,“维尔纳计划”通过,欧洲统一货币建设迈出了第一步。
l         1979年,在法国和联邦德国的共同倡导下,欧洲货币体系宣告成立,欧洲货币单位“埃居”诞生。
l         1989年,欧共体十二国领导人在马德里开会,通过了欧共体委员会主席德洛尔提交的创建欧洲货币联盟的“德洛尔报告”。
l         1991年,“马约”确定了加入经济货币联盟的“趋同标准”。
l         1995年,欧盟首脑会议正式决定将欧洲统一货币定名为欧元,取代欧洲货币单位埃居,并一致同意统一货币于1999年1月1日正式启动,2002年1月1日正式进入流领域。
l         19991年1月1日,欧元诞生,1月4日,欧元在国际金融市场正式登场。
B、意义:欧元的启动将有效消除区域内贸易和资本流通的汇率风险,降低区域内的交易费用,使商品、资本、人员、服务往来更有效益,有利于欧元区国家和欧盟经济的发展;欧元的问世,淡化了欧洲地区的疆域和国别概念,促进欧洲国家走向联合,有利于加深欧洲经济一体化和推支欧洲政治一体化。
5、发展趋势:从经济一体化到政治一体化。
6、影响:
(1)欧盟的出现有利于欧洲各国经济合作,促进了欧洲各国经济的发展。
(2)改变了世界经济格局,与美国、日本并立为世界经济三强。
(3)推动国际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欧共体的出现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它发展为强大的政治经济实体,改变了欧洲的政治格局,政局日趋稳定;促进了欧共体内部和外部贸易的增长,促进了欧共体国家经济发展;欧共体奉行在维护美欧联盟的前进下增强西欧的独立自主的原则,加上日本的崛起,动摇了美国的霸主地位,资本主义世界逐渐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欧共体积极发展与第三世界的政治经济关系,给第三世界国家在政治经济领域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抗衡以有力的支持;欧共体的形成和发展动摇了美苏两极格局,促进了世界多极化发展,有利于欧洲乃至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二、扩大的东盟
1、形成过程:
(1)1961年7月31日,马来亚、菲律宾和泰国三国在泰国曼谷成立东南亚联盟。
(2)1967年8月,印度尼西亚、泰国、新加坡、菲律宾四国外长和马来西业总理在曼谷举行会议,发表《曼谷宣言》,正式宣告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取代了东南亚联盟。
(3)1984年文莱加入,1995年,越南加入,1997年缅甸、老挝加入,1999年柬埔寨加入。
2、特点:是亚洲第一个囊括本地区全部国家的区域经济组织。
3、影响:
(1)东盟成立以来,日益成为东南亚地区以经济合作为基础的政治、经济和安全一体化的组织,并建立起一系列合作机制。
(2)积极展开与发达国家的对话与合作,如从1977年开始,东盟每年与美国进行一次对话,1980年还成立了东盟—美国经济协调委员会,同年还与欧共体签订了一系列经济合作协议。
(3)积极加强与亚洲其他地区及相关国际组织的联系,如“10+3”“10+1”会议合作机制的产生,正在启动的“中国——东盟贸易区”的谈判,对于促进东盟自身的发展和推动经济全球化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北美自由贸易区
1、背景:
(1)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欧和日本的崛起对美国的霸主地位提出了挑战。
(2)美国认识到:要与西欧、日本角逐,攫取世界经济领导权,必须建立以自己为核心的区域经济集团。
2、形成过程:
(1)1985年,美国总统里根和加拿大总理马尔罗尼首次正式提出建立北美自由贸易区的主张,并且开始展开协商谈判。
(2)1987年,美国与墨西哥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
(3)1988年,美国与加拿大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
(4)1992年,美、加、墨三国正式签署了《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5)1993年,三国又就环保、劳动就业等问题达成协议。
(6)1994年1月1日,北美自由贸易区正式诞生。
3、特点:北美自由贸易区是世界上出现的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组成的自由贸易区。
4、影响:
(1)推动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的经济发展,三国间相互弥补了经济发展中的不足。
(2)推动了经济的全球化进程。
5、发展趋势:向中南美洲推广,最终建成以美国为中心的美洲自由贸易区。
三、亚太经合组织
1、背景: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东盟成立,北美自由贸易区已具雏形,区域经济集团化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所在;亚太地区经济发展,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明显上升。
2、过程:
(1)1989年,澳大利亚总理霍克在访问韩国期间提出召开亚太地区国家部长级会议,讨论加强亚太地区经济合作问题,得到了美国、加拿大、日本和东南亚国家的积极响应。
(2)1989年,美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韩国和东盟等12个国家的外交部长和经济部长在堪培拉举行了“亚太经济合作部长级会议”的首次会议,标志着亚太经合组织的部世。
(3)1991年,中国同中国台北和中国香港一起正式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4)1998年11月,亚太经合组织成员国达21个。
3、特点: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各成员国在实力大小,经济发展水平高低、文化和风谷习惯以及社会经济制度等方面均有不同;各成员国之间又不互相连接。
4、亚太经合组织的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1)1993年于美国西雅图举行,会议发表了《经济展望声明》,声明中提出了亚太经合组织大家庭精神。
(2)2001年,中国在上海成功举办了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3)截止2004年,亚非拉太经济合作组织领导人的非正式会议共举办了十二次。
经济区域化的原因。
原因:美国世界霸权地位的衰落和日本、西欧的兴起,使美国为主导的世界经济格局向着以美国、西欧和日本三极相互抗争的局变转变;随着世界军事和政治形势日趋缓和,国际斗争的重点逐渐转向了经济和科技领域,各地区的经济大国为了加强实力,提高自己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都不失时机地推进区域经济合作;各地区的发展客观上要求要破国界限制,消除内部的分歧和障碍,加速生产要素和自由流通,达到提高经济效益和促进整个地区经济发展的目标。
[教学设计]
一、导入:阅读本专题导言,了解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学生根据字面理解什么叫区域经济集团化。
二、新授:
1、了解历史:
(1)你了解当今世界有哪些区域经济集团?
(2)梳理欧盟、东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的形成过程。
2、理解历史:
(1)为什么欧洲国家会走上一条一体化之路?欧洲国家的一体化会以世界产生什么影响?
(2)东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的共同点是什么,不同点是什么,它们会给世界带来什么影响?
3、见解历史:中国也是亚太经合组织中的成员国之一,我们也在与积极展开与东盟的合用,你认为区域经济集团化给中国带来了些什么,如果你是中国经济部门领导人,你认为应该如何制定经济发展战略?

世界经济全球化
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在全球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处的地位;
2、理解我国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采取的一些政策;
3、激发学生为建设好祖国而奋发努力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难点: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因素以及经济全球化对广大发展中国家存在的挑战和机遇。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比较分析法、图示法、讲述法
教学过程:
一、经济活动的空间扩散
1.读图(教材89页图5.4),找出世界上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的地区。
发达国家:所谓北方;主要是指欧洲的一些国家,北美洲的美国、加拿大,亚洲的日本,大洋洲的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等。大多分布于北半球,面积约占世界的40%、人口占世界的25%。
发展中国家:所谓南方;包括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绝大多数国家,主要分布于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南部,面积约占世界的60%、人口占世界的75%。
2.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
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
人均收入高、经济发达低、经济相对落后
输出技术、资金、工业产品等原料、燃料、劳动力等
在世界经济中地位核心地位边缘地位
经济活动的扩散过程经济核心首先出现在西欧,通过掠夺和殖民逐步扩散,部分地区国家加入核心地区,亚非拉变成边缘地区。
二、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因素
(一)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读图(教材90页图5.5),指出麦道飞机零部件供应的国家所分布的地区。
答:北美、欧洲、东亚(日、韩)、拉美(巴西)等(回顾福特汽车的生产网络分布图)
通过以上说明一个生产企业的产品生产过程不再局限在一个地方,而是通过世界上不同国家和地区共同完成。
当前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联系和互相依赖空前密切,技术、资本、人员、服务的跨国界的流动越来越频繁。加强国际经济联系,进入世界大市场,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发展自身经济的重要手段。
(二)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因素
1.首先是科技的进步——科技具有世界性,最早实现全球化。
①促进了世界统一的生产体系和技术体系的使用,使产品能够大量生产和销售
②改进了货物运输和信息交流的工具,大大缩短了世界的距离,加强了经济活动的全球联系。
问题:现代各国经济联系的基本形式有哪些?国际互联网对此发挥了哪些作用?
答案
国际贸易和金融。以国际互联网作为载体的操作方式,使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业务质量得到极大的提高,而且带来更多的贸易和投资机会,成为世界经济相互依存、不断加深的强大力量。
2.跨国公司的作用
供应的厂商多
销售的地区多
跨国公司
在全球范围寻找最优区位
形成国际和区际的劳动分工
合 并
跨国公司的全球化战略:
在资本过剩的国家筹集资本
在原材料和劳动力低廉的国家加工产品
在物质短缺的国家销售产品
跨国公司通过遍布全球的经营网络,实现人员自由流动、新技术和新观念同步应用,促进了技术和管理的空间扩散。
三、经济全球化的地理意义
(一)发达国家 —— 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
1.表现在:世界贸易的一半以上在发达国家之间进行,全球对外直接投资绝大部分集中在
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活动及分布也相对集中在发达国家。
2.原因:发达国家具有制造业和金融业发达、科技基础雄厚、基础设施完善、法制健全等
优势,主导世界贸易和国际金融市场。
(二)发展中国家 —— 机遇和挑战并存
1.发展中国家有资源和劳动力的优势,需要从发达国家引进资金和技术。
2.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更加突出,南北经济差距有可能进一步扩大。
分析(教材91页表5.1)三项经济指标的比较,有什么变化?
答:发展中国家从80年到95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60年到87年占世界贸易百分比这两项指标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都有扩大。
其原因是有些国家政局动荡,社会不稳定。
3.发展中国家之间经济发展也不均衡(见下表)
措施或条件效果
拉美国家和地区持续的国内改革:调整产业结构
推进区域一体化,改善投资环境吸引了众多的投资商,进出口贸易得到了发展,提高了竞争力
东亚、东南亚有效的产业政策和高水平的教育投入向欠发达地区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吸引外资较多,带动了国家和地区经济的发展
南亚实施开放的经济政策世界市场上纺织品的供应地
撒哈拉以南非洲工业基础薄弱,财政严重依赖外援,一些国家政局动荡竞争力低,吸引外资条件差,经济波动明显
北非和西亚制造业技术水平低,技术工人短缺,一些国家内部和国家间政治冲突吸引外资能力低
人教版高中高一历史上册全册教案下载3(还有1,2哦) 人教版高中高一历史上册全册教案下载3(还有1,2哦) 人教版高中高一数学上册全册教案下载1(还有2哦) 人教版高中高一数学上册全册教案下载2(还有1哦) 人教版高中高一物理上册全册教案下载1(还有2哦) 人教版高中高一物理上册全册教案下载2(还有1哦) 高中高二历史上册下册全册教案下载1(还有2哦) 高中高二数学上册全册教案下载2(还有1,3哦) 高中高二数学上册全册教案下载1(还有2,3哦) 人教版高中上册全册教案下载2(还有1,3哦) 人教版高中高一语文下册全册教案下载 2(还有1哦) 人教版高中高一政治下册全册教案下载 1(还有2哦) 人教版高中高一政治下册全册教案下载2(还有1哦) 高中高二地理上册下册全册教案下载1(还有2,3,4哦) 高中高二地理上册下册全册教案下载2(还有1,3,4哦) 高中高二地理上册下册全册教案下载4(还有1,2,3哦) 人教版高中高一化学上册全册教案下载2(还有1哦) 高中高一下册信息技术全册教案下载1(还有2哦) 人教版高中高一数学上册全册教案下载 人教版高中高一化学上册全册教案下载7(还有2哦) 高中高一地理上册全册教案下载 高中高二数学上册全册教案下载3 人教版高中高三政治上册下册全册教案下载,高考复习教案 人教版高中高三数学上册下册全册复习教案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