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构建区域化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09:24:10
努力构建区域化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 区针对社区共建中驻区单位党组织主体意识不强、区域内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不断增多、基层党组织和党的工作未能全覆盖等情况,按照“构建区域党建格局,提升社区服务水平”要求,采取试点先行、逐步推进的方法,积极探索社区党建“契约化”共建模式,逐步构建起社区党组织牵头抓总,驻区单位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积极参与,“社区党组织+共建单位党组织”、“在册党员+在职党员”合作共赢的区域化党建新格局。

    一、实行“五步流程”,有序推进“契约化”共建工作。一是“谈约”。社区党组织通过走访驻区单位、发放《驻社区单位基本情况调查表》等方式,掌握驻区单位情况,了解其签约意愿,确定签约单位,商定契约内容。二是“签约”。社区党组织牵头召开社区议事协商会议,宣布社区议事协商会议成员,通过《社区党建共建议事协商会议章程》、《社区党建共建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评选办法》,并与各成员单位签订《社区党建共建契约》,明确职责任务。三是“亮约”。社区党组织与各成员单位积极协商,根据共建契约,制定《年度社区党建共建工作计划》,并将共建契约和共建工作计划在社区居务公开栏内公示,接受居民监督。四是“履约”。社区党组织和各成员单位根据《社区党建共建契约》、《年度社区党建共建工作计划》,组织开展共建活动,定期召开社区议事协商会议,分析新情况、新问题,研究对策措施,明确下阶段工作目标和具体任务。五是“评约”。年底,召开社区议事协商会议,相互交流履约情况,征求开展“契约化”党建共建工作的意见建议,评选社区党建共建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并进行表彰和宣传。截至目前,全区共有61个社区与377个驻区单位党组织签订了共建协议,累计开展各类共建活动1000余次。府山街道辖区内有93家单位,原来参与共建的只有10多家,现在增加到79家,党员志愿者队伍新增了7支。

    二、坚持“四条原则”,明确“契约化”共建的方向和定位。一是“菜单式”服务原则。社区党组织根据实际,充分挖掘自身资源优势,以“菜单”方式,列出绿化美化、治安联防、体育健身等30项为驻区单位所欢迎的服务项目和内容,服务驻社区单位。二是自主式选择原则。驻社区单位根据需要,从社区提供的“菜单式”服务项目中,自主选择所需要的服务内容,同时根据自身优势和特点,自主推出为社区服务的相应项目。三是开放式互动原则。社区党组织和驻社区单位按照“共驻、共建、共享”的要求,实现资源使用的相互整合、相互开放,取长补短、互利互惠。四是平等式签约原则。社区党组织通过平等协商方式,在充分尊重驻区单位意愿基础上,共同签订《社区党建共建契约》。越都社区向共建单位提供40余项服务项目,并借助共建单位的力量和优势,开展“充分就业社区”创建活动,帮助社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实现了社区服务由单向性向互动性转变,进一步拓展了社区党组织服务功能。

    三、突出“四个重点”,提高“契约化”共建工作针对性。一是党建工作共促。社区党组织和驻区单位党组织定期交流研讨,相互学习、借鉴党建工作做法经验,并共同过组织生活、组织党员学习讨论、研究党建难题,共同提高党建工作水平。二是党建资源共享。社区党组织利用社区党员活动场所、社区党员服务站、社区远程教育站点、社区党校等资源,为驻区单位提供服务。驻区单位最大程度地开放本单位阵地资源,为社区居民开展活动提供方便。三是社区服务共建。把服务社区、服务居民、服务党员作为社区和驻区单位党组织工作的重要内容,通过党日活动、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岗和党员联系户,组建党员义务服务队、开展志愿者集中服务等形式,联系服务群众。四是和谐社区共创。社区党组织和驻区单位共同研究社区建设和社区管理工作,做到思想工作联做、辖区治安联防、基础设施联建、公益事业联办、群众文化联兴、发展难题联解、公益活动联办,共建文明和谐社区。水沟营社区党委整合商户力量和社区服务资源,成立社区商贸服务中心,探索“社区党委+社区商户”的商居互动服务模式,同时确定12个商家为骨干服务站点,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基本实现“小事不出社区,大事有人帮扶”。

    四、健全“一网三机制”,确保“契约化”共建长效推进。一是健全社区党建共建网络。探索建立社区党组织为主导,驻社区单位共同参与的社区党建共建议事协商会议,形成“条块结合”的社区党建共建工作组织网络。二是完善组织运行机制。制定社区议事协商会议章程,明确社区议事协商会议的性质、组成人员、任务和运行方式,确保社区党建共建工作高效、有序运行。三是建立沟通协调机制。以社区共建议事协商会议例会为平台,社区内各党组织定期召开联络员会议和成员单位会议,及时沟通反馈信息,共同解决共建工作难题。四是建立激励机制。建立以精神和物质相结合的社区党建共建工作激励机制,定期评选表彰社区党建共建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萧山街社区探索建立“1+1”的模式,即参与对象“在册党员+在职党员”、作用发挥“责任区+责任岗”、活动方式“组织生活+社区服务”和考评激励“党员和居民代表评议+组织考评”,构建了驻区单位和在职党员在社区建设、社区服务方面积极发挥作用的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