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教学反馈的主要特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3:44:06
四、激励性
  
  心理学家发现,反馈可以作为一种诱因,在很多情况下,可作为个体行为的适当强化,教学反馈具有激发教与学双方新的动机的作用。但在教育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在许多情形中教师无论是为学生所提供的反馈,还是自己从学生一方那里获取关于自己教学信息的反馈,并没有真正起到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促进自己教学的动机作用,例如:在教学活动中有些教师因学生的行为表现较差或不适合自己的要求而给其提供一些讽刺、挖苦等负面的反馈信息,不但没有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反而因极大地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与自信心,使有的学生越来越厌恶学习;有的教师经常给学生的学习结果不好的评价或打很低的分数等反馈信息,结果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越来越差。同样,有的教师不能够正确面对教学活动中由学生所发出的有关教学反馈信息,如有的教师面对学生课堂中的一些不良反应而感到无所适从,教学情绪因此而十分低落,有的教师因从自己所教的学生考试成绩不理想的结果反馈中感到恼怒而对自己搞好教学越来越没有信心。由此看来,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反馈对教学双方都具有激励的作用。而有效的教学反馈应该具有激励性,即通过教学反馈,能够更好的激发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一方面,教师依据教学目标,对照学生的学习状态,向学生传递评价、启发、指导等反馈信息,使学生从中受到教益和激励,增强学习信心和兴趣,并激发起其进一步获得成功的新动机;另一方面,教师通过从学生那里获得关于自己教学方面满意的结果,肯定的评价等反馈信息,也能激发自己进一步做好教学工作的积极性,从而使教与学相互促进,共同进步。要想使教学反馈具有激励性,需要教与学双方对教学反馈持一种慎重而积极的态度和正确的认知反映。
  
  五、适时性
  
  教学反馈就是要保证教学过程正常有序的展开,并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有效的教学反馈应该表现出应有的适时性,所谓适时性就是要根据不同教学活动及教学任务的需要以及学与教的具体情况在适当的时候提供恰当的反馈信息。从教师的角度来讲,学生在追求学习目标,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如果能及时得到反馈,即让他们及时知道学习的结果,能明显的激发学习动机,调动学习的积极性。特别是教学之初,在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正确动作技能以及获得新知等学习活动中,教师需要及时准确的为其提供反馈信息,这样有助于学生良好习惯的建立和正确的知识技能的形成与掌握,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及时制止一些不良的行为的发生和有效纠正学生在学习中的不正确的反应。教师如果不能够做到及时的提供必要的反馈信息,反馈的滞后会使学生取得最佳成绩难上加难,而且一般地说会造成学生摇摆不定的行为。这样往往就容易使学生因恰当的学习行为和正确的学习反应没有得到及时的强化而无法建立起来,而那些不当的学习行为和错误的学习反应因没有得到及时纠正的反馈信息而逐步定型化,这将对学生的后继学习是极为有害的;要巩固学生刚刚建立起来的良好的行为反应,使之逐步成为一种必要的学习习惯,或进一步巩固学生刚刚获得的新的知识技能,或者在以“矫正程序”去纠正学生不良学习行为,一直到这种不良的行为习惯逐步得到消除,教师需要在及时反馈的基础上形成一定的连续性反馈。为了避免使学生已经建立起来的良好学习习惯因为后继某些因素的影响而出现消退反应,同时为了防止学生已经克服了的不良反应再次反弹,教师应该采取一定的间歇性反馈,使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适当的行为反应。例如,经常给学生提供一些小测验比很长时间进行一次大考,更易于评定和促进学生的学习。因此,在激励与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与积极性时,需要为他们提供经常性的具有激励作用的反馈信息。总之,要想形成有效教学反馈的适时性,教学双方需要在教学活动中具有明确的目的性、机警性以及反应的灵活性。
  
  六、多样性
  
  教学往往因其影响因素多样性和教学情境与环节的变化性而使整个活动显得极其复杂,而要想充分利用一切有益于教学的因素和条件,顺利而有效的完成其活动任务,需要师生双方从多方面多种途径获取各种反馈信息。因此,有效的教学反馈无论是从其内容,还是从其形式,也无论是从其途径还是具体的方法都应该是具有多样性的。从其反馈内容来讲,有知识性结果的反馈和方法性策略的反馈以及思想鼓励性反馈等,从其反馈的形式来看,有言语的反馈和非言语的反馈以及操作的反馈;从其反馈的时相看,有教师或学生根据根据以往的经验,敏感的预计到即将进行的教学活动系统有可能产生的偏差,在有关信息尚未发出前就采取预控措施,避免教学系统偏差的发生的前反馈,也有接受到有关信息后调控系统所采取的后反馈。按信息来源有来自自身内在反馈和来自于外的外在反馈,按照进程有及时反馈与延缓反馈,按照所提供信息的性质可分为建设性反馈和非建设性反馈,从教学反馈的信息获取的方法看,有提问法、对话法、测评法、观察法、媒体传输法等。有效的教学反馈应该体现在师生双方能根据实际的教与学活动的需要,有效的利用好各种获取反馈信息的方法,从对方那里获取更多的有助于改进教与学的方式,有益于取得最好教学成效的各种反馈信息。而狭隘与单一的反馈是不能够真正满足教学活动的需要的,这样的教学反馈往往是低效或无效的;只有具备了多样性的反馈,才能更好更有效的适应复杂多变的教学活动的需要,才是有效的反馈。而要想形成有效教学反馈的多样性,需要教学双方全面认识各种教学反馈形式,并具有根据特定的教学活动内容与任务及具体的教学情境灵活使用各种反馈的能力。
  
  七、交互性
  
  教学不是教与学的简单双边活动,更不是一种彼此独立的活动,而是以教师、学生为主体的同时包括教学内容、教学环境等多种教学因素相互作用的复杂的活动过程,教师要想最大限度的调动与发挥教学中各种因素的作用,取得最佳的教学成效,不单只是需要发挥教与学各自的积极作用,也不仅仅只是要发挥教与学的简短双向的交流活动的作用,而是要有效利用与发挥教学中各种因素在整体教学中的作用。这样一个复杂而多向的交流要正常而高效的进行,所表现的教学反馈应该具有良好的交互性。这种教学反馈的交互性应该反映在多个层面上,包括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教师与教师等人与人之间的交互性,也包括教师与教材、教师与教学媒体、学生与学习内容、学生与学习环境等人——物之间交互性,还同时反映了在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环境、教学媒体等的人-——物——人的多向交互性方面。通过人——人之间的交流,可以使彼此相互之间获得一些较为直接对改进教或学方面有用反馈信息;通过人——物(教材、教学内容、教学媒体等)之间的交流,可以帮助教师或学生通过必要的自我反思,形成对教或学的有用的回馈性信息;通过以人——物(教材、教学媒体等)——人之间的复杂交流,可以帮助教与学双方从多种渠道获取对改进教与学的多方面综合性反馈信息。要想形成这种多层面的教学反馈的交互性,师生双方需要充分有效的利用好各种教学资源,进行多方位的广泛交流。不具备这种多向性交流,教学就只能停留或局限在简单而个别的交流层面上,难以形成多层面教学反馈,难以使教与学保持一种稳定的协调性,使正常的教学交流活动受阻。
  综上所述,有效教学反馈的特征是多方面的,只有同时具备上述特征的教学反馈,才能在教学中更充分有效地发挥改进教学与提高教学质量的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