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素质和能力的辨证关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02:41:16
本文系《教育双周刊》供新华网专稿,未经《教育双周刊》杂志授权不得转载

    有人认为,在知识快速更新和爆炸的当今世界,传授知识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整个教育要从"知识中心"转移到"能力中心",从"学会知识"转移到"学会学习"等。这些观点看起来似乎很"先进",一定程度上却是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产物,割裂了知识、素质与能力之间的辨证关系。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 陈金芳

    当前,我国的素质教育思想已日益深入人心,素质教育模式正处在积极探索和建设之中。一方面,我国各级各类教育正从不同方面孕育着新的突破,体现了教育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们可贵的实践精神和创新精神;另一方面,素质教育的推进又面临着不少实际困难,尤其是人们认识上的一些误差导致了实际工作中的一些误区,影响了教育改革的效果和素质教育的顺利推进。本文试图对知识、素质和能力的辨证关系进行一些分析,供同仁参考。

    在素质教育实践中,如何处理好传授知识、提高素质和培养能力的关系十分重要。要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首先要对知识、素质和能力的辨证关系形成正确的认识。教育部《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明确指出:"在知识传授与能力和素质培养的关系上,树立注重素质教育,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与提高素质为一体,相互协调发展、综合提高的思想。"然而,不少教育工作者至今仍然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差。有人认为,在知识快速更新和爆炸的当今世界,传授知识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整个教育要从"知识中心"转移到"能力中心",从"学会知识"转移到"学会学习"等。这些观点看起来似乎很"先进",一定程度上却是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产物,割裂了知识、素质与能力之间的辨证关系。

    知识是客观事物的固有属性或内在联系在人们头脑中的一种主观反映。从内容上说,知识包括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两个方面;从类型上说,知识包括事实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事实性知识主要用来描述"是什么"或说明"为什么",程序性知识则主要用来回答"怎么办"或"如何做",后者即我们通常所理解的"方法"。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没有知识,就没有人类的一切。知识也是形成人的素质和能力的阶梯或载体,没有知识,人的素质和能力就没有必要的基础。所以,无论什么时候,扎实的知识功底、广博的知识视野和合理的知识结构都是教育所追求的重要价值目标。

    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注重让学生学会学习都没有错,但不能因此而走极端,导致轻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积累。尤其是对于中小学学生,传授必要的基础知识仍然是基础教育的主要职能之一。关键在于我们对知识要有正确的理解。素质教育所讲的知识,首先是指人的全面发展所必需的全面的知识,而不只是应付当前升学考试所必备的片面知识。只有将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贯通并重,才有利于人的左脑和右脑的开发与协调,才有利于人的健康成长或全面发展。其次,素质教育所讲的知识不仅仅只关注知识的结果,更关注知识形成的过程与相关的方法;另外,素质教育强调对知识的理解和消化,使之成为人的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仅仅机械记忆而没有消化和利用的知识,并不能内化为人的素质。

    人的素质是指构成人的基本要素的内在规定性,即人的各种属性在现实的人(个体、群体和类)身上的具体实现以及它们所达到的质量和水准,是人们从事各种社会活动所具备的主体条件。人的素质的规定根源于我们对人性的理解与界定。人性是个系统概念,包括人的属性、人的特性和人的本质三个层次。对应人的自然属性、社会特性和人的实践本质,亦将人的素质区分为自然素质、社会素质和专业素质三个层次,每个层次又包含各自不同的组成因素。自然素质主要指人生来就具有的生理素质和心理素质;社会素质指人在自然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的进一步学习与实践而形成的素质,其中包含思想政治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情感素质和劳动实践素质六个方面;专业素质指人在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即完成自己所承担的专业工作中,作为实践主体所表现出来的活动质量和水平,包括完成任务所必需具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职业道德、职业审美、职业情感,某些特殊专业还要求从业人员具备特殊的政治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此外还有职业转换的适应能力,等等。素质的三个层次及其组成因素各自具有不同的地位和作用,它们不是平行并列的关系,而是层层递进的关系,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进一步表现与展开。人的素质既有先天成分,也有后天成分,其中后天成分是主要的。素质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长期内化的过程,其中主要是知识的升华与内化。

    所谓能力,通常指完成一定活动的本领。包括完成一定活动的具体方式,以及顺利完成一定活动所必需的心理特征。或者说,人的能力就是人的力量,人的能力的大小就是人的力量的大小。对个体而言,人的力量是指个体驾驭一定活动以及为社会所能贡献的力量;对群体而言,人的力量是指群体改造自然以及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力量。人们在求生存求发展的过程中,既要与自然界打交道,也要与各种复杂的社会事物打交道,人们必须去认识事物的本质、必须去改造对象世界为我所用,因而,人们就必须有能力或有力量去把握对象世界。在马克思看来,人的能力就是"人的本质力量"。他说,"人是自然界发展的最高产物,它'具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这些力量作为天赋和才能,作为欲望存在于人身上。"他又说,"我们把劳动力或劳动能力理解为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适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马恩全集》第42卷)

    表面看来,"能力"与"素质"十分相似,二者的确存在密切联系,但二者的区别也是不容忽视的。它们的联系就在于,能力和素质的形成与发展走着同一条道路,它们都是在人的活动(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过程中形成与发展的;它们的区别就在于,能力必须以素质为基础,素质的特点是"内凝",是人在其活动过程中非对象化的结晶,而能力 是"外显",是人在其活动过程中对象化的呈现。

    素质向能力的转化能否实现,关键取决于转化的条件,包括主观条件与客观条件。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看来,人的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是受着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制约的,一定历史条件下社会实践的需要、社会实践的深度与广度规定着人的能力的发展状况。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如果这个人的生活条件使他只能牺牲其他一切特性而单方面地发展某一特性,如果生活条件只提供给他发展这一特性的材料和时间,那么这个人就不能超出单方面的、畸形的发展。""象拉斐尔这样的个人是否能顺利地发展他的天才,这完全取决于需要,而这种需要又取决于分工以及由分工产生的人们所受教育的条件。"(《马恩全集》第3卷)

    素质向能力的转化具有一定的对应关系。袁贵仁在《素质教育:21世纪教育教学改革的旗帜》一文中指出,能力和素质相比,素质更根本。素质是能力的基础,能力是素质的表现,能力的大小是由素质的高低决定的。有了较高的素质,就会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表现出较强的适应力和创造力。一般来说,素质高对应能力强,素质全面对应能力全面,智力素质高对应认知能力强,等等。但是,这种对应关系并不是绝对的,如果不具备适当的条件,素质高并不意味着一定会能力强,某一方面能力强也并不意味着综合素质高。此外,某一种能力也不能说一定就和某一种素质相对应,一种能力可以在多种素质的基础上形成,一种素质也可以形成多种能力。

    既然素质是能力的基础,注重人的素质培养就成了首要之义。注重人的素质培养不仅要从娃娃抓起,而且要从婚姻质量、胎儿环境开始着手。我国目前正在提倡并推进素质教育,这是关系到我国国富民强、长治久安的重大决策,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与历史意义。然而,对人的全面素质的培养,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水平是一项宏大的综合工程,仅仅依靠学校教育是不够的,家庭和社会都应重视人的素质问题,首先考虑人的素质问题。诸如智力投资、健康投资(包括环境保护与身体保健等),道德品质的培养等问题,则要更多地依靠家庭与社会的力量,甚至要有相应的政策、制度与法规来加以保证。

    陈金芳,1999年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人学研究中心,哲学博士,现为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理论研究部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