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辨证法 课堂随笔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10:15:29
一、忘记过去
“形而上学与辩证法没有所谓的‘对立’关系”。
哲学(metiphysics)字面的意思即形而上的学问,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源于并高于现实的学问。“学习哲学,真正想在这个学期有所收获的话,就要忘记过去的一些固有观念”。
“自然与自然观不是简单的决定关系”。
什么是第一性的?这不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一定要分出个先后胜负来。有些自然观的承继,形成了人们心里的某种默认值,可以称之为思想上的惯性。这种“思想惯性”导致了“观念先行”的部分合理性。
“观念并不依附于客观世界的发展”。
这并非颠覆“固有”的唯物思想,而只是提供一个新的视角。事实上,人的思维过程是很复杂且无法追根溯源的,人类思想的发展史更是如此。
还是那句话:新的观点和视角,总是好的。
二、牛虻和筋腱
苏格拉底自比牛虻,不时地刺激社会这只庞大而懒怠的水牛,他认为自己的作用是让部分人有所惊醒——水牛能够甩甩尾巴、跺跺脚。
牛身上的问题很多,有些浮于毛皮四肢,有些却渗及五脏六腑。我们如今所能做或者以后努力的方向,是做一根筋腱,在牛虻、虱子叮咬的时候,能够首先惊醒、联动大家一起去响应、去摇摆、去拍击。
三、人与自然的分离
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我们很早就承认这一点。但是人与自然的分离,这种看似不需要佐证和提醒的命题,现在却可以好好思索一番。
如今人们解释社会问题,越来越着重于从人类的客观需求出发,或者说更加依赖于对人类的动物本性的探索。我们似乎都忘了,人和自然已然分离,人也不是满足自己肉体需求的工具,我们需要追求的是内心的平和、安宁和幸福。
四、科学与宗教
“科学与宗教并非绝对对立”。
这节课中,老师提到基督教对近代科学的产生有积极影响。正是由于宗教中严格的人与自然的区别,造就了主体意识的觉醒。而科学家们在探索求知的初始,始终坚信上帝的存在,牛顿和伽利略就是早期科学家中坚定的一神论者。
曾经想过科学和宗教的关系问题。得出的结论是,科学也是一种宗教或者类似的东西,只不过不以宗教的面目示人而已。科学和狭义的宗教一样,都是人类发现、认知、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的总结。不同的是,宗教大都寄希望于对外在力量的假设,认为有超乎人类认知能力的绝对至高无上力量的存在,人们要承认自己的缺陷、弱小甚至与生俱来的罪孽。而科学否认这一点,认为人的认知能力是可以无限扩展的,只是需要时间,无穷无尽的时间和依附于时间的积累。
这两种假设的共同之处,类似于数学中对正无穷的假设:假设正无穷存在,我们只能无限逼近但绝不可能取到大于其他一切的数;或者假设正无穷不存在,某种意义上效果是相同的。科学:继续前进吧,朝着必然存在的拉普拉斯妖;宗教:不要只想着攀上顶点,因为顶点是不存在的,不如慢下脚步,静静的欣赏路边稍纵即逝的风景。
五、中医
中西医共同之处在于都依赖于经验的积累,不同之处,西医偏向追根溯源,恨不能一个细胞一个细胞的查找病因。而中医就像国画,整体意境高于一切。类似于统计上的分布假设,一定查出变量所服从的分布,利用样本来估计参数,得到最终的分布,这是西医;直接利用经验分布,用数据堆砌起来的工具作为参考,对症下药,这是中医。
至于谁优谁劣,类似于科学与宗教的比较一样,可能是没有意义的。一般说来,较常见也就是研究较多的病症,西医的效果更加明显;反之,疑难杂症,或者西医研究甚少的疾病,中医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疗效。
六、优生学
第七节课,介绍了弗朗西斯高尔顿的优生学,进而引申到种族学说。让人想到的不是奥斯维辛就是辛德勒的名单,顿生反感。
下课之后,同学问我,“你相信优生学吗?”
这个问题回答起来似乎没有“你支持种族学说吗?”那么简单。我们相信人人平等,但是我们也承认生长环境不同所带来的影响,也就是说一个孩子出生的时候是平等的,但是也正是从那一刻开始,生活环境所造成的“差距”就在逐渐形成、越拉越大。
这个问题牵涉到对人生价值的评判,如果说上大学、工作薪资是评判成功的标准的话,那上述命题是正确的,对这一目标而言,各人成长过程中的差距是越来越明显的。但是如今,真的还需要把这些作为评价标准吗?如果说“快乐是衡量人生价值的唯一标准”,那么成长过程中的种种差异真的会有优劣之分吗?
七、李约瑟问题
为什么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产生?和为什么中国的古代文明一枝独秀?其实每一个问题分开来看都是可以理解和回答的,因而我们关心的主要问题可能是两个问题之间的结合,为什么中国从古代文明的遥遥领先直接坠入任人宰割的困境?
考虑这个问题的先验假设,就是如果起点比较高的文明就一定要发展的比其他文明领先,否则就不正常。这个假设的正确性值得怀疑。古希腊和现代的希腊,古罗马和意大利,日不落帝国和现在的英格兰,还有与李约瑟问题息息相关的两个国家,开启新航路探索的葡萄牙和西班牙,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一直保持优势。更确切地,当一个国家的一种文明、一种制度发展到极致并近乎完备时,那么这个国家必将成为孕育新的文化、新的思想最贫瘠的土壤。
当然,如果换一种思路,考虑文化、政治、地理、历史等各个方面的因素,分别进行细致全面的分析,可以产生多种针对这个问题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