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7:39:12

固镇县

固镇县隶属于安徽省蚌埠市,位于安徽省东北部,淮河中游北岸,地处东经11702′-117036′和北纬33010′-33030′之间,属亚热带和暖温过渡带,气候兼有南北之长,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年平均气温14.9℃,降雨量871毫米,日照2170小时,南北方大部分动植物均能在此繁衍生长。全县地势平坦,海拔16.0-22.5米,面积1371平方公里,耕地105.4万亩,现辖11个乡镇,227个村(居)委会,人口59.8万。县城建成区面积7.4平方公里,城区人口10万人

目录

·                                 • 历史沿革

·                                 • 资源优势

·                                 • 棉花资源

·                                 • 蔬菜资源

·                                 • 黄牛资源

[显示全部]

固镇县-历史沿革

 

固镇县具有悠久的历史,历史文化遗产丰富,秦汉以后,多次设国、郡、州、县、镇。素有"东方滑铁卢战役"之称的楚汉相争的垓下之战古战场便在今濠城镇境内,旅游及考古价值极高;汉高祖刘邦在此设立谷阳县,遗迹尚存,北魏太和年间改设谷阳镇,后演变为固镇,1965年划宿县、灵璧、五河、怀远边缘交界部分建立固镇县。

固镇县

1964年10月,析宿县、怀远县、五河县、灵璧县各一部分地区设立固镇县,属宿县专区。1983年划归蚌埠市管辖。
固镇县辖7个镇、11个乡:城关镇、王庄镇、刘集镇、湖沟镇、任桥镇、曹老集镇、新马桥镇、连站乡、石湖乡、垓下乡、九湾乡、宋店乡、仲兴乡、唐南乡、瓦疃乡、杨庙乡、何集乡、磨盘张乡。
2000年,固镇县辖8个镇、10个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595513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城关镇 66589 王庄镇 36017 曹老集镇 42873 新马桥镇 30341 刘集镇 28398 湖沟镇 33444 任桥镇 38987 濠城镇 27920 磨盘张乡 22564 连站乡 40965 石湖乡 29578 九湾乡 26521 宋店乡 27727 仲抻兴乡 32842 唐南乡 27466 瓦疃乡 22092 杨庙乡 36230 何集乡 24959
2002年,撤销瓦疃乡,设立瓦疃镇。

2004年1月10日,国务院批准将曹老集镇划归蚌埠市淮上区管辖。调整前,固镇县面积1459平方千米,人口64万(2001年)。

2004年,固镇县撤销1个镇和5个乡,将17个乡镇调整为11个乡镇(8镇、3乡)。即撤销瓦疃镇、磨盘张乡、九湾乡、宋店乡、唐南乡、何集乡6个乡镇,调整城关镇、刘集镇、湖沟镇、新马桥镇、杨庙乡、任桥镇、仲兴乡7个乡镇的行政区划,保留连城镇、王庄镇、濠城镇、石湖乡4个乡镇。
2004年底,固镇县辖8个镇、3个乡:城关镇、刘集镇、湖沟镇、新马桥镇、任桥镇、连城镇、王庄镇、濠城镇、杨庙乡、仲兴乡、石湖乡。

固镇县-资源优势

 

固镇县

固镇县有着丰富的资源:固镇县地多、粮多、饲草多,盛产小麦、玉米、花生、大豆、山芋等,年粮食产量5亿公斤,油料产量2亿公斤,秸秆、饲草、饲料资源丰富,年可提供饲料用粮2亿公斤、植物秸秆6亿公斤、饼粕0.5亿公斤、滩涂地种草10万亩,是全省重要的粮、油、棉、烟草、畜禽、林产区,已形成了以棉花、花生、蔬菜、肉鸡、肉羊、肉牛、烟叶、林果等八大产业为主导的农业产业化体系。是“国家商品粮大县”、“全国油料第一大县”、“国家粮油基地试点县”、“全省农业机械化十强县”。

林木蓄积量高:有林地面积达到2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14.63%,活立木蓄积量达到120万立方米,杨树蓄积量占80%。全县年木材生长量10万立方米,年采伐量6万立方米,周边地区年采伐量30万立方米,木材资源相当丰富,板材加工厂已达70多家,其中规模较大的深加工企业2家。

固镇县-棉花资源

 

固镇县棉花生产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职能部门的积极配合下,走“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路子,已将棉花生产发展为全省的产棉大县和优质棉基地县之一。2004年全县棉花种植面积40万亩。目前,我县的六个轧花厂,全年可加工籽棉1.4亿斤以上,折皮棉50万担以上,其中第一、第二两个轧花厂拥有80片毛刷轧花机6台,全年可加工皮棉25万担以上;第三轧花厂拥有目前全国最先进的新96型轧花机2台,全年可加工皮棉25万担以上。2002年开始建设的金源纺织有限公司计划投资2000万元,年可生产2.3万纱锭,目前已达1.3万锭生产能力。  

固镇县-蔬菜资源

 

固镇县

固镇县蔬菜总播种面积已达21万亩,其中保护地设施栽培蔬菜面积达2.2万亩,冬闲地无公害蔬菜面积生产达10万亩,已形成了以磨盘张、新马桥两乡镇为代表的优质无公害日光温室越冬番茄基地5000余亩,总产量可达4000万公斤;以连城镇马铺村为代表的辣椒等茄果类蔬菜生产基地8000余亩,总产可达3500万公斤;以瓦疃镇乔王村为代表的优质早春弓棚黄瓜生产基地2000余亩,产量可达1000万公斤以上;以刘集镇刘集村为代表的反季节夏阳大白菜生产基地1000余亩,总产可达400万公斤以上;以连城镇城南村为代表的优质黑皮冬瓜生产基地8000余亩,总产可达7000万公斤以上;以任桥镇沟南村、唐南乡唐元村、仲兴乡棠栎村为代表的冬闲地无公害蔬菜豌豆、早苔蒜、菊花心生产基地15000余亩,总产可达45000万公斤。共有注册蔬菜品牌(含加工类)4个。全县蔬菜总产量45万吨。

固镇县西瓜种植面积连年保持在13万亩以上,总产量近50万吨。

目前,固镇县共组建成立以固镇县蔬菜协会为主的各类瓜菜生产、销售等社会化服务组织12个,有以绿色食品有限公司为代表的蔬菜加工企业3家,松散型蔬菜脱水加工组织2个,年综合加工能力达8000余吨,产值突破4000万元,实现蔬菜产品加工增值近1800万元,并带动了“订单”型蔬菜生产基地2万余亩。  

固镇县-黄牛资源

 

固镇县

养牛业是固镇县畜牧业的四大支柱产业之一,全县黄牛饲养量22余万头,年存栏量13万头,出栏肉牛7万多头,其中改良牛比重达70%以上。全县现有养牛重点村15个,规模养牛大户500余户,其中百头以上养牛场40余个,肉牛品种多以西杂、夏杂、秦杂为主,人工受精普及率达100%。固镇县任桥牛肉响誉省内外,每天宰杀量可达 20万斤,其销量在南京市下关区市场占近80%份额。固镇县饲草资源丰富,年可提供可利用农作物秸杆6亿公斤。是国家秸杆养牛示范县、全省畜牧业十强县、全省牧业富民先进县和首批无规定动物疫病项目建设县。

现有皮革加工厂一个,主要生产皮、革半成品和鼓皮,骨粉、骨血等副产品加工企业3个。

固镇县-山羊资源

 

养羊业是固镇县近几年发展最快的养殖产业,全县山羊饲养量达64万只,出栏35万只;拥有全省规模最大的波尔山羊繁育场——固镇县种羊场,种羊规模2000只,年繁育种羊6000余只;拥有皖北地区最大的山羊交易市场——连城镇山羊交易市场,年山羊交易量可达60万只以上。全县拥有养羊示范小区20余个,规模养羊场50余个,规模养羊大户2000余户,养羊专业村10个,山羊品种以波尔山羊、萨能羊、淮北白山羊为主。我县是财政部波尔山羊产业化示范县、全省畜牧业十强县、全省牧业富民先进县和首批无规定动物疫病项目建设县。肉羊产业已经成为固镇县畜牧业中最具发展潜力和活力的优势产业。

固镇县秸秆、饲草、饲料资源丰富,年可提供饲料用粮2亿公斤、植物秸杆6亿公斤、饼粕0.5亿公斤、滩涂地种草10万亩。社会化服务体系健全,有3个县级技术推广机构,30个改良站点,技术人员400多人。建立了县、乡、村三级防疫网络。

固镇县-生猪资源

 

固镇县

养猪业是固镇县的传统产业,同时也是支柱产业,全县生猪年饲养量70万头,存栏31万头,出栏量40万头,其中优质三元杂交猪比重占50%,良种猪的普及率达100%,是全省4个供杭猪重点基地县之一,年生猪外销25万余头,其中供杭生猪10万头左右;全县现有万头规模养猪场1个,千头规模养猪场5个,百头规模养猪场350余个,养猪重点村10个,规模养猪场(户)饲养的三元杂交猪以杜长大或杜大长为主,分散农户多以长大本或者大长本为主。生猪防疫采取春秋两季突出防疫和日常补防相结合,由防疫专业队具体负责,疫苗由县畜牧水产局专营,防疫挂标率达100%。全县拥有生猪运销大户150余人,在省内外形成四通八达的生猪销售网络。是全省畜牧业十强县、全省牧业富民先进县和首批无规定动物疫病项目建设县。    

固镇县-禽业资源

 

养禽业是固镇县畜牧业的重要产业,全县家禽饲养2000万余只。拥有全省规模最大的肉种鸡养殖企业——丰原集团海康肉鸡有限公司。全县拥有肉鸡养殖小区10个,蛋鸡养殖小区8个,鸭鹅养殖小区5个,万只规模养禽大户400余户,千只规模养禽户2000余户。

固镇县-风景名胜

 

固镇县

新兴的商贸旅游集镇濠城镇:濠城镇位于固镇县城东24公里处,行政面积78.8平方公里,耕地6.5万亩,现辖10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人口3万。是五、泗、灵、固四个县交界的中心集镇,境内交通便利,通讯快捷;每年两次古会,商贾云集,交易活跃,是皖东北一个商贸重镇和物资集散中心。主要农产品有小麦、花生、玉米、西瓜、棉花等。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农副产品加工业发展迅猛,涌现出项军集团、垓下肉犬场等一批明星企业以及肉鸽、肉狗、垓下豆饼、虞姬豆腐等一批品牌产品;养殖业已初步形成“名特优”一应俱有,“水陆空”齐头并进的格局。

濠城史称“垓下”,是弛名中外楚汉相争“垓下之战”的古战场,历史悠久,古迹众多,秦砖汉瓦随处可见。垓下文化底蕴丰厚,民间广为流传着“四面楚歌”、“十面埋伏”、“霸王别姬”等动人凄美的故事,史有“霸城烟雨”、“汉陵秋色”、“虞湾夕照”等十大古景,是追踪探秘,观光考古的一个新兴旅游亮点。濠城镇党委、政府走“以地生财,以财建镇,以镇兴商,以商强镇”的经营城镇之路,

以保护性开发霸王城的契机,以发展小城镇建设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稳定的大战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不断提高城镇化水平。

2001年,濠城被列为蚌埠市“十五”规划的唯一个商贸旅游型集镇和安徽省综合改革试点镇;濠城正日益成为国内项羽遗迹网络上一颗熠熠闪亮的明珠, 为了挖掘、保护和利用这份珍贵的垓下历史文化遗产,充分发挥边贸重镇的优势,尽快把濠城建成新兴商贸旅游型城镇。濠城镇党委、政府一班人解放思想,理清思路,抢抓机遇,迎难而上,按照“长远规划,分步实施”的发展战略,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快城镇建设,完善城镇功能。99年镇政府投入70万元建设了垓下街;2000年引资1000万元建设了霸王街;2001年先后投资30万元对集镇区主要街道进行了绿化、硬化、亮化;引资70万元建设了日产水1200吨的自来水厂;又多方筹资120万元在霸王街中心广场建设了“霸王别姬”大型雕塑和乌骓战马雕塑。目前,一个市场大、功能全、环境美、秩序井然的新濠城已展现在世人面前,蚌埠市政府已把“垓下古战场”列入市“三山两湖一场”的旅游发展规划。

韩信点将台

垓下旅游资源品位高,潜力深厚,垓下古十景、霸王城遗址、虞姬湾遗址、许家大楼遗址、韩信点将台、张良吹箫台以及众多汉墓都有待于开发建设。下一步实施初步规划:将重点建设霸王街中心广场,以广场为中心向北开发霸王街二期工程,修建长600米的仿汉一条街,东西打通宽40米的汉王街;实施霸王城搬迁复垦,退庄还林,保护垓下遗址肃穆深沉的古战场原始风貌,逐步修复霸王城城墙及东、西、南、北四边城门;疏通城护城河,修建四门吊桥;建设垓下博物馆,用以陈列反映垓下之战的史料、文物及后世文学;开发I号汉墓展示景点,修复“夹山口汉墓群”,建造“垓下碑林”;保护并发掘“许家大楼”遗址,征集文物,丰富资料,再现传说中的“楼台回廊”;改造虞姬湾,建设度假村;在固泗路濠城镇的进出口和仿汉街街口分别建造“仿汉门楼”以及旅游软件服务配套建设。

在今后的开发建设工作中,固镇县将本着少花钱、多办事、见效快、量力行的原则,加强对外宣传,加大招商引资,加快实施步伐,坚持成熟一个,实施一个,开放一个,滚动发展,稳步推进,争取早日形成规模,实现社会和经济效益。我们坚信有各级领导、各界人士一如继往地关心和支持,濠城的明天会更美好。我们热忱欢迎更多有胆有识的社会有志人士来濠城投资开发,共同把濠城建设成为一个世界级的旅游胜地。

《霸王别姬》雕塑

《霸王别姬》雕塑创意:大型雕塑《霸王别姬》以“垓下之战”历史为背景,以“楚霸王项羽与虞姬”的爱情故事为素材,采用现实主义、抽象主义和民族风格相结合的手法创作而成。在形式上追求刚与柔、简与繁、虚与实的对比,整个雕塑大气、浑厚、视觉冲击力强、内涵丰富。

两把青铜利剑拨地而起,对峙成一个大三角,道道寒光剑影象征着战争阴霾,显示着楚汉之争的惨烈,也正是这两把利剑决定了项羽和虞姬的命运。青铜剑底部基石还分别刻有左青龙、右白虎图形,以示楚汉龙虎之争;“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雕塑主题部分向人们述说了“霸王别姬”一个凄美动人的爱情故事,刻划出霸王项羽与虞姬生离死别、爱恨交加的感人情景。项羽悲愤交加,仰天长叹,洋溢着一股英雄豪气和无奈,而虞姬面容沉静,体态柔弱,给人以无限的遐想和怜惜。“霸王别姬”的典故千古传唱,体现出人们对英雄的赞美,而不朽的爱情将永远为世人歌颂。

雕塑的四角,还安放了楚国最具代表性的乐器——编钟,一是喻指当时“四面楚歌”;二是警示后人“警钟长鸣”,要和平,不要战争。

雕塑由北京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设计,河北省曲阳县红光雕塑石材有限公司施工,总投资120万元,于2001年12月29日正式落成。

霸王街:濠城“霸王街”原是一条崎岖狭窄、泥泞污浊的千年老大街,是主要的商业区和农副产品集散地,北连“霸王街”,南接固泗路,全长约1500米,宽约4.5米。这里多为碑石铺地,汉砖砌墙,素有“金砖宝地”之称。
为了加快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条件,濠城镇党委、政府一班人解放思想,迎难而上,本着“你发财、我发展”的原则,走“以地生财,以财建镇”的经营城镇之路,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提高城镇化水平,完善城镇功能。2000年,通过内引外联引资1000余万元,完成了霸王街一期工程开发,建成600米长,31米宽的高标准水泥路面和100套二层商住楼房,新增商业区1万平米和经营门点100个,现已成为濠城镇主要的中心商业街。街道配套设施实现了硬化、亮化、绿化、净化,一个市场大、功能全、环境美、秩序井然的新濠城已展现在世人面前。

濠城I号汉墓

濠城I号汉墓:濠城I号汉墓位于濠城镇濠城村境内,于2001年8月份由县文物管理所抢救性挖掘保护,沉寂于历史长河千年之后得以重见天日,经初步考证,为东汉中晚期石墓葬,距今已有1800多年。此次出土的玉器、瓷器、青铜器等各种汉代典型陪葬品二十余件,其中镇墓兽青铜麒麟,工艺精致,形态可人;各式玉佩、玉璧,晶莹温润,造型优美,深蕴着高超的加工技术和历史文化信息。

I号汉墓为平地造墓,堆土而封,全石结构,虽历经千年风风雨雨,墓底石仍平坦如砥,四周排水沟错落有致;墓墙石壁立如削,条石与条石叠压紧密,间隙不可入刀;墓底石板上多处刻有文字和图案,其文字清晰可辨,篆隶手法,古拙苍劲,入石三分。图文出自何人之手?是何标识用意?目前仍是个不解之谜。濠城I号汉墓蕴藏着中国汉代丰富的器物文明和精神文明,它是安徽省迄今所发现的规模最大、葬式规格最高的汉代石墓,对研究我国古墓葬有着重要的考古价值。

垓下遗址

垓下遗址:垓下位于今濠城沱河南岸,两千多年前,在这里发生了我国历史上一次著名的战争——楚汉相争中的垓下之战。

公元前二O二年,楚汉战争后期,项羽率十余万大军退至垓下,以河为屏障,堆土为营垒,深堑拒敌。刘邦率数十万汉军四面包围,展开决战攻势。汉军夜唱楚歌,楚卒相继亡去,羽闻之,疑汉已得楚,帐中饮酒,慷慨悲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爱妃虞姬深明大义,弹剑哀和:“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遂伏剑自刎,留下了“霸王别姬”的千古绝唱。项羽见大势已去,夜率八百子弟垓下突围,败至乌江,自觉“无颜见江东父老”,遂乌江自刎,年仅三十一岁。垓下之战,是楚汉相争中决定性的战役,它既是楚汉相争的终结点,又是汉王朝繁荣强盛的起点,更是中国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转折点,它结束了秦末混战的局面,统一了中国,奠定了汉王朝四百年基业;因其规模空前,影响深远,被列为世界著名古代七大战役之一,有“东方的滑铁卢”之誉。 “垓下遗址” 即古战场遗址于一九八六年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