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交易”将催生新兴市场泡沫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2:20:04
2010年11月18日 07:24 AM 作者:GLG Partners资产组合经理加利姆•阿波德尔-默塔尔巴特•特特尔布姆 为英国《金融时报》撰稿
巴西财长吉多•曼特加(Guido Mantega)对新的汇率战争发出了警告。世界银行(World Bank)行长罗伯特•佐利克(Robert Zoellick)主张施行一种新的金本位制。美国决策者提出了数字化的收支平衡目标。日本则正忙于干预汇市,以阻止日元进一步升值。一些漫不经心的观察人士的想法可以原谅,他们认为,此次全球金融危机的核心问题是汇率失衡,而修正这种失衡将挽救全球经济。但这是错误的。
我们认为,中美两国决策者围绕人民币升值速度问题不时爆发、几乎已成为一种定式的口水战,更多是出于政治意图。中国贸易顺差和经常账户盈余反映了其储蓄/投资失衡。中国国内储蓄总额占到了国内生产总值(GDP)的50%以上,即便以历史绝对值衡量,也是一个非常高的水平。要解决全球贸易失衡问题(且不谈美国国内对这一问题的普遍不满),必须从这里着手。中国储蓄率之所以居高不下,源于一系列结构性原因,多数经济学家(包括美欧决策者在内)对此了然于胸,尽管他们嘴上并不这样说。那种认为仅仅通过名义汇率的大幅升值,就可以有效解决中国高储蓄的根源问题——从大量城市移民,到缺乏有效的社会保障,再到已施行半个世纪之久的计划生育政策——的想法是荒唐可笑的。实际上,如果这可以通过相对价格的调整来解决,那么必要的升值幅度肯定要达到40%至60%左右——即使是最乐观的外国观察人士,也不可能指望中国会这样做。
美国决策者明白这一点。作为把商品和服务卖给美国的回报,中国得到了美元,他们通过干预累积美元储备,并尽职尽责的将其投资于美国国债(不管他们所声称的外汇储备多元化程度有多高)。当他们尝试购买实物资产(例如美国的能源和资源资产)时,美国国会却一直以国家安全为由加以阻挠。美国明白,自己正以可能会升值或贬值的汇率形式付钱给中国。最终,如果没有中国来购买美国国债(在进行外汇干预之后),美国将无法承担占到GDP 10%的预算赤字——这是其巨额经常账户赤字背后的财政状况。
同样重要的是,中国也完全明白这些。实际上,这是其弱势货币政策的必然镜像。从某种意义上讲,中美两国心照不宣地达成了一笔重大交易;中国将本币汇率维持在低位,同时实际上从全球其它国家(包括美国)输入增长,而美国通过运行巨额预算赤字和印制钞票为赤字融资,刺激自己摆脱紧缩影响。在这一过程中,美国实际上正在全球范围内制造通胀,这将推动人民币升值,但只是实际汇率,而非名义汇率。
这种交易对资产定价的影响显而易见:新兴市场充斥着新印制的美元。不管怎样以干预、交易税或资本管制的形式加以阻止,这些资金流入都会得偿所愿。主要影响将是资产价格通胀,进而是商品和服务价格上涨。
利率将被推至更低水平(在土耳其和中国等重要市场,实际利率已为负值)。这将推高股票和房地产等实际资产价格——只要这被用于对冲即将到来的通胀。最终,新兴市场货币将继续面临巨大的升值压力。
简而言之,我们的确正走向一种潜在的泡沫——正是这种泡沫导致了新兴市场危机。灾难无法预先确定,但在政策工具和银行体系有欠发达的背景下,摆脱灾难将需要极大的政治毅力。新兴市场决策者将面临古老的难题:是否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或者是否以较高成本进行冲销式干预。尽管担心出现全球性的经济萧条,但它们将必须进一步紧缩预算。并非所有国家都能经受住考验。
如果中国让人民币每年升值5%,且中国与全球其它国家的通胀差距升至5%,5年过后,我们会发现,实际汇率调整幅度将超过50%。这是全球正面临的方向,所有人都明白这一点。出访欧洲的中国决策者承诺为财政状况脆弱的欧盟(EU)成员国提供支持,这是件好事。欧洲人似乎也受邀参与了上述重大交易。
加利姆•阿波德尔-默塔尔是曼氏集团(Man Group)下属公司GLG Partners投资组合经理。本文是他与该公司另一位投资组合经理巴特•特特尔布姆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