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游戏的杂碎唠叨--李安科的Blog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7 04:34:51
1、我得承认,我有瘾,我是游戏迷。
因为玩游戏,我误过事,错过人,耽过机会,消耗了时间和生命。
但我不后悔。
有什么值得悔的呢?
2、每一个人在生命过程中,都有大把时间需要浪费。
浪费时间的方式与方法,决定了这个人的身份、格调、气质、谈吐、心境、人品……等等。
有钱的人打高尔夫,有闲的人泡酒吧,没钱没闲的人进网吧。
在我必须浪费的那段时间里,如果没有游戏玩,我会去干什么?嗯,也可能去读武侠,看电视,看碟……当然也可能会干一些乱七八糟的可能带来危险与不快的事情。
所以,我感谢游戏。是游戏让我年轻时必须浪费与消耗的时间,在一个安全的屋子里度过。
但同时,我也历经了各种各样非人的刺激、真实的欢乐与可以碰触的友谊。
3、2001年,我在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早新闻担任编导。
那时的我还是一毛头小伙子,思维能力有限。
呈报选题,我报上了一个关于电脑游戏是新的艺术门类的选题,结合游戏相关的一些社会新闻,做一陈述性的分析报道。
你肯定猜到结果了。是,那选题被Kill掉了。
可那时,我猜不到。我为此郁闷了好久,好久……
当然,现在我觉得自己那时好傻。
4、但现在我仍然坚持我自己的观点:游戏是艺术。
热爱游戏的人,想必一定赞同我的观点。
玩过游戏的人,大概也能同意我的观点。
我想对反对游戏的那些人说:你去看看暴雪公司《魔兽争霸》的游戏原画;去欣赏一下《使命召唤4•现代战争》里面的CG动画;再去体验一下使用WII打打网球……
如果你对自己的内心很忠实,你会觉得迷人、漂亮、震撼、有趣、新鲜……
再想想你读好书、看名画时的感受。
你还在坚持游戏是毒药吗?
5、每一个时代都有其典型艺术形式。
原始社会,狩猎之余,大家围着篝火跳舞,配以简单明快的击打乐器。跳舞能使人保持敏捷,敏捷就能提高狩猎成功率。这种艺术形式与社会生产力保持紧密联系。
农业社会,整体文明程度提高,戏剧作为一种综合艺术被无限推崇。农忙时有事干,农闲时干什么?过年、看戏、闹社火呗。这种艺术形式与社会生产的周期特性紧密关联。
到了工业社会,那就要的艺术形式就是看电影了。电影这种艺术品的出产流程最符合工业生产的特点。你看,光学是电影拍摄与放映的必要条件,电影拍摄时的布景搭建、道具制作,又有着浓厚的工业意识。
那么,在信息社会,你指望孩子去跳舞、看戏或者看电影吗?不,信息社会的最主体艺术形式,只会是游戏。网络造就了一个虚拟世界,游戏也造就了虚拟世界,网络游戏则是一个你可以代入其中的虚拟世界。
当所有的人和事都信息化、虚拟化的时候,你就不认为虚拟是虚拟的了。你会认为那是自然而然必然如此的。
6、我曾经想给游戏贴金,赋予学习、增长见识的功能。我通过光荣公司的《大航海时代II》,知道了世界早期的各大港口的位置,以及各地的名胜特产。我通过 CS、Global Operation等游戏,了解了全球各国的精英反恐力量及其武器装备。我通过《狙击精英》了解了作为一个狙击手所必须了解的知识,了解了速度再快的子弹也会有弹道弧度,了解了地球自转会对射击的精度造成影响……
学以致用。但我有可能一辈子也用不上从游戏里学来的这些知识。比如,我肯定不会有机会扛着把M82A1在亚马逊丛林中出没。
另外,打穿一个游戏我可能需要一个星期时间;但大部分时间都是在重复劳作。如果要学习相关知识的话,看百科全书,也就几个小时的时间。
所以,游戏与学习关系不大。
7、但游戏与体验关系极大。
你看一部电影,从虚拟的情节与荧幕上的画面里得到体验,然后气愤了,伤心了,高兴了,充实了或者空虚了。
但现在以虚拟现实为主的那一类游戏,可以让你的体验更趋真实。有好多科幻小说和电影都表述了这样的观点:虚拟世界得来的经验,足可影响真实世界的行为与效果。
Matrix里面训练人战斗技能的情节还记得吗?这不就是一个游戏吗?
中国也传出过挺有趣的消息,说中国军方鼓励军人玩CS。
事实上美国军方也投入过巨大的资金开发了一款游戏Army,中文译作《美国陆军》。这是我玩过的对军事再现最为准确的游戏,毕竟人家专业嘛。但对于这个游戏,美国军方的目的是为了替军队做宣传,征兵,而不是训练。
当然,以游戏作为训练科目的例子,想必大家都知道几个。Samuel主演的《空中蛇患》,当客机失控机长挂掉之后,空姐在顾客里面找可以驾驶飞机的人,依次问的问题就是:有没有以前开过飞机的人?有没有接受过飞行训练但没有开过飞机的人?有没有玩过微软模拟飞行的人?
8、游戏,是个人电脑发展的推进力量之一。
想起我自己学电脑的经过,游戏是最大的源动力。Edit config .sys,copy, edit autobat.exe, md, rd等等,这些DOS命令,都是12年前,我为了玩三国志、侠客英雄传等游戏,死记硬背下来然后慢慢理解的。
是游戏让我掌握了与电脑沟通交流的原则和技巧。
现在的电脑与当年相比,自是聪明了不少。但要学会使用电脑,从游戏开始仍然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9、早期中国程序员出身的知识英雄,多有游戏迷。被很多人称为中国第一款国产游戏的《中关村启示录》,据说就是求伯君亲自操刀。
联众的创始人鲍岳桥,据说也是个游戏迷。1998年我和一帮朋友沉迷于MUD《西游记》的时候,阎王爷任祖师的地府门大弟子,就是鲍岳桥的同事简晶。联众早期的一批扑克牌游戏,就出自简晶之手。
先做RichWin后做新浪的王志东,也爱玩游戏。
10、2000年互联网行业暴起暴跌,我还在一家互联网公司任职。负责技术部的那个同事说起他招程序员的一个标准:爱不爱玩游戏。
他认为:不爱玩游戏的程序员,绝不可能成为程序高手。
因为在那个时段,人机交互、人工智能、算法、用户体验等最为高级的产品化表现,都在电脑游戏里面了。
11、我曾劝一位同事,给孩子买个游戏机。
结果同事非常奇怪:你怎么会鼓励小孩玩游戏呢?
我坚持游戏对小孩无害。尤其是在这样一个信息科技起步的年代,拒绝游戏,我认为就是拒绝未来。
我完全同意史玉柱所说的:孩子玩游戏沉迷了,要怪大人。
于是我就问那位同事:你家孩子会跟别的小孩一起玩过家家吗?
他说:会的。
我反问:那为什么不让他玩游戏里面的过家家呢?都是游戏,呵呵。
为什么现在的孩子容易沉迷于游戏?
因为:一,游戏已经成为孩子们的主流娱乐方式,接触新世界的渠道。二,大多数孩子是一发现世上还有游戏这么有趣的东西,一下子就掉进去了。三,如果你对孩子实行禁闭,不让接触游戏,那当他接触游戏之后,会更有逆反心理,反之,如果让他从三岁起就玩游戏,视为平常,那以后就不可能沉迷。
12、作为一个中国的游戏爱好者,我常常深感羞愧。
国产的好游戏太少;国外的好游戏太多。
我玩的盗版游戏太多,买的正版太少。
当然,这种羞愧感说来简单,但非常不容易解决,牵涉的环节太多。
这中间,最重要的还应该是政府对文化产业的管理方法。
中国不单是国产游戏不行,国产电影、电影剧,都差得要命,连一星半点的国际竞争力都没有。
现在网络游戏很赚钱,国内做游戏的,不该再骂盗版了。
但中国仍然没有好的原创国产游戏出来。这更令我等中国玩家遗憾。
我们都经历过童年。都在身为孩童时,沉迷于一个又一个简单却趣味无穷的游戏。在这些游戏中,我们都会获得人生经验。探索,判断,执行,尝试,体验……最初的刺激感觉,就是这些游戏给予我们的。
上过班的年轻朋友,多有参加过技能培训的。培训中有时会有与此类似的课程:虚拟一个场景,虚拟一些条件,然后测试在这些场景条件下,你对于问题的处理流程。这不也是游戏吗?
游戏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成份。我们游戏,不是只有打发时间一个目的,也不会只有光阴蹉跎的结果。
对于小孩子来说,尤其如此。
13、政府对于文化产业的管理,向来简单粗暴。同意的请举手。
拍电影得审查,拍电视剧要拿许可证;这些我们都清楚。
当游戏忽然变得非常重要的时候,政府变得手足无措。相关官员开始了毛手毛脚的学习,还在半生不熟的时候就做出了力压千钧的决策。
我有幸参与了这个过程,以顾问的身份。我碰到了一些令我啼笑皆非的事情。
我违心地为政府出过一份报告,其中心思想就是:游戏也是意识形态的一个载体,所以必须警惕。这个中心思想是在有关人士的授意之下确立的。典型的冷战残存思维。
红警里面,恐怖分子把天安门给炸了。官员们表现得相当愤慨。
席德•梅尔的《文明》里面,毛泽东的形象被明显丑化。我注意到,全场一片哗然。
某空战游戏里好几种势力,操作中国空军的玩家技输一筹,被操作日本空军的玩家击落。现场有公务员疾呼:中国飞机怎么可以被击落?
……类似的例子还颇有几个,此处暂略。
我认为,政府有关人士的这种担忧,实际上是低估了中国玩家的智力。游戏毕竟只是游戏嘛。
14、当然,有时中国玩家也会把民族情绪带进游戏。
1998年我写过一篇报道,关于微软《帝国时代》游戏里,虚构了“中国唐朝入侵朝鲜半岛,日本大和民族见义勇为拔刀相助”的情节,有替日本宣扬的成份。现在想来,我很幼稚。
比如,某韩国网游里面,熊猫被当成邪恶角色。于是有玩家在论坛里振臂,呼吁集体抵制韩国网游,因为他们污蔑了我们的国宝。
日本光荣公司的《提督的决断》则令更多的人愤慨,因为被控颂扬日本军国主义。
世嘉公司出的《莎木》里面,酒馆里有解放军士兵醉醺醺的镜头,也被中国玩家咒骂,说日本游戏制作人刻意丑化解放军。(世嘉公司回应说:该游戏又未在大陆销售,你们是怎么玩到这游戏的,不用明说了吧?)
……这一系列事件,我认为,仅仅是因为中国游戏不够强大,没有在这个领域的使用作品表达立场的发言权。
15、2003年秋天我在汉城(现在叫首尔了)的一个网吧,看到一对年轻父母带着3岁的孩子来交学费,让孩子学着打星际。这个网吧门前贴着海报,说招收电子竞技学员。
2004年夏天的一个早晨,我在东京一家游戏厅门前看到人们排着长长的队,等着进去打游戏。里面既有六七十岁的老人,也有六、七岁的小孩。
2007年秋天我在成都玉林的一家网吧,看到一个40岁出头的男人,连打带骂地把孩子拖将出去……
所以我在想,政府对游戏是一种管制姿态;民间的家长们对游戏是一种仇视态度……这样的土壤之中,跃出国产杰作的机率有多大?
嗯,我不得不想起《血狮》,以自己的失败,为中国游戏业的未来十年的疲软做出预言。
16、比尔•盖茨不止一次提到过,人机交互界面亟待革命。微软也一直在这方面投入巨资研发。
但抢先实现人机交互界面革命的,却是Nintendo。Wii的成功,是必然的。宫本茂,是NB的。
这同时也说明,游戏产业的发展离天花板还远得很,甚至不会有天花板。关键还在于,你有没创新的决心,有没有替玩家着想的诚心。
这也同样适合国内的游戏业。我坚信:以后中国玩家们喜欢玩的游戏,还必然是中国人自己开发的。
17、嗯,邹涛加油,金山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