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nxi214 之博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1:19:08
转帖萧瀚先生博文 2009 年 5 月 30 日 9:12 am
17 浏览
邓玉娇事件评论之十五:


答网友ander_son君:如何坚持正当程序原则

萧瀚

网友ander_son君,在我的博客里跟贴,提了一个很好的问题,全文附在文末,下面是我的逐条回答。

1.“萧先生,照您所说的这一条,涉嫌强奸的邓贵大也应该和涉嫌杀人的邓玉娇一样受到合理的对待。因为现在法官还未宣判。”(指我提到的正当程序原则,见文末附件——萧注)

答【赞成这一观点】:此话非常正确,实际上不止一位朋友提出这样的疑问,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好,而且我也是完全赞成这一观点的。

2.“那为什么有很多人在事实调查清楚之前就将邓贵大视为应该千刀万剐的罪人,死有应得;而邓玉娇就被视为反抗强权的烈女呢?”

答【出现这一情况有具体原因】我迄今为止的评论,从未对案件的实体问题作出任何独一性、肯定性的判断——主要评论内容都是针对程序性问题的,如对实体问题有议论,最多也是基于假设的分析,而且声明,一旦将来经过正当程序审判,如果我分析的基础假设被否定的话,那么我的那些分析通通作废,这些文章都在这博客上,您可以随时翻检。至于许多网友对案件有自己的实体看法,这是最初的报道给人们的印象,以及政府所作所为问题严重、遭到质疑,从而相信夏霖、夏楠律师控告书所导致的。虽然作为一个法律人我一直并不赞成轻言案件的实体定性,但我们必须尊重非法律专业人士质朴而合乎常识的正义感,正是他们的愤怒与追究,才使得案件现在至少努力到了让邓玉娇“监视居住”的结果。

3.“案件就是案件,我们需要的是确凿的证据和严格的程序。但近几年来,社会舆论为什么总是在面对一个案件的时候,只要知道其中一方具有公职人员身份,就直接抛开证据与程序,一边倒的将所有责任推向这一方呢?”

答【您的谴责离开了具体情形】实际上,这里存在着一个严重的前提问题,就是一方面中国的《刑事诉讼法》对待控辩双方的程序权利安排不公正,控方享有侦查案件、控制证据材料的特权,而辩方则受制于重重掣肘,律师们稍一不慎,可能就会掉进《刑法》306条款的陷阱——不但无法履行为当事人辩护的职业义务,自己都将身陷囹圄,这导致了大量律师事务所拒绝接受刑辩案件;另一方面,历次重大案件,例如杨佳案、当前的邓玉娇案,往往是在侦查阶段,警方出于各种莫名的原因,未能如实发布侦查信息,发布侦查信息的同时,也没有任何权力监督,媒体备受打压,这样的情况下,实在怪不得社会一边倒地支持邓玉娇等受制于警方的当事人。所以,抛开证据与程序到底首先是谁的责任确实要看清楚,如您所言:“案件就是案件,我们需要的是确凿的证据和严格的程序。”但是如果掌握着几乎所有司法资源的政府做不到尊重程序和证据,怎么能怪社会一边倒地反对他们呢?

4.“我们的愿望是美好的,但如果总是这样浮躁,我们很可能违背法治精神,最终自己扇了自己的耳光。”

答【是谁违反了法治精神?】您说的不要浮躁,我很赞成,但是违背法治精神的恰恰不是人民,而是政府,试想,如果政府能够诚实地发布信息,大大方方地接受社会监督,允许新闻媒体自由报道案情进展,允许律师正常发挥他们的作用,怎么可能导致浮躁的结果呢?再说,您所谓的浮躁,得分具体情况来说,这样的笼统说法我是不赞成的,您应该说哪些具体事情是浮躁的。我倒愿意给您提供一个“浮躁”的案例,2003年年底的刘涌案,全国舆论一片喊杀,那一回,我坚决地站在正当程序一边,与千千万万喊杀的网民为敌,为此,我写了五篇文章,您有兴趣的话,可以在百度上搜索到那些文章,我从未离开过对正当程序的追求。所以,我赞成您的理性,但一切理性都要具体,而不是空谈。

5.“我想,作为个案,邓贵大与邓玉娇都是受害者。因为信仰法律,所以我们应当明白我们真正要面对的是什么,凶手存在于当下社会的每一层面,每一角落,无孔不入,改变,任重道远。”

答【如您所说任重道远】您这段话说得非常好,不过情况未必有您说得这么简单,邓贵大和邓玉娇两人中间可能只有一位受害人,而不是两位都是受害人,其中一位是受害人,一位是加害人——但我们现在还不知道到底哪位是加害人,哪位是受害人(行使无限防卫权的正当防卫和故意伤害罪或者故意杀人罪,都只有一位受害人);或者还有一种情况,两位都是受害人和加害人,即防卫过当问题。如果邓玉娇正当防卫成立而且没有防卫过当(基于反抗未遂强奸的正当防卫享有无限防卫权,导致加害人死亡不负刑事责任),如果邓玉娇故意杀人罪成立,那么加害人就是邓玉娇,受害人是邓贵大。警方的错误,在于所谓“邓玉娇涉嫌故意杀人”的立案方式,表明立案的时候已经假定邓玉娇是加害人,邓贵大是受害人。正确的立案方式应该是“涉嫌正当防卫、防卫过当或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这样才是中立的,对双方都采取了无罪推定的做法。

非常感谢您提出这么好的问题,促使我深入思考,但愿我的回答有助于我们乃至大家一起进一步深入讨论问题,为推进中国的法治进程尽每个人的力量。

我相信,虽然每个分散的力量是有限的,甚至是微弱的,但聚沙成塔、积水成江。法治的大河终将蔚为洪涛,冲垮一切特权与不人道的恶制度与恶规则,让人们过上有着最基本安全保障的生活。

再次谢谢您!欢迎继续讨论!



2009年5月30日於追遠堂

附ander_son君的跟贴:

“2.【是否坚持“正当程序”原则】

未经正当程序的审判,任何人不得被剥夺财产、自由和生命。这是现代法治最基本的精神,也是最基本的宪政原则之一。那么什么是正当程序?它包括一系列的制度设计,例如司法独立、控辩平等的案件调查权、证据共享、犯罪嫌疑人的沉默权、警方侦查时的律师在场权等,由于中国尚未建立这一原则,因此,只能依靠舆论和律师从这些重大案件的突破中去推进这一制度,如果法学教授们不能坚持这一原则,甚至还在实际行动上反对它,那就专业不合格——高一飞教授就是典型。

萧先生,照您所说的这一条,涉嫌强奸的邓贵大也应该和涉嫌杀人的邓玉娇一样受到合理的对待。

因为现在法官还未宣判。

那为什么有很多人在事实调查清楚之前就将邓贵大视为应该千刀万剐的罪人,死有应得;而邓玉娇就被视为反抗强权的烈女呢?

案件就是案件,我们需要的是确凿的证据和严格的程序。但近几年来,社会舆论为什么总是在面对一个案件的时候,只要知道其中一方具有公职人员身份,就直接抛开证据与程序,一边倒的将所有责任推向这一方呢?

我们的愿望是美好的,但如果总是这样浮躁,我们很可能违背法治精神,最终自己扇了自己的耳光。

我想,作为个案,邓贵大与邓玉娇都是受害者。因为信仰法律,所以我们应当明白我们真正要面对的是什么,凶手存在于当下社会的每一层面,每一角落,无孔不入,改变,任重道远。”



本博以邓玉娇事件为主题的所有文字,欢迎完整转载



真相不明之际

鸡蛋与石头的较量中

我永远站在鸡蛋一边 1 留言 前言不搭后语 2009 年 5 月 17 日 12:18 am
89 浏览
《鬼子来了》。
真正有料的影片。除了自家人揭自家短的入木三分,对战争的荒诞扒得也够狠。
这样的片子能公映才怪。


关于《鬼子来了》这部电影,上面的话是看完就写下来的,现在是两天以后,我还在想“战争”和“荒诞”,总觉得并没有说出问题的关键,也没有准确表达出我的想法。

电影里并没有直接的战争场面,只是讲述了一场发生在挂甲台这个小村子里的荒诞惨事。。。屠村发生在停战令宣布以后。。。村民马大三最后被花屋小三郎执行砍头,是国军军官下的令,因为马大三冲进俘虏营杀了日本战俘。。。

荒诞的感觉是肯定的,问题是战争在其中如何定义?我很恍惚。有些东西不是推给战争就可以理解的。

准确地说,是因为我还没有对此问题有明晰的思路和想法,所以说什么都只能是词不达意。

没看《南京!南京》,但是看了一些有关电影的评论。研究电影的学者崔卫平写了好几篇相关文章。

有篇关于南京大屠杀的博文,看到这段:

“战争”只是托词,只是后来为这些恶行辩解的盾牌,但它们却并不必然包含在“战争”之内,这完全不是“战争罪责”;类似的理由还包括:“战争的环境使人扭曲”、日本民族对其他亚洲民族的傲慢自大、军队之内严酷野蛮的等级秩序等等,都不足以为这样的行为寻找理由和开脱。

嗯,人们习惯于把那些惨绝人寰的行径归结为战争的残酷无情,似乎战争是一切罪孽的根源,个人的罪责似乎因此可以减轻了。



《南京!南京》说是要反思战争中的人性,看有关影片的各种言论,得知它塑造了施暴者群体中某一个好人的形象。想想总觉得怪异,我不是说不可以有这样的角度,也不是否定有这样的人,而是那一场大屠杀在当前还没有还原其本来面目,被害者都还糊里糊涂着,那么在这种掩盖扭曲的历史中挖掘恶行中的善人,这样的反思有什么基础又有什么意义?

看这段:“我作为中国导演,就觉得‘南京大屠杀’归根结底是中国和日本的事儿,拉贝虽然有份,但半道就走了;而且中华民族多少年来起起伏伏、哪次是外国人救了我们?如今《拉贝日记》要树立的是德国人是我们的救世主、我们要在纳粹党旗下受庇护、末了你还得为你的感恩去付钱、你每六十块钱的票里三十块就去了德国……这是我对这个片子真实的看法,所以我不会在中国电影院里看它、我可能会买碟。”(《陆川回应质疑》) ( http://asiafriendfinder.com )
如果陆川真是这么说的,那么我很怀疑他的“人性”视角。他以上的话让我觉得他对待战争的思考并没有一个可以称为“反思”的高度,他的话语反映了他思想意识的狭隘。

那些反对崔卫平观点的人,我不知道他们是不是和陆川拥有类似的思维方式,他们显得特别理解陆川,知道陆川电影画面后面的逻辑以及想要表达的“深刻”。

我认可崔卫平对待电影批评的态度——尽量与导演保持距离,只从电影本身去感受和理解电影。但这个逻辑反过来成为对崔卫平文本理解的局限,阅读这个文本的人往往也是对作者不了解的,如果不能够感受到文字不可能完全表达出的思维背景,那么就有可能对其观点产生严重的误解。當我看到一些严重曲解意见时,很有一辩的冲动。但是静下来一想,我根本不可能说服谁,各说各的而已。

沟通,只存在于本身就有共通的思维逻辑的人之间。 1 留言 (ZT)面对孩子的迷津 2009 年 5 月 12 日 11:15 am
76 浏览
面对孩子的迷津

作者:墨庸



这是一本我一直在期待着的书,因为作者的多重身份:诗人、学者、倡导生命教育的教育家。当然,我并不是一个盲从的人,因为与文质先生的一面之缘,知道他是货真价实的,并且一直在做些事并保有自己的梦想,有梦想又能做实事的人,当然值得敬重和期待。

家庭教育的困境之源

每一个儿童,都是竞争的产物。换句话说,每一个儿童,在他开始形成时,便都具有了胜利者的姿态。但这,也似乎意味着人类竞争的必然存在,竞争,也便有了天赋的理据。

谁都知道竞争的残酷,对胜利的渴望,经过上万年的祖先的基因遗传,深深印入每一个人的心灵。我们无法破解,但却时时受到这一遗传基因的影响:最初是与其他物种的生存竞争,然后是与竞争幸存者之间的强强竞争,这样的竞争,形成人类世界的常态格局。谁不希望自己的后代,能拥有更强的竞争能力?因为,这关乎每一个家庭甚至是每一个家族的荣誉与尊严,关乎生命的质量与价值建构,甚至关乎最基本的生存。

竞争的必然存在,导致我们要培养出更强大更具有竞争力的后代,而更具有竞争力的后代的愿景一旦落空,便导致整个家庭的慌张。同时,这也构成了整个家庭教育的最大迷津,以及迫切的突破迷津的心愿。事实上,世界上20%的人控制着80%的人以及20%的人掌握着世界80%的财富的状态一直存在。当财富成为竞争与生存的价值核心确立的时候,人类,已经进入了迷津,或者更准确地说是陷入了歧途。然而,谁不希望自己及其后代能够进入这前20%的行列呢?

竞争的必然存在,构成了整个家庭教育的困境与恐慌。我想,这也是我们为什么需要这样的一本书的根本原因。

面对儿童的迷津

身为一个两岁零八个月的女儿的父亲,我常常觉得儿童是个谜。即便是现在,她给我制造的迷津,许多时候,都让我感觉到难以逾越。比如说,那天去上班,她要亲亲我,她搂着我的脖子,先亲了左脸,又亲了右脸,然后是额头。最后还要我再抱她一下,再挥手与我再见。这一系列的表达,让我陷入迷津:一个这么小的生命竟然懂得这么多样的表达!

我想,现实的生活中,作为父母的我们,面对儿童制造的迷津的机会远不止此。这些迷津能够得到有效的破解吗?迷津的不可逾越会对儿童本身及整个家庭而言,会造成怎样的影响?一个独特的生命会得到他应有的尊重和理解吗?这些问题时时困扰着我,突围是必然的选择。但是,现实的生活中的父母们,却让我切实地感觉到突围的不易,如果允许,我可以举出上百个例子来,十年一线教师的经历,我有这个资本。

从书本中去寻找吧,或许,从别人的经验里,可以得到一些指点迷津的机遇。可是,中国人,是常把个案当成通例来对待的。水稻杂交可以成功,那么,其他的杂交,也一定会成功。一个孩子以这样的方式可以培养成才,那么,这种方式,定然也可以把其他的孩子培养成才。

这样的想法,曾经也是我的人生信条之一。于是,我首先想到的,便是看一些把孩子送到知名大学的父母们的经验总结。这样的阅读经验,以及在现实中的尝试,让我更加地感觉到迷茫:那些经验,大多数,都充满了偶然。即使我复制了这个成功的孩子的所有成长的背景,也不能复制出他们最初的先天得到的天赋基础。

这些不可复制的经验,常常让我感觉到一种失落。而这种阅读给我的最大的收获,便在于让我清醒地看清了生命的复杂本性。刻意为之与顺其自然,似乎,都不能成为真理的全部。

而《父母改变,孩子改变》这本书,与我以往所读到的,全然不同。它不是带着话语霸权式的居高临下的讲述,也没有空而不切实际的理论,而是以一个父亲和教育家的真情出发,关注微观的细节解读。更为主要的是,这本书,教会了我们要把儿童当成一个人来对待,当成一个独立的生命来对待。

把儿童当成一个人来对待,初看,似乎不对,难道说中国的父母们一直没有把孩子当人来对待?然而,当我们审视中国的历史,你一定会发现一部让人感觉到不可思议的儿童史。至少,中国历史上的儿童,从来都不曾享有过与父母平等对话的权力的,而且只做为工具而成为父母及家族的荣光之所在。

儿童,是要光耀门楣的。儿童,是要孝顺父母的等等,总之,我们养育儿童的目的,几乎都在儿童之外。目的,不应在儿童之外,我想,这是这本《父母改变,儿童改变》要告诉我们的第一信条。我想,这也是破解家庭教育困境与恐慌的最根本的途经。

尊重生命的家庭教育

这本书,正如编者所言:“致力于探究家庭教育的核心价值,破解令人忧虑的教育困境并使新家庭文化走进千家万户。”

新家庭文化的核心价值何在?我想,尊重生命应该是其核心之所在。家庭教育的施教者,是父母,而施教对象,是孩子。这二者,从历史至今,都没能实现平等的对话。这本书告诉我,父母要改变,改变传统的父母的定位。父母不仅是父母,还是孩子的教师、朋友甚至是知己;是孩子的榜样、最有力的支持者、最欣赏他的人!当然,这样做,并不是为着讨好孩子,而是,为尽可能地接近孩子了解孩子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文质先生说教育是慢的艺术。而他对待孩子的态度,就在“等待和发现”!读到这样的句子,让身处迷津的我突然有了可探寻的方向。

等待和发现,这是一种心态,更是一种方法。等待当然不是消极的没有做为。而发现呢?其基本前提就是其于了解的认同和引导。顺其自然与刻意为之,都应该建立在了解、尊重的基础之上。

我们能不能把孩子的每一次错误,都转化为孩子生命的增长点?我们是否有这样的意识:孩子在错误之中学到的,并不比正确的状态下学到的要少?当我们的孩子面对困境的时候,我们是否给他提供了足够帮助他走出困境的资源支援?当然,这样的问题,我们可以问多少?反思自己整个家庭教育的过程,再对照书中的点滴细节。我想,我是明晰了许多的。

一个得到尊重的生命,才会尊重他人。一个得到尊重的生命,才会活得舒展而自如,否则,只能委屈而没有主见地成为奴才。审视今天的家庭教育,我们想培养的是强者,可最后,我们却得到了一个只会顺从的奴才,是命吗?是不可以改变的吗?

把孩子的生命带到远方

把孩子的生命带到远方,这是这本书里我觉得的最引起我遐想的句子。“今天的新父母,到底应该做什么?怀揣梦想与责任,把孩子的生命带到远方。”

远方,当然不是地理上的概念,远方,是一种全新的生命能够达到的境界:自由、舒展、健康、幸福,你可以用上你所有的褒义词。有责任,有目标,有方法的新父母们,我们有这个信心可以培养出这样的孩子。

从今天起
用心于孩子的点点滴滴
认真听他的每一句话
认真地回应

从今天起
让下班的路变成回家的路
今夜
我只关心家庭与孩子

从今天起
面对今天与未来
我不再只有恐慌
怀揣责任与梦想带着孩子上路

那个我们生命中
最使人欢欣
也最使人沉重的
孩子呀!



来源:http://asiafriendfinder.com=1&id=82250 1 留言 晚安!本杰明 2009 年 5 月 9 日 8:01 pm
100 浏览
我在倒走的时钟落成那一刻来到这个世界,与你们走一条完全相反的生命路程。多么幸运,在最好的年华我与你没有错过,黛西!无论什么人,生来都是孤独的,死也一样孤独。孤独不可怕,可怕的是恐惧孤独。与你在一起的那些日子是我一生中最美丽的时光,我多么不愿意失去这一切。但我得走了,我们的女儿需要的是一个合格的父亲,而不是玩伴,你不能养我们两个。。。在生命的尽头,我把一切都忘记了,但是在闭上眼睛的那一刻我想起了你,我正在你的怀中——晚安!黛西~

《返老还童》
导演: 大卫·芬奇
编剧: 改编自F·斯科特·菲斯杰拉德的同名小说
主演: 布拉德·皮特 凯特·布兰切特 艾丽·范宁 朱莉娅·奥蒙德 蒂尔达·斯文顿
上映: 2008年11月26日
类型: 奇幻片
地区: 美国

一部舒缓的电影,如生命本身安靜地流淌,悄然着忧伤。。。

大卫·芬奇——让人惊奇的导演。 4 留言 2009 年 5 月 9 日 9:56 am
86 浏览
有一种比较普遍的看法,是说经济条件好一点的人群文明习惯也会好一些。比如说有人劝我为避免坐公交车的烦恼可以去打的或者自己开车,大致上可以认为就是基于上述逻辑,当然她说得比较委婉谨慎。但是我觉得就我们目前的社会状况来说,这是个误解。

公交车上无礼的人多,打的的人和自己开车的人无礼的也不少,“抢先”和“无视他人”是这个社会的普遍现象,可能因为形式不同而有差异,但是本质一样。进一步说,毫不相干的人的无礼和熟人貌似有礼的无礼也是同一个基础。像我这种“边缘人”是无法适应也无法迁就任何一个群体的,只要是群体必然有上中下,碰上哪种完全随机,要想彻底避免被恶心只能与“贵国”隔绝啦。

我有太多与这个社会不相容的东西,一直都有,从记事起就有,时而隐藏时而显露。引发我细碎烦恼的原因并不细碎,只是因为它们不是大家的共同关注点而已。我的感受虽然是来自每一个个体和具体发生的事情,烦恼的原因却不是那些个体,而是使那些个体绵绵不绝产生的土壤。

一个缺少个人空间意识和个体尊严、根本不懂得自尊和尊重他人的社会,不可能因为经济条件好一点就文明起来。

还是某位前辈对我的评价比较中听,虽然依据也是误解,但是结论正确——他说我生错地方了。哈哈 1 留言 (zt)人格缺席的中国教育 2009 年 5 月 8 日 7:20 pm
118 浏览
梵汐按:把人当成“器物”来塑造,扼杀天性和个性,蔑视作为个体的人的尊严——“生产”(是的,象工厂一样制造产品。不是说教育产业化么。)无意识无思想的劳动力——这就是中国教育所担当的角色任务。

不要说都是制度造成的,每一个顺应制度的人都是同谋。要改变就从自己开始。

人格缺席的中国教育

作者:杜君立

当一个13岁女孩决绝地跳下教学楼殒命后,那位有着数十年教龄的老师一脸茫然:即使真的没有犯错,不就是写个检讨认个错么,怎么那么想不开……在许多人看来,羞辱的确算不得什么伤害——“毫发无损”。中国教育的这种麻木是因为人格的缺席。

人格应是外来词语,从某种意义上讲,可以将人格与个性并列。而个性与叛逆总是连在一起,在中国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词语。

个性即个人的性格,每个人是唯一的,每个人的个性同样是唯一的。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一个盛开的人,“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这种个性差异使社会变得五彩斑斓多姿多彩,个性出众者叫做帅、酷。

个性是人的一种自我表达。教育从个人的道义角度讲,应当是培养个性,但从被社会扭曲的功利角度讲,教育往往成为培养劳动者的过程。“传道授业解惑”只剩下授业。在《长江7号》中,周星驰反复叮嘱孩子: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这中间,作为一个父亲,周星驰从来没有想过孩子自己的理想和个性。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我们的教育有将人“器化”的强烈企图:孩子不好好学功课,叫做“不成器”,看重一个人叫“器重”,等等。对人的器化就是对人的物化,乃至无私无我——丧失自我。自我意识的丧失使人失去主体意识,人随之彻底物化,变成一个永不生锈的螺丝钉。“犬守夜,鸡司晨。苟不学,曷为人。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

从写作文的那一天起,每一个中国人都学会了撒谎。我们的教育不仅没有人格教育,而且在不遗余力的扼杀人与生俱来的天然个性。中国教育因此成为十分功利的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南辕北辙。对独立思想和自我意识的褫夺使教育蜕化为劳动力生产线,一个个被阉割了个性的劳动者源源不断的从教育这个流水线上生产出来,为全球化经济提供最廉价最安全、也最没有民族竞争力的劳动力资源。

学校本来是培养社会文化最重要的场所。学校所传授的,不仅是有用的知识,而且是几千年人文精神的传承,体现社会文化的核心价值。然而,这些年学校教育的产业化,使得教育成为了一项买卖知识的交易。以政治代替哲学,以道德代替法治,以灌输代替思考,使人的大脑被体制系统屏蔽,在不断的灌输和洗脑过程中,人天然的会思考的个性被扼杀于无形。

丧失个性的人对社会缺乏附着力和责任感,“有他不多没他不少”,“两条腿的人有的是”……社会文化因此变得万马齐喑黯然失色。一群毫无个性的人更像一群工蚁,为劳动而劳动,再进一步就是为吃饭而活着。人格不在现场的人自然也没有权利意识,他只是死气沉沉的沉默的大多数。

在学校教育失去了塑造社会文化的功能的同时,传媒和网络替代学校成为塑造灵魂的最重要的场所。然而,传媒本身提供的价值是多元且混乱的,而网络的交往又大多是同代人或小圈子的互相影响。于是,社会的文化传递出现了一个重大变化:同代人的文化交流替代了教育形成的上下代的文化传递,社会文化发生了严重断裂。

人格包含个性、气质、性格等多重含义。从家庭教育来说,父母如何对子女进行人格教育也已经成为一个颇为尴尬的事情。一方面,在抽象层面上,家长们要向孩子灌输正直善良诚实等那些千年不变的人生大道理,但在具体的实践语境之中,他们又不得不向孩子传授一套高度变通的实用潜规则。

在中国当下这种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的氛围之中,人们都按照道德的双重标准生活,这种道德人格是严重分裂的。
但潜规则下的功利主义并不具备道德本身所具有的正当性。当功利主义被社会奉为“硬道理”时,崇高和伟大必然成为可笑和虚伪的代名词,道德的神圣性开始剥落,任何重建价值的努力都被判定为道貌岸然的宏大叙事,最后成为价值虚无主义,社会所赖以存在的那些核心价值同时也被虚无化,进一步加剧了社会文化的信仰危机。

五四运动是中国社会文化的启蒙运动,把后代从皇权专制的愚民文化桎梏中解放出来是那一代人的民族理想。但从中国当下不受监督制约的官本位社会现实和产业化行政化的教育现状来看,90年后重提思想解放的今天,中国社会依然尚未完成启蒙。

在一个没有启蒙的社会里,我们能对孩子的启蒙——教育——抱多大希望呢?公民、法治、思想、自由、权利构成一个社会的正常人格,将太监文化与流氓文化彻底驱逐出我们的社会文化,让诚意回到我们身边,教育才能是一项关于人格的事业。

重新从社会文化着手,确认人性自由的正当性,抑制并批判功利主义,重建人格教育,将教育的意义确定在培养一个健全人格上,这个社会才是人性的合理的。有人说,谁控制了孩子,谁就控制了未来;谁控制了思想,谁就控制了人。但教育不应当是控制,教育是一种呵护和栽培,教育的道德前提是对孩子的爱,是对未来的期许,是对人自身的尊重。



来源:http://asiafriendfinder.com=1&id=82075 5 留言 湖中三島记趣 2009 年 5 月 3 日 2:17 pm
100 浏览
假日的西湖用摩肩接踵水泄不通来形容都难道游人盛况,这个热闹没有足够的耐力是吃不消赶的。怎么办捏?贴一篇两年前的小文来个意游吧。

杭州西湖当中的三座小岛,素有人间仙境之称,被喻为瀛洲、方丈和蓬莱。

(一) 小瀛洲——三潭印月
小瀛洲是三岛中最大的一个,岛南的三座石塔正是西湖十景之一的“三潭印月”,所以这座岛通常被叫做“三潭印月”,是中秋赏月的好地方,并以别具特色的田字形格局为人称道,正所谓“湖中有岛,岛中有湖”。
小瀛洲在旅游旺季是人满为患,九曲桥上摩肩接踵,象赶庙会。
你若真是来观景,须在黄昏或雨天上岛。黄昏时分,游人大多已离去,天光柔和,景色清幽,心静了,水边树下闲闲地坐着,和夕阳一起归去……而雨天,又是另一番趣致。最好租手划船,从湖滨公园出发,一路轻摇慢漂,在细雨朦胧中与湖光山色融为一体。上得岛来,撑一柄轻盈素伞,九曲桥上款款而行,树石亭阁错落掩映,每一个转身都是入画风景,水中的睡莲半梦半醒,桥上的人儿半痴半醉,就连晴天里呆呆的三个石塔也有了月夜柔美的意味……

(二) 方丈——湖心亭
湖心亭没有小瀛洲的幽深意境,主要是岛的面积比较小,景物一览无余。个人以为湖心亭的趣味所在是那块“虫二”碑。
湖心亭,顾名思义处于西湖的近中心位置,风景之美不在本岛,而在岛外,因此有西湖十八景之“湖心平眺”。
环岛漫步,放目四围,苏堤、白堤、山峦、城郭尽收眼底,当得起“风月无边”这四个字。
若定要在岛上寻着乐趣,不如效仿古人做雪夜之游。三五好友租一小舟,直奔“太虚一点”。中厅内围炉而坐,各捧清茶一杯,在氤氲热气中,或看漫天飞雪,或听寂寂天籁,或观远山剪影,或做玄妙高论。呵呵冷夜无人,我乃仙人啊。
可惜,如今这样的机会怕是难求了。

(三) 蓬莱——阮公墩
阮公墩因土质松软,被戏为“软”公墩。其上的建筑皆竹结构,以适应其软。整个岛布局成一个庄园,以前有夜游项目,演一些古装谐剧,说笑唱跳,然后阮家小姐在绣楼上把绣球抛给游人,阮家老爷和“女婿”调侃一番,众人跟着起哄,热热闹闹的样子。
其实,夜的阮公墩更适合远观,隐约的灯笼、飘渺的丝竹、断续不清的人声,站在中山公园一带望去,有种古雅的距离美。
白天的阮公墩不对游人开放,寂静着,被层层的绿树包围,象一颗缀在湖上的绿玉,西湖新十景叫她做“阮墩环碧”。
听说以后这里要辟为鸟岛,以生态为要,不再作为可以上岛游览的景点,不知前景如何。 1 留言 透明而靜謐的時間...... 2009 年 4 月 23 日 7:44 pm
152 浏览
讀中村好文的書很愜意,他除了建築師專業的眼光和執着的精神之外,更有一份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懷和情趣,跟着他走近住宅,走進建築,會自然而然地融入“透明而靜謐的時間”裏。。。

更值得一提的是,他對讀者溫煖而細緻的心意——希望把好東西盡量與人分享,這不止錶現在字裏行間和大量的圖片中,在每一本書的后麵他還詳列了所介紹的每一處建築的“讀者參觀導引”,圖文兼備。——不知道什么時候真的能用上啊。



《住宅讀本》

這本書為人們認識住宅与飲食起居的關繫提供了新的視角,特別是有關壁爐和一些別齣心裁的角落的解讀,可以說是直觝人心。沒有人的活動和心的感受,住宅不過是一處房子。我想以后如果再設計佈置自己的家,我會比從前更關註內在的需求。

“心安是家”是所有愛家人的共識吧?家實際上是要有一种漂泊後的归属感,有一些恆久不變的景物在那里等着你。。。想家的感覺在我看來就是鄉愁了。
不過我们現今的社會環境在不斷逼迫人們離開自己的故鄉和故園,正如很多人感受到的那樣——“每個人的故鄉都在淪陷”,而寄居的城市貌似繁華熱閙卻彌漫著兵荒馬亂的氣氛。
靈魂流離失所,門前的小河以及大柳樹隻在遙遠的記憶中。。。那么我們還能做什么?

在自己暫時棲居的地方努力重建心靈之所,在我們的心裏建一個家——她是任何人都無法奪去的。



《住宅巡禮》

中村好文對柯布西耶應該是情有獨鍾的吧,在他挑選的九個住宅範例中柯佈西耶的作品佔了兩個,一始一終。

呵呵,戴黑框圓眼鏡的建築師,現在我認識三個了——貝聿銘、柯布西耶、中村好文。

這本書正是我夢寐以求的樣子,我所嚮往而無緣走近的那些建築師的傑作,在書中一一呈現,從內到外,有照片有解說有感悟,還有平麵圖和很多素描手稿,比我自己去看恐怕要豐富得多。。。一次相當美妙的旅行,我覺得它會讓本來對住宅沒什么興趣的人也愛上造房子的:)。



《意中的建築·空間品位卷》

排在第一個的又是柯佈西耶:)。薩伏伊別墅的外觀和內庭很有個性,但室內的佈置就太冷些,少了人氣。

“透明而靜謐的時間”齣現在古堡美術館一節中,看到這句話時,我記起很多年前,為了完成一份作業去參觀浙江博物館。那是個下雨天,博物館內外幾乎沒有什么人(那時候去博物館的人本來就很少,不像現在免費開放,不僅參觀的人多起來,博物館的院子也成了人們休閑的公園了),我獨自一人在場館之間遊蕩,被莫名的氣氛環繞,徘佪很久不想離去。。。囬想起來那正是“透明而靜謐的時間”。

不奢望“森林墓園”中的“風景葬禮”,隻要潔凈安寧就好。我希望有一個可以靜靜緬懷冥想的場所,不要那么難以到達。。。國人對待死人的方式我是不大認同的,盡管可能不惜花費大量錢財,但在形式上總讓人覺得浮誇紛擾。光從墓園這件事來看已經是粗陋不堪(和奢儉無關),更不要說其它環節。我死后如果躺在那樣的地方,我想我寧願到處飄蕩。

在我們國傢有沒有人想到請優秀的建築師來設計監獄的牢房?或者有建築師願意盡心盡力把他的纔智用來設計一座監牢?日本豐多麼監獄那種恰如其分的建築在這個世界的所有監獄里不知道有沒有第二座。看十字牢房的內景照片,我覺得它的空間圍閤氣氛會喚醒犯人內心美好的東西。

“這個禮拜堂在獻給上帝的同時,也獻給了森林。”我沒有宗教信仰但敬畏自然,這個“森林中的十字架”(芬蘭奧塔涅米禮拜堂)讓我有跪拜的衝動。芬蘭的工藝品設計和傢具設計一直都是我非常喜歡的,但對這個國傢好像還沒有産生過嚮往的唸頭。不過此刻如果讓我選擇的話,我倒是非常願意去那裏定居,並且一定要離這個禮拜堂近一點 ^_^。



《意中的建築·美學脩養卷》

所謂“意中的建築”,中村好文說:“不管是歷史建築物、路旁的粗糙小屋、電影和繪畫中的建築物等等,凡是能抓住我的眼睛,激起我興趣的,都被一視同仁地送上好奇且專註的目光。”哈哈我就是那個共鳴的讀者啊,我所中意的建築同樣是“不問古今東西、大小、貴賤。”,隻要眼睛(眼睛是忠于心靈的)喜歡!

說到建築的“靈魂”或者“氣”,我想起了一位花藝師的話(這位花藝師是個非常美麗優雅的老太太,芳名姚守玉。一麵印象廿年尤深啊),大意是說,對待每一朵花每一片葉子每一個枝條都要傾註妳的愛意,體貼的態度、柔和的動作會讓它們展現齣最美的姿態,妳的情感与植物融為一體,妳的插花作品因此而美而有靈氣——這不就是美的脩養嗎?

美在很多時候是一種耐心,每一個以創造美為目標的人都理應自然地擁有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精神,那是需要時間的。環境的粗陋和敗壞不是髮展經濟的必然后果,而是因為經濟刺激下的各種慾望急不可待,幾乎所有投身其中的人都失去了耐心,有華麗眩目就足夠了,誰還有時間停下來等待美享受美呢?

導縯馬梅特認為,技術的目的是要解放無意識,之后真正的創造力纔會齣來。當這種創造力逐漸變得可能時,藝術傢纔能把來自生命中的瑣碎和不相關的事件以某種秩序連接起來,最后髮現“這是最高級也是最簡單的組織次序,而且最富有深意。” (來自皮皮的《安東尼奧尼猜想》)——造一所房子和拍一部電影是相通的。真正的藝術傢不會被技術束縛,他們創造風格并創造實現自己風格的技術。每一位傑齣的建築師都有自己獨特的材質語言,也都非常重視建築材料的創造性使用,包括在使用過程中研討更完美的技術和工藝。

我一直都喜歡自己買書看而不是去圖書館,原因大緻有三。一是擁有自己喜歡的書讓我很有滿足感,二是圖書館還沒有書店來得方便,三是現有圖書館的環境對我沒有誘惑力。如果有一座類似于斯德哥爾摩市那樣的“書本從四麵八方把愛書人溫煖地包圍起來”的公共圖書館,那么我也很樂意又省錢又享受,即使不看書,安靜地坐在那裏“髮愣”也是一種倖福。圖片上看這座散髮着書的“靈氣”和“香氣”的“書籍精靈的神殿”,其空間的優美和氣質的典雅簡直無與倫比,無論外觀還是內部,都讓我覺得圖書館隻能是這個樣子!

優秀的建築總是和週圍的環境融為一體,彷彿從那裏生長齣來的一般。我想,“風水”的根本意義其實就是順應自然來安排建築,找到人與自然相處的最恰當最健康的方式,達到天人閤一的境界。“風水”應該擺脫逐利的故弄玄虛和誤解的似是而非,囬歸人對自然的敬重。這種敬重也正是對人本身的敬重,因為人類本是自然一分子。

設計師的倖運是遇到一個誌趣相投的客戶。但是,正如中村好文所說“能夠‘持續住下去’的佈侷極緻在于‘無過猶不及的地方’。對于設計者來說,‘沒有做得過度’、‘不想做得過度’這兩件事,實在是很睏難。”優秀設計的魅力正體現在恰如其分,讓居住者心甘情願地持續維護原有的佈侷和風格——“好建築福蔭后人50年”。

本書最后一節介紹的是馬蒂斯設計的羅塞爾教堂,我從不知道這位把色綵用到極緻的野獸派大師還有建築作品存世。這座教堂給人強烈印象的仍然是色綵——光影中的色綵。。。 2 留言 从礁石走入海水。。。 2009 年 4 月 18 日 11:05 am
159 浏览
——回到《安东尼奥尼猜想》

皮皮的语言风格使我不容易适应。我想,可能因为她是我经验之外的另一类人。打个不恰当的比喻,如果说安东尼奥尼的电影世界是海洋,皮皮的叙述就是在沙滩集聚后再伸向这海洋的一群礁石。我仿佛从礁石走入海水,脚下凸凹不平的粗砺感使我走得很慢,逐渐进入平滑的海水中之后,我才体会到礁石内在的张力。

我明白了为什么此前我记得的只有“不确定”——皮皮的叙述本身就充满了不确定,在似乎是有意制造的疑问中企图达到一种神秘的“寂静”。

而安东尼奥尼电影的无答案状态正是这种不确定的根源。



如果有什么想说而又说不出所以然的时候,我的办法就是抄书,找出那些让我停顿或者让我惊奇的语句。

“事件总在人们日常视野无法企及的宇宙视野中继续发生,而无形中串联这一切的是时间。”

往事等待发生。总有一刻你会遭遇这种感觉——似曾相识——那些我未曾说出的,才是我真正想要说的。



·他自编自导自演的一部十几分钟的短片《凝视》,一句台词也没有。。。有很多人不会明白,他为什么要拍这样的片子。我想,这些人或许就是那些必须说话表达自己的人。。。他们中很多人可能遇到的危险是,有一天,不再知道自己说什么时仍在说着,越说离自己越远。其根源很可能就是无法战胜的内心孤独。


·《一个女人的身份证明》如果只有靠近太阳才能了解它的内部构造,那么人类了解自己似乎也没有其他途径——靠近再靠近,直到被灼烧。因为可能被灼烧,所以人们才努力奋斗,争取到更多的退路或者说回避的可能性。

·“时间是什么呢?别人没有问我这个问题时,我是知道答案的。当有人问我这个问题时,我就不知道时间是什么了。”可以把奥古斯丁的这段话变成替换练习吗?

生活是什么?


·《职业:记者》。。。人赢不了,但可以输得起,输得体面。。。。。。即使醒悟意味着幻灭,仍然值得。

宛如现实主义对必然性的理解,安东尼奥尼如此这般理解了偶然性。如果电影中的人们总是能在陌生的地方遇见与自己相干的人,那么安东尼奥尼喜欢让他的人物遇见那些与自己不相干的人,让他们彼此熟悉起来,为了展现这之后的重新陌生。

。。。难道这世界真的能让某些人失望到极点吗?这将不是一个问题,而是一个回答。



·《女朋友们》。。。她们作为朋友的共同特点就是无法看清自己,进而无法战胜自己,所以总在对方身上发现这样或那样的性格和道德瑕疵。她们是诚实的虚伪者,因为她们看不到自己虚伪的一面,不知不怪。


·这个拍电影的意大利人尊重被寻常忽视甚至蔑视的事实:无论怎样的社会体制下都存在这样一群人,他们的存在和劳动被蔑视的原因是他们没有得到相应的社会地位(报答)。而他们一旦想改变这局面,所能得到的新头衔几乎就是犯罪,所付出的代价有时是生命。无论他们付出多少,永远少于他们能够得到的,他们因此缺乏改变这种命运的“心计”——他们从没有过成功者的经验(付出很少获得很多),因此也没有相应的想象力,因此对那些盯住他们指责挑剔的人来说,他们怎样都不够好。他们没有西西弗斯神灵的智慧,于是也不可能通过藐视这样的命运进而战胜它。。。。。。

如果说所有的孩子都来自母亲,所有的人都出自上帝,那么这命运的差异又是在哪个环节生成的?

无法就此探究讨论下去,人不是神,那么人和人之间的理解便是一切了。



·《夜》。。。知识分子自私自利但富有同情心。而打扰知识分子的恰恰是自私自利,这是安东尼奥尼从不把同情给予他们的原因,同时也是他们缺乏勇气的原因。。。。。。——在新的一切实现之前,是否承受得起眼前的失去。正是这样的环节需要勇气,否则任何口头书面的论调都不能转变为社会范畴的价值认可。


·越是感人的东西,在自我的泥淖中陷得越深。。。。。。自由,就是摆脱自我对自己的控制。

·美比善良更绝对,因此也会留得更久一些吧?


·《奇遇》。。。我们都生活在不同的岛上,但这些岛彼此离得不够远,远得足以寂寞和无忧。。。。。。从一座岛到另一座岛的方法只有一个:冒险一跃,可能受伤的不只是脚。由于偶然和滑稽,出现了永无休止的跳来跳去。因为,很可能是这样的,两个人同时朝彼此的方向跳去,于是,他们只在空中相遇,在这样费力地更换了地点之后,两个人的距离依旧那样遥远——这个人离那个人——仍然像从前那样远。

。。。。。。他对电影语言创新的尝试,并没有过多地涉及技巧,它的重点集中在取舍。



·《放大》他在这个他认为并非由神圣力量创造的充满漏洞的世界中挖掘被忽视的真实,幸运和不幸的是,他以放大漏洞的方式,发现了一些被忽视的事实;因为无法进一步证实,他几乎永远处在趋近它们的努力中。。。。。。当放大到一定程度时,影像不仅没有变得更清晰,反而分解消失了。。。

怀疑作为一种生活态度不仅很难“取胜”,更容易架起通向绝望的桥梁。而回头路,对怀疑者来说,更值得怀疑,它将否定怀疑中仅存的积极意义。

艺术家没有说出来的那些部分,跟隐瞒无关,他们也不知道那到底是什么。。。。。。



·安东尼奥尼在欧洲以及世界范围内所获得的声誉,被誉为导演的导演,并没有改变他孤独的面孔。难道这仅仅取决于他作品晦涩的风格,而非他对现实的理解?!对他孤独的理解因此也存在着这样的危险:理解这孤独的同时,自己变成另外的孤独者。传染这孤独的途径有时就是理解。当我这样理解这位不久前离开人世的老人时,他生前面对外界的“低调”,就不是一种可选择的姿态,而是他仅有的态度。


《蚀》困惑以及与之相关的怀疑甚至绝望,也许属于人类诸多情感中最高贵的那些部分,即使它常常要求人为此付出高昂的代价。可惜,我们不再喜欢付出代价。。。。。。

《云上的日子》。。。他说,别难过,所有的伤口都是可以愈合的。她说,正因为如此,我才难过。。。。。。“疑惑,忏悔,懊恼,我们的思想,经验,文化,灵感,想象力和感性的局限,让我感到疲倦。与其反复思索,我宁愿去感受。”。。。。。。因思考而起迷惘,在试图走出迷惘的征途上,因为看不到出路更加迷惘。

。。。他把头转向了上帝。


——表达自己是一个困难,做自己是更大的困难。

《安东尼奥尼猜想》
皮皮 著
三联书店 2008 7 留言 (ZT)李海鹏:上等人和下等人 2009 年 4 月 15 日 9:09 pm
175 浏览
有一天,一个人问我一个问题:“为什么做实业的、商界的,各种在这个时代里做着实事儿的人,对现状都很乐观,而有些知识分子却总是不满意呢?”我回答说,我可以给你一个复杂又肤浅的答案:经济界的人首先对钱感兴趣,得到了钱满意度就提升,恰如权力爱好者得到了权力就会觉得世界非常美丽;好的知识分子对金钱和权力不敏感,却在意智识的发扬,倘若看到智识蒙尘,他们就会感到失望。我也可以给一个简明又深刻的答案:不论什么行业,满足感都来自于缺乏远见。西谚说,赞赏这句话的精准但原谅它的刻薄吧,狗是不能抬头的。

这个问题也可以有另外一种理解。从个人角度说,生活当中有两个议题是最重要的,一是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想做什么,二是来到这个世界遇到了什么。我想做什么呢?我想住在一个像日本那么干净又说汉语的地方,跟一帮聪明又有品格的人为伍。我遇到了什么呢?我遇到了我想做的事几乎没可能做成。那么下一个问题就是,假如有人给我几亿块钱,我会不会变得满意起来呢?

惟一正确的答案是“谢谢,不要,请滚。”一个自尊的人不会接受不属于他的钱,更不会允许自己被购买。你不能把这叫作乖戾,二十多岁时我的脾气比现在坏,但心中杂念可比现在更多。单纯不一定与青春同步,恰如鲍勃.迪伦所说,“那时我是多么的老,现在我比那时年轻了。”

不管人们愿意与否,品格会把他们划分为上等人和下等人。比方说,冲小孩子吼叫的人肯定是下等人,只想上某个女生却对她说“我爱你”的肯定是下等人,最重要的是,不诚实的人一定是下等人。粗略地说,列举下等人的50条特征,全都不符的就是上等人。不过甄别两者的最好标准却在于,下等人的“来到这个世界想做什么”是可以赎买的,上等人的却无可替代。

庸俗经济学常说“一切都有价格”,只有生命除外,一个就此设计的问题是:要是有人用一百万块钱买你妻子的一夜,你愿意不愿意?如果不愿意,那么一亿块怎么样?要我说,这就是一个典型的下等人出的问题。“妻子的一夜”的附加值来自什么呢?这“一夜”是与“贞操”关联呢,还是与“自尊”关联,甚或与“信念”关联?倘若与自尊什么的相关,价值倒是可以无限倍增,但是对于卖方就有个问题了:您确定自己不要脸了?对于买方也有一个问题:为什么要买别人的自尊,你自己没有吗?

倘若“一夜”只是一夜,问题就更简单了,我看任何人的妻子的一夜都不值一百万,供需关系决定价格,免费还差不多。研究这类题目的同学们不仅太把钱当回事儿,也有点儿太把自己老婆当回事儿了。这有点儿像一户不开眼的人家在院子里挖到了一个流线型器物,暗中嘀咕,城里的富翁们会花多少钱来买这个古董呢?后来一鉴定,这东西超市里有的是,是一可乐瓶子。

小时候,我姥爷问我:“你这辈子想干啥?”我说:“吃冰棍!”他就说:“不对,老爷们儿要闯天下,见世面。”从此我下定决心,在这一生中一定要闯天下,见世面,吃冰棍。如今我才发现,世界上对我来说最好吃的冰棍,一种是沈阳的皇姑雪糕,一种是北京的北冰洋双棒,都是一块钱一根儿的。另外我也算见过了一点儿世面,不是在旅行和交际中,而是在人类的智识边缘。年复一年,世界万物的价值在我心中不断重新排序。我领略了功利之外的事物如何令人快乐。我读过了华莱士.斯蒂文斯的两句诗,它描述了无用之用如何战胜了现实秩序:

这就是一首诗,逐字逐句地,

替代了一座高山的位置。

我想它说的是人类的精神确有其事,可以如同山阿一般真实存在。也许这就是一部分上等人的“在这个世界上想做什么”。让他们对我们这个庸俗的世界满意?永远别想。他们也许有某个信念,也许只是尽力在做西谚所称之“抬头”。我可以汇报给我姥爷的就是:这就是我见过的世面。



(第一财经周刊,较早前)

来源:http://asiafriendfind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