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中日两国善意的发展为何如此迅速 分析展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2:11:10
解读:中日两国善意的发展为何如此迅速
来源:北京晚报  时间:2008-5-23 14:51:11  评论 23 条

专栏作家萨苏定居日本,一直关注中日文化交流。此次中国汶川地震,老萨第一时间采访到了准备出发的日本救援队队员。这次能够参加救援行动的,都是日本国内灾难救助的高手,可谓经过精挑细选。出发时的日本救援队,他们到达灾区后,感慨道:“虽然还没有到第一线,已经明白现场的形势是多么的艰难了。”萨苏说,这样的话,让许多原来认为中国政府是有意拒绝国际救援的日本人改变了看法。
5月16日,中国汶川大地震之后的第四天,日本《读卖新闻》、《每日新闻》、《产经新闻》、《神户新闻》等各大报刊,甚至主营体育八卦的一些小报,无一例外地选择了同一条新闻作为头版头条,那就是日本紧急震灾救援队到达中国,开始投入救难工作的消息。与此同时,日本最大的网络媒体日本雅虎,也用“日本(救援)队率先到达!”的大字标题,随时将救援队在中国的活动和照片,用最快的速度传达回日本。
日本的工薪族有在电车中看报的习惯,看着这些拧眉读报的日本普通人沉重的面孔,仿佛可以感到一双双焦虑的眼睛从这片异域岛国对西方远处地震灾区的凝视。
现象
这是比外务省更好的“外交”活动
从网上舆论调查来看,大多数日本普通民众对于中国地震的态度,也充满关切和同情。
应该说,作为中国人,这是一个我们可以预见,又有些惊讶的态度。
说它可以预见,是因为随着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政府总理温家宝,日本首相福田,安倍的交互访问,中日两国在过去的几年里,从融冰到破冰,双方在小泉时代走到冰点的关系已经在逐渐回暖。
然而,中日两国没有任何一个政治家敢于说两国关系可以在一夜之间获得突破。几十年的对立,沉重的历史问题,东海石油开采等方面现实的矛盾,使双方民间对彼此的态度,笼罩着一层深刻的冷淡和不信任。双方政府在处理两国关系时,始终保持小心翼翼的节奏。
所以,汶川发生大地震后,双方的接近和彼此间的善意却超乎了人们的预料。
日本方面,除了提供赠款外,还积极与中方联络,派出紧急救援队投入救灾,日本的NHK国家电视台在晚间黄金时间播放了中国震灾的募捐新闻。
而中国方面,对于日本在这次救灾活动中的帮助,无论政府还是民间,都报以较为正面的评价。而且,日本的救援队,是中国政府第一支批准进入灾区的外国救援队伍。
【我要评论  23条】
请您选择您看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调查结果






佩服
微笑
难过
愤怒
路过
恶心
上一篇:灾难是检验朋友 宽容之心看待幸灾乐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