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洲随笔:课堂的N个细节(36)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8:03:16
 金洲随笔:课堂的N个细节(36)     2007-07-20 09:01:00, 郑金洲, 1335, 0/718, 原创 , (1)      听课时,我大多既关注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整体设计,注重把握课堂各教学环节与结构,同时也关注课堂上师生的各种具体行为,注重把握不同行为所具有的不同意蕴。我曾把这种听课的方法称之为“全息透视”。[详细的听课方法,可参见本网站我撰写的“听课的技能与技巧”一文]听课过程中,我曾有意识地观察教师在课上使用的手势,并且注意解读手势的意义,感到某些教师的手势使用恰当,而有些教师的手势使用则不甚恰当。       

教师的手势(36)

郑金洲

 

听课时,我大多既关注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整体设计,注重把握课堂各教学环节与结构,同时也关注课堂上师生的各种具体行为,注重把握不同行为所具有的不同意蕴。我曾把这种听课的方法称之为“全息透视”。[详细的听课方法,可参见本网站我撰写的“听课的技能与技巧”一文]听课过程中,我曾有意识地观察教师在课上使用的手势,并且注意解读手势的意义,感到某些教师的手势使用恰当,而有些教师的手势使用则不甚恰当。

有的教师使用的手势,是右手掌心冲下,从左到右,覆盖班级每个同学,同时口中振振有词:“你们各位同学------”。这样的手势,表现的是教师的强势,教师有意无意将自己放在居高临下的位置,好像各位同学如同自己的“臣民”一样,他有权力来颐指气使,发出指令。对于班级的各位同学,也只能“听命”于老师,“师命不可违”。虽然做这样手势的老师,嘴上可能说的是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但在体态语言上,已经体现出他并没有真正想把学生放在可以平等对话的地位上。

有的教师手势杂乱,甚至可以称得上让人眼花缭乱。手势语作为非言语沟通的重要手段,主要的目的在于强化言语所发出的信息,使非言语与言语相得益彰。过于杂乱的手势,传递的信息往往是不一致的,有时也会转移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言语的理解反而倒出现问题。美国一些媒体近来之所以对其副总统切尼的手势大肆抨击,就在于切尼的手势花样繁多,让人目不暇接,使公众对其言论的理解产生差异。

有的教师在课上基本没有手势,这也不见得恰当。传播学告诉我们,人与人在进行面对面沟通的时候,言语传递信息的百分之三十,非言语传递信息的百分之七十。也就是说,非言语传递的信息要远多于言语传递的信息。非言语包括语音语气语调、面部表情、身体姿态、手势、服饰、空间距离等,手势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借助于手势可以强调某些言语信息,可以体现自己的某些态度和情感,可以增强自己言语的说服力。

教师的手势没有统一的样式,很难说哪种手势是最为恰当的。教师要根据自己的性格特点、教学风格等不断探索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手势语,同时要在具体课堂场景中,运用不同手势。教师在上课时,不妨注意一下自己的手势,也可以让同行专门观察并评点自己的手势,也同时通过摄像将自己的手势语摄录下来加以分析。教师首先需要意识到自己手势语的存在,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加以改进和完善。手势语良好运用,不仅有助于你自己在课堂上的教学,而且有助于你与其它人的交往与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