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堂练兵课的思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0:13:13

两堂练兵课的思考

天城小学  李

上期我校举行教学练兵活动,二年级的两位数学老师认真组织研究了本年级教材,都准备了《万以内数的读法》,这两节课采用了不同的教学方法,都根据本班实际,结合课改要求,体现课改精神,这两节可使我思绪万千,想了很多,现就这两节课进行分析比较如下:

二年级一班老师的教法,其过程如下:  

1、教师先让学生独立写出几个有不同特征的万以内的数(写在卡片上),然后教师有选择地把学生写的各种类型的数粘贴在黑板上。

2、教师让学生读出会读的数,并指名读数,第一个学生读了一个3060后。教师接着提问:还有哪些是这一类的数,并总结像3060这一类数的读数规律。

3、再尝试读另外类型的数,学生读了7400这一类末尾有0的数,然后总结末尾有0的数的读数规律。

4、学生读中间有的0数,然后找出它们的读数规律。

5、最后学生读万以内没有0的数,总结规律。

6、巩固应用 ……   整个教学过程可以概括为:按照学生选择读数→ 中间和末尾都有0的数→ 末尾有0的数→ 中间有0的数→ 没有0的数→ 巩固应用

二年级二班的教师教法,其过程如下:

1、教师让学生轻轻地读在课前经过自己的社会调查得来的万以内的数,教师巡视,并有选择地把学生搜集到的没有0的数、中间有0的数和末尾有0的数这样三种类型的数放到实物投影仪上。

2、让学生找一找这些数的特点,并给这些数进行分类。

3、学生给万以内的数进行分类,分成了没有0和有0的两大类。

4、你觉得哪一类数读起来比较容易?(没有0的数)让学生读这一类的数。并总结万以内没有0的数的读数规律。

5、有0的数,你会读哪一个?并找出与之是同一类的数。(学生选择了中间有0的数),并总结中间有0的数的读数规律。

6、还会读哪一个数?(末尾有0的数)找出末尾有0的数,并总结它的读数规律。

7、请学生板书一个中间和末尾均有0的数,并且读出来,问:你为什么这么读?

8、应用 ……   过程可以概括为:收集→ 教师有选择地展示→ 分类→ 读没有0的数 → 读中间有0的数→ 读末尾有0的数→ 读中间末尾都有0的数 → 应用 ……

思考:

1、一班教法:教师让学生独立写数,非常相信学生的能力,然后教师把学生所写的万以内的各种类型的数粘在黑板上,课堂上几乎所有的数都来自学生,课堂教学的展开完全是从学生已有知识出发,反映了教师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非常开放,完全让学生自己来读数,学生愿意读什么数,教师就让学生读什么数,学生能总结出什么规律就让学生说那一种类型的数的规律,教师没有扶着学生走路的痕迹。   

2、在最初的读数的过程中,学生并不明白读数的规律,在学生看来我会读数是一次展示自己的机会,可以好好的表现自己了,所以第一个学生就选择了3060这一类型的数,这一类数是本节课教学的难点,教师再让学生找出这一类型的数,进一步读这一类型的数,使学生“感悟”读数的规律,从而总结出读数的规律,这一设计,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理解。可是在学生总结读这一类数的规律的过程中,中间的0怎么读?末尾的0又该怎样处理呢?学生的思维是混乱不清,就在于他们选择的这一类数需要综合运用中间有0和末尾有0两条读数方法,所以这种在形式开放的教学固然有益于学生动脑思考,但是却造成了学生思维上的混乱。实际上万以内数的读法是我们的一种人为的规定,目的是让人们有一个统一的读法,让所有的人都知道别人读的是什么数,让别人也明白我读的又是一个怎样的数。

3、从二班教法可以知道,对于万以内的数,教师在课前就让学生进行了社会调查,一方面充分利用身边数学,使学生感到数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使学生明白我们学的知识都是现实生活所必需的、是有实际意义的数学知识,防止学生产生枯燥乏味和没有实用的感觉。另一方面学生在进行社会调查的过程中已经或多或少地在读数,他们可能请教了家长、朋友和同学等等,这样的读数成了他们的一种内在需要,这比强迫学生进行课前的预习要好很多倍。在新知识的展开中教师从学生中有意选择了没有0的数和中间、末尾分别有0的数来展开教学,回避了中间和末尾都有0的数。当学生掌握了中间和末尾分别有0的数的读法后,请学生来说说如果中间和末尾都有0的数是读的?把中间和末尾都有0的类型当作对前面两种有0的数的读数方法的综合应用,学生由于已经掌握了末尾有0的读法和中间有0的数的读法,对于这一类型的数能够一下子就读出来,有一种水到渠成的感觉。在这一堂课中间,我们可以明显地体会到教师的组织引导作用,正是有了这种作用,学生的探索学习才有一个正确的方向。

因此,我们认为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中,一定要认真钻研教材,根据教材的难易合理地重组教材,在体现学生主体的前提下,还要充分体现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真正地从学生出发,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而组织我们的课堂教学。于此,我们再一次清楚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而不领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