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看人看事的辨证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4 18:36:24

【原文】子曰:“恭1而无礼则劳2;慎而无礼则葸3;勇而无礼则乱;直4而无礼则绞5。君子笃於亲,则民兴6於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7。”

【译文】孔子说:“注重态度的恭敬谦逊而没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就会忧愁、愁苦;只会谨慎处事而没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就会害怕、畏缩;只靠有勇气胆量而没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就会犯上作乱;只能公正行事而没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行动就会过于急切。君子若是忠实笃厚于亲切,则人民就会发起与人相互亲爱的信心;过去的、旧的文化不遗失、不放弃,则人民不会轻视君子。”

【说明】泰伯于思想、学问、仁义等没有不好的,只是他的传统观念使他认为不能以下犯上,故他弃王位而逃走。再一个意思,泰伯的“出逃”实际上是为周国开辟东南方。因此他注重态度的恭敬谦逊而没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就会忧愁、愁苦(这是指他处于两难境地时的心情);只会谨慎处事而没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就会害怕、畏缩(这是指他没有继承王位);只靠有勇气胆量而没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就会犯上作乱(这是指他不继承王位而违背了古代宗法社会的传统);只能公正行事而没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行动就会过于急切(这是指他三次逃走)。所以,如果他顺理成章继承了王位,也就是说他若是忠实笃厚于亲切,则人民就会发起与人相互亲爱的信心;若是他将过去的、旧的文化不遗失、不放弃,则人民不会轻视君子了。那么,按孔子的说法,如果他顺理成章继承了王位,历史会不会就此而改写呢?不会!因为商纣王的残暴酷虐是不会改变的,人民对殷商王朝的仇恨与厌恶是不会改变的,也就是说,历史的发展进程是不会改变的。泰伯最后也会象季历、姬昌一样反对殷商王朝,以至最后推翻殷商王朝。所以,泰伯的放弃王位而出走,是没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失去了一个君子的应有的品质。上节是对泰伯的赞扬,本节则是对泰伯的批评,而这个批评是很中肯的。这就是孔子看人看事的辨证法。

——————————————————

【注释】1.恭:《书·尧典》:“允恭克让,光被四表,格于上下。”《诗·大雅·抑》:“温温恭人,维德之基。”《论语·学而》:“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尔雅》:“恭,敬也。”《礼记·曲礼上》疏:“何胤云,在貌为恭,在心为敬,何之所说,从多举也。”《史记·魏公子列传》:“公子执辔愈恭。”这里用为恭敬、谦逊有礼之意。

2.劳:《诗·陈风·月出》:“舒窈纠兮。劳心悄兮。”《诗·邶风·燕燕》:“实劳我心。”《管子·君臣上》:“守职而不劳,下之事也。”《孟子·万章上》:“劳而不怨。然则舜怨乎?”魏源《默觚上·学篇二》:“故君子者,佚乐而为君子也;小人者,忧劳而成小人也。”这里用为忧愁愁苦操心之意。

3.葸:(xi洗)《大戴礼记·曾子之事》:“人言善而色葸焉,近於不悦其言。”《玉篇·草部》:“葸,畏惧也。”这里用为害怕、畏缩之意。

4.直:《易·坤·六二》:“直方大,不习,无不利。”《诗·大雅·緜》:“其绳则直,缩版以载。”《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师直为壮,曲为老。”《论语·雍也》:“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韩非子·五蠹》:“夫君之直臣,父之暴子也。”《广雅·释诂二》:“直,义也。”《字汇·目部》:“直,正也。”这里用为正直、公正之意。

5.绞:《左传·昭公元年》:“叔孙绞而婉。”《论语·阳货》:“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曾子·侈靡》:“至言往至绞。”这里用为急切之意。

6.兴:《诗·卫风·氓》:“夙兴夜寐。”《诗·小雅·斯干》:“乃寝乃兴。”《论语·卫灵公》:“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礼记·中庸》:“其言足以兴。”《说文》:“兴,起也。”这里用为兴起、起来之意。

7.偷:《左传》:“子大叔、子羽谓子产曰:‘韩子亦无几术,晋国亦未可以贰。晋国、韩子不可偷也’。”《老子·四十一章》:“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荀子·解蔽》:“偷则自行,使之则谋。”这里用为轻视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