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大焕:灾后重建离不开社会监督(东方早报 2008-5-28)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17:04:28
早报自由谈 |
灾后重建离不开社会监督
2008-5-28 3:44:10
早报评论  专栏作者  童大焕
汶川大地震,凝聚了悲痛,凝聚了爱心,也凝聚了人民群众空前的监督和问责热情。本次地震造成四川灾区不少中小学校舍呈粉碎性倒塌,一些承受着丧子之痛的幸存家长们,空前地团结在了一起,要求彻查教学楼可能存在的质量问题。5月26日,教育部发言人就此表示,教育部门一定会配合有关部门进行调查,如果倒塌校舍存在偷工减料问题,将严肃查处,特别是对豆腐渣工程和有贪污行为的,决不姑息。
日前,四川省绵竹市有家长为地震遇难学生上访,市委书记当场下跪挽留。该市五福镇富新二小的教学楼在地震中坍塌,造成127名小学生不幸遇难,引起绵竹的上级市德阳市市委的关注。5月26日上午,面对数百位死难孩子的家长,德阳市常务副市长张金明承诺,调查组将在一个月内查明富新二小教学楼是否存在质量问题,一旦查出此事中有人涉嫌违法问题,“我们将把他送上法庭!”(5月27日《东方早报》)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上,很少见到官员为老百姓下跪。此次绵竹市委书记的下跪,我更愿意看成是在大灾面前,地方官员对民意的重视程度到了空前的地步。因此,这是一个以无数人的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千载难逢的良机,一个开启“公民监督”的良机。从灾后一些群众面对学校垮塌的“群情激愤”上,我们可以看出,这些群众是一种积极、重要的社会监督力量。我们应该把他们的监督热情,纳入到一个常规有序的制度轨道上来,从而“变愤怒为建设”,使之成为灾后重建中的重要力量。
最近,四川省“5·12”抗震救灾指挥部发布公告,26日起面向社会公开征集一批抗震救灾社会监督员,以进一步加强对抗震救灾资金和物资管理发放工作的监督,增强公开性和透明度,有序有效推进该省抗震救灾工作。走出这一步值得肯定。但这还远远不够。不仅是救灾物资的发放,今后更重要的灾后重建工作,都需要广泛的社会监督;不仅仅需要少数由被监督者自行筛选的“社会监督员”,更需要来自人民大众的最根本、最有力的监督。在灾后的这些日子里,出现频率非常高的一个词,就是“多难兴邦”,但是这个“多难兴邦”,必须落实到制度革新的层面上才有可能。我们应该通过灾后重建这个契机,将良好的民众监督体制建立健全,这才是对死难者最好的哀悼,对生者最好的安慰。这也是“多难兴邦”的基本制度保障。
灾后,教育部发文要求提高学校的建筑防震标准。但仅有这些是远远不够的。本次灾难中,不少1990年代以后的学校倒塌,但一些老的教学楼反而没有塌;记者近日调查了解到,那所屹立不倒、被网民誉为“史上最牛希望小学”的北川县刘汉希望小学,其造价仅为每平方米400元,比当时国家拨款给公立学校的建房标准还低。这说明,除了在投资、设计上提高建筑防震标准,建设施工中防范豆腐渣工程亦是关键。而后者,则牵涉到灾后重建中公共建筑的公共监督问题。对于医院、学校等公共建筑,除了建立健全制度体系,制度性地引进专业监理机构之外,是否还应该在建筑施工中制度性地将家长、教师和医生变成公共监督的力量?答案应该是肯定的。这些公共建筑直接关系到孩子以及病患、医护人员的安危,他们的监督将是最有力的监督之一。
这方面,我们再也不能靠灾后的“良心发现”了!要知道,一次大地震能将一些地方几十、上百年积累的财富化为乌有,重建所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对于任何具体的地方来说都是空前的,这也正是少数人发国难财的机会。最近就有开发商担心,灾后重建,弄不好豆腐渣工程可能更多。他说,降低抗震标准是建筑开发行业的“潜规则”,从建筑商、开发商、业主单位到一些参与规划、开发、招投标、建设、监理的人员,往往对此都心照不宣,只要把各个环节都“打点”到位,就不会有人追究。
何以灾后重建中的“豆腐渣工程”可能更多?一是因为大规模、大面积的建设项目需要在一段时间内集中完成,规划、招投标、监理等环节任务更紧张,工作量更大,监管的难度必然更大,这样一来,建筑商、开发商建“豆腐渣”的风险反而更低。其二,建筑商、开发商很清楚,一个地方发生大地震的概率很低,同一个地方短期内重复发生大地震的可能性更低。基于这个判断,一些建筑商、开发商大搞“豆腐渣”只会更加肆无忌惮……(5月26日《珠江晚报》)
对此,秋后算账、惩前毖后固然是必要的,但更要紧的是,从制度建设入手,防患于未然。否则,面对下一次地震、雪灾或者其他自然灾害,百姓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还是难以得到保障。
http://www.dfdaily.com/node2/node24/node224/userobject1ai86587.shtml
童大焕:灾后重建离不开社会监督(东方早报 2008-5-28) 社论:灾后重建应开创新的社会监督机制(新京报 2008-5-24) 灾后重建声明: 90后考生直视社会尖锐话题拿下高分(东方早报 2008-6-19) 全国多个地区出现极端天气造成20人死亡(东方早报 2008-5-28) 陈杰人:殴打救灾志愿者岂能道歉了事(东方早报 2008-5-28) 梁文道:对“奇迹”的记忆(东方早报 2010-5-28) 东方早报 羽戈:警惕“重建中国儒教”的妄言(东方早报 2005-12-19) 鲁宁:重建公信力请从新闻发布的透明开始(东方早报 2010-4-7) 玉树灾后重建难题 [2008/05/29] 【南方周末】灾后重建的七个重大问题 丽江地震后重建启示录(新京报 2008-5-27) 童大焕:奥运百年不衰之秘:质疑维护公正(东方早报 2008-8-26) 童大焕:刑法应废止“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东方早报 2008-8-26) 童大焕:“封口费”背后的社会进步(东方早报 2008-11-3) 童大焕:没有视频,林嘉祥就会成为辛普森?(东方早报 2008-11-6) 童大焕:林大官人一口气改写了三个词(东方早报 2008-11-9) 童大焕:环境威胁,内忧甚于“外患”(东方早报 2007-6-5) 童大焕:不是肇事者“迅捷”,而是我们“迟钝”(东方早报 2009-5-15) 邓聿文:股灾背后的市场原教旨主义(东方早报 2008-4-2) 邓聿文:股灾背后的市场原教旨主义(东方早报 2008-4-2) 马光远:三鹿赔偿责任应独立于其破产程序(东方早报 2008-12-28) 杨年熙:自杀案:富士康和法国电信局的异同(东方早报 201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