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多与少的辨证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0:44:20

少吃饭,多寿命:无论是通过实际调查,还是以鼠类等动物作实验,都已经得出不可质疑的结论,适当的节食有利与寿命的延长。当然这里有一个前提就是在保证基本营养的情况下。近年来国外有一个形象的说法是,皮带的扣眼向内收一个就会延长寿命一年,向外延一个,就会缩短一年,当然这是对肥胖者而言。
少躺坐,多行走:人本身就是动物,只有运动才能保持物质代谢的平衡,才能促进身体器官的功能。而现在的所谓“文明病”大多和缺乏运动有关。当然这只是一个基本原则,另外还要看情况来定,比方说你为搬家,为游玩,为急事忙了几天,那就不妨事后多休息休息.如果你是一位年长者,你做事情就要悠着来,累了就躺一会也是恢复体力的好办法.
少牢骚,多建议:生活中不如意的事情真是多得很,看不惯的事情也不少,更有不符合人民利益和社会进步的事实大量存在。偶尔发发牢骚也不为过,但是永远地发牢骚却于事无补。如果能找到合理的渠道(相比过去今天的信息通道已经不少)把自己的“高见”阐述一番岂不更好。如果被有关部门有关人员采纳更是功德无量之事。
少喝酒,多读书:特别是还在岗位上的人,业余时间的确宝贵得很,恩格斯曾经讲过一句话,大意是通过人们如何利用业余时间就可以看出他们的不同。而我们许多朋友的业余时间却是用在吃大席、游乐厅和泡酒吧上了。曾经在报端看到一位领导要求部门人员少喝酒、多读书,确实是十分中肯之言。
少写作,多读书:在处理写作和读书的关系上大体有两种倾向。有的人是读得多,写得少。总觉得准备不足,缺乏信心;而有的人恰恰相反,一个劲儿地码文字,上帖子。但平时却很少认真地读书或者研究点什么。相比之下,我更同意鲁迅的看法:多看,多想,当然包括多读,确实感到人物事情在心中呼之欲出,蠢蠢欲动,欲罢不能时再动笔也不迟。
少油腻,多菜蔬:鱼肉为酸性食物,菜果为碱性食物,酸碱平衡,排除毒素,人体才能健康正常运转。而我们许多人在饮食中往往只管口味,不管作用和营养,一个劲儿地“享口福”。自己这样还不算,还会殃及孩子,于是乎三口之家变成“三球”之家,如不“悬崖勒马”,后果不堪设想。
少表示,多行动:无论是用在恋爱关系上,朋友关系上还是家庭关系上,这都是屡试不爽的法则。如果你是一个有心计的女士,你就一定不能轻信求爱者“海枯石烂”的宣言,撕心裂肝的表白,只有实际上的关心和爱护他人才能令人信服。而在家庭生活中的指手画脚,只说不做更是叫人厌烦。当然,“良言一句三冬暖”,发自肺腑的美好语言还是要有的,但只是不要用的太滥。
少购物,多买书:家庭中必要的生活用具、设施是不可缺少的,但是几十年如一日地琢磨着买家具换家具就不见得太妙。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对这些人来讲当然就不会有心思去买书读书。前两年我曾在报上看到一个中国人年均购书0.6册的统计数字。实际上好多人多少年就没有自己甚至给孩子买过书,而是在平均数上叨了那些舍得花钱买书人的光。国际上有一流行语:一个缺乏阅读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我想一个单位,一个家庭亦然。
少户内,多户外:科学家根据研究指出,在大多数情况下室内空气不如室外空气质量状况优良。山林海滨就更不用说了,因为这里大量的氧离子不仅有利于人体的新陈代谢,而且对许多慢性病还有直接的治疗作用。寒冷的季节里,室内空气就更差,这时如能经常外出,还可以锻炼人体体温调节功能,有利于抵御寒冷,少得感冒。另外,太阳光的紫外线还有杀菌和防治软骨病的作用,而现在人的“谈光色变”是不足取的。特别是如果你是一个坐办公室的人,我还是奉劝你多出去走走。
少抑郁,多快乐:“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那是过去的说法,你完全可以通过努力把人生不如意处变得只剩下一、二。那就是多想快乐的事,多干喜欢的事,多找那些你看着顺眼的人交谈。至于那些自己头痛的事、那些看不惯的人不去理睬就行了。生活中难免会碰上不好的事情,沉住气尽量争取一个好的结果。如果结果也不满意的话,那你就认真总结一下,把教训变成精神上的财富。
少起哄,多自主:这是一条不太成熟的想法,也不揣浅陋写下来叫大家评判。社会上从来都有一些起哄者,鲁迅称之为“帮闲”。而我们在网上也看到常常有起哄者,一是突然间自己脑子里冒出一个主意来,就号召大家如何如何。过两天,见没有响应,只好偃旗息鼓;二是在回帖中人云亦云。当然人云亦云也不错,但是永远地人云亦云就不见得妙。因为真的沟通是需要认真的阅读,认真的回复的。当然自视太高也不好。如有一次我写了一篇关于自己看书的文章,一位年轻人(我想一定是一位年轻人!)在回复中说,哎呀,我还以为你在读什么书呢,不过如此而已。我就有点惶恐,相信这位年轻人一定在读着十分深奥的书,我只好自叹不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