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古诗的教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7:56:17

        中学语文课本中节选了许多的唐诗宋词,学生都爱读。但由于诗歌是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语言高度凝练含蓄,意境深远独特,表达的感情较为深沉,学生都很难于理解。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单单向学生解释每句诗字面上的意思,那太过于肤浅,学生也感受不到诗意的美。那么,怎样才能把诗歌教好呢?下面是笔者一些粗略的见解。

        一、向学生简介诗人的生平及写作本诗的时代背景。

       笔者认为,这是理解诗歌内涵的关键所在。诗言志,每首诗都抒发了诗人的思想感情。但有些诗人由于生活时代的限制,写的诗中表达的感情极其隐晦深沉,不介绍当时的写作背景,学生很难于理解它的内涵。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单看字面上的意思,学生会认为这是苏轼喝醉酒后发酒疯而胡写乱涂的诗章吧,要不怎么会去向天问月呢?介绍了写作背景,点明了“明月”、“青天”的指代意义,学生便很容易理解诗人被贬后希望回到长安大展抱负,却又担心再次受到排挤打击的矛盾痛苦心情,也感受到了诗人的旷达胸襟以及诗意的美了。又如辛弃疾的《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中,如果教师不向学生介绍作者的写作背景,学生又如何理解得了诗人的那一份悲愤、痛苦与无奈呢?像此类的诗歌还有很多很多,因此,介绍写作背景是很必要的。

        二、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诗歌的语言极其精炼,塑造的意境却很高远。如果只是解释字面的意思,不展开想象的翅膀,是很难感受到诗歌的美感,也很难体会出诗人表达的感情来。如张志和的《渔歌子》: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单就字面解释,这首诗一、二句写的是西塞山的景物,三、四句讲的是一个渔人在钓鱼,如此而已,并无多大美感,诗人表达的感情也难以明了。但如果闭上眼睛想想,在头脑中描绘出这样的一幅画面,结果会如何呢?

       在郁郁葱葱的西塞山前,有一个很大的湖泊,湖面上有许多白鹭在盘旋低飞,岸边的桃花一瓣瓣飘落,在湖水中飘荡,肥美的鳜鱼在水中时隐时现,一位渔夫披着蓑,戴着笠,划着一叶扁舟在烟雨中垂钓……这一切是多么美妙,多么令人神往!不必多讲,学生便能体会出诗意的美来,也能感受到诗人鄙视黑暗的官场生活,热爱美好大自然这样的思想感情了。有了这种美的感受,学生也就提高了阅读诗歌的兴趣。可以说,发挥想象是欣赏文学作品的必备条件。

        三、教会学生把握诗歌的朗读技巧。

        诗歌的朗读也是很讲究方法的,要怎样读才能让人感觉音律之美和悦耳动听呢?要怎么读才表达出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呢?就朗读节拍来说,有两种读法:一种是按音节划分来读。如: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另一种是按句子表达意思的层次来划分去读。如: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不管是哪一种读法,一般来说,韵脚的调子要拉得长一些。如果大家都按着这两种节奏来读,会显得更加整齐和美,悦耳动听。读诗除了讲究节拍,还要注意重读与轻读的区分,声调的高与低的区别等。一般来说,表达主要意思的词语要读重些,表达强烈感情的句子要读得高些。读诗时,只有注意到这几点,才能完好地表达出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才能让人在听读过程中感受出诗的美来。

        以上是笔者在教学古诗过程中的一点粗略见解及感受,不知正确与否,欢迎行家的批评、指正。

                                                                                                               写于 2002年3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