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科的Blog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7:53:41
February 8, 2006
图片博客与影像垃圾之辩
Filed under:捕色捉影,触摸WEB 2.0 — anchorlee @ 3:14 am
电视应该是最操蛋的一种媒体。年初凤凰卫视给Ziboy做专访,我去捧场。许戈辉看来是想给这节目增加点儿文化含量,所以拼命把话题往图片博客与传统媒体之间的对比上引。参与讨论的众人于是各显其能,只可惜电视永远不是沙龙,有几位老兄仍意犹未尽时,导演却给CUT了。整得一个全民摄影是利是弊这个话题,跟个悬案似的,飘在我的心灵上空。说实话,那位老哥的观点很让我受伤:图片博客会使影像垃圾越来越多。我跟他辩了两句,就觉得没劲了,因为俺猛然醒悟:坐在这演播室,咱哪里是来追寻真理的?只是来捧场的,哈哈。但在咱自己这地盘上,有必要就这个话题多说两句。
摄影自诞生以来,一直是有钱人的玩意儿。所以摄影史上的名作中,富人以高姿态观察穷人生活的题材,还是颇有几幅的。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厂商致力于廉价、易于操作的相机的生产,很快就把欧美系厂商抛在了后面。到了数码时代,莱卡等超人气品牌一度濒临倒闭。春节期间在深圳的各个旅游景点,每每看到人们在镜头前面尽量展示出自己最灿烂的笑容时,我都会被感动:相机这东西真好。我甚至认为,平民百姓家里如果买了台傻瓜相机,生活质量一定会提高,至少笑声会比以前多一些。这就是科技赐予我们的力量——傻瓜相机虽然傻瓜都能用,但科技含量一点也不低。
以手机、DC/DV、MP3播放器为主力军的消费电子产业,在几年前硬是生生地把IT业从低迷之中解救了回来。在2000年以前,IT业已经完成了对于我们所居住的这个星球的粗线条、框架式的改造。此后以数码产业为代表的,更将信息科技的革命深入到了每一个人的生活当中。Web 2.0让互联网回归个体的理念,也眼见着让互联网业开始了一个转型:让网络深入生活。
数码相机与博客相遇,就有了图片博客,或者叫摄影博客。
图片博客之于画报,正如网络文学之于文学期刊、文字博客之于传统报刊、Podcast之于传统电台甚至Videoblog之于电视台。区别只是内容主体形式的不同。但互联网给每个人所带来的无远弗届的传播力量,却贯穿如一。
去年年初与几个知名的网络文学写手在酒吧里聊天,他们都出过书,赚了点小钱,但仍然很不开心。在他们看来,把着《收获》《十月》等传统文学阵营的老家伙们都腐朽得可以用指甲去雕了。无独有偶,去年年中参加一个Podcaster聚会,大家最喜欢的,就是去模仿传统电台说话的套路与仿佛出自同一条声带、同一个脑袋的台词,好象在收音机小匣子里呆着的都是笨蛋(北京交通台爱讲段子的王兄弟除外)。到了年底,参加这电视座谈,却听到了那几位同声置疑:谁都想拍照?那影像垃圾泛滥……
嗯,他们有置疑的权利。但我想说,如果每个人都以政治家的所谓胸襟和眼光来打量这个世界,那着实太恐怖了。我一直认为,影像垃圾这词儿就有关浓重的政治家语气。一个小伙子给女朋友拍照,没讲究光线没讲究构图,这照片就绝对会被摄影政治家打入垃圾之列。而多年之后,那小伙子一翻出这照片,还会心跳加速。
在几年前的中国,纪实摄影甚嚣尘上,很多摄影政治家背上器材,往云南最穷的山沟里挤,往山西最深的煤矿里跳,在广州跟民工一起吃白米饭,在北京跟发廊妹一起住破床,那劲头跟Discovery Channel的摄影师冲进非洲的深山老林拍猩猩的生活一样。也就最多苦上那么一年,回来后签名售出巡回演讲,这就功成名就了。他们管这叫“终极关切”,去关心底层劳动人民,或者说普通老百姓的生活。而现在,很多老百姓们可以自己拍自己,拍完了放到网上去,相互交换着展示自己的生活。你看,Flickr上就有很浓的这种意味。他们乐呵呵地拍,乐呵呵地传,乐呵呵地点评他人的作品,生活于是变得多了些小情调。
英国作家乔伊斯的小说《尤利西斯》是意识流名著。有评论家说,几百年之后,如果大不列颠岛沉入海底,人们根据他的这本小说里提供的细节描述,就足以再建造一个伦敦城出来。而现在,曾经给过Ziboy以灵感(去创建一个关于北京的Photoblog)的纽约布鲁克林区的平民摄影师们四五年来积累的N多张作品,绝对能够提供更为到位的布鲁克林日常生活图景。一幅图抵得上一千字嘛。
再过一年,或许都用不了一年;数码相机更便宜,网络传图更方便,是手机就能摄影还最低200万像素;那时的图片博客绝对会比现在更为繁荣。当然你可以把当中99%的图片称为影像垃圾,在更久以后,你会发现,这个社会中的每一个个体信手拈来的图片,才是社会生活最真切、最自然的文献。这里已经有先例了——搞个小测试:知道清明上河图的请举手!知道韩熙载夜宴图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