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中玉自选集-徐中玉-读吧》摘记(20101111 20:33)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15:52:10

形象描绘能使人看不厌,使人感到津津有味而不是味同嚼蜡,使人自悟。自得而印象更深,作用更大。为此,古代文论家很早就已在探索如何把形象写好的方法。陆机提出,为了要求"穷形而尽相",就该"离方而遁员"(《陆士衡集》卷1《文赋》),即如果体规画圆,准方作矩,过于呆板拘执,反而不能穷尽事物的形相。刘勰提出,描绘形象应该"随物以宛转","巧言切状,如印之印泥,不加雕削,而曲写毫芥。"(《文心雕龙》卷10《物色》)唐代高仲武认为"工于形似"之语,应能"吟之未终,皎然在目"。(《中兴间气集》)唐末司空图认为只有采用"离形得似"的方法,才能把千变万状的事物形容恰当。(《二十四诗品。形容》)"离形得似",同陆机"离方而遁员"才能"穷形而尽相"的看法一致。宋代诗人梅尧臣曾对欧阳修说:"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矣。"(《六一诗话》)清代许印芳说:"诗文所以足贵者,贵其善写情状。......情状不同,移步换形,中有真意。文人笔端有口,能就眼前真景,抒写成篇,即是绝妙好词,所患词不达意耳。"(《诗法萃编》卷6下《(与李生论诗书)跋》)一说要"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一说要写"移步换形"中的"眼前真景"。历代理论家作家如此重视探索形象描写的方法,就因如果不写形象,写不好形象。也就不成其为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