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高二历史上册下册全册教案下载1(还有2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9:31:36

1.2  亚洲、非洲的民族解放运动
教学目标
1.知识要求:了解或掌握战后亚非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的原因及其新特点;朝鲜的“三一”示威游行和反日民族大起义;阿姆利则惨案;甘地倡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战后土耳其的形势;凯末尔革命和改革;埃及的“华夫脱运动”。
2.能力要求:(1)分析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认识个人与人民的关系。(2) 分析、比较战后印度、土耳其、埃及等国家资产阶级领导的民族解放运动的异同。
3.情感目标:任何民族和国家,反抗外来压迫和争取自由、独立的斗争都是正义的事业,都是互相支援、互相促进的,我们应该具备这样的民族意识、国际意识。俄国十月革命之后的民族解放运动,进入一个新时期。无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发挥了重大作用。
课时安排  1课时
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分析: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土耳其的凯末尔革命是本节重点。甘地倡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是一场印度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声势浩大的反英斗争。斗争促进了印度人民的民族团结,沉重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为印度的独立奠定了基础。土耳其的凯末尔革命,是一战后殖民地半殖民地第一次取得胜利的民族民主革命,它不但对土耳其此后的发展、对亚非民族解放运动产生重要影响;而且也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
2.难点分析:战后亚非民族解放运动的新特点是本节难点。战后亚非民族解放运动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既有主观方面,又有客观方面。新的形势使这次革命运动具有不同以往的新特点。应发动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分析比较,得出结论。
课堂教学设计
师: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俄国十月革命的内容,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十月革命的意义是什么?
生:(回答)
师:我们今天继续学习战后亚洲、非洲民族解放运动的情况。
一、战后亚非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1.战后亚非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的原因
师:请同学们看地图册第3页的地图,回答:一战后亚非有哪些国家出现革命运动?
生:(回答)
师:(中国、朝鲜、荷属东印度、印度、阿富汗、波斯、伊拉克、土耳其、叙利亚、巴勒斯坦、埃及等国)同学们再想一想,为什么一战后有这么多国家爆发革命? (请大家前后讨论一下,然后推举一个代表回答)
生:(讨论、回答)
师:(归纳)第一,一战间,列强忙于互相厮杀,放松侵略,亚非国家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得到较大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力量随之增强。第二,一战一结束,英、法、美、日等帝国主义战胜国,穷凶极恶地加紧控制和掠夺殖民地半殖民地,并与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封建买办阶级相勾结,更加残暴地奴役和压榨当地的广大人民。帝国主义重新瓜分殖民地和强化殖民统治的侵略行径,致使亚非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人民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之间矛盾更加激化。第三,十月革命开辟了民族解放运动的新时期,为战后的民族解放运动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它将西方无产阶级革命同东方民族解放运动联系起来,形成了一条新的反对世界帝国主义的革命战线。苏维埃俄国和共产国际对民族解放运动给予了物质上、道义上的援助。亚非民族解放运动出现了新局面。
2.战后亚非民族解放运动的新特点
师:这些民族解放运动有什么新特点呢?
生:(回答)
师:新特点表现为:第一,因各国发展不平衡,各国民族解放运动呈现出多种类型和不同的发展道路。斗争的结果也不尽相同。第二,反殖民压迫,争取民族独立的政治性很强,有了政党的领导,表明亚非民族解放运动比前一阶段向前发展了,在走向成熟。第三,无产阶级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开始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使亚非民族解放运动出现了新的领导力量,并在民族解放运动中显示了巨大力量,成为运动中主力军。
让我们先来看看朝鲜的斗争。
二、朝鲜的“三一”起义
1.日本帝国主义对朝鲜的残酷统治
师:(补充)日本是怎样对朝鲜进行残酷的殖民统治的:
日本帝国主义吞并朝鲜以后。日本总督成为朝鲜的最高统治者,直接隶属于天皇;日本在朝鲜推行残暴的“武断政治”,实行残酷的军事警察制度,剥夺了朝鲜人民的一切民主权利。日本殖民当局强占了朝鲜1/4的土地和4/5的森林,失去土地的农民大批逃亡山林,变成刀耕火种的“火田民”。地租苛重,1918年达1156万元,占总督府财政收入的50%。日本殖民者颁布了限制和扼杀朝鲜民族资本的“公司法”,规定未经总督批准,不许朝鲜人建立股份公司,总督有权解散任何企业。日本殖民当局还颁布了“矿业法”,控制了朝鲜80%的矿产资源。此外,在朝鲜实行奴化教育,将日语定为“国语”,禁止朝鲜人办学校;摧残朝鲜民族文化。
2.“三一”示威游行
师:日本帝国主义对朝鲜的残酷殖民奴役和压迫,使朝鲜人民忍无可忍,民族矛盾日益激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的影响下,朝鲜工人的罢工斗争,农民和青年学生的反日斗争不断高涨,终于导致了“三一”运动的爆发。1919年1月22日,朝鲜废王高宗李熙突然死亡,据说是被日本帝国主义所毒害的。消息传出,群情激愤,此事件成为“三一”运动的导火线。3月1日,成千上万的学生、工人、农民等在汉城集会,资产阶级民族主义者当众宣读《独立宣言书》,高呼“朝鲜独立万岁!”“日本人和日本军队滚出朝鲜去!”等口号。会后30万群众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游行示威。
3.反日民族大起义
师:汉城示威的群众同前来镇压的日本军警进行搏斗。当天,平壤、元山等地也举行了示威和暴动,斗争浪潮迅速推向全国。200多万人参加斗争,工农大众是运动的主力。他们到处袭击日本侵略者及其走狗。海外侨民也举行示威游行,响应国内斗争。同时得到世界许多国家人民的支援,有力地打击了日本的殖民统治。这年秋天起义惨遭镇压。
我们再看看印度的斗争。
三、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1.阿姆利则惨案
师: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国为维护对印度的殖民统治,仍然采用残酷镇压和欺骗改良相结合的反革命两面策略。1918年7月,英国抛出了一个所谓的“改革方案”,美其名曰使印度“逐渐发展自治体制”,以此来笼络和利用印度的买办、地主阶级代表人物,分裂和破坏民族解放运动;1919年3月在总督授权下,英国法官罗拉特颁布了一项法案,规定警察可任意逮捕官方所怀疑的分子,不经公开审讯,可以长期监禁。这就意味着印度人民完全失去政治自由。全国哗然,群起反对。4月10日凌晨,在阿姆利则市两名民族主义者被当局逮捕,随后约有3万市民集会市政府门前,要求释放被捕者,遭到警察和骑兵的镇压。4月13日,约5万人在阿姆利则市广场集会,抗议殖民当局的专横暴虐,群众大会完全是和平性质的。英国戴尔将军未发任何警告便下令开枪,打死379人,打伤1000多人。阿姆利则惨案是甘地发动全国性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直接原因之一。
2.甘地倡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师:阿姆利则惨案后,群众反英斗争继续高涨,1920年上半年各地罢工达200多次,参加人数达150万人。1920年12月,国大党在年会上通过了甘地提出的“非暴力不合作计划”。规定运动采取渐进方式,分为三步:(一)放弃英国授予的爵位、封号、名誉职位。(二)罢课、离职、抵制法院和司法机关,并辅以“家家户户恢复手工纺织”和不买英国布。(三)逐步走上抗税阶段。甘地的计划得到各阶层人民的支持;1921年不合作运动进入高潮。这一年各地罢工396次,参加者达60余万人。农民拒缴租税,甚至发展为武装起义。甘地认为群众斗争越出了非暴力范围,声称没有制止群众的暴力是自己“最惨痛的教训”,甘地及国大党决定停止不合作运动。它反映了印度资产阶级在反帝斗争中的动摇性和妥协性。
如何看待和评价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呢?有人认为甘地并不是真正与英国殖民者进行斗争,而是在帮助英国殖民当局维护殖民统治,你认为如何呢?(给学生几分钟讨论)
生:(讨论并回答)
师:以非暴力不合作方式反抗英国的殖民统治,是印度特有文化背景的产物。甘地是一个印度教徒,印度教中“逢恶报以善,用德报以怨”是他的处世格言。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在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中起了一定积极作用,但也有其局限性。(全面肯定或全面否定都是不正确的)一方面,用不合作方式发动群众,打击英国的殖民统治,使其经济收入锐减,唤醒和锻炼了印度人民,使其加强了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推动了印度反英斗争的发展。说他为英国殖民者服务是不对的。另一方面,又用非暴力来限制群众运动,防止社会改良转变为革命,当群众运动超出资产阶级利益所能容许的范围时,甘地立即作出停止不合作运动的决议,反映了印度民族资产阶级在反帝斗争中的动摇性和妥协性。
四、土耳其的凯末尔革命
1.战后土耳其的形势
师:请同学们看地图册第3页左上角地图,并参考课本,回答:一战结束后土耳其的形势。
生:(回答)
师:这时的土耳其成为协约国帝国主义瓜分的对象,希腊军队侵占土耳其大片领土,协约国还同土耳其素丹政府签定《色佛尔条约》,使土耳其成为半殖民地。
2.凯末尔革命
师:1919年,爱国军官凯末尔着手组织全民族的抵抗运动,他统一各地组织,还将各地的农民游击队统一改编为“国民军”。凯末尔在安卡拉召开土耳其大国民议会,成立国民政府。凯末尔政府依靠广大群众,在国际上取得了苏俄的援助,土耳其国民军很快击溃了素丹政府的反动军队,并将希腊军队主力歼灭,俘获其总司令。1922年11月,大国民议会宣布废除素丹制度。1923年7月,土耳其同协约国签订《洛桑和约》,废除了《色佛尔条约》的一些不平等条款,维护了土耳其本土的完整和统一。1923年10月,大国民议会宣布土耳其为共和国,凯末尔被选为总统。土耳其共和国成立,标志着凯末尔革命(土耳其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
3.凯末尔政府的改革措施
师:在取得了反帝民族独立战争的胜利后,凯末尔政府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使土耳其走上了现代化的道路。(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改革措施部分)
生:(阅读、从三个方面把握)
4.凯末尔革命的意义
师:请同学们思考凯末尔革命是什么性质的革命?有什么特点?有什么意义?(请学生讨论几分钟,然后回答)
生:(讨论、回答)
师:土耳其凯末尔革命是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鲜明的反帝性质是这次革命最突出的特点。在反对帝国主义的同时推翻了素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并进行了资产阶级改革。它开创了土耳其历史的新时期,奠定了现代土耳其国家的基础,是一次大战后殖民地半殖民地第一次取得胜利的民族民主革命。它同当时的中国、伊朗、阿富汗和埃及等国人民的反帝斗争相呼应,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
最后,让我们看看非洲人民的革命。
五、埃及的“华夫脱运动”
1.埃及的“华夫脱运动”
师:一战中,英国宣布“埃及今后处于英王陛下的保护下”,使埃及成为英国的殖民地。战争期间,英国从埃及掠夺战略物资,强征苛捐杂税,还征用大量埃及人,其中有117万人是为战争服务的“劳动军”和“运输队”。埃及的工人、农民、民族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强烈要求摆脱殖民统治,实现民族独立。大战结束后,埃及民族资产阶级企图通过和平方式谋求埃及的完全独立。以扎格鲁尔为首的埃及民族资产阶级代表人物组织“代表团”(阿拉伯语“代表团”音译“华夫脱”,后发展为华夫脱党)准备与英国进行关于埃及独立的谈判。华夫脱党的主张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支持,200万埃及人在“委任书”(委托华夫脱党人同英国当局谈判)上签字。1919年3月8日,殖民当局逮捕扎格鲁尔等四位领导人,这一事件成为人民大起义的导火线。3月9日,开罗高等学校的学生举行示威游行,抗议殖民当局的暴行,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迅速席卷全国。开罗等城市示威群众与英军发生巷战,很快转变为武装起义。广大农村普遍展开了游击战,很多一次大战后返回家乡的士兵投入了战斗。英国调集军警疯狂屠杀埃及人民,4月中旬,起义被英国殖民者镇压下去。
2.英国承认埃及独立
师:3月起义虽然失败了,但是它充分反映了埃及人民要求民族独立的愿望,显示了在反对殖民主义斗争中埃及全民族的空前团结。埃及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不断地掀起反英斗争的高潮,一次次地震撼着英国的殖民统治。直到1922年2月,英国政府被迫发表英国埃及关系宣言,放弃对埃及的保护,承认埃及独立。但是提出四项保留条件:“英国负责埃及的国防”、“对帝国交通线的控制”、“对外国人权益的保护”、“维持对苏丹的统治”。1922年3月16日,埃及获得了独立。此后,埃及人民为争取取消英国在埃及的特权和争取埃及的彻底独立,仍在继续斗争着。(如果时间不够,埃及独立运动可略讲或让学生阅读)
小结:在十月革命影响下,战后朝鲜、中国、印度、土耳其、埃及等国发生声势浩大的革命运动,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进入新时代。战后的民族解放运动,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加速了这些国家的解放进程,也有力支援了苏维埃俄国的革命。
课后记:
1.3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教学目标
1.知识要求: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和农业集体化方针的确定;五年计划的实施及取得的成就;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大缺陷;1936年苏联新宪法;高度集中的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苏联的大清洗运动。
2.能力要求:(1)分析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成就与失误。(2)分析和评价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3.情感目标: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在短期内取得的巨大成就,有力地说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实践中,苏联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这不仅对苏联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影响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
课时安排  1课时
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分析:苏联的工业化方针和苏联的农业集体化方针的实施是本节重点。
2.难点分析:对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评价是本节的难点。苏联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既取得重大成就,又存在着严重问题。应让学生认识,苏联模式曾经在苏联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起了重要作用,它既对经济建设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又成为后来苏联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苏联模式是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产生的,它不能等同于社会主义制度,而只能看作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种探索。这种探索对中国等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有重要影响。
课堂教学设计
师:我们前面曾经学习了俄国的十月革命,请同学们回忆,苏维埃政权建立起来后能不能一心进行经济建设呢?为什么?
生:(思考并回答)
师:对,帝国主义和国内的反动势力是不会允许苏维埃建成的。这就使苏维埃俄国在建立后又经历了三年的国内战争,1921年苏维埃政权才把工作的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1922年苏联的成立,加强了国内各民族的团结合作,推动了政治、经济、文化和国防事业的发展。但是到1925年国民经济恢复基本完成后,苏联仍然是一个只能输出农产品、输入机器装备的落后的农业国,面临着十分艰巨的社会主义建设的任务。应该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呢?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开始了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试验。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三节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板书课题)
一、苏联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1.列宁的逝世
师:1924年1月21日,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逝世。列宁是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他对俄国的革命和建设,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都作出了重大贡献。请同学们课下思考并归纳列宁的贡献。
列宁逝世后,苏联主要在斯大林的领导下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2.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1925年12月开始)
师:为了用现代技术改造落后的工业农业,为了增强国防力量以维护民族独立,为了给社会主义建立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1925年12月召开的联共(布)“十四大”通过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决定把苏联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国、有输入机器和设备的国家变成生产机器和设备的国家。这次大会,标志着有计划、大规模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时期的开始。
苏联工业化建设的重点是优先发展重工业。请同学们思考:苏联工业化建设中为什么要优先发展重工业?这与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
生:(思考、讨论、回答)
师:(概括)①苏联处在资本主义包围之中,帝国主义发动反苏战争的危险依然存在。②俄国经济落后,落后就要挨打。为了避免落后挨打,必须完成国民经济的现代化改造,必须尽快把苏联建设成能生产各种机器和设备的国家。
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是从轻工业部门开始的;苏联的工业化是采用行政手段保证高积累多投资,而资本主义国家的建设资金是靠殖民掠夺、向外国借贷等手段筹集的。之所以有这些不同,是因为:①社会制度不同。②社会主义工业化在人类历史上是史无前例的事业,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供借鉴。苏联党和人民在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道路上勇于探索,开拓前进。③起步的经济基础不同: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在十分艰难困苦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国际上苏联受到帝国主义的包围和威胁,国内原有的经济文化和技术基础十分落后,资金又十分短缺。
师:在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进程中,实施了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即采取制定“五年计划”的做法。从1928年至1985年,除1941年苏联卫国战争爆发,第三个五年计划被迫中断外,完整地执行了10个五年计划,取得了巨大成就。1932年“一五”计划完成时,苏联的工业产值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已达到70%,已从农业国变成了工业国,建立了独立的国民经济体系。同时,工业的社会主义成分占了99%以上。“二五”计划完成的1937年,苏联的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从1917年建立苏维埃政权,到1921年苏维埃政权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到1925年开始大规模经济建设,到1937年苏联的建设取得巨大成绩。请同学们讨论一下这说明什么?注意与此同时的帝国主义国家正面临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1929年~1933年)
生:(讨论)
师:说明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说明了社会主义制度在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上的巨大积极作用。
在苏联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同时,1927年12月,联共(布)“十五大”通过了逐步开展农业集体化的方针。
3.苏联的农业集体化(1927年12月)
师:苏联为什么要实现农业集体化?它取得哪些成就?
生:(思考回答)
师:1927年末,苏联的工业生产达到并超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最高水平。然而,以落后的个体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农业,不能适应工业的迅速发展。1929年在苏联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大规模的农业集体化运动,其基本任务是把个体小农经济联合并改造为大规模的集体经济。到1933年1月,联共(布)中央宣布:“把分散的个体小农经济纳入社会主义大农业的轨道的历史任务已经完成”。农业集体化的实现,为苏联农业机械化、现代化开辟了广阔道路,为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创造了条件。农业集体化是工业化的继续,是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然苏联的建设也不是完美无缺的。
3.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严重问题
(学生看书归纳)
师:苏联经济建设中存在的严重问题我们要注意:第一,苏联是在帝国主义封锁、包围、破坏中建设社会主义的,它的建设受许多不利条件的制约。而且苏联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没有任何可资借鉴的东西。因而出现严重的问题也是可以理解的。第二,苏联的建设经验对此后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国家,包括中国在内都有重要影响。因此苏联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我们也是存在的。
二、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
1.1936年苏联宪法
师:随着国家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在国民经济中已经占绝对支配地位,苏联社会发生了重大变化。为了把这一变化以法律的形式肯定下来,1936年12月5日全苏苏维埃第八次代表大会通过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宪法》。该宪法是在斯大林参加和指导下制定的,故又称《斯大林宪法》。它以资本主义在苏联已经消灭、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已经胜利为出发点,规定,“苏联全部政权属于城乡劳动者”,苏联的经济基础为“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及生产工具与生产资料社会主义所有制”,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宪法规定,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是苏联最高苏维埃。宪法还对苏联共产党在国家中的领导地位作了明确规定。新宪法的规定,宣告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成,也标志着斯大林创建的、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
2.斯大林的经济政治体制
师:什么是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我们应该怎样评价它?它给我们什么启示?
生:(讨论、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师:苏联经济政治体制的突出特点是:高度集中。它在经济方面的表现:是一个以国家为核心的、高度集中的行政命令体制。它限制商品货币关系,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用行政命令甚至暴力手段管理经济,把一切经济活动置于指令性计划之下。它片面发展重工业,用剥夺农民和限制居民生活改善的手段,以达到高积累多投资。它在政治方面的表现:是将权力高度集中于党中央的最高领导机构。党政不分,共产党领导一切,直接发布政令,管理国家事务。民主法制被忽视,干部由上级委派,领导终身任职,基本上不受群众监督。最后形成个人高度集权。
该体制曾发挥了巨大作用,斯大林以此把苏联建成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这种体制是同当时苏联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基本适应的。可以说,如果没有强大的工业,强大的国防为基础,二战期间苏联要打退法西斯的侵略、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是不敢想象的。但它没有解决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经济运行的一系列根本问题,它违背列宁关于把文化经济建设当作工作重心的指示,仍把政治斗争放在第一位。它忽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要求。后来,它越发严重地阻碍了苏联国民经济的发展。
中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实践中,直到改革开放前,也一直实行计划经济运行机制,这也不无打上苏联模式的烙印。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就是通过生产关系的调整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这是苏联模式给我们的深刻启示。
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对党的政治生活也发生了影响。
3.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的盛行
师:到30年代,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以达到相当严重的程度。同学们想一想,个人崇拜产生的根源极其危害是什么?
生:(思考、回答)
师:(概括)除斯大林个人的原因外,小生产经济和农民意识是产生个人崇拜现象的根源。而斯大林最高领袖地位的牢固确立起来,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斯大林的威望空前提高等因素,客观上促成了个人崇拜的盛行。其危害是严重破坏了党的民主与法制的建设,斯大林的一些错误得不到纠正,对社会发展造成很大的消极影响。1935——1938年间的大清洗运动是其突出的表现。
4.苏联的大清洗运动
师:30年代,在苏联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斯大林错误地认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越大,阶级斗争就越尖锐。在此认识下,苏联在30年代进行了大清洗运动。大批党、政、军领导人和普通群众受到迫害,遭枪杀。大清洗运动的后果,使个人崇拜更加盛行,使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愈发僵化,严重地妨碍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发挥。
师:造成大清洗运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当时国际环境的复杂险恶(包括外国间谍机构所施的阴谋诡计);理论上、指导思想上对国内阶级斗争形势的错误估计;使用群众运动大造声势的方法和逼供信等违法手段,等等。其中十分重要的一点是苏联的政治体制,特别是党和国家领导体制存在着严重弊端。随着个人崇拜的日益发展。斯大林独揽大权,实行家长制领导,重大决策由一个人决定,国家的法律轻易被领导人所否定,而党纪国法又制约不了领导人的错误决策,致使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遭到粗暴的破坏和践踏。
小结:我们今天学习了苏联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在斯大林的领导下,苏联的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绩,充分说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但同时也形成了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此后严重制约苏联的发展,并对包括中国在内的社会主义国家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这是值得我们汲取的教训。
课后记:
第二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
2.1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教学目标
1.知识要求:了解或掌握巴黎和会的背景以及英、法、美等国参加和会的目的;对德的《凡尔赛和约》以及对奥、保、匈、土和约;凡尔赛体系的形成、影响和矛盾;国际联盟的建立及其实质;华盛顿会议的背景及其《四国条约》、《五国条约》、《九国公约》;华盛顿体系的形成和影响。
2.能力要求:(1)分析威尔逊的“十四点原则”及其目的和本质。(2) 分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构成、作用、影响。
3.情感目标:巴黎和会既是帝国主义战胜国重新分割世界的分赃会议,同时又是帝国主义反苏司令部。《凡尔赛和约》是在牺牲弱小民族利益的基础上,宰割战败国的掠夺条约。华盛顿会议在美国居主导,宰割中国,抑制日本的基础上,调整了帝国主义战胜国之间在远东亚太地区,特别是在中国的利益冲突。帝国主义战后国际关系的新格局包含了各种矛盾的冲突的源泉,是极不稳固的。这些矛盾的发展必将导致体系的崩溃和新的战争。
课时安排 2课时
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分析:(1)《凡尔赛和约》是重点。德国是“一战”的主要战败国,对德国的处理是巴黎和会的重要内容。因为对德国的处理涉及到英国确保其欧洲霸权地位;法国重建其欧洲霸权地位;美国插手欧洲事务。此外,《凡尔赛和约》是凡尔赛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条约内容不仅体现出巴黎和会分赃的实质,还体现了帝国主义在重新分割世界过程中的勾结与矛盾。由于对德国的严厉制裁,促使德国最终走上法西斯道路,成为二战爆发的重要原因。(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重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关系的一次大调整。它的建立是战后初期战胜国列强实力对比较量的结果,是他们分赃和妥协的产物。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暂时确立了帝国主义在西方、远东亚太地区的关系,客观上维护了欧洲形势的相对稳定。尽管不是和平,但是20年的休战,有利于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恢复发展。但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没有改变世界的基本格局——资本主义列强剥削和压迫广大落后国家和地区。因此,资本主义大国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矛盾依然存在。该体系不但没有消除列强间的矛盾,反而因分赃不均,矛盾进一步激化、复杂,从而注定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必然崩溃的命运。
2.难点分析:如何认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实质是难点。
课堂教学设计
师:请大家回忆一下,在20世纪的最初二十年,发生了哪两件重大事件?
生:(思考并回答)
师: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性质是什么?“一战”和俄国十月革命对世界的影响是什么?(引导学生回顾“一战”的后果)
生:(与教师共同回忆并进行分析)
师:(概括)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一战”和十月革命的胜利,使国际关系的格局发生了新的变化。首先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冲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使世界处于两种制度并存的状况。其次资本主义世界各国实力对比发生变化:①以德为首的同盟国集团战败,暂时退出了争霸的行列,并沦为被宰割的对象,这必然形成什么样的矛盾斗争?②作为战胜国,英法实力也遭到削弱,但它们还分别在海军和陆军方面保持优势。③美日成为“一战”最大的受益者。美在一战期间共赚380亿美元,黄金储备占世界40%,掌握世界经济霸权,经济实力急剧膨胀。日在亚洲夺取了新的霸权利益。战胜国列强在这种新的实力对比基础上展开了新的一轮争夺。只不过这场争夺从战场转移到谈判桌旁。它们先后召开了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签定一系列条约,从而建立起战后新的国际关系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板书:第二章与第一节的课题)
一、巴黎和会的召开(1919年1月)
1.巴黎和会的召开
师: 1919年1月18日,协约国集团在法国巴黎的凡尔赛宫召开了战胜国处置战败国最主要就是德国的巴黎和会。请大家回忆一下,历史上的同一天,同一地点发生过什么事情?
生:(思考并回答)
师:无独有偶,48年后的同一天,同一地点,德意志却在等候法国等战胜国的审判和宰割。一时27个战胜国的代表云集巴黎,中国作为战胜国,北洋军阀政府的代表也赶到了巴黎。战败国代表来了没有?
生:(思考并回答)
师:这么多国家,是否都有发言权?
生:(回答)
师:有权对和会决策的,是由美、英、法、意、日五个大国代表组成的“最高委员会”,但真正起操纵作用的只是英、美、法三个大国。为什么?
生:(思考并回答)
师:所以外交的后盾是国家实力。下面重点看五大国的意图。(板书)
2.五大国的意图。
师:(让学生看图“巴黎和会上的三巨头”)美国谁来了?(学生看图回答)图中间高个子的就是威尔逊。此人原是大学教授,后来当了校长,又当了总统,人称“百灵鸟”。他带来了非常漂亮的被称为“世界和平纲领”的“十四点原则”。(引导学生阅读课本23页阅读与思考材料,教师投影下列问题)
师:(引导学生回答问题)
A.如何理解第一点中的“公开的和平条约,以公开的方式缔结”?(设问,只要求学生思考,教师补充)在战前和战中,英法有一系列秘密协定,来瓜分世界。美国要求“公开”,就是要打破英法瓜分世界的企图。
B.第二点中“航行有绝对自由”实际是向谁的什么权提出挑战?目的何在?
C.材料中的5、10、11主要涉及的是领土和殖民地问题,威尔逊提出了怎样的主张?
D.威尔逊提出的“成立一个普遍性的国际联合组织”是指什么?其真实目的是什么?
E.分析威尔逊“十四点原则”的实质。
生:(带着问题阅读材料,进行分析,讨论并回答问题)
师:英国谁来了?
生:(看图回答)
师:威尔逊左手边的就是英国首相劳合·乔治,被称为“狡猾的狐狸”。这个圆滑而狡黠的政治家,完全代表英国这个老牌帝国主义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他最轻视已发生十月革命的俄国。那么,英国对德国提出什么样的制裁要求?
生:(看书回答)
师:英为什么在海军、殖民地、赔款三方面提出要求?
生:(通过回顾战前两国矛盾焦点,“一战”对英国影响来回答)
师:势力均衡的根本目的是什么?(设问,学生思考)就是让欧洲大陆的各国家之间互相牵制,谁也别太强,好让英国控制欧洲大陆。“一战”前就是由于德国发展太快,不但严重威胁了英国在欧洲的地位,还提出了重新瓜分殖民地的要求,英德矛盾才急剧尖锐。现在呢,情况变了,德国战败,只要能削弱它,使之既不能与英国抗衡,又能牵制法国,那么恢复英国控制欧洲大陆的局面就可以形成了。
师:法国谁来了?总理克里孟梭。他已78岁高龄,说话声音沙哑,外号“老虎总理”。他曾以18次倒阁成功而著称。克里孟梭是个典型的复仇主义者。他的野心是重建欧洲大陆霸权。为此法国要求最大限度地削弱德国,所以必然与谁发生矛盾?
生:(回答)
师:意大利曾加入同盟国,1915年同英法签定了密约,得到了战后满足其领土要求的承诺,参加到了协约国一边作战。尽管“一战”中,没打过几场胜仗,但其野心却不小,不仅希望英法实现其承诺,而且含有新的领土要求。
师:日本被称为是“沉默的小伙伴”,为什么?
生:(看书回答日本的意图)
师:说明日本对欧洲事务不感兴趣。通过对五大国意图的分析,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他们之间矛盾的焦点是什么?与会者自己的打算说明什么?
生:(启发学生思考并回答)
师:就这样,经过半年的争吵,1919年6月28日,在凡尔赛宫举行了对德和约的签字仪式,故称“凡尔赛和约”。
3.《凡尔赛和约》和凡尔赛体系的建立
师:大家还记得吗?五年前的6月28日发生了什么事?
生:(回答)
师:协约国选定这一天举行签字仪式,其用心不言而喻。
师:和约内容多达440条。其中主要规定分为四个方面。(结合19页“一战后领土的变化”图讲)关于领土问题,第一,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这两块地区原是法国的,那么是怎样落入德国之手的?
生:(回顾普法战争的结果并回答)
师:第二,萨尔区由国联代管15年,期满后经公民投票表决,决定归属。萨尔煤矿由法国开采15年。这个萨尔煤矿,其煤炭蕴藏量相当于法国全国煤炭蕴藏量的40%。第三,规定莱茵河西岸地区由协约国军队占领15年;东岸50公里以内地区为不设防区。(指图强调莱茵河非军事区的空间概念)第四,承认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波兰的独立,尤其是大波兰的建立(看图)。
师:关于德国的海外殖民地,被战胜国加以瓜分。那么德国原在山东的一切特权和胶州湾的租借地让给谁?
生:(看书回答)
师:而中国是战胜国,这一规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
生:(阅读教材18页小字进行了解)
师:这大大出于列强们的预料。这是中国人民给予这个分赃会议的严重打击。
师:关于军备限制。
生:(阅读教材)
师:废除普遍义务兵役制,从本质上是什么问题?
生:(进行推理判断)
师:既然已禁止,为什么还保留10万陆军?
生:(思考、回答)
师:这10万军队驻扎在哪?教材未提,但条约却告诉我们,10万军队驻扎在东边波罗的海沿岸。(指图)为什么驻扎在那里?
生:(看图分析判断)
师:关于赔款问题
生:(阅读教材)
师:和约使德国丧失欧洲本土上1/8的领土,1/10的人口,还压上巨额赔款。列宁一针见血的指出:“凡尔赛和约是骇人听闻的掠夺性和约”。毫无疑问,《凡尔赛和约》极大的伤害了德意志民族的感情。这为以后希特勒、法西斯复仇主义者提供了肥沃的土壤。难怪当时就有人说:“这不是和平,是二十年的休战”。巧合的是二十年后的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人们不得不承认:《凡尔赛和约》种下了“第二次大战”的祸根!
师:根据和约的规定,请同学们分析出巴黎和会的实质。
生:(师生共同分析)
师:从条约1、2、4三方面的规定,尤其是关于殖民地的处理,我们再次证实,巴黎和会是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此外,从军备限制的内容上,我们又可以看出其反苏的性质。列强们在和会上对如何对付苏俄达成了协议,即实行经济封锁,制定武装干涉的计划。1919年春~1920年,协约国对苏俄进行的三次武装干涉的计划就是在此时制定的。所以,我们说这次会议又是指挥反苏战争的司令部。除德国以外,还有哪些战败国呢?
生:(看书回答)
师:在处理完德国以后,协约国还先后与奥、保、匈、土分别签订了和约。这些条约与凡尔赛和约一起,构成了战胜的协约国对战败国领土和殖民地的再分割体系,即“凡尔赛体系”。
师:(投影:“一战前后欧洲及中东领土的变迁”,根据教材和图分析凡尔赛体系的作用)
生:(看书进行概括提炼)
师:改变欧洲和中东的政治格局,那么欧洲出现哪些新兴国家?
生:(看图查找)
师:随着一系列新兴民族国家的出现,说明什么问题?
生:(回答)
师:承认部分民族自决权
“凡尔赛体系”建立后,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解决了吗?
生:(回答)
师:(师生共同分析,进行概括提炼)
对战败国的掠夺,加深了战胜国与战败国的矛盾,分赃的不均,加剧了战胜国之间的矛盾,牺牲弱小民族的利益,深化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正如列宁所说的,靠凡尔赛体系维系的国际秩序是建立在火山上的。此外巴黎和会反苏的性质,也体现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矛盾。
总而言之,凡尔赛体系只是暂时调整帝国主义在西方的关系,那么这个体系靠什么来维持?
生:(回答)
二、国际联盟的建立(1920年)
(要求学生在书上标出时间、地点、操纵国、国联盟约的宗旨)
师:请同学们思考两个问题。第一,建立国联是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的,但最终美国没有参加,为什么?它反映什么问题?
生:(阅读教材小字,回答)
师:第二,国联建立的实质是什么?
生:(师生通过对国联盟约宗旨的分析,透过现象看本质)
师:美国领导人自认为,以自己掌握世界经济霸权的实力,可以“领导世界”,但是由于美国在海军方面实力不如英国,陆军方面实力不如法国,因此在战后的第一轮较量中,“温文尔雅”的教授总统最终败给了“老奸巨猾”的资产阶级政客。这再次说明外交的后盾是国家的综合实力。
由此可见,巴黎和会的结束,并不意味着列强之间的矛盾得到解决。凡尔赛体系的建立,是在英法取得优势地位的基础上,重建了资本主义世界在西方的新秩序。它反映了几个主要战胜国按新的实力对比取得了暂时的妥协。但是它不但不能消除矛盾,而且加剧了很多矛盾,同时又产生了很多新矛盾。尤其是美国在巴黎和会上未取得预期目的,而且远东亚太地区帝国主义还未按实力对比进行新的调整。不久,他们再次坐到谈判桌旁,展开舌战,这就是华盛顿会议的召开。
三、华盛顿会议
1.背景
师:在远东亚太地区,主要的竞争对手是谁? 20世纪初,东亚霸主是谁?
生:(阅读教材并回顾旧知识回答)
师:(1)美日矛盾的尖锐
1902年《英日同盟》签定,在英国的扶植下,日本成为东亚的霸主。一战期间,日本在远东的势力急剧膨胀,几乎独霸中国,并占领了德属太平洋群岛。巴黎和会,更加强了它在这一地区的优势地位。而美国随经济实力的增强,必然要打破日本的独霸。再加上巴拿马运河的通航,使美国到太平洋航程缩短,所以战略重心转移到远东亚太地区。
日本的扩张不仅与战后第一经济强国美国发生严重的冲突,同时也威胁到英国在东亚的利益。为争夺霸权,三国掀起海军军备竞争。日本将国民收入的50%用来造舰,直接影响英国海上霸权地位。
(2)海军军备竞赛激烈化
(3)目的
生:(看书)
2.召开
生:(看书,标出时间、参加国)
3.华盛顿体系形成
(1)主要条约
生:(阅读教材,找出三个主要条约及内容,并思考各条约的作用)
师:《四国条约》的签订体面地埋葬《英日同盟》,解除了英日联合与美国对抗的威胁,为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扩张扫除了障碍。根据《五国条约》,美、英、日、法、意五国主力舰的比例确定(指导学生阅读21页课本表格)。请同学们思考,《五国条约》的签订,最大的获益者是谁?
生:(回答)
师:使美国获得与英国同等的制海权,英国的海上霸权地位受到挑战。对日本来讲所占比例已经不少了。
师:(引导学生阅读22页有关《九国公约》的史料,结合教材回答问题,用投影打出)
A.《九国公约》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B.条约中的“友邦人民”的真实含义是什么?
C.条约中的哪些话是表面文章,哪些规定是列强的真实要求?
D.《九国公约》的签订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生:(阅读材料和教材,回答)
师:美国代表在解释第一条“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时说:“中国为一有主权独立之国家,在有效条约所限制之内,中国有行政之自由。”就是说,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一切不平等条约仍然有效,中国的半殖民地地位丝毫没有改变。可见华盛顿会议上的远东霸权之争,最重要的是对中国的争夺。关于中国山东的问题,由于中国坚持斗争,在有关国家的干预下,同日本在会外签定了条约,山东主权归还中国。
生:(阅读材料小字,进行了解)
师:华盛顿会议上签订的三个主要条约构成了华盛顿体系。
(2)作用
生:(师生共同阅读教材,分析概括)
师:华盛顿会议,在美国居主导地位,宰割中国,抑制日本的基础上确立了帝国主义国家在远东亚太地区的统治秩序。可见,华盛顿会议上,谁获利最多?谁受的限制最厉害?谁受的伤害最重?
生:(回答)
师:因此华盛顿体系隐含着战胜国之间的矛盾:美日矛盾加剧;英日分歧扩大;中国与帝国主义的矛盾尖锐。这些矛盾的发展必然导致华盛顿体系的崩溃。
小结:投影——本节知识结构如下:

课后记:
2.4  法西斯国家的扩张和反法西斯斗争的开始
教学目标
1.知识要求:了解或掌握: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中朝军民抗日斗争;埃塞俄比亚抗意斗争;西方大国对意大利侵略的绥靖政策;西班牙内战爆发和德意的武装干涉;英、法等国的“不干涉”政策;国际纵队;西班牙共和国失败;德、意、日法西斯结盟。
2.能力要求:(1)从内外两方面分析埃塞俄比亚、西班牙反法西斯斗争失败的原因。(2)分析30年代西方大国在世界各地推行绥靖政策的原因和影响。(3)概括、归纳德意干涉西班牙内战的原因。
3.情感目标:共产国际七大所提出的反法西斯斗争的政策和策略,指导了各国共产党的活动,推动了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其中中国、埃塞俄比亚、西班牙等国的斗争表现突出。但由于英、法、美等国对德、意、日的侵略推行绥靖政策,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中国等国家的反法西斯斗争没能阻止世界大战的爆发。
课时安排  1课时
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分析;(1)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是重点。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是30年代法西斯国家发动的继日本侵华后的又一次侵略战争,它造成了新的世界战争的另一个策源地。(2)西班牙内战是重点。西班牙内战是30年代世界历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它引起了世界各种政治力量的关注,事变的结果改变了欧洲的战略态势。
2.难点分析:绥靖政策是难点。首先,绥靖政策的概念需要理解掌握。其次,要认识英、法推行这种损人不利己政策的原因。第三,绥靖政策的表现形式呈现多样化。在对待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时,英、法表现为名义上制裁、实际上纵容;在对待德、意干涉西班牙时又表现为名义上“不干涉”、实际上干涉。
课堂教学设计
一、共产国际为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斗争
师:1935年7月至8月,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在莫斯科召开。请同学们思考:这时的世界形势如何?大会的中心议题应是什么?
生:(多人作答并争论)
师:(带领学生回忆在大危机打击下欧亚战争策源地形成的情况)全世界面临着法西斯奴役的威胁。德、日、意法西斯侵略国与一切遭受侵略、威胁的国家和人民的矛盾逐渐上升为世界主要矛盾。在这种情况下召开的共产国际七大,讨论的中心问题是制定共产国际和各国共产党反法西斯斗争的策略方针。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总书记季米特洛夫在会上(电脑展示季米特洛夫头像)作了重要报告。大会根据季米特洛夫的报告作了决议。(请学生根据教科书中文字,概括出报告和大会的主要内容)
生:(学生读书并概括作答)
师:共产国际七大提出的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方针,武装了各国共产党,推动了世界各国人民反对法西斯侵略的斗争。
二、亚非人民反对法西斯侵略的斗争
师:为了缓解国内矛盾,法西斯国家积极对外侵略扩张。日本和意大利法西斯首先在亚洲和非洲点燃了侵略战火。与此同时,反对法西斯侵略、保卫和平的斗争也在亚洲的中国、朝鲜和非洲的埃塞俄比亚展开。(电脑展示世界地图,在相关部位闪动,以突出中国和埃塞俄比亚的反法西斯斗争)
1.中朝军民抗日斗争
师:根据中国史,请学生回忆日本在1929年经济危机打击之后,1931~1937年的侵华活动。
生:(学生按年代顺序回忆日本侵华历史)
师:1937年,日本挑起卢沟桥事变,开始了全面侵华战争。中国人民从此展开了历时八年的全民族英勇抗战。
饱受日本殖民统治之苦的朝鲜人民,也为争取民族解放展开了英勇斗争。中国人民和朝鲜人民互相支援,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请学生阅读教科书中中朝军民并肩抗日的小字)
生:(阅读小字)
2.埃塞俄比亚人民抗击意大利法西斯
(1)意大利侵入埃塞俄比亚
师: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对意大利打击十分沉重。为夺取原料和销售市场,意大利竭力想建立一个环绕地中海的殖民帝国。(教师向学生展示地中海周围欧、非两洲20世纪30年代的形势图,请学生根据当时形势分析意大利的侵略意向)
生:(学生看地图,发表意见,并阐述理由)
师:意大利很想把触角伸向巴尔干和多瑙河流域,这就与英、法、德帝国主义利益相冲突。意大利是一个贫弱之国,无力与英、法、德相抗衡,它在欧洲的侵略意图只好忍痛作罢。于是就把侵略的主要方向转指非洲。再请同学们看看,在非洲大陆地中海沿岸,意大利可以在何处落脚?
生:(根据30年代非洲形势图进行分析并作答)
师:30年代的非洲唯有埃塞俄比亚和利比里亚是独立国家。埃塞俄比亚位于非洲东北部,控制着从地中海经红海到印度洋的通道,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并且拥有煤、铁、铜、硫磺、黄金等丰富的自然资源。意大利占领埃塞俄比亚既可使其东非殖民地联成一片,又能威胁英国在地中海的交通命脉和在非洲的殖民地。
1935年10月,意大利30万军队分北、东、南三路在飞机和坦克的配合下,对埃塞俄比亚不宣而战。(展示埃塞俄比亚地图,用电脑演示战争进程)
(2)西方大国的绥靖政策
师:作为国联成员的埃塞俄比亚当受到侵略时,本应得到国联的援助和保护,但是操纵国联的英法却出于自私的目的,对意大利的侵略行径采取姑息纵容的绥靖政策。(请学生看教科书中“绥靖政策”和英、法向意妥协原因的小字)在世界公众舆论的压力下,国联才不得不宣布意大利是侵略国。国联声称对意大利采取经济和财政制裁。(用电脑展示制裁内容)意大利是一个严重缺乏石油的国家,其侵略埃塞俄比亚的主要运输通道要经过苏伊士运河,但是国联制裁却没有把石油等重要战略物资列入禁运范围,英国掌握下的苏伊士运河还照样供意军使用。美国则在“中立法”的掩盖下,(请学生看有关“中立法”的小注)通过第三国,拼命向意大利出售石油和其它战略物资,而埃塞俄比亚人民却失去了购买美国武器的可能性。由此可见,在意埃战争中,国联的制裁和美国的“中立法”都有利于侵略者,而打击了被侵略者。
(3)埃塞俄比亚的失利
师:30年代的埃塞俄比亚是一个落后的封建国家,即使正规部队的士兵也不能人手一支老式步枪,许多人只能手持长矛大刀去作战。在基本上是孤立无援的情况下,埃塞俄比亚人民同仇敌忾,高呼着“坚决抗敌,至死不屈”,英勇地投入了保卫祖国的神圣战斗中。人民群众用镖枪、盾牌来抵抗用飞机、大炮、坦克武装起来的敌人,英勇杀敌,他们埋藏粮食,填塞水井,迫使找不到粮食和水源的敌人只得撤出已占领的地方。
为了尽快占领埃塞俄比亚,意大利法西斯疯狂地屠杀埃塞俄比亚军民。甚至公然践踏国际公约,灭绝人性地施放毒气。埃塞俄比亚皇帝海尔·塞拉西后来回忆道“我们经得起飞机的轰炸,但是对付不知不觉落到脸上和手上的毒剂,我们就束手无策了。”埃塞俄比亚正规军被击溃了。1936年5月,首都亚的斯亚贝巴沦陷,意大利宣布把埃塞俄比亚并入意大利。
请同学们分析埃塞俄比亚抗意斗争为何失败了?
生:(思考作答)
师:我认为埃塞俄比亚失败最主要的原因是落后。由于埃塞俄比亚生产力水平过于低下,意、埃两国经济实力、军备优劣过于悬殊,才导致埃塞俄比亚失败。当然英法的绥靖政策和侵略者的残暴也是意大利侵略得手的重要条件。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造成新的战争策源地,当意大利站稳脚跟后,就开始觊觎邻近的法属殖民地,威胁英国的红海航线。英、法与意大利的关系大大恶化了。
三、西班牙内战
1.西班牙内战
师:1936年西班牙爆发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君主制度,建立了共和国。
根据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决议,处在白色恐怖下的西班牙共产党为争取工人阶级的统一和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而进行斗争。1936年1月,西班牙人民阵线成立。它把工农群众、绝大多数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和一切自由民主力量联合起来了。1936年2月举行大选,人民阵线取得了巨大胜利。左翼共和党人组织政府。新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社会改革和促进民主的措施。这些措施深受广大人民的拥护,但却遭到了国内外反动势力的猖狂反扑。
(用电脑软件演示西班牙内战过程) 1936年7月,西班牙军队的将领佛朗哥(出示佛朗哥像)等人发动反对共和国的叛乱。但是忠于共和政府的部队和广大工农群众以及小资产阶级奋起保卫共和国。共和国军控制了首都马德里,工人解除了叛乱部队和法西斯分子的武装。
2.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
师:当叛乱显示出失败征兆时,德、意法西斯便在1936年7月公然对西班牙进行武装干涉。先是派遣大量运输机把西属摩洛哥佛朗哥的叛军和军需品运到西班牙本部,同时把大批坦克、飞机、武器、弹药送给叛军;继而又派出正规军,直接进攻西班牙共和国。这样,西班牙内战就演变为一场西班牙人民反对法西斯侵略的民族战争。德、意为何要卷入这场战争呢?下面我给同学们提供一组材料,请大家分析材料,谈自己的看法。(教师展示材料)
材料一 西班牙地处欧洲西南的伊比利亚半岛上,北与法国相邻,南隔宽仅20公里的直布罗陀海峡与非洲相望,位扼大西洋地中海航道的咽喉。从近代以来,企图争霸世界的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大国总是竞相争夺这个战略要冲。特别是老牌帝国主义英国,为控制这条对它生命攸关的航路,在海峡上霸占着一块属地直布罗陀,建立军港,以保证自己航道的安全。
——摘自王春良等《世界现代史》上册
材料二 西班牙在一定程度上是英、法、美的势力范围,长期以来英、法、美在这里进行着大量投资。
——同上
材料三 西班牙拥有铁、煤等丰富的战略资源。
——同上
材料四 一个纳粹将军说:“我们对西班牙的干涉使我们能在法国和英国的主要战略路线上站住脚……由于在西班牙有我们的阵地,我们就处于有利的地位,控制这个战略地区的要冲。”
——同上
材料五 德国将领赖歇瑙说:“西班牙对德国来说是战争的高等学校”,“比在和平条件下训练十年”更有益处。
——摘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
材料六 希特勒说:“从法国方面看,佛朗哥的百分之百的胜利并非令人称心如意的。我们对继续战争和保持地中海的紧张局势更感兴趣。”
——同上
生:(研读材料后,发表意见)
师:(根据学生作答情况进行总结)同学们还可以根据当时的历史状况和国际形势来分析德、意干涉西班牙内战的战略考虑。
生:(发言)
师:(对学生的发言给予鼓励)为了能够造成一个对英法包围的战略形势,又能控制直布罗陀海峡,切断英、法与其海外殖民地的联系,还可以获得西班牙的工业资源,德意也有把西班牙作为军事实力的检验场的考虑。另外,德国企图把英法的注意力吸引到西班牙,从而可以放手扩充军备等等。总之,武装干涉西班牙对德意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3.英法美的绥靖政策
师:英法对已经烧到自己家门口的法西斯战火采取“不干涉”政策。1936年9月,在英法的倡议下,27个欧洲国家签订了“不干涉”西班牙内战的协定,禁止把武器和军用物资输往西班牙,也不允许西班牙所购买的军火过境。成立了“不干涉委员会”来监督协定的执行。这个委员会既剥夺了西班牙共和政府购买武器的合法权力,又掩饰了德、意武装支援叛军的行为。所以法国航空部长科特说,不干涉政策实际上是对西班牙事件的干涉,因为它“不允许合法政府行使它购买武器的权力。”但德、意却不执行“不干涉”协定,源源不断地支援叛乱军队。
美国政府执行“中立法”。(教师展示美国商务部长报告等材料,请学生结合此材料分析“中立”政策的实质)
材料一  美国商务部长报告:德国1936年底在美国购买价值40万美元的武器,1937年9月间,德国从美国购进了价值100万美元的武器。1937年美国向意大利输出的武器数量增加34倍。1937年德国在美国购买了价值1.26亿美元的各种货物,其中当然也包括战略原料。1937年德国在美国购买的货物比1935年多一倍,同时美国与共和国西班牙的贸易额却下降了11/12。1938年德国在美国购买了1.67亿美元的货物,而美国与共和国的贸易却停止了。
—摘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
材料二  法西斯国家从美国获得的飞机。1937年800架,1938年输进900架。
——同上
生:(研读材料后,发表各自的看法)
师:美国以“中立法”为名,扮演了同英法同样的角色。
4.世界进步力量的支援
师:与以上行为相反,国际无产阶级和世界革命人民、进步人士对西班牙共和国大力支持,苏联向西班牙共和国政府提供了巨大援助。(提供有关苏联援助的材料,由学生自己阅读)
来自54个国家的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共4万多人组成国际纵队,同西班牙人民一起直接参加保卫共和国的战斗。在战斗中大约7000多人牺牲在西班牙。中国人民对西班牙人民的斗争也给予了坚决支持,1935年7月15日毛泽东代表中华苏维埃政府发表致西班牙人民书,高度赞扬西班牙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是世界上最神圣的战争。有100多名中国留学生和华侨参加了国际纵队。
5. 共和国政府被颠覆
师:在德、意法西斯的直接帮助(要求学生看教科书中“西班牙内战前两年德、意给叛军援助的武器装备”一览表)和英、法、美的纵容下,西班牙叛军南北夹攻合击,进逼马德里。西班牙军民在4个多月中粉碎了敌人三次进攻。在共和国处境危急的关头,共和国政府军中的叛徒在马德里发动叛乱,成为反动军队的“第五纵队”。1939年3月28日,马德里陷落。西班牙共和国被扼杀了。请同学们思考:西班牙共和国为什么会失败?
生:(多人作答)
师:首先是德意法西斯武装干涉和英、法、美执行“不干涉”以及“中立”政策的结果;其次也是共和国内部的叛变和分裂的恶果。西班牙人民用顽强的战斗和悲壮的牺牲向全世界揭露了法西斯的残暴和英、法、美反人民的帝国主义本质。
在英、法、美“不干涉”政策和“中立”政策的纵容下,日、意、德法西斯分别于1931年、1935年、1939年在中国、埃塞俄比亚和西班牙的局部战争连连得手,其侵略实力和野心不断增长,世界局势朝着扩大战争的方向迅速发展。
四、德意日法西斯结盟
师:“物以类聚,人以群分。”30年代侵华、侵埃和干涉西班牙等活动促使利益相同的德、意、日三国加紧勾结。德、意在协同武装干涉西班牙过程中于1936年10月签订共同协定,商定加强在对外侵略过程中的合作,(提供具体内容,供有兴趣的学生查阅)形成“柏林—罗马轴心。”1936年11月,又以反苏反共为招牌,德日缔结《反共产国际协定》,结成反动同盟。真可谓“心有灵犀一点通”。(提供资料供有兴趣的学生查阅)1937年意大利也加入这一协定,德意日三国轴心正式形成。从此法西斯国家依仗联盟,更加有恃无恐地扩大侵略战争,世界大战迫在眉睫。
小结:在本章学习即将结束时,请同学们思考一下:30年代世界的主要矛盾是什么?反映这一主要矛盾有哪些重大事件?了解了这些事件的前因后果之后,你有哪些想法和认识?
第四章  两极格局下的世界
4.1  战后初期的国际关系和两极格局的形成
教学目标
1.知识要求:了解或掌握:二战后美国成为世界霸主;“冷战”政策的含义和表现;苏联政治军事实力的壮大;雅尔塔体系的概念、实质及影响;国际关系进入两极时代;联合国的成立和主要机构、宗旨和原则;纽伦堡审判和苏、美、英、法对德国及柏林的分区占领;美国单独占领日本和东京审判;美国侵朝战争和侵越战争。
2.能力要求:(l)分析雅尔塔体系的确立背景、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2)比较雅尔塔体系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异同点。
3.情感目标:联合国的成立反映了饱经战乱的人民要求建立一个和平安全、平等合作的世界的共同愿望。纽伦堡审判和东京审判表明:历史会给战争罪犯以应得的惩罚。二战前后因美苏等国力量变化而引起的世界格局的变动,说明一个国家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是由这个国家的实力,特别是经济实力所决定的。
课时安排  2课时
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分析:雅尔塔体系的确立和两极格局的形成是重点。本节的内容是二战后初期的国际关系,其核心就是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这种新的世界格局是建立在雅尔塔体系之上的。雅尔塔体系对战后的国际关系影响重大。
2.难点分析:对雅尔塔体系和两极格局的评价是难点。教材只讲到有关雅尔塔会议所做出的正面决议,而一些反映大国强权的决议却没有提到。可适度地补充一些材料,辩证地分析其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课堂教学设计
放映录像(二战后期的几次重要会议),形象地再现二战后期的形势和会议的重要内容,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一、战后初期的世界形势和雅尔塔体系的建立
1.战后初期的世界形势
问题设计
教师出示问题,学生读书思考:
问题一  二战前在世界上占主导地位的是哪些国家?它们的实力经过二战发生了什么变化?
答案:西欧势力衰微、美国成为世界头号强国。
教师在此处可讲解:二战以后,英法已沦为二流国家,比如:英国在战争中损失兵力120万,消耗资金250万美元,外贸濒于停顿,黄金储备几乎枯竭,海外投资也大部分变卖,战争结束时国债高达237万英镑。美国则成为世界上的头号强国。军事上,1945年美国军队人数高达1200万,拥有30艘航空母舰,在全世界建有500多个军事基地,此外,还垄断了原子弹,军事跃居全世界第一。经济上,美国拥有资本主义世界总产量的60%,黄金储备的59%,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资本输出国和债权国。美国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确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掌握了国际金融控制权。通过《关税贸易总协定》,形成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
问题二  在二战后的世界上,有没有能阻碍美国称霸的国家?如果有,是哪个国家?
答案:苏联。
问题三  苏联为什么能妨碍美国的霸权政策?
答案:苏联的影响和各国人民的革命运动在全世界范围内日益扩大。
教师在此处补充讲解:在社会主义世界,苏联成为与美国相抗衡的“超级大国”。战争的胜利,苏联的军事力量空前强大,政治威望空前提高,到1945年,拥有军队1140万人,军事工业仅次于美国,通过战争领土面积扩大建立起东方战线,西部邻国的一些地区先后划人苏联版图。在亚洲,苏军进驻中国东北和朝鲜,并将日本北方四岛划归苏联。在苏联的帮助下,东欧和亚洲建立了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双方实力相当。
补充材料
布雷顿森林体系:1944年7月1~22日,由44国代表团参加的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在美国的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举行。大会通过了最后议定书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两个文件,统称为“布雷顿森林协定”。由此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建立起来。新的国际货币体系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两个挂钩,即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前者是指美元和黄金规定有固定的官价,并承担可兑换货币的义务,各国官方可以随时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当时规定的黄金官价是一盎司黄金等于35美元。各国政府要协同美国在国际货币金融市场上保持这一官价,使黄金的波动局限在官价上下各l%的幅度之内。后者指各国货币都要与美元确定固定比价,比价确定以后不得随意变动,各国政府有义务维持本国货币与美元的固定比价,使外汇行市的波动不超过货币平价上下各l%。为了推行这个国际货币体系,专门设立了国际货币组织。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确立,标志着战后国际货币一体化的正式形成;同时通过该体系美国不仅把关元散发到世界各地,币且通过美元的发行、信用的扩张和收缩,操纵国际金融活动,真正成了世界经济霸主。
战后美苏战时同盟破裂的原因:二战期间为了消灭德、意、日法西斯的总目标使它们结成盟友。战争结束后,原来联合的基础消失,掩盖的矛盾暴露出来。美苏同盟关系破裂的原因既有意识形态的因素,也有国家利益的因素。苏联要在东欧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美国要在西欧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美国要推行全球霸权战略,苏联也要在国际上发挥大的影响力。
2.雅尔塔体系的建立
问题设计
教师出示问题,学生读书思考:
问题一  何谓雅尔塔体系?
教师在学生看书、回答基础上概括:战后世界大国按照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新的国际关系格局。
问题二  雅尔塔体系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归纳:①处置战败国。②重新划定欧亚政治地图。③建立联合国。
问题三  雅尔塔体系确立的背景或者说条件有哪些?
总结前一标题的学习,形成答案要点:①美国在战后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②苏联在战后由于政治、军事实力大大增强,成为唯一能抗衡美国的国家。③德、意、日法西斯集团被打垮,英法在战争中受到重创而衰落。
问题四  雅尔塔体系的实质是什么?
美苏国根据自己的战略需要,对世界格局做出的两分天下的划分,它深深打上了大国强权政治的烙印。(它建立在美苏两强实力均势基础之上、事实上划分了美苏的势力范围。)
补充材料
雅尔塔体系:是指二战后主要战胜国根据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通过对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重新进行划分而建立起来的新的国际关系格局。雅尔塔体系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如何最后打败德日法西斯,如何处置战败国及防止法西斯主义复活;战后建立联合国组织,作为维持世界和平的机构;重新绘制战后欧亚的政治版图,特别是重新划定德、意、日法西斯国家疆界及其占领地区的边界与归属:①战败国的殖民地及国际委任统治地以托管的形式列入大国保护之下,原则上承认被压迫民族的权利;②在欧洲,对德国实行分区占领,巴尔干地区由西方和苏联分别控制,苏波边界、波德边界西移;在亚洲,苏联以收回南库页岛和千岛群岛,恢复帝俄在中国东北的特权为条件,默认美国单独占领日本、承认由美国支持的蒋介石政府统一中国,在朝鲜半岛以北纬38度线为界划分双方势力范围。  实际上是美苏双方西起易北河东至北纬38度线两分天下的体制。雅尔塔体系是战后初期各种力量消长的产物,一度为全球性东西方政治对抗、经济分裂和军事对峙的界线。雅尔塔体系的确立,标志着近代以来以欧洲为中心和维持欧洲大国均势为主的传统国际关系格局的结束,以美苏两极格局为特征,现代国际关系开始进入一个新阶段。雅尔塔体系以倡导的和平民主原则,把关苏两种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的和平共处纳入同一国际关系体系,对战后的国际关系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但该体系也有局限性,它是建立在美苏战时实力均势基础之上的,是苏联和美英之间互相妥协的产物,深深打上了大国强权的烙印。雅尔塔体系事实上划分了美苏的势力范围。由于美苏的社会制度和对外方针都有很大差异,双方的国家利益又有很大矛盾和冲突,最终使世界分裂,导致两大阵营的形成。
雅尔塔体制的演变经过:雅尔塔体制从本世纪40年代中到90年代初,经历了冷战、冷战与缓和的交错,美攻苏守,美苏对峙,美苏互有攻守的演变过程。其中1945~1955年是雅尔塔体制的形成和战后初期美苏冷战对峙局面的出现,1955~1969年是美苏冷战中的局部缓和,1969~1985年前后是美苏缓和中的激烈争夺,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是雅尔塔体制的瓦解。
雅尔塔体系的建立是以战后初期国际力量对比为基础的,由于各国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使各国在国际上的对比力量发生变化,使雅尔塔体系受到冲击,两个超级大国对各自盟国的控制力也不断减弱。首先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兴起,一大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独立,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给美苏两极体系以有力冲击。如在联合国中,改变了超级大国操纵国际事务的局面。其次,日本、西欧重新崛起,使美国独霸资本主义世界的局面,逐渐转变为美、日、西欧三个经济中心。  东欧国家独立自主的倾向不断增长,两极格局的基础终于动摇了,世界多极化趋势迅速发展。80年代未一90年代初,东欧剧变,德国重新统一,华沙条约组织解体,尤其是1991年苏联解体,东西方冷战结束,它标志着以两大政治军事集团对峙为主要特征的国际格局发生了根本变化,雅尔塔体系最终瓦解,世界政治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雅尔塔体系的积极和消极影响:(1)积极方面:雅尔塔体系原则上倡导和平、民主。如同意被解放的各国用民主方式解决自己国家的问题。承认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性。主张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和平共处与合作。这对于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起了积极作用。(2)消极方面:雅尔塔体系体现出大国强权政治,无视别国利益,一切由大国控制和安排。如对朝鲜北纬38度线的划分,对德国的分区占领,都是大国根据自己的需要划分世界。又如在雅尔塔会议上做出的苏联在欧战结束后三个月内对日作战的协定,其实是带有附加条件的。这些附加条件包括:维持内蒙现状、大连港国际化、苏联租用旅顺为海军基地的条件。这是典型的强权政治,侵犯了中国主权。
学科内知识综合
投影:
近代以来几次国际关系格局的演变及其变化的主要原因
哪次战后
体系
国际关系格局
拿破仑
战争后
维也纳体系
欧洲大陆均势,英国占很大优势
一战后
凡尔赛——华盛顿
体系
英国和美国争夺世界霸权
二战后
雅尔塔体系
美苏两极格局
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各国实力对比的变化。
问题讨论
学生分组讨论:比较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和雅尔塔体系的异同。
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归纳要点如下:相同点:它们都是世界大战后出现的国际关系新格局和新秩序,都是大国间军事和经济实力对比和相互妥协的产物。
不同点:(1)影响的深度和广度不同,就时间之长和涉及范围之广而言,雅尔塔体系的影响远大于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2)扮演的主角有变,从前者的英法在欧洲、美日在远东太平洋地区,到后者的美苏在全球各个角落;(3)形成的过程有异,前者是在大战结束后的两年内形成的,后者则是在战争接近尾声时到战争结束后不久形成的;(4)格局的性质有悖,前者本质上是帝国主义之间的争夺,后者由于战争的反法西斯性和社会主义国家的介入,而具有反对法西斯实行民主政治,以及大国间称霸的双重性质。
3.联合国的成立
教师讲授
雅尔塔会议上曾作出过两项重要的规定,即决定建立联合国和惩办法西斯战犯。战争结束后,雅尔塔会议上的这两项重要内容得以实施。
关于联合国的成立,教师可在学生看书基础上进行归纳,并打出如下一张投影片:
(1)背景:反法西斯战争即将胜利的前夕,几大国之间为了协调行动,加强合作,决定成立一个国际性组织。
(2)建立:1945年春天,中、美、英、苏等50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旧金山开会,筹划建立联合国。10月,《联合国宪章》正式生效,联合国成立。
(3)总部:设在纽约。
(4)主要机构:联合国大会和安全理事会(安理会是联合国中唯一有权采取行动来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机构)
(5)常任理事国:中、美、英、苏、法
(6)宗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发展各国间的平等友好关系,促进国际合作,协调各国行动。
(7)原则:《联合国宪章》规定了各会员国必须遵守的原则,如
主权平等,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和平共处等。
(8)初期执行情况:联合国实际为美国所操纵。
课本史料应用
阅读下列材料:
联合国的宗旨为:
一、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并为此目的:采取有效集体办法,以防止且消除对于和平之威胁,制止侵略行为或其他和平之破坏;并以和平方法且依正义及国际法之原则,调整或解决足以破坏和平之国际争端或情势。
二、促成国际合作,以解决国际间的属于经济、社会、文化及人类福利性质之间问题,且不分种族、性别、语言或宗教,增强并激励对于全体人类之人权及基本自由之尊重。
——《联合国宪章》
回答:(1)据材料概括联合国的主要宗旨是什么?联系时代背景说说它的成立反映了当时世界人民的什么愿望?
(2)联合国的宗旨在联合国成立初期是否得到贯彻?为什么?试举例说明。
答案:
(1)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体现了反法西斯国家试图把战时同盟的友好关系延续到战后的心愿。反映了世界人民爱好和平的共同愿望。
(2)没有。因为美国实际上操纵着联合国,如以联合国的名义发动朝鲜战争。同时阻止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问题讨论
讨论题一:联合国成立至今已过半个世纪,在美苏两极对峙背景下成立的这一国际性组织,在两极格局已经解体的今天,我们应如何看待它的地位与作用?
教师归纳:联合国在成立初期曾被少数大国所操纵,成为维护大国利益的工具。但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后,随着一大批发展中国家的加人,联合国逐渐改变被少数大国操纵的局面。在两极格局的时代,联合国不可避免地被打上了“冷战”的深刻印迹,但同时我们也不可否认,联合国在维护和平、促进发展方面也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两极格局解体后,国际格局出现多极化趋势,国际形势总体上趋向缓和,但天下并不太平。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至今一个也没有解决,而且面临新的挑战。世界上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加,例如超级大国仍然留有冷战思维特点,总企图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支配世界,谋求霸权,输出自己的政治模式和价值观,干涉别国内政;由宗教、种族、领土等矛盾而导致的地区冲突此伏彼起;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下的“南北矛盾”(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矛盾)依然突出;人类可持续发展进程中面临的世界性的环境、资源、人口等问题;2001年9月11日发生的震惊世界的恐怖分子袭击美国的“9·11”事件,使人们意识到恐怖主义已对世界和平与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如此等等,不一而论。在21世纪,人类要生活得更安全、更美好,国与国之间必须遵循平等友好、和平共处的基本准则,而联合国作为当今世界最广泛和最具代表性的国际政治组织,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发展方面,应该也可以发挥更加积极有效的作用。
讨论题二:比较国联和联合国
国联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产物,联合国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产物。国联是世界上第一个较为普遍的国际组织,但由于凡尔赛和约的先天不足和它自身的缺点,使它诞生的第一天起就带有自身的致命的弱点,致使它缺少普遍性和权威性。美国没有参加,德国、苏联一开始就被排除在外,参加后不久又先后退出或被开除,日本和意大利后来也退出了国联,由英法操纵的国联对诸大国并无约束力。国联的大会一致原则使决议在实际上无法实施,不可能具有权威性。联合国汲取了国联的教训,经过较长时间的酝酿和磋商,在比较民主的基础上建立起新的国际普遍组织机构;强调以防止世界大战和维护世界和平为首要任务;联合国所确定的大国否决权原则,对于大国的协调与合作具有重要的意义。50年代联合国由包括中、美、英、法、苏五个常任理事国在内的51个创始国组成,发展到目前184个会员国,联合国包括了所有大国在内,在目前世界形成的220个政治实体中,除了永久中立国瑞士,几乎囊括了所有重要的国家和地区。联合国成立之初为美国所操纵,做了一些坏事。70年代以来,随着越来越多的第
三世界国家加入联合国,联合国受某些大国摆布的局面逐渐发生了变化。在维护世界和平、缓解国际冲突,在促进世界经济及社会进步和发展,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方面;在反对殖民主义、种族主义,促进非殖民化运动方面;在谴责霸权主义扩张方面,均发挥了一定的影响。此外,它还是各国外交政策的国际讲坛和开展多边外交的场所,是联合国制订国际法和国际规范的主要立法机关。
二、对德日法西斯的处理
1.对德国的处理
布置学生看书,总结战后对德国法西斯处理的情况。教师打出幻灯片
(1)纽伦堡审判:战后欧洲国际军事法庭在德国的纽伦堡对纳粹战犯进行审判,法西斯分子受到应有的惩罚。
(2)四国分区占领德国:苏、美、英、法对德国及其首都分区占领,各国都把处理德国问题纳人本国的战略方针的轨道,在各自的占领区内实行不同的政策,美、英、法与苏联的矛盾逐渐加剧,造成了德国分裂。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楷体字,熟悉纽伦堡审判的时间、概况。
对四国分区占领德国的情况,教师出示地图,让学生从中找出苏、美、英、法占领区的位置。
2.对日本的处理
布置学生看书,总结战后对日本法西斯处理的情况。教师打出幻灯片
(1)美国对日本单独占领:日本投降后,美国为了扩张在东亚的势力,派军队以“盟军”名义由麦克阿瑟任驻日盟军总司令,单独占领日本。
(2)东京审判:1946年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开始对日本战犯进行审判,美国出于自己利益的考虑,对一些曾经杀害许多中国人的日本战犯免于起诉,美国还保留了日本的天皇制。
课本史料解读
阅读下列材料
我决定,对日本的占领不能重蹈德国的覆辙。我不想分割地管制或划分占领区。我不想给俄国人以任何机会,再让他们像在德国和奥地利那样去行动。
——杜鲁门
回答:(1)材料中所说的“德国的覆辙”是指什么?
(2)日本实际占领情况又是怎样?分析其原因。
答案:(1)指二战后,英法美苏四国分区占领德国。
(2)美国单独占领日本。为了遏制苏联,与苏联争夺在远东的势力范围。
问题讨论
二战后同盟国对德、日法西斯都做了惩处,惩处的程度有哪些不同?原因何在?产生了哪些不同的后果?
学生讨论后教师总结:二战后同盟国对德国法西斯的惩处比较彻底,法西斯组织被铲除,法西斯分子受到应有的惩罚,而对日本法西斯的处理却不彻底,军国主义的最大代表天皇未受到惩处。产生这种不同的结果是美国出于其全球战略考虑和东亚的政局,对日本的处置一切以美国的利益为出发点,主要表现为:①美国要确保日本不再成为美国的威胁,实现美国统治下的目的,同意惩处日本战犯并促使日本进行各种社会改革,且按美国的三权分立的原则对日本的政治制度进行了改革。②美国力求日本成为其在亚洲太平洋地区推行霸权政策的基地,成为反共反苏的工具。为此保留了天皇制,并从政治、经济、军事上全面扶植日本。同盟国对两国法西斯的惩处不同,造成的影响延至今日。德国的民主化进程比较彻底,战后德国政府和人民对历史的反思也比较深刻和彻底,今天德国虽然也有个别极右势力组织为法西斯翻案,但是德国政府和大多数德国人民、政府的态度始终是明确反对法西斯。再看日本,日本的右翼团体和少数右翼政治家不断有美化侵略,为当年军国主义招魂的言行,近年来反复出现的“教科书事件”“参拜靖国神社”事件、黄祸论、否认南京大屠杀事件,军国主义势力始终阴魂不散,其中的原因固然很多,但对日本法西斯的处理不够彻底应是重要的历史原因。
三、两极格局的形成
教师讲述:事实上雅尔塔体系划分了美苏的势力范围,奠定了两极格局的基础。战后,美国凭借经济军事优势,企图把资本主义制度推广到全世界各地,打开世界市场,实现全球霸权。正当美国的实力与扩张野心在战后达到空前高度时,苏联和世界各国人民革命力量也正在世界范围内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在美国看来,苏联和各国人民的革命力量,妨碍了其实现全球霸权的计划,美国把这一障碍最终归罪于共产主义和苏联,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矛盾冲突的不断加剧,美苏关系由同盟走向对抗。但鉴于战争刚刚结束世界人民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美苏两国谁都不愿也不敢将自己再卷入一场全新的战争,况且双方势力相当,美国也不敢贸然越过战时美苏划定的范围界限,为此,美国对苏联实行了“冷战”政策。
问题设计
设计一  何谓“冷战”政策?
即以武力为后盾,采取除军事进攻以外的一切敌对活动和对抗形式,同时对欧洲资本主义国家加以控制和扶植,并力求控制广大的“中间地带”即亚、非、拉国家。
教师讲述:冷战:是相对热战,即敌对双方直接诉诸武力而言的。它是指国际关系中一种激烈的对抗形式,是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对峙的一种形式。这种激烈的对抗形式主要是在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等方面展开,包括开展军备竞赛和用武力优势相威胁,但没有直接诉诸武力的进犯行动,其基本状态是“不战不和”。
设计二  美国推行“冷战”政策有何具体表现?
丘吉尔“铁幕”演说——杜鲁门主义出笼——马歇尔计划出台——北约的组建。
(序曲)                正式开始的标志    经济表现    军事表现
设计三  马歇尔计划与杜鲁门主义的联系和区别
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延续和扩大,是更为隐蔽的更为精巧的杜鲁门主义,两者互相联系,目的基本一致,但手段各有特色。杜鲁门主义表现为公开的赤裸裸的反共反苏,而马歇尔计划则采用隐蔽的经济手段来稳定资本主义制度,控制欧洲,联合西欧各国共同反共反苏。
设计四  马歇尔计划包括苏联和东欧国家的意图何在?假如苏联和东欧国家接受援助,对美国的计划是否会产生不利影响?
这是马歇尔一石二鸟之计。如果苏联和东欧国家不参加这一计划,美国就可以顺理成章地把欧洲复兴计划改为西欧复兴计划。就可以把分裂欧洲的责任推给苏联,并可挑拨苏联与东欧国家的关系。假如苏联和东欧国家参加这一计划也不会影响美国的意图。因为从政治上对美国有利,原因是援助带有限制条件,美国可以利用援助限制条件控制苏联和东欧。从经济上对美国也有利,因为东欧丰富的煤铁资源是西欧、美国所需要的。这就可以把苏联东欧变成商品和原料、投资市场。
教师讲述:1946年2月美国驻苏代办乔治·凯南发回国内长达8000字的电报,对战后苏联的“理论、意图、政策的做法”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提出了一整套“遏制”苏联的“冷战”政策。随后丘吉尔在1946年3月于美国富尔顿发表题为《中流砥柱》的“冷战”演说,他宣称: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铁幕后边的中、东欧国家受苏联“高压控制”,“由极权主义”统治,“根本没有真正的民主”。丘吉尔号召英美结成同盟、英语民族联合、运用各种力量和手段对付共产主义对基督教文明的日益严重的挑衅和危险。丘吉尔的铁幕演说成为美国冷战的序曲。1946年9月杜鲁门的白宫助理克利福德的《美国与苏联关系》的报告,正式提出对苏“冷战”的纲领。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出笼。它是美国遏制苏联、控制中间地带、称霸世界的战略原则,是美国公开推行对苏冷战的重要步骤,是美苏战时同盟正式破裂,美苏冷战全面展开的标志。随后的马歇尔计划和北约的建立是冷战在经济和军事上的体现。战后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具体还包括:缔结众多的军事条约,建立庞大的军事集团,建立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包围圈;进行军事威胁,煽动战争;实行经济封锁,粗暴干涉他国内政;进行颠覆阴谋活动等。90年代以来,虽然冷战结束了,但它所遗留下来的许多问题却至今都难以解决,如朝鲜半岛问题。
概念诠释
杜鲁门主义:美国杜鲁门政府对外政策的总纲领,又称遏制战略。二战后,美国经济和军事实力大大膨胀,企图建立全球霸权。1947年2月,英国表示无法继续按照传统的政策援助希腊政府,希望美国接过这副担子。这是美国夺取巴尔干半岛和地中海战略要地,把自己的势力范围推进到苏联、东欧边界的极好时机。同年3月,杜鲁门在国情咨文中公开宣称:“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自由国家抵抗少数外来武装的干涉企图。” 要求国会拨款4亿美元援助希腊、土耳其政府。这就是“杜鲁门主义”。杜鲁门主义的出笼标志着美国外交政策的重大转折,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具有全球战略性质的国家安全战略,突破了美国历史上以本土安全为主的“孤立主义”战略思潮和以本土为中心的“门罗主义”式的“泛美主义”战略束缚,转向积极干预世界事务、争夺世界霸权的全球性战略,是战后美国历届政府全球战略沿革的基点。它公开宣称世界所有地方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第一次把遏制苏联、称霸世界的基本国策公布于世,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的彻底破裂和东西方冷战的正式开始。
马歇尔计划:即二战后初期美国援助欧洲的计划,又名“欧洲经济复兴计划”。该计划是美国国务卿马歇尔于1947年6月5日在哈佛大学发表的一篇演说中提出的,故称“马歇尔计划”。马歇尔提出这项计划的目的,在于用经济手段扶助西欧,使其迅速复兴和稳定,进而拉拢和控制西欧,共同与苏联抗衡。该计划历时四年,从1948年4月~1952年6月。在此期间,美国国会为之拨款13l亿美元。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的经济渗透和扩张加深了西欧对它的经济依赖,同时加强了美国对西欧的控制,巩固了它的盟主地位,促使西欧在美苏冷战中更加唯命是从,追随美国,遏制苏联,从而增强了美国对抗苏联的实力。“马歇尔计划”是美国战后初期最大的对外经援项目。它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促使西欧经济复兴,使困顿不堪的西欧经济呈现起色。
北约和华约:是二战后在欧洲形成的两大军事防御集团。北约的出现是美国和西欧各国相互需要的产物。美国在经济上援助西欧,西欧在军事上也需要仰赖美国的支持。英、法曾以西欧军事力量薄弱为由,要求美国提供军援。美国也想借此机会,筹建一个把美国和加拿大都包括在内的北大西洋集体安全体系,从军事上控制西欧,与苏联抗衡。1949年4月4日,美、加、英、法、荷、比、卢、丹、挪、冰、葡、意等12国外长在华盛顿正式签署㈨匕大西洋公约》。公约规定:“各缔约国同意,在欧洲或北美,对它们当中的一国或数国的武装攻击均应视为对所有缔约国的武装攻击”,“如果发生这种攻击,则它们之中的每一国均将行使联合国宪章第5l条所承认的单独或集体自卫的权利,单独或与其他缔约国协同合作,立即采取它认为必要的行动,向遭受到这种攻击的一国或数国提供包括使用武力在内的援助。”8月24日,各缔约国按照各自宪法程序完成了批准手续,北约至此正式生效。1955年《巴黎协定》生效后又吸收西德加入北约。北约的成立,立即引起苏联的反应。1955年5月11一14日苏联与东欧七国在华沙签订了《友好互助条约》,即通常所说的《华沙条约》。根据条约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总部设在莫斯科。华约组织和北约组织的建立和相抗衡,标志着欧洲正式出现了相互对立的两大军事同盟组织,正式形成了以这两大组织为核心的社会主义阵营和帝国主义阵营,对战后世界历史的进程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
问题设计
设计一  美国是如何控制广大“中间地带”国家的?
学生看书讨论回答。教师总结参考答案:发动侵朝战争,并公然派舰队驶入台湾海峡,干涉中国内政,除此之外,美国还发动了侵越战争,直到1973年才与越南签订了停战协定。请同学们看一段关于朝鲜战争的录像。
设计二  两极格局最终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为了对付美国的扩张和威胁,苏联于1955年5月建立华沙条约组织,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设计三  两极格局影响了战后近50年的国际关系,我们应如何评价它?
教师引导学生从战后以来的和平局面的形成,科技革命的进行和发展,科技竞争的激烈、超级大国推行霸权主义、地区纷争、美苏争霸。世界局势紧张动荡及对发展中国家经济的不利影响等方面,联系现实去讨论。这一次的讨论应该最为充分、热烈。
教师总结参考答案:积极作用:①有利于缓解世界紧张局势,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因为有资格打世界大战的美苏两大国长期处于均势,双方都不敢贸然行事。②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科技革命的进行创造了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消极作用:①打上了浓厚的大国强权政治的色彩,无视弱小国家利益,导致战后的超级大国和霸权主义。②擅自划分疆界,分裂国家,种下了不稳定的祸根,导致以后世界的纷争和不安宁。③两国为谋取霸权,展开了长期的军备竞赛和地区争夺,世界局势长期紧张动荡。④两极对峙的格局下,国际经济秩序长期得不到改善,给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考题链接
阅读以下四段反映同一时期的材料:
材料l  从波罗的海斯德丁(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无一不处在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
——丘吉尔在富尔顿的演说
材料2  我相信美国之政策旨在支持自由之民族以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之征服企图。
一—杜鲁门致国会的咨文
材料3  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回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美国政府能够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道路。
——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说
材料4  本公约各缔约国……决定联合一切力量,进行集体防御。
——北大西洋公约
回答:
(1)丘吉尔所说的铁幕下国家和地区指的是哪些?
(2)根据材料2、3,杜鲁门政府采取了什么具体措施?
(3)这四段材料反映的美国战后初期的政策是什么?它说明了什么?
(4)针对材料4所反映的内容,苏联采取了什么措施?它意味着什么
答案:(1)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波兰和德国苏占区。
(2)杜鲁门在1948年4月签署了《对外援助法》。
(3)反映了美国在战后初期的冷战或遏制政策。说明美国企图通过冷战或遏制政策,确立自己的霸权地位。还说明欧洲是美国对外扩张的全球战略重点。
(4)1955年5月在华沙签订了《友好同盟互助条约》(通称《华沙条约》),建立了华约组织。它标志着两大政治军事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说明美苏双方争夺的重点在欧洲。
本课小结
两大阵营的形成:从1947年以后美国以反苏反共为旗号,积极组织以它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首先,1947年3月美国提出了杜鲁门主义,正式把反苏反共为特征的遏制战略作为全球战略目标。接着美国抛出“马歇尔计划”,加强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联系,形成了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联盟。1949年4月,美国与西欧等国在华盛顿签订了以美国为首、以西欧为核心的军事联盟,这样就最终形成了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为了对抗西方国家发动的冷战,社会主义各国加强了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联系,先后成立了欧洲九国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经互会和华约组织,逐步形成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
两大阵营的对立:在政治上的对立与抗争,主要表现为冷战;在军事上的抗争,表现在由冷战发展到热战,其代表性事件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挑起朝鲜战争以及越南战争和柏林危机等;在经济上的抗争,表现为封锁与反封锁的斗争;1949年11月成立了由西方15国参加的“巴黎统筹委员会”严格向社会主义国家出口,社会主义阵营则在自力更生基础上发展同新兴民族国家的经济关系;在意识形态领域,主要是西方国家对社会主义阵营实行“和平演变”策略。
历史 22
第四章   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4.1    第二次工业革命
教学目标
1.知识要求:了解或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垄断组织的形成原因、主要形式、作用。
2.能力要求:(1) 分析和比较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2)通过对垄断组织的形成的教学,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事物的能力。
3.情感目标:使学生认识到,随着生产的发展,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生产力的进步越来越依赖于科学技术的新发现。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工业生产的发展,导致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产生了垄断。
课时安排  1课时
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分析:本节重点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垄断组织的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深层次分析,它反映了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即历史发展的规律性,这是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的重要方面。垄断组织的形成,就其内容来说,它是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转折时期,它使现代意义的资本主义经济模式基本定型,它对以后资本主义的发展乃至世界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就其能力要求来说,它需要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进行分析,才能对这一时期的历史现象形成正确的认识。
2.难点分析:本节难点是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的分析,学生往往只停留在教材的字面分析,难于深入理解其深层含义。
课堂教学设计
师:19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在此基础上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
一、第二次工业革命
1.背景和条件
师:工业革命的进行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请同学们结合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条件,从社会政治前提、市场的需要、技术的准备等方面思考。
生:(思考、回答)
师:(归纳)19世纪中期,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后,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确立,为第二次工业革命提供了必要的社会政治前提条件;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尤其是更为广大的世界市场呼唤第二次工业革命来临;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基础上进行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为第二次工业革命作了物质的技术的准备。
2.主要成就
师: 1870年前后,第二次工业革命蓬勃兴起。科学技术对工业生产的巨大推动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即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新通讯手段的发明和化学工业的建立。四个方面的具体成果请同学们看表。(放投影片)
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成果表
类别
年代
内容
国别
电力
1866
西门子制成发电机
德国
70年代
电力成为新能源
八九十年代
电灯、电车、放映机相继问世
内燃机
交通工具
七八十年代
汽油内燃机
德国
80年代
本茨制成汽车
德国
90年代
狄塞尔制成柴油机
德国
1903年
飞机试飞成功
美国
通讯
手段
40年代
有线电报开发成功
美国
70年代
贝尔发明有线电话
美国
90年代
马可尼发明无线电报
意大利
化学
工业
石油化工工业产生
1867年
诺贝尔发明炸药
瑞典
80年代
从煤炭中提取卤、苯、人造染料
塑料、人造纤维开始生产
(教师概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并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上有关插图)
3.特点
师:请同学们对比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思考一下,就两次工业革命发明的进程看,它们有什么不同?
(投影: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的一些主要发明)
年代
内容
国别
发明人
1765
珍妮纺纱机
英国
哈格里夫斯
1779
骡机
英国
克隆普顿
1785
水力织布机
英国
卡特莱特
1785
改良蒸汽机
英国
瓦特
1807
轮船
美国
富尔顿
1814
蒸汽机车
英国
史蒂芬孙
生:(议论并回答)
师:(小结)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是从纺织部门的纺纱环节开始,然后推动其它环节、其它部门,层层展开,不断深入。从其各项发明的时间也可以看出,从 1765年到 1814年,各项发明呈逐步递进的关系。而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在工业生产的各个领域——电力、内燃机和交通工具、通讯、化工工业——几乎同时展开的。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呢?
生:(回答并相互补充)
师:(小结)是因为两次工业革命产生的原因不同,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的主要发明,都是为满足当时的社会需要而产生的,如:英国出现“纱荒”,促成珍妮纺纱机的诞生;纺织部门使用机器后,对动力提出了新的要求,继而有蒸汽机的问世。正像恩格斯所说,社会需求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进步。而第二次工业革命是以科学研究的新发现为先导的,19世纪科学研究在各方面都取得了新的进展,它的新发现在生产领域的广泛应用,出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浪潮,因而,第二次工业革命表现为在工业生产的各个领域几乎同时进行。
我们教材还从第二次工业革命各项发明的产生、发生的地域范围及其对各国的不同影响等三个方面总结了它的特点。下面我们就逐项进行分析。请一个同学读教材总结的第一个特点。
生:(读书)
师:就两次工业革命中的各项发明产生的特点,教材总结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发明是工匠在总结自己实践经验基础上的发明,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明是在科学研究新发现基础上的应用。请同学们进一步思考,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呢?
生:(回答,并互相纠正或补充)
师:(小结)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当时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生产过程中的科技含量较少,因此,生产过程中革命性的创造,利用实践经验就可完成。而随着生产的发展,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生产过程中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再仅仅依靠实践经验的积累和总结来实现生产过程的革命性发明创造就不够了,就必需以科学研究的成果作为基础。英国人W·丹皮尔在《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一书中对这一特点进行了总结。请同学们读一读。(放投影)
在以前时代的大发明中,我们看见实际生活的需要推动技术家取得进一步的成就,那就是说除了偶然发现所带来的发明之外,需要常在发明之先。但在19世纪,我们就看见为了追求纯粹的知识而进行的科学研究,开始走到实际的应用与发明的前面,并且启发了实际的应用和发明……
科学过去是躲在经验技术的隐蔽角落辛勤工作,当它走到前面传递而且高举火炬的时候,科学时代就可以说已经开始了。
——摘自[英]W·丹皮尔在《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
生:(读材料)
师:他所说“科学时代”的含义是什么?这一观点对不对?
生:(议论并回答)
师:(小结)科学时代就是指科学研究“开始走到实际的应用与发明的前面,并且启发了实际的应用和发明”。这一观点是正确的。历史的发展证明了这一点。此后社会生产的每一次飞跃式的进步,都是依赖于科学研究的新发现。所以我们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下面我们看教材总结的第二个特点。
生:(读书)
师:这一点教材说得已经很清楚了,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而且主要成果也都发明在英国;而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原因何在?
生:(回答并互相补充或纠正)
师:(小结)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时,只有英国具备了工业革命的基础,即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当时,世界上只有英国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而其他国家都还处于资本主义前的社会状态。而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时,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主义制度已经确立,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已初步形成,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所以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请学生读教材,总结特点之三)
师: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的国家除日本外,还有德国、俄国、美国的西南部地区等。由于这些国家进入资本主义社会较晚,所以,这些国家第一次工业革命尚未完成,就迎来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高潮。这样,对这些国家来讲,它们既可以吸收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又可以利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最新技术,从而使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也比较快,这又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生:(回答)
师:(小结)说明了后来者居上的道理。因为后来者可以借鉴先行者的经验,避免或少走弯路,这样,他们就可以很快赶上或超过领先者。但要注意,这需要主观、客观条件都具备,条件具备了后来者才可以居上。
二、垄断组织的形成
1.产生
师:第二次工业革命不仅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且也推动了社会关系的变革,这就是垄断组织的产生。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看垄断组织是怎样产生的?
生:(阅读教材,回答问题)
师:(小结)主要是两个途径,一是先进的企业挤垮、兼并落后的企业,使生产和资本不断集中,产生了垄断组织;二是新兴的工业部门需要实行大规模的集中生产,使垄断组织应运而生。
2.主要形式
师:垄断组织是为了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而形成的,因此,因为所在国家经济发展状况的不同、企业部门的不同以及环境等的不同,垄断组织形式也就随之多样化,主要有哪些呢?
生:(找出几种不同的垄断组织)
师:(归纳、简化)
流通领域:卡特尔——分割市场(初级)
辛迪加——设总办事处协调(中级)
生产领域:托拉斯——合股经营(高级)
3.影响
师:从垄断组织产生的途径,同学们可以分析垄断组织的作用和影响。
生:(回答,并相互补充)
师:(总结)首先,垄断是在竞争中形成的。在竞争中获胜的必然是设备先进、经营管理完善的企业,而遭淘汰的必然是设备陈旧、经营管理不善的企业。设备先进、经营管理完善的企业发展成为垄断组织,显然有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其次,垄断是新兴工业部门生产的需要。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新兴工业,如电力工业、化工工业、石油工业和汽车工业等部门,都需要巨额投资,进行大规模生产,垄断组织在这些部门发展的程度较高。这些资金雄厚的垄断组织能为科学研究提供更加有利的条件,从而使其能更快取得新的成果,并加快新成果应用于生产过程中的步伐。总之,垄断组织的产生为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19世纪晚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出现了垄断组织,在这些垄断组织内企业经营管理得到改善,产品成本大幅度降低,劳动生产率极大提高。我们可以看到,垄断组织的出现,实际上是在生产力发展的推动之下,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调整适应了发展起来的生产力,反过来又进一步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因此,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经济处于高速发展时期。
我们同时还应该看到,资本家生产的目的就是为了追求利润,控制垄断组织的大资本家为了攫取更多的利润,越来越多地干预国家的经济、政治生活,资本主义国家逐渐成为垄断组织利益的代表者。
第三,资本家建立垄断组织的目的就是为了独占生产和市场,国内市场显然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因此垄断组织还跨出国界,形成国际垄断集团,要求从经济上瓜分世界,这促使各资本主义国家加紧了对外侵略扩张的步伐,给亚非拉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同时也造成了世界的紧张局势。
第四,列宁说:垄断是帝国主义的主要特征,19世纪末20世纪初,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如美、德、英、法、日、俄等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小结(略)
课后记:
审定意见:
本教案质量较高,可以采用。
审稿人:邓兴国
4.2  战后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
教学目标
1.知识要求:战后美国发展状况及原因;战后西欧的发展状况及原因;联邦德国崛起及原因;欧洲共同体;日本经济的迅速发展及原因;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矛盾与问题。
2.能力要求:(1)归纳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状况,并分析其发展原因。(2)比较战后联邦德国和日本经济发展的状况和原因。
3.情感目标: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最重要条件是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由于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70年代以来,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西欧的发展和日本的崛起,冲击着美国的霸主地位,逐渐形成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美国、日本和西欧的三足鼎立的局面。同时,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发展,并未消除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资本主义社会面临着矛盾冲突与新问题。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重点
战后美国、联邦德国、日本的发展原因;欧共体
教学难点
70年代的“滞胀”阶段。
第一课时
复习提问,导入新课
提问:第二次世界大战产生了哪些影响?(学生回答,教师归纳):①给人类造成前所未有的破坏和灾难;②摧毁了法西斯主义;③沉重打击了国际帝国主义;④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⑤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二战改变了世界面貌,二战后以美苏两极为主要矛盾的国际关系结构取代了传统的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关系结构。其中,以美国为首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二战后普遍经历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并随后进行了经济结构调整。为什么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会有这样的经济发展?发展的状况如何?这种发展对资本主义世界本身产生了什么影响?
讲授新课
—、美国
1.美国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
师讲:二战后,美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具有经济霸主地位。50年代中期,全世界一半以上的商品是美国生产的。70年代初,美国实际的国内生产总值比战后初期增加一倍多。
师问:这一时期,美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有哪些?最主要原因是什么?(出示课件)
①向世界各地输出资本,大力拓展海外市场,赚取高额利润;
②应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最新成果,革新生产技术,大力发展新兴工业;
③政府通过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管理。
④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2.美国经济衰退时期(70年代)
(1)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解体(1973)
师: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建立于何时?
生:1944年,称为“布雷顿森林体系”。
师:对。该体系是英美两国在资本主-义国际金融领域争夺霸权的产物。因为,二战以世界金融领域是以英镑为中心建立的国际货币体系。请大家回忆一下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生:布雷顿森林体系主要内容是: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员国的货币与美元挂钩。
师:在这个体系中,美元获得了“等同于黄金”的特殊地位。它是建立在美国经济实力足够强大的基础之上的。一旦美国的经济实力出现相对衰退,它就难以继续存在下去。
(投影)
国民生产总值占世界国民生产总值比重
1955年
1960年
1965年
1970年
1974年
美国
36.271%
33。73%
31.27%
30.21%
24.36%
欧共体
17.54%
17.53%
18.68%
19.32%
20.12%
让学生思考:你从这—图表中能得出那些信息?
学生讨论,教师结合相关史实归纳:上述材料显示,美国在世界国民生产总值中占的份额逐渐减少。70年代,美国还出现贸易逆差,美国由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变为最大的债务国,日本和联邦德国上升为最大的债权国。随着美国的黄金储备日益减少,美元贬值加剧。1973年初,黑市黄金价格已涨到每盎司100美元,美国再也无力按1盎司35美元的价格兑现黄金,不得不宣布美元贬值。自此,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美元不再是资本主义货币体系的中心。
(教师可补充介绍:当时,美元身价大跌,欧洲各国的许多人都拒绝要美元。在伦敦,一位来自纽约的旅客说:“这里的银行、旅馆、商店都一样,他们看到我们手里的美元时流露出的神情,好像这些美元成了病菌携带物—般。”在巴黎,出租车上挂着“不再接受美元”的牌子,甚至乞丐也在自己的帽子上写着“不要美元”。)
(2)经济危机
师:经济危机发生于哪一年?
生:1973年。
师:这次经济危机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生:由于中东石油国家提高石油价格,引发了资本主义世界战后最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
在危机期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平均下降超过8%。
师: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历了高速发展,但经济危机仍时有发生,说明了什么问题?
生: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无法消除。
(3)“滞胀”阶段
师:1975年以后,经济危机结束。美国和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样,经济发展进入“滞胀”阶段。“滞胀”具体表现为生产停滞、通货膨胀、失业严重、物价上涨和外贸增长趋缓等方面。最显著的特征是生产停滞和“通货膨胀同时并存,互相交织。在这种情况下,要刺激经济增长,就要冒通货膨胀的危险;要抑制通货膨胀,就要冒加剧经济衰退的危险。因此,刺激经济增长政策与抑制通货膨胀的政策是互相矛盾的,政府只能在这两种相反的政策中摇摆。
补充说明:经济“滞胀”:是指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缓慢,甚至出现停滞并与通货膨胀同时存在的一种经济现象。在资本主义历史上,经济停滞、缓慢增长、通货膨胀本来都是经常出现的并不奇怪。但一般而言,这两种现象不会同时并发。然而战后,从50年代末开始,经济危机和通货膨胀同时发生却日益成为经常的现象,于是“滞胀”一词在西方经济学界出现并日渐流行起来。1973~1975年危机期间,这种情况更趋严重。主要表现为:危机和回升时期物价同样上涨,而且涨幅较大;波及大多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成为普遍现象;物价上涨影响到经济危机周期的变化,使经济萧条和复苏期延长,高涨阶段短暂无力,危机过去之后,经济发展继续陷入停滞低速状态,形成突出的“两高一低”(高失业率、高通货膨胀率、低增长率)。“滞胀”的出现根本原因还在于资本主义固有矛盾的无法解决。同时也说明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生产的调节作用在逐渐减弱。
3.经济复苏
1982年,美国经济开始复苏。导致这种局面出现的重要原因是国家采取了降低税率。减少政府支出、减少政府对企业的干预措施。复苏阶段的表现是经济出现持续增长,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显著降低。(指导学生看小字内容,加深理解。)但在此阶段,美国财政赤字严重。
4.繁荣时期
(请同学们阅读以下材料)
克林顿变革方略从经济政策的实施上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材料l  ①减少预算赤字,力争在2002年消灭财政赤字,实现平衡预算。
②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抑制通货膨胀,保持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③迅速开发和应用高新技术,加强对高新技术的投入。
④大幅度增加对技术项目改造的奖励,实行专门的投资税收、信贷政策,鼓励企业参与国际竞争,购置高效率的机器设备;为开创性的技术公司提供长期信贷税收基金。
⑤提高人力资本素质,提倡终身教育。
⑥提高能源利用率,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⑦在增加政府投资的同时促进私人投资。国防费用中削减下来的资金将投入到国内经济建设上来,包括对研究、教育和科技,以及其他生产性项目投资,并强调在运输、环境保护、国防工业转产和全国信息网方面的投资。
⑧制订新的税收措施。对高收入家庭和大企业提高纳税率,让富人和投机商获得资本收益而大发横财,对新兴技术和新型企业则减少资本收益税,以促进其发展,并对低收入家庭减免税收。
材料2  根据有关资料:1991~1994年美国国内实际生产总值增加了9。8%。在此期间,德国实际增长为7.3%,日本为5%。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996年所做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1995年美国经济增长率为2%,日本为0.9%,德国为1.9%。1996年美国经济增长率为2.5%,日本为2%,德国为1.5%。
师问:1.以上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20世纪90年代,在克林顿总统任职时期,美国加大改革力度。美国经济持续增长,呈现繁荣景象。
师问:2.谈谈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学生讨论自由发言,只要求言之有理,不要求统—答案)比如: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虽对经济的宏观管理,大力发展教育,且提倡终身教育,加大科技投资力度,刺激、鼓励、保护企业进行竞争,改革税收政策,发展新兴产业等等。
二、西欧
1.西欧各国的经济发展
师讲:二战中,西欧国家作为主要战场之一,无论是战胜国还是战败国,社会经济均损害惨重。(要求学生看彩图16)战后,西欧各国纷纷实行社会改革,调整政策,发展社会经济。
师问:20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欧经济状况如何?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
生答:50年代初,西欧各国工业生产已基本恢复。五六十年代,西欧社会经济呈现繁荣景象。共同的原因是:①美国的援助;②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宏观指导,推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③发展高科技提高劳动生产率,发展新兴产业。
出示材料:请同学们阅读下列材料:
克林顿提出了他的经济计划,以图恢复美国的经济活力,提高美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地位。其基本政策主张被称为“克林顿经济学”或“克林顿变革方略”。其方略经过国内500多名经济学家的鉴定,被认为是切实可行的经济改革计划。克林顿变革方略的基本要义就是既反对完全自由放任的政府,又反对凯恩斯主义过度干预的政府。用克林顿自己的话说就是“我们将走第三条道路”。不仅如此,克林顿变革方略还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日本产业政策的影响,吸收了其中许多有益的东西。克林顿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已经不仅仅是将重点放在总量的简单平衡上,而是在考虑总量平衡的同时,更为注重结构问题。
请回答:1.结合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罗斯福新政、克林顿的经济计划,简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概况。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早在19世纪末,随着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已经产生。第—次世界大战中有所发展,但战后又一度削弱。30年代,在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有所发展,随后第二次世界大战又加速了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进程。二战后有了更大的发展。其中跨国公司迅速发展,它是发达国家
对外直接投资的工具,是国际垄断组织的新形式。具体地说,它是大垄断企业为占据国外市场和资源,通过直接投资,在国外设立分支机构或控制子公司,从而形成从国内到国外,从生产到销售的超国家的经营体系。克林顿时期垄断资本主义又有新的发展,克林顿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已经不仅仅是将重点放在总量的简单平衡上,而是在考虑总量平衡的同时,更为注重结构问题。
师:2.分析其在资本主义制度逐步完善过程中的历史作用。
(学生回答后师总结):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私人垄断组织与资产阶级国家相结合的资本主义。19世纪末向帝国主义过渡的时候,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就已经产生,经罗斯福新政,到二战后有了进—步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和调节,在一定时期里、—定程度上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2.联邦德国的崛起
20世纪50年代,联邦德国经济发展进入繁荣时期。60年代初,联邦德国已经超过英法,成为欧洲头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
师:课件展示问题:二战后联邦德国迅速崛起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①推行政治改革;②实行非军事化,财力物力集中用于经济建设;③美国的援助;④政府的宏观调控。
3.欧洲共同体
(1)欧共体的形成:1951年,欧洲六国成立欧洲煤钢联营;1958年,组成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联营;1967年,三个机构合并,统称为欧洲共同体。(课件展示《欧共体成员国分布图》)欧共体的总部在布鲁塞尔。
(2)欧共体的主要目标:争取在成员国之间逐步实现商品、人员、劳务和资本的自由交流,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发展。
师:通过下题加深对欧洲共同体的理解:
阅读下列材料:
1951年,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和卢森堡建立煤钢共同体。
1958年,上述六国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决定建立关税同盟,实施共同农业政策,组成农产品共同市场。
1967年,上述三个共同体合并为欧洲共同体。
1973年,英国、爱尔兰和丹麦加入欧共体。其后,希腊、葡萄牙和西班牙相继加入。
1975年,欧共体首脑会议正式定名为“欧洲理事会”。
1979年,欧共体各国成立欧洲议会,加强各国的政治联系,协调彼此的对外政策。
1991年,欧共体通过了欧洲联盟条约。两年后,欧洲联盟正式成立,成为一个具有经济和政治双重性质的组织。
1993年,欧洲统一大市场正式启动,实现了人员、货物、资本和服务的自由流动。
1995年,奥地利、芬兰和瑞典加入欧洲联盟。
请回答:
(1)概括欧共体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规模的变化,指出其经济一体化的演进趋势。(规模不断扩大,成员国增加;从单一经济领域向多种经济领域扩展,程度不断加深。)
(2)欧洲理事会和欧洲议会的成立,表明欧共体出现了什么新的发展趋向,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出现这一趋向的内部和外部原因。(从经济一体化向政治一体化发展。经济实力增强,要求政治上更好的维护欧洲共同体成员国的利益;超级大国加紧在欧洲的争夺,西欧各国要求更有效地维护自身安全)。
(3)作用:二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中,美国始终是经济、政治实力最强的国家。但这一时期,西欧与日本的经济发展也十分迅速。20世纪70年代以来,欧共体在很多经济领域已经赶上并超过美国,不再像过去一样受美国控制,开始积极为提高自己的国际政治经济地位而努力。西欧国家和日本开始冲击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逐渐形成了资本主义世界美、欧、日三足鼎立的局面。
(投影: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的一次演说)
他说25年前“我们当时在军事上是世界第一。由于我们垄断着原子武器。甚至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曾向我们挑战。当然,我们那时在经济上也远远超过别国,处于世界第一。事实上美国当时的生产占世界总产量的50%以上。……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现在美国已不再是唯一的世界第一流国家,已经不再是力量超群的世界强国,世界上也不再只有两个超级大国。……所以现在我们有了三个力量中心——美国、西欧和日本。西欧和日本都是美国非常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朋友,是的。盟国,是的。但是他们正在与我们竞争,在经济领导地位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非常激烈”。
(引导学生阅读材料。说明美国在西欧和日本的冲击下,经济霸主地位已经动摇。)
本课小结
本课学习了二战后美国、西欧的经济发展状况等内容,分析了各自发展的原因。二战后,美国居于世界经济霸主的地位,但是,随着西欧和日本经济的起飞,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受到了猛烈的冲击。二战后的两极格局,开始朝着多极化的方向演变。有关日本的发展状况,下一节课我们再来学习。
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
提问: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共同原因是什么?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受到了谁的挑战?(学生回答)
教师归纳并导人新课:共同原因是:①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作用;②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各国政府加强对经济的调控与指导。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受到了西欧和日本的冲击。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西欧对美国的冲击,本节课我们将了解日本的经济发展状况,并分析其原因。我们还将了解资本主义社会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依然存在着大量的矛盾和问题。
讲授新课
师:二战后日本被美国占领,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70年代开始成为经济大国,80年代开始谋取政治大国的地位,右翼势力活动频繁,军国主义势力抬头,这些都是为什么呢?现在我们开始从这节课中找到答案。
三、日本(课件出示日本和导学提纲)
1.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
师提问:20世纪50年代中期后日本经济发展进入快速发展期是由哪些因素促成的?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1)日本进行了比较广泛的社会改革,进一步废除了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为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2)美国对日本的扶植。(3)实行国民经济非军事化,全力进行经济建设。(4)制定了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引进最先进的科学技术,调整国内产业结构,促进出口。例如,60年代末,日本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电视机生产国之一,并大量出口。当时,日本生产的纤维和黑白电视机出口美国,超过美国该产品进口数的l/10,从而引起美日贸易摩擦。课文中的插图《60年代末日本的电视机工厂》反映了60年代末日本大量生产电视机的情况,(5)积极发展教育,培养人才。1950年,日本的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率就已经达到99%;1970年,高中学生考进大学的已达23.6%。教育的发展,为经济现代化提供了高素质的人才。(6)朝鲜战争与越南战争期间,美军的大批军事及后勤物资订货,进一步刺激了日本经济的发展,使日本经济迅速活跃起来。
问题讨论
比较日本和联邦德国的经济发展的相同点。
讨论后打出幻灯片
(1)国民经济非军事化,集中全力进行经济建设。
(2)美国的扶植。
(3)利用高科技成就,发展新兴工业。
(4)发展外向型经济。
(5)积极发展教育,为经济建设培养高科技人才。
(6)加强宏观管理。
师讲:80年代以后,日本加大发展高科技产业的力度,推动经济稳步发展。
据统计,1960一1970年间,日本的工业生产年均增长16%,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11.3%。1968年,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超过联邦德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1986年,日本的黄金储备达到421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二;1987年,日本的外汇储备超过联邦德国,居世界首位,1988年,日本的人均收入达1.9万美元,超过同期美国的1.8万美元。1988年,根据权威的美国(商业周报)统计,世界排名前30名的大公司中,日本占了22家。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日本开始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
2.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师:日本在80年代开始谋求政治大国地位,其实质是什么?
(学生讨论并回答)1972年,日本外相大平正芳在记者招待会上说:“日本跟着美国脚步走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同时,日本在日美同盟的前提下展开了所谓的“多边自主外交”。1972年9月,日本和中国恢复邦交。1982年上台的中曾根康弘首相在多次场合公开声明,日本还要谋求做一个政治大国,在国际事务中有更多的发言权,并积极争取得到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席位。
四、矛盾与问题
1.阶级矛盾尖锐
教师讲授
由于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人民生活的改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阶级关系表面相对缓和。但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贫富差距也在不断拉大,阶级矛盾与冲突时有发生。以美国为例,50年代掀起了反共浪潮“麦卡锡主义”。大批进步人士被迫害,大量进步书籍被焚毁。
2.社会危机加深
(1)主要表现
指导自学
指导学生看书归纳:种族歧视、毒品泛滥、邪教横行,社会暴力愈演愈烈。
(2)美国的民权运动
指导自学
指导学生阅读马丁·路德·金的演讲:
“一百年前,一位伟大的美国人……签署了《解放宣言》。……一百年后的今天,黑人的生活悲惨地为隔离的桎梏和歧视的锁链所捆缚。一百年后的今天。在浩瀚的物质财富海洋之中,黑人仍旧在贫困的孤岛上生活。一百年后的今天,黑人仍旧在美国社会的一隅受苦受难,并且发现自己竟然是自己所在国土上的流放者。”
围绕这段材料,教师设问:文中所说“一位伟大的美国人……签署了《解放宣言》。”这个人指的是谁?当时美国发生了什么大事?为什么100年后的今天黑人依然贫困?
学生回答:林肯;南北战争;严重的种族歧视。
教师讲授
马丁·路德·金是这场民权运动的领袖,领导广大黑人争取平等权利。1968年,马丁·路德·金遇刺身亡。
3.极右势力沉渣泛起。
教师讲授
这里的极右势力主要是指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势力。德国的新纳粹分子在80年代以后再度活跃;日本的右翼势力始终不甘心在二战中的失败,日本政府也一直没有真正向饱受日本法西斯之苦的亚洲人民谢罪。突出地表现为日本要员(甚至是首相)参拜靖国神社;多次篡改历史教科书,否认对亚洲人民的侵略罪行。
4.恐怖主义的威胁
教师讲授
2001年9月11日,美国发生了“9.1l”事件,表明恐怖主义威胁的严重性。恐怖主义威胁着人类、威胁着社会,必须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
(第二设计)
教师首先讲授: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注意吸取历史教训,推行社会福利改革,社会矛盾得到缓和,人民生活得到改善,可是矛盾和冲突依然存在,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
指导学生观看录像:
“1966年6月美国黑人暴动”。
“黑人牧师马丁·路德·金演说时被枪击身亡
“美国'解放妇女’游行参加者达10万人。”
“1978年美国黑人圣殿教徒集体自杀。”
“日本右翼势力掀起反华浪潮”。
“日本恐怖组织袭击日本瑞典驻马来西亚大使馆”。
师问:(1)从中分析资本主义社会有哪些矛盾和问题?
生答后教师总结:阶级矛盾尖锐,社会危机加深,极右势力沉渣泛起,世界面临着恐怖主义的威胁。
师问:(2)何谓极右势力?结合德日两国的历史和经济因素分析极右势力形成的根源。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极右势力指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势力,日本的右翼势力始终不甘心在二战中的失败,日本要员参拜靖国神社,多次篡改历史教科书,否认对亚洲人民的罪行。根源是二战后对日本法西斯的惩处不够彻底,天皇没受任何惩处,天皇制被保留。
师:(3)结合时政分析恐怖主义形成的根源和影响。
(布置学生搜集有关资料,分析讨论,并作为一个课题去研究。)
本课小结
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初,普遍经历了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美国、西欧、日本在这一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此后,由于经济危机,70年代中后期至80年代初,出现了资本主义发展中的“滞胀”阶段。各国政府随之进行了经济结构调整。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二战后的经济增长并未消除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各种社会问题依然存在。
复习巩固本课
出示材料:
材料1  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大惑不解:“日本总要被要求道歉、道歉,什么时候才算完?”……更有一些日本人认为,日本的战争行为并不是侵略,“进入”朝鲜、中国等亚洲国家,只是要把亚洲人从欧洲白人的种族压迫中解放出来,既提高了这些国家的教育水平,也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这怎么能说是侵略?又谈何道歉!
材料2  对于美国扔的原子弹,日本人没有忘记。他们时时都在谴责这是非人道的屠杀行为,给日本国民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创伤。如今广岛年年8月都要大张旗鼓地悼念原子弹受害者,把声势造往全世界。……一位日本教师说:“教师只告诉学生日本人在战争中受了多少苦,却从不说日本所犯下的可恶行径。”在日本的电影和电视中,经常播放美国人轰炸东京的惨状,播放美国海军陆战队用火焰喷射器向日军开火的镜头,以及广岛上空的蘑菇云。
材料3  1951年9月27日,阿登纳总理在联邦议会发表政府声明:“德国人民大多数都反对对犹太人的暴行,大多数德国人民与这种犯罪无关。”进而又说:“纳粹以德国人民的名义犯下了滔天罪行,对此我们有义务进行道德的物质的赔偿。”
1970年,联邦德国总理维利·勃兰特在波兰的犹太人纪念碑前行“跪拜”礼,成为德国东方外交的象征。
1985年,正值反法西斯战争胜利40周年之际,联邦德国总统夏德·冯·魏茨泽克坦率地讲出了他对战争时期历史的认识:“如果对过去闭目不看,将不能看到现在。”
——以上材料均摘自李正堂著《为什么日本不认账》
请回答:.
(1)据材料l、3,你认为日本和德国对待历史的态度怎样?
(2)日本把对朝鲜、中国等亚洲国家的侵略转换成“进入”,其目的何在?
(3)材料2中,日本的用意是什么?
答案:(1)日本对待军国主义的罪行没有真正的认识,并发牢骚、不服气、百般狡辩和颠倒黑白。德国对纳粹罪行认识较深刻,能牢记过去,着眼未来,并有根除纳粹主义的决心和实际行动。
(2)目的是对自身历史上极不光彩的战争罪行的一种公然掩盖、粉饰和否认。
(3)是想制造“日本是战争受害者”的假象,认为美国有罪于日本,也应该向日本道歉。
出示问题:在整个20世纪,从国际关系体系上看,西欧经历了一个逐渐走向衰落和开始重新崛起的过程。回答以下问题:
(1)第—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欧的国际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
(2)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国际关系格局中,西欧的地位如何?分析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影响。
答案:(1)第一次世界大战使欧洲国家遭受沉重打击和削弱。美国的实力得到加强。美国企图攫取世界领导权。英国和法国控制了国际联盟,西欧尚能与美国抗衡。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的形成,表明国际关系格局已经不仅仅以欧洲为核心。
(2)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很长时间内,只能听命于美国。原因:二次大战后,西欧各国普遍衰落。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强国,拥有强大的军事和政治力量。在美苏势力均势的基础之上,形成了雅尔塔体系,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国际关系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取代。
(3)改变了唯美国马首是瞻的局面,西欧成为促进国际关系格局向多极化发展的重要力量。原因:经济的迅速发展,在许多领域超过美国;奉行相对独立的外交政策。欧洲一体化的进程加强,欧洲共同体成立,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板书设计
第二节  战后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一、美国
1.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20世纪50年代~20世纪70年代)
2.经济发展的衰退时期(20世纪70年代)
(1)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解体
(2)经济危机
(3)滞涨时期
3.经济复苏
4.繁荣时期
二、西欧
1.西欧国家的经济发展
2.联邦德国的崛起
3.欧洲共同体
三、日本
1.战后日本经济发展
(1)状况
(2)因素分析
2.日本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
四、矛盾、与问题
1.阶级矛盾
2.社会危机
3.极右势力沉渣泛起
4.3  战后的社会主义国家
教学目标
1.知识要求:苏联第四个五年计划的突出成就,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东欧人民民主国家的建立和巩固;蒙古人民共和国的独立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朝鲜的分裂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越南民主共和国成立与越南人民的抗法斗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世界历史意义,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苏共“二十”大的召开,赫鲁晓夫的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东欧变革的原因,南斯拉夫实行的社会主义自治制度,波兹南事件与哥穆尔卡改革,匈牙利事件与卡达尔改革,“布拉格之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能力要求:(1)比较波兹南事件与匈牙利事件的异同。(2)分析对比苏联、东欧变革失误与中国改革成功的原因。(3)透析苏联与东欧国家关系的演变轨迹,总结苏东关系的经验教训,得出正确结论,形成正确历史认识的能力。
3.情感目标:二战后欧亚一系列国家走上人民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道路,以及它们彼此之间的紧密合作,表明社会主义已越出一国范围而形成世界体系,人类社会走向社会主义成为世界性进程,这是世界历史的一个巨大进步。
社会主义建设不能违背客观规律,必须从本国国情出发,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社会主义国家间必须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坚持独立自主,反对霸权主义。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重点
东欧人民民主国家的建立和巩固;亚洲人民民主国家的成长;苏联的改革和挫折;东欧的变革。
教学难点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社会主义阵营形成的积极意义;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经验教训。
教学方法
采用问题解决模式进行教学,教师通过设置富有思维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把握重要概念之间的联系与综合,揭示本质和规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教师运行课件,出现世界地图画面,提示学生观察有红旗飘扬的地方,然后教师说明讲解。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地图迅速发生变化。除了苏联外,在东欧,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和东德相继脱离了资本主义体系,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在亚洲,中国、北朝鲜和北越也成功地实现了这一目标。社会主义国家共拥有世界1/3的人口和1/4的土地。欧亚一大批国家走上人民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道路,以及它们彼此之间的紧密合作,表明社会主义已越出一国范围而形成世界体系,人类社会走向社会主义成为世界性进程,这是世界历史的一个巨大进步。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战后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由此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第三节  战后的社会主义国家(课件显示)
一、战后初期的苏联(课件显示)
1.第四个五年计划的突出成就(课件显示)
教师布置学生看书,然后提问:(1)苏联第四个五年计划从何时开始到何时结束?学生答:1946~1950年。(2)苏联第四个五年计划取得了哪些突出成就?学生答:在较短时间内取得了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巨大成就,工业的成就突出,农业总产值接近战前水平,尤其是1949年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打破了美国的核垄断。
运行课件,出现“修复后的第聂伯河水电站”图片、教材前面彩图19的图片,然后教师总结:1946年3月,苏联最高苏维埃通过了第四个五年汁划,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重建苏联受害地区,使工业和农业恢复到战前水平,然后再超过这个水平。在五年计划的指引下,苏联人民辛勤劳动,重建家园,同时广泛开展了社会主义劳动竞赛,争取提前完成四五计划。
课件打出:苏联第四个五年计划取得的成就简表:
项  目
成  就
工业
1950年总产值超过1940年的73%
农业
1950年的总产值接近战前
国防工业
1946年建成了原子能反应堆;
1949年爆炸第一颗原子弹
教师最后指出:苏联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过渡到下一个标题。
2.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课件显示)
布置学生看书,提问: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学生答:①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日益显著;②对斯大林个人崇拜有增无减;③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遭到破坏;④文艺界和学术界开展的广泛批判运动,把许多学术问题当作政治问题进行批判,给科技文化事业发展造成巨大损害。
师生逐一讨论分析:讨论1  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有哪些弊端?
课件显示:苏联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经典模式:公有制+计划经济=社会主义。
分析这一模式存在的弊端:(1)片面强凋发展工业,轻视农业;片面强调发展重工业,轻视轻工业,使农、轻、重比例失调。(2)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忽视产品质量,结果产品不对路,质量低劣,消耗性大,浪费惊人,经济效益不高。(3)片面强调计划的指令性和单一的国家所有制,决策过于集中,使企业和职工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4)片面强调用行政手段管理经济,实行高度集中的部门管理体制,结果部门林立,互相扯皮,机构臃肿,人浮于事,滋长官僚主义和本位主义。影响地方作用的发挥和经济效益的综合发展。(5)过于强调速度和积累,把消费压到最低限度,使广大人民特别是农民为建设自己的国家不得不长期作出重大牺牲。
课件显示:苏联高度集中政治体制最主要的特征:共产党代表工人阶级掌握政权,国家实行一党制和高度集中的中央集权制。
分析其弊端:如党政不分,以党代政,机构臃肿,会议成灾,官僚主义严重,个人崇拜盛行,缺乏有效的人民监督,忽视社会主义法制等。
讨沦2  何谓个人崇拜?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盛行的原因。
教师解释:个人崇拜一词的意思是指不恰当地夸大个人的作用。神化个人,把个人作为偶像来崇拜。
师生讨论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盛行的原因:(提示学生从历史、国情、个人影响几个方面去思考。)(1)俄国是一个具有东方专制主义传统的国家。(2)苏联是从封建的沙皇专制制度直接转变为苏维埃形式的集中制的,封建传统或多或少产生了一定的影响。(3)苏联在资本主义包围下一国建成社会主义,是形成专制体制的客观原因,它使党和国家有某种“紧迫感”。(4)斯大林个人具有坚强的意志,有高超的组织才能和政治敏感性,但同时性格上有一些严重弱点,粗暴任性,独断专行,心胸褊狭,权欲心重。(5)个人崇拜是农民意识的反映。农民阶级自己不能代表自己,在无产阶级领导下获得了土地的农民,本能地把无产阶级领袖人物奉为自己的救世主。由于斯大林本身存在的一些弱点,终于和社会上的生产者产生了共鸣。
讨论3  苏联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遭到破坏。
课件打出材料:
材料1  1953年1月13日,苏联政府宣布破获“医生阴谋案”:9名克里姆林宫医生“以破坏性的治疗为手段”谋害苏联党政军高级官员,包括1949年突然死去的政治局委员日丹诺夫,并准备继续从事此类谋害活动。在这9名医生中,6名是犹太人,5名被指控听命于国际犹太组织和美国特务机构。
材料2  (在赫鲁晓夫“秘密报告”中说)仅凭一封完全未经调查核实的诬告信,他便下令逮捕一批著名的苏联医学家,并且“亲自召见了预审审判员,批示他们应当使用什么样的审讯方法,这样的所谓方法是十分简单的,那就是所谓拷打、拷打、再拷打。”
材料3  党的最高机关———代表大会十几年没举行。党中央委员会应每四个月召开一次,可是在1947年3月到1952年8月间一次也没有举行。许多重大问题是在斯大林别墅的晚宴上决定的。
让学生根据材料得出结论:苏联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和党内民主集中制原则遭到破坏。
讨论4  文艺界和学术界开展的广泛批判运动,把许多学术问题当作政治问题进行批判,给科技文化事业发展造成巨大损害。
教师讲解:苏联在全国开展思想批判运动,反对世界主义和崇洋媚外最早开始于1946年,1948年后批判运动扩展到语言学界、政治经济学界和生物学界。运动中,对一些作品作了不公正的评论,把许多学术问题当作政治问题进行批判,同时禁演了一批电影剧目,封闭了一批杂志,解除了上千人的职务,还逮捕处死了一些人。这些都给苏联科技文化事业健康发展造成了巨大损害。
讲到此处,教师放——段影像资料:二战后期东欧各国的解放。既让学生轻松一下,同时顺利过渡到下一课题。
二、东欧人民民主国家的建立和巩固(课件显示)
1.东欧人民民主国家建立的历史条件和政权实质(课件显示)
教师讲解:同学们从刚才放映的影片中看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东欧各国人民奋起打击德意占领军和本国反动派,民主力量不断壮大。二战后期,反法西斯战争节节胜利,东欧各国无产阶级政党迅速领导人民,把反法西斯的民族解放斗争发展为人民民主革命。1944~1945年,苏联红军追击法西斯,开进东欧。在苏联社会主义强有力的援助下,东欧的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和东德相继脱离了资本主义体系,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运行课件:显示东欧地图画面,让学生观察有红旗飘扬的地方。
引导学生总结:(1)东欧人民民主国家建立的历史条件:①二战使帝国主义力量严重削弱。②东欧各国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人民,把反法西斯民族解放斗争发展为人民民主革命。③苏联的作用。(2)东欧人民民主政权的实质:无产阶级领导的、无产阶级政党和各民主党派的联合专政。教师作解释: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组成的政府中主要是共产党人;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和匈牙利组成的政府中都有较多的民主党派代表。如捷克斯洛伐克组建的政府中,26名政府成员,共产党9人,社会民主党3人,国家社会党、人民党和斯洛伐克民主党各4人、国防部长和外交部长由无党派人士担任,所以说东欧人民民主政权的实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无产阶级政党和各民主党派的联合专政。
2.东欧人民民主国家(课件显示)
课件显示东欧地图(填充图),让学生填写东欧主要的民主国家及其位置。
3.东欧国家人民民主革命胜利的主要原因(课件显示)
课件打出课本78页一段史料:“人民民主及人民民主国家之成为可能,如所周知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纳粹法西斯力量失败的结果,苏联的历史性胜利的结果,也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工人阶级领导底下为民族自由独立而斗争的结果,这一斗争使一些东欧和东南欧国家脱离了帝国主义体系。”
———保加利亚领导人季米特洛夫《人民民主和人民民主国家的性质、作用和前途》
请学生阅读回答:东欧人民民主革命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学生答:(1)二战中法西斯国家的失败。(2)这些国家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人民为民族独立而斗争。(3)苏联社会主义的强有力的援助。
4.苏联式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在东欧的确立(课件显示)
布置学生阅读教材回答:斯大林模式在东欧确立,对其经济发展有何积极意义?又存在哪些消极影响?
学生回答:积极意义:初步改变丁这一地区的落后面貌。消极影响:随着东欧各国经济和政治的发展,这种体制逐渐束缚了社会主义各国的发展,它的弊端日趋暴露,为日后国民经济发展埋下隐患。
教师指出:战后初期,亚洲也有一些国家走上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的道路。过渡到下—课题。
三、亚洲人民民主国家的成长(课件显示)
1.蒙古人民共和国的独立与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课件显示)
这—课题的内容,结合教材小字,理清线索即可。
课件打出如下内容:
(1)1911年,外蒙古脱离清政府,宣告自治。
(2)1924年,蒙古人民共和国成立。
(3)1945年2月,雅尔塔密约关于“外蒙古(蒙古人民共和国)的现状予维持”的规定。
(4)1946年1月,中国政府承认蒙古人民共和国独立。
(5)1958年,蒙古人民革命党宣称,蒙古已由一个畜牧业国转变为农业工业国。
(6)1959年,蒙古政府宣布,完成了农村中的社会主义改造。
2.朝鲜的分裂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课件显示)
运行课件:出现朝鲜地图画面,让学生在图中找出北纬38度线的位置。
教师讲解:二战后期,苏联百万红军于1945年8月9日向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发起猛烈进攻,同时向日本占领的朝鲜北部进发。其时,美国正在进行太平洋战争,唯恐整个半岛由苏联单独占领,于次日提出朝鲜半岛以北纬38度线为界,以北由苏联占领并接受日本投降,以南由美军负责。半个月内,苏军在金日成领导的朝鲜人民武装配合下,迅速解放了朝鲜北部全部地方,并遵照美苏军队在波茨坦会议上达成的协议撤回到三八线以北。而美军未发一枪一弹,于日本签订投降书后的9月8日开始派兵在朝鲜南部登陆。1948年8月,在美国的导演下,南朝鲜举行“选举”,通过“宪法”,建立了“大韩民国”,以汉城为首都,73岁的亲美人物李承晚担任了总统之职。9月,金日成在朝鲜半岛北部成立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以平壤为首都。朝鲜半岛从此处于分裂状态。
运行课件:显示金日成和李承晚人物图片。放映苏联红军进入中国东北和朝鲜北部的影视资料,美军进入朝鲜南部的影视资料。
3.越南民主共和国成立与越南人民的抗法斗争(课件显示)
运行课件:显示胡志明人物图片,胡志明在河内巴亭广场群众大会上宣读《独立宣言》图片。
教师讲解:二战后期,日本投降的消息传来后,1945年8月,越南人民在印度支那共产党领导下,发动“八月革命”,推翻了阮氏王朝的末代皇帝保大,9月2日,胡志明主席在河内巴亭广场举行的群众大会上,宣读了《独立宣言》。越南民主共和国成立。根据战时盟国协议,中国国民党军队开进北纬16度线以北地区,接受日军投降;英军则进入越南南部。越南民主共和国成立后,法国拒绝承认越南独立,企图重建法属“印度支那联邦”。1945年9月23日,在英国支持下,法国殖民军占领西贡,并立即着手恢复殖民政权。越南南部人民抗法战争开始。越南人民进行了长达9年的抗战,1954年取得了奠边府战役的胜利,法国被迫签署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以北纬17度线为界,越南北方获得解放。
建议:如课堂允许可放映有关奠边府战役的影像资料,然后教师作介绍:奠边府战役是越南人民在中国军事顾问团协助指挥下取得的抗法斗争决定性胜利。1953年冬至1954年春,越南军民在全国各战场取得一系列胜利,解放了西北区广大城镇。法国侵略军为挽回败局,于1953年11月,以大量伞兵占领奠边府,作为进犯解放区的据点,并在该地集结重兵把守。同年12月,越南人民军发动攻势,解放了莱州并包围了奠边府。1954年3月13日越南人民军向奠边府发起攻击,经过55昼夜的战斗,于5月7日解放奠边府,全歼守敌16000余人,活捉法军司令戴卡斯特利,拔除了法国殖民军在西北部的最后堡垒,全部解放了北半部国土,扭转了整个印度支那的战局。
四、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课件显示)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世界历史意义(课件显示)
课件打出材料:
材料1  日本共产党领导人野坂参三说:“新中国的出现对于世界劳动人民,特别是对于中国接壤的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有重大影响。”
材料2  毛泽东说:“自从伟大的苏联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世界上人民胜利的局面就确定了,现在则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各人民民主国家的成立而使这个局面发展和巩固了。”
要求学生根据材料和教材叙述,归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世界历史意义:(1)揭开中国历史新篇章,中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始逐步走上社会主义道路。(2)大大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一个占世界人口l/4的大国加入社会主义体系,极大地增强了世界社会主义力量。(3)中国革命胜利鼓舞了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给帝国主义以沉重打击。
2.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课件显示)
运行课件,再次显示世界地图,让学生观察有红旗飘扬的地方。
布置学生阅读教材回答:(1)社会主义阵营的国家有哪些?学生答:社会主义阵营的国家包括苏联,东欧的民主德国、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亚洲的中国、朝鲜、越南和蒙古等。(教师插问:为什么没有南斯拉夫?留下疑惑,给下面教学埋下伏笔。)(2)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在当时有何意义?学生答:巩固社会主义成果,支持民族解放斗争,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维护世界和平。(3)社会主义阵营是怎样瓦解的?此点由教师讲解:1965年3月土~5日,召开了苏共一手操纵的公开分裂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分裂社会主义阵营的莫斯科会议,这次会议原计划有26国共产党参加,结果有19个党参加,7个国家的党拒绝参加。这个会议表明,社会主义阵营内部从政治路线、理论观点的分歧发展到组织上的分裂,标志着社会主义阵营已不复存在。社会主义阵营瓦解的根本原因在于:苏联从民族利益出发,要求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内外政策必须服从它的需要,甚至不惜损害以至牺牲别国的主权和利益以维护苏联的利益。中国共产党坚持独立自主,维护自己国家的主权和正当的民族利益,这就是问题的实质。
最后教师指出:社会主义是一个新生事物,无论在经济建设、政权建设中以及社会主义国家之间关系上,都有许多有待解决和需要探索的问题,这样50~80年代社会主义各国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为讲授下一节课内容作铺垫。

第二课时
五、苏联的改革和挫折(课件显示)
1.苏共“二十大”的召开(课件显示)
教师讲解:苏共“二十大”召开的背景:1953年3月5日,苏共中央总书记、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斯大林(1879~1953年)突患脑溢血在莫斯科逝世。斯大林逝世后,苏联政局一度动荡,赫鲁晓夫先是发动高层官僚一举铲除了贝利亚,接着,他又成功地剥夺了马林科夫的政府首脑地位。1953年赫鲁晓夫当选苏共中央第一书记,开始对苏联内外政策进行调整。在这些基础上,1956年2月召开了苏共“二十大”。
会议概况:(1)赫鲁晓夫作党中央的工作总结报告。(2)大会还听取了赫鲁晓夫作的揭露斯大林个人崇拜的秘密报告。
运行课件:显示赫鲁晓夫人物图片。
教师详细介绍赫鲁晓夫作的揭露斯大林个人崇拜的秘密报告。1956年2月24日夜晚11点半,会议闭幕后,赫鲁晓夫突然发出通知,要参加大会的代表回到克里姆林宫去听报告,他从午夜起到25日凌晨,作了《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尖锐地揭露了斯大林在领导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严重错误以及对他个人崇拜所造成的严重后果。会后,秘密报告内容向党的积极分子进行了传达,接着又传达到所有工厂、机关干部、商业部门以及其他组织的全体党员,最后传达到了党外的所有人群,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但秘密报告没有在苏联国内正式公开出版。5月,法国人声称他们弄到秘密报告手抄本全文,并在《法兰西晚报》上发表了其中的部分内容。5月末,美国情报局从华沙搞到它的全文。6月4日,美国国务卿杜勒斯在记者招待会上把这个报告公之于众。美国驻苏大使在6月中旬的一个宴会上,直接向赫鲁晓夫进行探问,虽未明确答复,但他们感到确有这个秘密报告。美国《纽约时报》于1956年了月5日发表了报告全文,这样,秘密报告便以各种文字传遍全世界。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中没有对斯大林进行全面评价,只是列举了斯大林滥用职权和违反法制的种种表现,着重揭露了斯大林在加年代大清洗运动中和卫国战争初期所犯的许多严重错误,但他对问题的分析肤浅,把这些错误全归结于斯大林的个人品质问题。如斯大林的“不良性格”(“粗暴而放肆的性格”),“心胸狭窄、残忍”等。
这个秘密报告在苏联国内和国际上都引起了极大的震动。帝国主义乘机掀起了一个世界性的反苏反共反社会主义浪潮,在各国共产党和人民群众中造成不同程度的思想混乱,给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带来巨大困难。中国共产党从一开始就不赞成全盘否定斯大林时期苏联党和人民为社会主义而奋斗的历史。1956年3月17日晚,毛泽东在中央书记处会议上说:“现在全世界都在议论,我们也要议论。现在看来,至少可以指出两点:一是他揭了盖子,一是他捅了漏子。说他揭了盖子,就是讲,他的秘密报告表明,苏联、苏共、斯大林并不是一切都是正确的,这就破除了迷信。说他捅了漏子,就是讲,他作这个秘密报告,无论在内容上或方法上,都有严重错误。”美国统治集团把苏共领导大反斯大林看作是“空前未有的合乎我们目的”的举动,叫嚷要利用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作为武器来摧毁共产党运动的威望和影响”,并且乘机鼓吹促进苏联的“和平演变”。
会议的影响:会后苏联开展了批判斯大林的活动,同时进行了大规模的平反冤假错案。二十大过后,出于赫鲁晓夫的主动,组织了约百来个专门委员会,对各劳改营和流放点的所有政治犯进行重新审查。这样从“1956年至1957年间七八百万人获释回家。另有五六百万人死后恢复名誉。”大规模政治恐怖及与之相伴的劳改营体系从此在苏联完全成为过去。
2.赫鲁晓夫的改革
布置学生阅读教材,教师提问如下问题:
(1)赫鲁晓夫改革的内容有哪些?学生答:在经济领域,特别在农业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取得一定成效;工业方面,他采取了一些下放权力、精简机构的措施。
教师深入讲解:赫鲁晓夫在经济领域的改革首先是从农业开始的,改革的重点也在农业。赫鲁晓夫以农业专家自居,为提高粮食产量发动了大规模的垦荒运动。他还提出苏联农业的出路在于畜牧业发展的观点。他说:“不能离开畜牧业问题来看粮食问题。”他强调要大力发展新的饲料资源——玉米,提出要在1960年使全国的玉米种植面积达到2800万公顷,要求白俄罗斯某个集体农庄每公顷土地上的收入达到2500卢布,即高出于该农庄计划的5倍多。赫鲁晓夫以极大的热情,频繁会见各地方领导人,与他们谈话,向他们施加压力。就连他政治方面的对手莫洛托夫也承认:“赫鲁晓夫跑了很多地方,他经常在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他本人经常呆在庄稼汉中间,在这方面对他是无可指责的,他的优点恰恰在这方面。”农业的丰收为取消义务交售制奠定了基础。义务交售制是根据斯大林的“贡税论”,从1953年以来开始实行的,它成为阻碍苏联农业发展、使苏联农业陷入慢性危机的重要原因。赫鲁晓夫认识到这一问题。从1953年起,农业产品交售制逐渐被取消。为了鼓励农业生产,国家调整农业部门的收购制度,提高农产晶收购价格;鼓励农庄庄员和职工发展个人副业;改革农庄计划制度,扩大农庄、农场的自主权;合并集体农庄,将力量薄弱的农庄变为国营农场。为了扩大集体农庄的自主权,赫鲁晓夫决定改组机器拖拉机站,消灭“一块土地两个主人”的现象。机器拖拉机站是全民所有制企业,耕种的却是集体农庄的土地。主要的生产工具由机器拖拉机站掌握,生产活动成果的责任制则完全由集体农庄承担,两者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严重影响了集体农庄生产的积极性和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1958年4月18日,苏共中央和苏联部长会议通过决定:自1958年起,把农业机械自由地卖给集体农庄,农庄可分2—3年还清贷款。为了加强对农业的研究和管理,赫鲁晓夫还决定把农业院校和农业科研机构从城市搬到农村等。
(2)赫鲁晓夫改革为什么会失败?学生答:改革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在具体做法上也只是对原有的经济体制小修小补,加上他作风缺乏实事求是精神,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口号与目标,这—切导致他改革的失败。
教师深人讲解:赫鲁晓夫改革的决心是大的,有些措施也是很有效的,但为什么会失败呢?教材上讲他改革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在具体做法上也只是对原有的经济体制小修小补,加上他作风上缺乏实事求是精神,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口号与目标,这一切导致他改革的失败。这个评价是中肯的。如他在改革中不断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口号与目标,助长了浮夸风。1958年苏联粮食大丰收,赫鲁晓夫被胜利冲昏了头脑,提出苏联在“3~4年内在人均肉类、牛奶和黄油产量方面赶上美国。”其实,当时美国人均每年消费肉类96公斤,苏联只有36公斤,差得很远。一些地方领导为了讨好赫鲁晓夫,采取虚报、浮夸等办法,助长了浮夸风。梁赞州1958年卖给国家肉类4.8万吨,却许诺1959年卖给国家15万吨,,为了完成该计划,,一是杀种畜,二是花钱从外地买,然后再以1/3或l/4的价格卖给国家,严重破坏了当地的生产力。1960年当地农业生产一筹莫展,新的保证成为泡影,言过其实的州长饮弹自杀。还有瞎指挥,—刀切,决策缺乏严密的科学论证。如开垦荒地,不注意保护,破坏了生态平衡。改组拖拉机站本是件好事,但一窝蜂起,操之过急,产生了不少消极后果等。
3.勃列日涅夫的改革(课件显示)
运行课件,显示勃列日涅夫人物照片、即将发射的苏联火箭等历史图片。然后教师讲解:1964年10月,勃列日涅夫上台,他在苏联历史上执政了18年(1964~1982年11月去世)。他执政的18年,是苏联历史上军事力量最强大、苏联真正成为超级大国的时期。这是一个内政外交上既有改革与发展,也有停滞和僵化,在外交上既有缓和与对话,也有对抗和争夺的矛盾时期,该时期是苏联兴亡史上非常关键,而学术界研究甚为薄弱的时期。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然后提问:
(1)教材上讲勃列日涅夫的改革只是对苏联原有经济体制的某种修补,没有实质性的突破。原有的经济体制是什么?学生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2)勃列日涅夫改革的重点是什么?学生答:是工业,特别是重工业。
(3)重视重工业改革对苏联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学生答:综合国力大大增强,成为与美国势均力敌的超级大国。
(4)勃列日涅夫统治后期苏联国家陷入怎样的困境,原因何在?学生答:由于勃列日涅夫个人专断作风的滋长,政治生活的僵化,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活力衰退,社会矛盾丛生,国家陷入困境。
六、东欧的变革(课件显示)
教师首先向学生交待,东欧变革的根本原因在于照搬苏联模式的消极后果。东欧各国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曾经历过一段向苏联学习的阶段,其中都犯有照搬苏联模式的教条主义错误,由此造成的消极后果有:经济上:农、轻、重比例失调,人民生活未得到应有的提高,抑制了生产力的发展。政治上:追随苏联大搞个人崇拜和阶级斗争扩大化,打击迫害要求改革、主张走独立自主道路的干部群众。加上苏联推行霸权主义,肆意干涉别党、别国的内政,导致东欧各国社会矛盾重重,摆脱苏联模式束缚和苏联控制,走独立自主道路的要求日益强烈。最早抛弃苏联模式,实行社会主义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国家是南斯拉夫。
1.南斯拉夫实行的社会主义自治制度(课件显示)
教师讲解:指出南斯拉夫开始走上改革道路是因为苏南关系破裂带采的困难处境。1948年6月,共产党情报局在南共代表未出席的情况下通过《关于南斯拉夫情况》的决议,决定开除南共。1949年初,苏联进而中断苏南两国贸易关系、外交关系,苏南关系彻底破裂。苏联、东欧各国对南斯拉夫实行政治孤立、经济封锁、军事威胁。尽管南斯拉夫处境十分困难,却摆脱了苏联模式的束缚,逐步探索出一条适合本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即实行社会主义自治制度。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小字内容回答问题: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自治体制包括哪些内容?(不要求学生掌握)它的实质是什么?(教师着重指出其实质在自治二字)起了什么作用?(调动了劳动者积极性,使国民经济获得发展)存在什么问题?(削弱了国家宏观调控的作用,分散主义、自由主义、民族主义等问题尖锐起来。)
课件显示:“苏南交恶后,铁托在南共五大上抨击苏联的大国沙文主义”、铁托“奉行的'自治社会主义’受到工人拥护”等历史图片。
2.波兹南事件与哥穆尔卡改革(课件显示)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总结波兰改革的主要原因:长期实行僵化的苏联社会主义模式,造成农、轻、重比例的严重失凋,人民群众对经济状况强烈不满。导火线是波兹南事件的发生。
教师讲解:波兹南事件后不久,哥穆尔卡出任波兰统一工人党第—书记。波兰开始了政治、经济改革。哥穆尔卡批评了苏联模式的弊端,实行中央计划和企业自治相结合的方针,扩大企业自主权。“—五”计划期间,经济发展较顺利,职工收人也有增长。
1959年国际共运中开始批判“现代修正主义”,波兰党也认为“修正主义”是党的主要危险,逐渐停止了改革,致使60年代又陷入经济困难。1968年波兰又追随苏联出兵侵捷,群众失望和不满日益增长。1969年和1970年农业歉收,造成严重困难,政府无力保证物价稳定,1970年12月12日宣布67种商品提价,引起了工人罢工和动乱,哥穆尔卡被解职,政府靠军队平息了动乱,却长期无法摆脱经济困难。
3.匈牙利事件与卡达尔改革(课件显示)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和资料,并进行分析,出示问题:匈牙利事件最初的起因是什么?如何发展成为武装暴乱?我们应当从中吸取什么教训?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①原因:苏共“二十大”以后,匈牙利人民要求进行政治经济改革,发扬民主,纠正匈苏关系中的不平等现象。以拉科西为首的匈牙利党政领导,坚持苏联模式,人民生活水平不断下降。在政治上排斥打击不同意见的同志,仅1948年开始的清洗“铁托分子”运动,株连迫害达20万人,处死匈牙利党的创始人伊拉克等6人。对外政策上唯苏联之命是从,损害民族利益,伤害人民感情。拉科西的错误路线引起了大干部群众的不满,强烈要求改革。②发展:人民提出正当要求时,采取了大规模示威游行的“大民主”方式,国内外反革命势力利用人民的不满和社会动乱,发动武装暴乱;纳吉政府软弱无力,助长了反革命分子的气焰,致使10月30日以后反革命势力完全控制了局面,白色恐怖笼罩全国。③教训:13天的武装暴乱,使国家、人民蒙受了巨大的灾难,教训是深刻的。首先,执政党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从本国国情出发,独立自主地制定正确的路线,并在实践中不断调整改进;其次,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人民内部矛盾尽量不要采用“大民主”的方式,以免被反革命势力利用,使之转化为敌我矛盾,给国家、人民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领导者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匈牙利事件后,以卡达尔为首的党政领导认真总结了经验教训,进行了较有成效的改革。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归纳卡达尔改革的内容:从1968年开始大规模的经济体制改革:在生产资料社会主义所有制基础上,把国民经济按计划发展中央管理与商品关系、市场积极作用有机联系起来。改革的成效:在一段时间里,经济发展较快,市场比较繁荣,人民生活有较大改善。
课件打出讨论题:从背景、过程、结果、影响和性质几方面分析对比波兹南事件与匈牙利事件的异同。
讨论后提供答案:
①背景。相同点:都是由于党犯了照搬苏联模式的错误,造成经济困难,人民生活下降,又不能及时调整、改革;苏联的霸权主义;苏共“二十大”的冲击等因素,激化了社会矛盾而引起的。不同点:前者工人要求增工资、减税,而后者则是由知识分子组织了裴多菲俱乐部,进行了舆论准备,制定了较全面的纲领。
②过程。相同点:二者均采用了大民主的手段,都有国外敌对势力挑动,发生了动乱,都改组了党和政府,靠军队介入控制了局势。不同点:前者发生于一个远离首都的工业中心,后者发生在首都;前者以工人为主,后者以知识分子、大学生为主;后者由于国内外反革命势力大规模介入,以至控制运动,使之发展为武装暴乱,规模和破坏性远超过前者;前者依靠本国政府控制了局势,后者则因党组织解体。政府软弱无力,重新组建了党和政府,靠苏军帮助,才控制了局面。
③结果。都平息了事件,都带来了生命财产损失,而后者损失更加巨大。
④影响。后者给匈牙利:本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都留下了更为深刻的教训。
⑤性质。前者是人民内部矛盾,后者则发展为武装暴乱,从人民内部矛盾转化为敌我矛盾。
4.“布拉格之春”(课件显示)
教师讲解:60年代捷克斯洛伐克经济也遇到了困难,社会矛盾日趋激化,捷共领导内部斗争激烈。在1968年1月召开的中央全会上,改革派取胜,杜布切克取代诺沃捷尼担任党中央第一书记。改组后的党中央通过政治、经济体制全面改革的《行动纲领》,宣布它将“创立一个新的符合捷克斯洛伐克国情的、富有人情的社会主义社会。”(学生看课本,找出其内容,分为政治、经济,对外关系三方面)人们称这个改革时期为“布拉格之春”。其实质是要摆脱苏联控制和苏联模式,争取独立发展,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苏共领导公然指责《行动纲领》背离了社会主义道路,甚至不顾捷共中央和广大人民的强烈反对,不顾国际法基本准则,纠集波兰、保加利亚、匈牙利、民主德国等华约国家,于8月20日突然出兵50万,占领捷克斯洛伐克全境,并将杜布切克等捷共领导挟持去苏,强迫签署《捷苏会谈公报》等文件,在苏军枪口下,扶植了—个听命于苏联的新政权,用武力扼杀了“布拉格之春”。
运行课件,显示有关苏联出兵捷克斯洛伐克的历史图片,或放映录像片断。然后提问学生:苏军1968年出兵捷克斯洛伐克与1956年出兵匈牙利性质相同吗?为什么?(学生回答后小结)性质不同。1956年是应匈牙利工农革命政府之邀去镇压反革命武装暴乱,保卫匈牙利人民政权;而1968午则是公然用武力干涉别国内政的霸权主义侵略行径。
通过课件提供几个讨论题和解答,供学生思考。
苏联与社会主义国家关系的演变:(1)战后初期(1946~1952年):巩固战争胜利成果,加强同欧亚各人民民主国家的团结和合作,支持被压迫民族的革命斗争,壮大社会主义力量。同时片面强调苏联的安全和利益,要求和迫使别的国家服从它的利益和安全,以“老子党”自居,任意干涉他党他国的内部事务。1948年的苏南冲突就是突出的表现,造成严重的后果。(2)赫鲁晓夫时期(1953~1964年):加紧控制社会主义国家,干涉社会主义各国的内政外交。成立华沙条约、1956年波匈事件;要在中国建立长波电台和潜艇舰队;撤走在华苏联专家;不断制造边界纠纷,最后导致两国关系破裂。(3)勃列日涅夫时期(1964年10月~1982年11月):进一步加强对东欧的控制,1968年纠合华约国家人侵捷克。1969年挑起中苏珍宝岛事件。
50~80年代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三次高潮、四种模式:(1)三次高潮:第一次以50年代初南斯拉夫开始的体制改革为发端,1953年斯大林逝世后苏联的改革,1956年波匈事件以后波兰、匈牙利的改革,到1957年苏联对工业和建筑业进行改组的尝试。这些改革除了南斯拉夫外,都未涉及到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主要弊端,因而未能对旧体制进行根本改革。第二次发生在60年代初期,有苏联、东欧国家卷入,主要特点是围绕改进经济管理的手段和方法,要求提高经济效益而展开。这次改革仍然没有涉及体制构造本身的弊端。由于苏联出兵人侵捷克而受到严重挫折。第三次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社会主义国家出现了广泛的、全面的改革高潮。中国是这次改革的先行者,代表了社会主义改革的正确方向,它完全突破了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这次改革的特点,一是世界性,改革范围由以往几国扩大到大多数社会主义国家;二是各国改革是全方位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文化体制的改革一起上,三是深刻性,改革触及旧体制的弊端及其理论基础,并在新的理论体系和对社会主义认识上有许多突破。(2)la种模式:一是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自治理论建立的市场经济体制;二是在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基本框架内进行改革的苏联体制;三是实行计划机制和市场机制相结合的匈牙利模式;四是中国在改革开放实践中选择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苏东关系问题上的教训:(1)兄弟党之间应当坚持独立自主,一律平等的原则,要坚决反对大党主义,大国沙文主义和霸权主义的恶劣作风。(2)社会主义国家之间也应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只有这样,才谈得上按国际主义原则处理国家之间的问题。(3)在社会主义建设问题上,不能以一种模式到处乱用,必须根据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本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走具有民族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课件显示)
教师讲解:与苏联、东欧各国改革受挫成鲜明对照的是中国改革的巨大成就。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也走过照搬苏联模式的弯路,从1956年开始,中国共产党经过20余年的探索,终于走出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从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
提问:为什么中国改革成功了,而苏联、东欧的改革相继受挫呢?(同学回答后总结)社会主义现代化改革是一场崭新的复杂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影响它的进程的有国内外诸多因素。但是,最主要是由于指导思想与路线不同。我们党坚持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创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沦,制定了符合我国国情的党的基本路线,走上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
路。而苏联、东欧的改革没有能完全摆脱苏联模式的经济理论;没能完全把握本国的国情;苏联热衷于霸权主义,搞军备竞赛,干涉别国内政;东欧则没有完全摆脱苏联的干涉、控制。因而它们都相继遭受挫折,而我国取得了成功。
课堂练习
1.欧亚社会主义阵营形成时,其中各国都                                                             (    )
A.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                       B.已建立比较完备的工业体系
C.面临恢复和发展经济的任务              D.已完成农村中的社会主义改造
答案:C
2.下列对社会主义阵营评价不正确的是                                                                 (    )
A.对维护世界和平曾起过很大的作用     B.巩固了社会主义成果
C.不利于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D.推动了历史进步
答案:C
3.勃列日涅夫执政后期,国家之所以陷入困境,主要是因为                                 (    )
①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活力减退  ②将改革的重点放在重工业方面,人民生活改善
不多  ③个人专断作风滋长,政治生活僵化  ④大国沙文主义和对外扩张政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答案:D
4.在南斯拉夫分裂以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    )
A.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B.没有坚持社会主义的公有制度
C.国家的宏观调控能力薄弱                 D.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关系紧张
答案:D
5.在波兰、匈牙利和捷克进行改革的分别是                                                          (    )
A.哥穆尔卡、卡达尔、杜布切克            B.卡达尔、杜布切克、哥穆尔卡
C.哥穆尔卡、杜布切克、卡达尔            D.杜布切克、卡达尔、哥穆尔卡
答案:A
本课小结
在刚刚逝去的20世纪,社会主义第一次作为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出现在我们的星球上。这一时期,社会主义国家从无到有,从一国到多国;社会主义各国既尝到胜利和成功的喜悦,又饱经挫折和失败的困扰。社会主义制度的兴起、发展和受挫是贯穿20世纪最重大的事件之一,也是20世纪最伟大、最深刻、最具世界意义的社会实验工程。本节课集中讲授了社会主义由一国发展到多国、形成世界体系的历史,同时详细介绍了20世纪50——80年代社会主义国家在改革中曲折发展的历程,其中的深刻教训值得我们牢牢记取。
当前国际共产运动处于低潮阶段。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后,西方帝国主义的辩护士布热津斯基之流大放狂言。胡说什么“到下个世纪,共产主义将不可逆转地在历史上衰亡。”但是他们高兴得太早了。苏联的解体只能看作社会主义一种模式已经僵化而又长期不改所导致的失败。今天,中国人民正在进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建设,并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显著成就。中国社会主义的成功必将重新唤起世界人民对于共产主义理想的追求,成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再次兴起高潮的契机。
4.4  美苏争霸
教学目标
1.知识要求:了解或掌握美苏争霸的三个阶段;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的美苏争霸;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的美苏争霸;80年代的美苏关系。
2.能力要求:(1)概括美苏争霸的形成和发展过程。(2)分析美苏争霸的后果和影响。
3.情感目标:美苏争霸局面的形成和演变是两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外交战略以及国际环境是密切联系的。美苏争霸世界的斗争,造成国际局势动荡不安,给世界和平带来了严重威胁。
课时安排  1课时
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分析:美苏争霸的三个阶段和美苏双方在争霸中的基本态势是重点。50至80年代的世界,是雅尔塔体系发展、演变时期。这一阶段,在国际关系领域,出现了美苏争霸的局面。苏联推行霸权主义,提出实现美苏合作,共同主宰世界的基本战略。美苏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愈演愈烈,自50年代后期起,美苏争霸的格局逐渐形成。进入60年代,两大阵营内部已经出现了剧烈的变化,由美苏两极主宰世界的“雅尔塔体系”,进而演变为美苏争霸的局面,这种局面一直延续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造成国际局势的动荡不安。
2.难点分析:在六七十年代的美苏争霸中,美苏双方对外战略的调整是难点。进入60年代,两大阵营内部出现了剧烈的变化,由美苏两极主宰世界的“雅尔塔体系”,进而演变为美苏争霸的局面。所以,六七十年代是美苏争霸的政治格局的关键阶段。这一阶段,美苏关系更加复杂化了。美苏双方战略调整的原因,在不同区域的不同表现,既明争暗斗又妥协缓和的基本态势的实质较难把握。
课堂教学设计
师: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格局发生了怎样重大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生:(回忆并作答)
师:二战以后,英法等西欧国家的实力普遍削弱,而美苏两国的实力空前加强,国际关系中原有的均势被打破,于是出现了一种以美苏两极为主要矛盾的相对稳定的新的国际关系结构。这就说明:决定国际关系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各国实力的对比是否发生了重大变化,而一个国家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归根到底是由一个国家的实力所决定的。随着美苏两国实力的此削彼长,从50年代后期起,逐渐形成了美苏争霸的世界政治格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四节美苏争霸。(板书课题)
一、美苏争霸格局的形成
师:1953年3月,斯大林逝世,1953年9月,赫鲁晓夫就任苏共中央第一书记。出示投影:“我们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如果我们为和平联合起来,那么就不会有战争,那时,如果有某个疯子想挑起战争,我们只要用手指吓唬他一下,就足以使他平静下来。”
——赫鲁晓夫
师:这段材料表明了赫鲁晓夫什么战略意图?
生:争取同美国平起平坐,实现苏美合作,共同主宰世界的基本战略目标。
师:那么,赫鲁晓夫依据什么认为苏联可以同美国“平起平坐”呢?
生:(思考并回答)
师:到赫鲁晓夫执政中期,苏联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大增,缩短了同美国的差距。有一组统计数字提供给大家:首先在经济方面,1950年苏联的国民收入占美国的31%,到1960年上升到58%,10年内缩小了27个百分点。其次在军事方面。50年代初苏联的军事编制达到550万人以上,而美国在1947年到1950年间,只维持140万人左右的规模。第三,在核力量方面,1949年苏联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1953年苏联氢弹爆炸成功,从而结束了美国的核垄断地位。同时,从世界范围来看,国际关系力量对比也发生了变化,社会主义阵营已经形成,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沉重的打击了帝国主义阵营,使美国称霸世界的计划屡屡受挫。这些都使得苏联有可能从新的实力地位出发,执行新的外交政策。
师:前面我们讲到,战后初期,美国凭借经济、军事方面的优势,推行全球扩张的霸权政策。那么,赫鲁晓夫追求与美国平起平坐,让美国承认苏联拥有与美国同等的权利去主宰世界,这实质上是一种什么政策呢?
生:(回答)
师:根据以上的分析,请你归纳出美苏争霸局面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生:(归纳总结)
师:外交战略和实力对比的变化,直接影响了美苏争霸局面的形成,而其中,苏联推行霸权主义政策,是美苏争霸局面形成的主要原因,美苏争霸形成的时间是50年代后期。
师:那么,美苏争霸的情况如何呢?苏联能否真正做到同美国“平起平坐”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美苏争霸的概况。
二、美苏争霸的概况
师:美苏争霸从50年代中期到80年代,经历了三个阶段,每一个阶段由于不同的外交战略和实力对比的差异又表现出不同的态势。
请说出美苏争霸第一阶段的时间,并概括这一阶段的特点是什么?
生:(阅读教材,然后回答问题)
1.第一阶段(50年代中期~60年代初期)既缓和又紧张(师生共同分析缓和方面的三个事例)
师:50年代中期,对奥和约的签定,结束了二战后奥地利被美、苏、英、法四大国分割占领的局面,奥地利成为中立国家。对奥地利而言,这是它现代史上的一大转折。条约给奥地利带来了持久的政治稳定和经济繁荣,但更重要的是,条约对世界局势特别是欧洲局势的缓和起了积极作用。西方国家认为,这是苏联的一次实质性让步,东西方关系开始“解冻”。
第二个事例是苏联承认联邦德国,1955年苏联和联邦德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苏联承认联邦德国是面对现实的一种选择,它改善了苏联在国际上的形象,壮大了苏联“和平攻势”的声势;同时,也使西方难以回避民主德国作为一个主权国家的事实。
第三个事例是赫鲁晓夫第一次访美。赫鲁晓夫是第一位访问美国的苏联最高领导人。1959年9月,赫鲁晓夫同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在马里兰州的总统疗养地戴维营进行了会谈。赫鲁晓夫的美国之行没有取得什么实际成果,但他认为这本身就给人以美苏平起平坐,共同主宰世界事物的印象。实际上,戴维营会谈是苏联推行苏美合作外交战略的重大行动,它反映出美、苏两大国战略地位的微妙变化,美国实际上承认了苏联与美国同是超级大国的事实。
师:紧张方面的事例有两个:“柏林墙”的修筑和“古巴导弹危机”。(电脑显示“柏林墙”画面,引导学生回忆有关的简单知识)
“柏林墙”是德国分裂和欧洲分裂的标志,是东西方冷战的象征。“柏林墙”筑起两个星期后,苏联撕毁美、苏两国为期三年的禁止核试验的协议,恢复了一系列核试验。美国也不甘示弱,肯尼迪总统下令恢复地下核试验。美、苏双方之间核军备竞赛迅速升级。
师:有没有同学了解“古巴导弹危机”?
生:(如了解,可简单叙述)
(电脑多媒体动态显示古巴导弹危机的经过“苏联秘密向古巴运送导弹”——“苏联在古巴建立导弹基地”——“美国实行武装封锁”——“苏联撤走导弹”,教师适当讲解。)
师:(1)苏联为什么在古巴设置导弹?(2)苏联为什么能够在古巴设置导弹?(3)苏联在美国的战争恐吓下,乖乖地运走导弹,这说明了什么?
生:(在教师引导下回答)
师:经过此次较量之后,苏联决心全力发展核武器,导致两个超级大国新的激烈竞争。
生:(阅读教材,并说出美苏争霸的第二个阶段的时间和特点)
2.第二阶段(60年代中期~70年代末)苏进攻美防守。
师:这一时期苏联和美国的态势都有一个变化的过程,美国是转攻为守,苏联则是从苏美合作主宰世界转变为同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积极进攻战略。六七十年代苏联为什么能够推行积极进攻的争霸战略?
师:(投影图表“美苏战略核武器对比表”)
项目
年份
美国
苏联
洲际导弹
1968
1054枚
858枚
1978
1054枚
1400枚
潜艇发射导弹
1968
656枚
121枚
1978
656枚
1015枚
战略轰炸机
1968
545架
155架
1978
432架
135架
核弹头
1968
4300枚
1300枚
1978
11000枚
4500枚
生:(学生分析并回答问题)
师:1964年上台执政的勃列日涅夫积极扩军备战。从这张图表我们可以看出,到70年代,就军事力量的对比而言,苏联已经从战略劣势转为战略均势,并日益显出超过美国的趋势,同时,苏联的经济实力同美国的差距也大为缩小。苏联工业总产值从1950年相当于美国的30%,上升到1975年的大约80%。日益增强的实力,特别是军事实力,成为勃列日涅夫积极进攻战略的支柱。那么,苏联全球性进攻战略的具体表现是什么呢?
生:(思考并作答)
师:苏联在亚洲进行了一系列的侵略扩张活动,最突出的事例就是1979年苏军入侵阿富汗。
(电脑动态加声乐显示“苏军入侵阿富汗路线图”)
师:1979年苏联出兵阿富汗,实行直接的军事占领,直接威胁海湾地区和印度洋地区的和平,标志着苏联霸权主义政策发展到了顶点。另外,苏联还加紧对中国进行压制和军事威胁,以致酿成中苏边境的武装冲突,最突出的事例就是1969年的珍宝岛事件。70年代初,苏联已在中国边境陈兵百万。
师:与苏联相反,美国在这一时期却转攻为守,这主要是由于美国的实力相对削弱的原因,美国的实力为什么会相对削弱呢?
生:(在教师指导下,结合学过的知识回答问题)
师:迫于形势的变化,1969年尼克松担任美国总统后,对美国的对外战略进行了重大调整,从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
(投影资料,如下)
美国将参加各盟国和朋友的防务和发展活动,但是美国不能而且也不会制定全部方案,拟订全部计划,执行全部决定,负起保卫世界自由国家的全部责任,只有在我们的帮助真正起作用,并且被认为是符合我们的利益的时候,我们才会给以帮助。
——美国总统尼克松1970年对外政策报告
师:请结合这段资料说一说尼克松在1970年提出的对外政策,同战后初期的杜鲁门主义有什么不同点?
生:(学生思考并作答)
师:这种政策调整,是美国力量衰弱过程中的产物,它的基本倾向是收缩美国的海外态势,收缩的重点是亚洲。为此,尼克松在亚洲采取了两大步骤:一是1979年美军从越南撤出,二是开始同中国实现关系正常化。
师:(投影图片“1972年2月21日,周恩来总理在机场迎接尼克松一行”,教师讲述)请问在这之前,美国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采取的是什么态度?
生:(回忆所学知识作答)
师:尽管美国的对外战略进行了重大调整,但是美国仍不失为资本主义世界最强大的国家,仍然拥有巨大的经济军事实力,而且不管如何调整策略,美国都没有放弃它的霸权政策。
3.第三阶段(80年代)美强硬苏收缩
师:1981年就任美国总统里根,提出了对内振兴经济,对外重振国威的口号,在这个口号的指导下,里根政府在整顿国内经济的同时,对美国的全球战略作出了重大调整,开始对苏联采取强硬态度,以遏制苏联全球性进攻的势头。
(结合教材,师生问答,了解美国强硬政策的表现)
师:80年代中期担任苏联最高领导人的戈尔巴乔夫开始放弃争夺军事优势的作法,转而裁减军备。1987年,戈尔巴乔夫和里根签署了全部销毁两国中短程核导弹的条约。这个条约虽然只能削减美苏两家核武库的大约4%,但它终究是自出现核武器以来达成的第一个削减核军备的协议,苏联在对外战略上由扩张转向全面收缩。(结合教材,师生问答,了解苏联全面收缩的表现)
师:这一时期的苏联,为什么要转为全面收缩呢?
生:(阅读教材小字内容并回答问题)
小结:
1.投影图片。(附后)教师总结本课内容。
2.学生分组讨论:从二战结束到20世纪80年代,美苏两国的对外政策有什么变化?从中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附:本课知识结构图
4.5  殖民体系的崩溃和第三世界的兴起
(阅读课文 仅提供自学提纲)
一、战后初期亚洲、非洲的民族解放运动
1.亚洲民族解放运动
(1)印巴分治和独立
(2)以色列建国和巴以冲突
2.非洲民族解放运动
(1)埃及的最终独立
(2)《埃维昂协议》和阿尔及利亚的独立
3.被压迫民族人民联合斗争的开始——亚非会议
二、非洲民族独立浪潮和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
1.非洲民族独立浪潮
2.古巴革命的胜利及其意义
三、第三世界的崛起
1.“第三世界”的由来
2.不结盟运动的诞生和发展
3.第三世界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
(1)联合国的变化
(2)争取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斗争
3.第三世界崛起的意义
4.6  亚洲经济的发展
教学目标
1.知识要求:了解或掌握新加坡、韩国经济的发展及原因;泰国、马来西亚经济的发展及原因;印度经济的发展及问题;西亚经济发展的特点、原因和问题。
2.能力要求:(l)探究、分析、讨论亚洲国家经济发展的共同原因、亚洲经济面临的艰巨任务及存在的问题。(2)收集第二届亚欧经济会议朱总理发言及各报刊评论等资料,综合提取历史资料并预见历史发展前景。
3.情感目标:从亚洲各国发展中正确吸取经验教训,坚定发展亚洲经济的信心;并进一步增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发展经济必须根据本国国力和实际需要制定发展战略即经济发展必须从本国国情出发。
课时安排  1课时
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分析:以新加坡、韩国为代表的亚洲各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经验是本节重点。新加坡、韩国是亚洲经济发展的代表和典型。举一反三,从它们的发展,可看出亚洲各国经济发展的状况。纵观亚洲各国经济发展,其基本经验是:抓住机遇,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结合国情,制定适合本国的经济发展战略;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发展外向型经济,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2.难点分析:以印度为代表的亚洲国家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为本节难点。印度与我国相似:地大人多。虽然经过几十年的奋斗,印度已建立起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实现了粮食基本自给,并在科技方面取得了较大成就,但它仍然只能算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西亚的伊拉克、伊朗与沙特阿拉伯、科威特一样同是产油大国,但富裕程度却相对较低。分析、讨论阻碍印度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环境污染,人口膨胀,民族宗教问题复杂尖锐等;伊拉克、伊朗人口多,消耗大,与沙特等人口较少的富国比,相对贫穷。
课堂教学设计
师:前面我们一起学习了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发展,日本、西欧经济在迅猛发展,形成与美国三足鼎立局面。那么,战后亚洲更多国家经济的发展情况又怎样呢?我们的祖国就位居东亚,亚洲发展与我们息息相关,我们理应对亚洲的经济发展投以更多的关注。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亚洲经济发展的历程,一起分析亚洲经济发展的基本经验和不利因素,并一同展望亚洲经济发展的前景。(板书第六节课题:亚洲经济的发展)
师: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第98页,看《亚洲的经济形势发展》图。(教师投影显示空白地图)请同学们按亚洲国家经济起飞的时间先后顺序,指出亚洲经济发展代表国家在地图上的相应位置。
生:(看图记忆,一同学代表到投影仪前指空白地图说明)
师:亚洲各国中,战后起飞时间最早的是日本。请同学们回忆战后日本经济起飞的原因。
生:(回忆并回答)
师:(总结)日本发展原因要点:1.战后国民经济非军事化,集中有限的财力物力进行经济建设;2.大力发展科技;3.大力发展教育,培养人才;4.抓机遇及美国援助。
师:继日本后,在60~70年代兴起的是新加坡和韩国。
一、亚洲经济发展的代表
(一)东亚、东南亚
1.新加坡、韩国经济的发展及原因
师:70年代,它们的经济出现了高速度增长,增长率超过了10%,被称为“70年代经济发展的奇迹。”请同学们看投影仪上地图,再次找到新加坡地理位置。新加坡面积很小,只有618平方公里,资源匮乏,连淡水都要从马来西亚进口。60年代以前,它只是从事转口贸易的港口城市。但经过20多年的艰苦努力,终于成为一个工业发达、贸易繁荣、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工业国家。这无疑会给我们很多启示和鼓舞。(让学生快速阅读教材,归纳新加坡经济的发展及原因)
生:(阅读教材,自己归纳总结)
师:同学们谈得很好。某某同学特别提到:新加坡总理李光耀说过:我们能够成功,是因为我们了解人才是成功最重要的关键。因此,它们特别重视发展教育事业。今天的新加坡已是一个发达而美丽的花园国家。新加坡令人神往,与它同时起步的韩国经济发展情况又怎样呢?(让学生快速阅读教材,归纳总结韩国经济的发展及原因)
生:(阅读教材,自己归纳总结)
师:韩国自然条件也不好,资源除钨和石墨外,极其匮乏。60年代以前,尽管有美国援助,但经济发展仍很困难。从60年代开始,韩国政府根据国情,制定经济发展五年规划,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宏观指导,终于取得了突出成就。它们发展的具体步骤是:(投影显示)进口替代工业——出口主导型战略——“不均衡增长”策略。国家大部分投资集中在钢铁、汽车、电力等工业部门。请同学们看教材第99页插图:《等待出口的韩国汽车》。今天的韩国已成为世界上生产中、低档汽车的主要国家,大宇汽车就很有名气。韩国步入了新兴工业化国家行列,被人们誉为“亚洲的又一个日本”。新加坡、韩国的发展无疑会带给我们很多启示。请同学们综合新加坡和韩国的发展,思考:给了你哪些启示?
生:(思考、小组讨论并选代表回答)
师:(简要讲评)新、韩发展启示:1.据国际经济形势变化,调整国策,发展高科技;2.抓住机遇,吸引外资技术,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3.发展外向型经济,参与国际竞争,加强与世界联系。
师:80年代以来,泰国、马来西亚异军突起,其经济增长速度已居世界前列。(板书)
2.泰国、马来西亚的发展及原因
师:去新、马、泰旅游如今成为国人旅游时尚。咱们班也有同学去过,请大家稍加交流,联系所见所闻介绍泰国、马来西亚的发展及原因。
生:(交流,并以泰国、马来西亚导游身份介绍自己国家的发展)
师:(总结)泰国、马来西亚注重与邻国合作,吸引外资;在保持传统农业优势的前提下,大力发展农产品的深加工和多样化;利用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
师:以上介绍的国家,从国土面积上来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小。南亚有一个国家与我国较相似,地大人多,它就是——印度。
(二)南亚
1.印度经济的发展及问题
师:印度独立后,采取国营经济和私营经济(即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混合”发展的政策,开展绿色革命,实现粮食自给有余,还大力发展了科技,它们发射了自己研制的人造卫星,建造了自己的核电站。80年代末,印度的国民生产总值位居世界第12位,其中,工业生产总值名列发展中国家第四位,农业总产值居世界第四位。取得了突出成就。但今天的印度,还只能被称为发展中国家。究其原因,有很多不利因素阻碍它进一步发展。根据同学们对印度的了解,请你们思考有哪些因素阻碍印度发展呢?
生:(思考、并回答)
师:(简要讲评)主要是人口膨胀、环境恶化、宗教和民族矛盾等因素阻碍它进一步的发展。
师:东亚、东南亚经济在腾飞,西亚经济发展又怎样呢?
(三)西亚
1.特点
2.代表国
3.发展原因
师:请同学们看投影空白地图,能否指出西亚有哪些代表国家?
生:(看图回忆)
师:这些国家经济发展的最大优势和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生:(回答)
师:确实,西亚最大的优势是石油蕴藏量是全世界最丰富的地区。石油、天然气分别占到世界储量的60%和30%。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亚经济发展的最大特点是:石油工业发展迅速,产油国日益富裕。但这些都是70年代后取得的。之前,西方发达国家垄断了西亚石油的87%,西亚各国没有一家炼油厂,只能出售原油,但石油价格又被垄断。西亚国家不断斗争,才终于取得胜利。胜利之后,它们又怎样发展呢?(请快速阅读教材,分析概括西亚产油国经济发展的原因及问题)
生:(阅读教材,并推选一位同学作为西亚产油国代表发言)
师:(总结)广大产油国冲破了国际石油垄断资本的控制,提高石油价格,增加石油收益;其次,利用特点,积极发展石油化工业和其他工业,改变单一的经济结构;再次,积极改善农业生产环境,提高粮食自给率。
师:联系本节所学的亚洲国家经济的发展情况,我们可以看到:二战后,亚洲各国经济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发展的原因中,各国有相同或不同的举措。比较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方式,请同学们谈谈你认为说明了什么道理?
生:(回忆所学知识,思考比较并谈看法)
师:(简要小结)经济发展必须从本国国情出发。
师:亚洲各国在二战后,都纷纷摆脱了殖民统治,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我们中国在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也开始实行改革开放,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纵观亚洲各国经济的发展,我们从中能得到哪些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有益的启示呢?
二、启示
师:请全班按座次分四个小组讨论。代表发言同学请做记录。
生:(学生12人一组,围坐在一起,讨论并记录)
师:(巡回听取讨论并加以指导)
生:(交流意见,并选出代表阐明本组观点)
师:(总结讨论意见,并打出投影)
抓住机遇,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
结合国情,制定适合本国的经济发展战略;
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事业;
发展外向型经济,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亚洲各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经验。
反对国际经济旧秩序,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亚洲各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面临的艰巨任务。
人口膨胀,环境污染,政局不稳,
——制约亚洲一些国家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
师:1997年,亚洲出现的金融风暴使亚洲各国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影响。老师在下面了解到很多同学都很关心亚洲经济发展的前景。
三、前景
师:一些同学还在下面收集了一些资料,请这些同学展示一下资料。
生:(同学展示资料,传阅)
师:(对收集资料的同学,教师不失时机地加以表扬)
生:(收集资料的同学发言)要点:国务院前总理朱镕基在第二届亚欧经济会议上的讲话(要点):亚欧要不断扩大经贸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扩大相互投资的规模,减少贸易壁垒,把双方的经贸合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要进一步加强科技领域的合作。发达国家应放宽技术转让的限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先进技术;要密切金融领域的国际合作。亚洲一些国家发生的金融危机说明,防范金融风险已不是一个国家的问题,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和利益所在。亚欧要着眼于长远发展,加强相互协调和支持;要加强政治对话与磋商,相互尊重,求同存异,妥善处理彼此的分歧。建立和发展跨世纪的新型伙伴关系。中国将确保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确保物价稳定和人民币汇率稳定;发挥国内市场潜力,发展进出口贸易;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瑞士洛桑的国际管理和发展学院发表的1997年《世界竞争力年鉴-世界竞争力最新排行榜》:美国、新加坡、香港继续保持竞争力前三名,中国的排名由去年的27位上升为24位。日本、韩国排名后移,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东南亚国家的排名有所下降。
各大报刊对亚欧经济会议的评论:亚洲金融危机并未成为双方交往的障碍,双方更看中美好的明天;亚洲经济复兴后的增长率很可能大大超过欧洲并在世界上占重要地位;中国在亚洲的地位和影响将越来越大;经济合作是亚欧关系的主旋律。
(还有2001年上海APEC会议、2001年博鳌经济论坛等资料)
生:(谈听完资料的感想)
小结:
师:加强互利合作,促进共同发展,亚洲经济有着广阔前景。亚洲经济发展有着深厚的经济力量,目前亚洲的经济困难在不久的将来将得到克服。战后亚洲有着快速发展的光荣历史,未来的亚洲肯定会再次走上进一步发展的道路。预祝亚洲经济健康发展并取得越来越大的成就。
第六章  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
6.1  科学技术
教学目标
1.知识要求:了解和掌握:第三次科技革命出现的时间、标志、原因、特点、影响。
2.能力要求:(1) 分析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及影响。(2) 比较世界历史上三次科技革命的异同。
3.情感目标: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现代国际间的竞争,说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竞争。第三次科技革命对我国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作为一个青年学生必须努力学习科学知识文化,努力参加社会实践,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
课时安排  1课时
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分析:(1)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与前两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三次科技革命有三大特点。第一,科学技术在推动生产力发展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第二,科学与技术密切结合相互促进。随着科学实验手段的进步,科研探索的领域也不断开阔。第三,科学技术各领域之间相互渗透,出现两种趋势:学科越分越多,分工越来越细,研究越来越深入;学科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科学研究朝综合性方向发展。学习此内容可以锻炼培养学生的历史比较能力,加深学生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认识和理解。(2)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2.难点分析: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第一,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第二,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生活结构的变化。第三,推动国际经济格局的调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差距进一步扩大。关键在于如何完整地把握“社会生产力”、“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生活结构”,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经济差距是如何加大的。
课堂教学设计
师:大家都知道,新科学技术革命也就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过程,当然,这场科技革命还在继续进行的过程中。对于影响整个人类的这场革命,我们必须给以极大的重视。那么,这场科技革命产生的时间、标志和原因是什么?(板书本课和第一目的标题)
一、新科学技术革命的兴起和发展
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师:(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启发引导思路:社会实践的需要——二战和战后各国的需求;物质和科技基础;科学理论的突破)第三次科技革命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第一,社会条件是促使新的科技革命加速到来的重要条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各国为适应战争的需求都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和人力,研究开发威力巨大的新式武器,这使科技水平迅速提高。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增强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各垄断组织都在科研方面加大投入,大力开发新产品,促使科研水平不断提高;为了与美国竞争,苏联也非常重视科技事业的发展。这些情况加速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从理论上说,这是社会实践的需要。第二,技术与物质条件是前提条件。科技的发展有历史的继承性和连续性,第二次工业革命所创造的技术与物质条件为第三次科技革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迅速发展的科学技术,更是新的科技革命的基础。第三,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成为新科技革命的理论基础。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物理学革命,使人类的物质观、时空观、运动观和方法论都发生了变革,二战后初期形成的控制论、信息论和系统论成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理论依据。
我们正处于第三次科技革命进程中,这场革命与我们的学习、生活有极其密切的关系,它兴起的标志是什么呢?请同学们结合课本所介绍的内容来把握。如果能够说出更多的例证当然更好。
生:(回答)
师: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为代表,包括人工合成材料、分子生物学、遗传工程等高新技术。如果按照研究领域归类,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和空间技术等领域的变革。同学们考虑一下,这场深深影响到我们人类与以前的两次工业革命相比,有哪些特点?
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生:(回答)
师:与前两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三次科技革命有三大特点。第一,科学技术在推动生产力发展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第一次工业革命从蒸汽机的发明到瓦特的可以用作机器动力的蒸汽机发明,共用了72年。第二次工业革命从1831年法拉第的发电机模型出现到交流电动机的发明,共用了57年。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代表电子计算机从1946年正式问世起,仅30年就经历了5代,80年代生产的电子计算机与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相比,运转速度提高了30多万倍,而体积却缩小为原来的三万分之一。新技术从发明到应用的时间也大为缩短,如无线电为35年、雷达为15年,而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以来的科技发明则多在10年以内,如原子能利用为6年、电子计算机为5年、晶体管为4年、激光器仅为1年。人类科学知识的总量也在迅速增加。据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世界科学情报系统》的统计,科学知识的年增长率,在50年代为9.5%,60年代为10.6%,70年代为12.5%。
第二,科学与技术密切结合相互促进。随着科学实验手段的进步,科研探索的领域也不断开阔。前两次工业革命主要是以一两种技术的突破为代表,虽然它们也带动了其它技术的发展,但是彼此之间的联系并不密切,连带产生的新技术数量非常有限。第三次科技革命则不然,在核能、电子计算机和宇航技术的带动下,一批批新技术迅速出现并且汇入技术革命的洪流,进而形成宏大的技术群。其中信息技术是带头的核心技术,信息技术又以信息控制为核心,它是优化物流、节约能流、分散人流、降低财流的有效手段,被应用到各个技术领域。信息控制成为主要的控制手段后,使各种技术在发展中的横向关联性、综合性、交叉性突现出来,使各种技术呈现出极强的群体性。
第三,科学技术各领域之间相互渗透,出现两种趋势:学科越分越多,分工越来越细,研究越来越深入;学科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科学研究朝综合性方向发展。以上技术之间的群体性,实际上由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理论和方法论基础——控制论、系统论和信息论所揭示的人类三大系统:技术系统、生命系统和社会系统间的共同控制规律。这导致第三次科技革命与社会的结合比过去的技术革命要紧密得多。美国科技学的专家普赖斯就此提出了“小科学”和“大科学”的概念,他指出二战以前的科学是分散的、个体的、随机组合的研究,属于小科学,二战以后,科学进入大科学时代,所谓大科学,是指以统一的方式把相关的科学事业组织起来加以科学管理的科学,是社会化的集体活动,其研究活动规模越来越大,发展到国家规模,甚至国际规模。例如,美国的“曼哈顿工程”和“星球大战计划”是国家规模的科研行动;现在的太空合作行动更是国际间的科研合作。
正如同学们所说的,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首先是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方面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但是,这绝不能机械地理解为生产力只是被动发展的。请看课本关于《苏联大百科全书》的引文。第二,科学技术与生产之间、科学与技术之间是一种辩证的关系。它们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关系。这种辩证关系必然引出第三点,科学技术各学科之间的联系,也就是综合性越来越强。另外,随着实践的发展,人们研究越深入,自然导致学科的分工越来越细,由于客观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在越来越深人的研究过程中必然发现单一学科的研究不能满足实践的要求,于是跨学科研究就成为科学研究的发展方向。我们在刚才对第三次科技革命内容的介绍中,已经清楚地看到它对人类社会所产生的影响。
下面,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这些影响。首先,我们根据组成生产力的三个基本要素来观察科技革命对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推动作用。
三、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生:(思考并回答)
师:(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启发引导学生从生产工具为主的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三要素进行思考)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主要是通过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劳动者素质和技能的不断提高、劳动对象的不断改进和扩展。第三次科技革命引起了生产力各要素的变革。根据马克思主义原理,一切机器在本质上都是人类劳动的模拟,机器工具是人类双手的延伸,电子计算机则是人类大脑功能的延伸。电子计算机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的广泛应用,使人类的劳动形态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原来必须由人类直接操纵的控制机器动作的机构,变成了由电子计算机操纵机器运行的自动机构,形成了包括管理在内的全盘自动化的机器生产体系。以上是导致作为生产力水平标志的生产工具方面发生的变化。
现实生产力最重要的要素是人。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后,以电子计算机控制的自动化技术,使人的劳动从直接参加生产转变为对生产过程的控制,这就要求劳动者必须具备相应的文化水平和科技水平,否则无法同现代化的生产资料相结合。这种要求导致最重要的生产力要素——劳动者水平的提高。
生产力三要素还有劳动对象。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人类不仅能够以自然界所提供的物质为劳动对象进行生产,还能够制造自然界中所没有的物质材料作为劳动对象新材料技术的发展,使人类能够按照生产的需要创造大量本来在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这就极大地扩展了人类劳动对象的内容。
这一切都是由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的,充分说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是真理。当我们明白这个道理以后,也就明白了尽可能提高我们自身素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了。下面,我们再来分析科技革命对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生活结构的影响。
生:(分析并回答)
师:(引导学生依据课本上的小字进行分析)
第三次科技革命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生活结构的变化。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是国民经济中的第三产业的比重上升,超过了第一、第二产业;资本主义国家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普遍强化。由于生产过程的智能化,智能因素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产业结构中的“技术密集”企业发展速度大大超过传统的“劳动密集”企业。这种技术密集企业包括微电子、机器人、原子能、宇航等工业以及现代通讯、新能源新材料工业等。1956年美国从事脑力劳动的“白领”职员人数第一次超过了从事体力劳动的“蓝领”工人。1960~1978年美国的脑力劳动者与体力劳动者的比例由 40.1∶54.6变为47.8∶49.3;日本由28.2∶71.8变为41.9∶58。从事农业、牧业和渔业生产的人口比重,在二战前,美国为30%、西欧和日本都在40%以上,而1977年,美国则降至3.6%,1975年西欧和日本降至10%左右。第三次科技革命所导致社会生活结构的变化,是使人类日常生活发生变革。第三次科技革命所创造的大量新产品进入人们的生活,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在改变着人类的生活,甚至影响着人类的思想道德观念。例如,现代化通讯手段的出现,改变了人们交流信息的传统方式,也在改变着传统的人际交际方式;通过国际互联网,导致人们观察、认识外部世界的方式和方法也在发生变化;试管婴儿的诞生,有利于解决人类优生的难题,但是也给人的婚姻家庭和伦理道德带来新的问题。对人们的家庭生活、乃至人类的伦理道德观念都提出了挑战。
科技革命对人类日常生活又有哪些影响呢?请同学们举例说明。
生:(回答)
师:刚才,我们所分析的科技革命对社会经济结构的影响是从一个国家内部来观察的,如果把世界经济看作一个整体,那么必然会看到科技革命对国际经济格局也同样产生巨大的影响。请同学们结合所了解的事实来说明这一影响。
生:(举例说明)
师: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国际经济格局的调整。导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差距进一步扩大。发达国家在发展新兴产业的过程中,把原来那些消耗能量大、浪费资源多、污染严重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如钢铁、一般化工、机械制造等转让给发展中国家。这样既减轻了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原料、能源的依赖,又使一些发展中国家进入工业化阶段。国际贸易中的商品结构也发生根本变化。电脑、软件等知识密集型产品的比重上升,矿物、天然橡胶之类初级产品和钢铁、铜之类商品的比重降低。发达国家的投资比重也随着发生变化,从传统工业转向尖端技术工业。由于投资于这些产业才能够获得高利润,而这些产业需要先进设备、高水平的劳动力和消费水平高的市场,具备这些条件的只有发达国家,所以发达国家之间的相互投资大幅度增加。在1980年国际资本流动总量中,3/4在发达国家之间进行。另外,为了建设大型工程项目,发达国家之间还进行广泛的国际合作,进行高层次的国际分工,使经济国际化的趋势加强。发达国家利用自己控制着尖端技术的优势,大量对发展中国家出口耗资少、附加值高的高技术产品,压低初级产品价格,使发展中国家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造成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经济差距的不断加大。
师: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请同学们阅读课本上所引用的江泽民主席的话。
生:(阅读课本引文)
师:这个根本原因,就是江泽民主席所指出的科学技术,这是现代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力量。在当前的国际竞争中,它表现为综合国力的竞争,每个打算在激烈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的国家,必须加强本国在科学技术方面的竞争能力。了解这点后,我们又如何认识第三次科技革命对包括我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呢?请结合当今国际关系和第三次科技革命产生原因来思考。
生:(思考并讨论)
师:(小结学生发言)我们已经分析了若干因素,其中最重要的是从生产力的角度看,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在于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对于我们学生来说,就是通过刻苦学习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以适应高科技时代对人才的要求,将来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为祖国作出更大的贡献,使我们的祖国也成为现代化科技强国。
高中高二历史上册下册全册教案下载1(还有2哦) 高中高二地理上册下册全册教案下载1(还有2,3,4哦) 高中高二地理上册下册全册教案下载2(还有1,3,4哦) 高中高二地理上册下册全册教案下载4(还有1,2,3哦) 人教版高中高一历史上册全册教案下载3(还有1,2哦) 人教版高中高一历史上册全册教案下载3(还有1,2哦) 高中高二数学上册全册教案下载2(还有1,3哦) 高中高二数学上册全册教案下载1(还有2,3哦) 人教版高中高一语文下册全册教案下载 2(还有1哦) 人教版高中高一政治下册全册教案下载 1(还有2哦) 人教版高中高一政治下册全册教案下载2(还有1哦) 高中高一下册信息技术全册教案下载1(还有2哦) 人教版高中高一数学上册全册教案下载1(还有2哦) 人教版高中高一数学上册全册教案下载2(还有1哦) 人教版高中高一物理上册全册教案下载1(还有2哦) 人教版高中高一物理上册全册教案下载2(还有1哦) 人教版高中高一化学上册全册教案下载2(还有1哦) 人教版高中上册全册教案下载2(还有1,3哦) 人教版高中高二生物下册全册教案下载 人教版高中高二历史下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高中高三政治上册下册全册教案下载,高考复习教案 高中高二数学上册全册教案下载3 人教版高中高一化学上册全册教案下载7(还有2哦) 人教版高中高三数学上册下册全册复习教案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