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理解课改新理念 努力实现教学新突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2:44:28

—小学语文新课程理念转化为有效课堂教学行动策略研究                                       

 

[题记]

今日小学语文新课程最根本的特性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统一;

今日小学语文新课程最基本的理念是:以生为本,增强语文综合素养;

今日小学语文新课改最重要的目标是:让童心在母语中滋长,让儿童在学习掌握语文这一“基础工具”的过程中获得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后劲。

[引言]

尽管新课程改革已进行了五个年头,且已取得阶段性显著成效。但如何真正走进小学语文新课程,如何科学建构小学语文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切实整体提高母语启蒙教育质量,仍然是我们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所面临且必须有效解决的最重要课题。

针对当前我市仍有相当一部分小学语文教师没有完全走出传统教学,或者“穿新鞋走老路”,严重影响小学语文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深化改革和高效实施等实际情况。我们认为,应采取以下基本思路来解决这一问题:进一步引领广大小学语文教师科学理解和把握小学语文新课程理念的实质,并以此为基础着力探讨新课程理念转化为有效课堂教学行动的具体操作策略和方法,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新突破和教学效率的新提升。其理由是:理念是行动的灵魂,有什么样的理念,就有什么样的行动;反之,行动是理念的土壤,没有有效的行动,光喊口号是毫无意义的。只有大家都确立新理念、运用新策略、采取新行动、实施新手段,才能真正走出困境、超越传统,走进新课程。同时,几年来的新课改实践已经告诉我们,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正确理解与把握以及有效课堂教学行动,是健康、有效推行新课程的前提。因为,无论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还是“校本课程”……其实归根结底还是“师本课程”,是教师最终决定着课程实施的走向和效果。所以,我们要从解决教师的教学理念(思想观念)、课堂教学行动(操作策略方法)入手,以求得问题的实质性、有效性和长期性解决。

语文课程内容丰富多彩,语文新课改涉及诸多问题。为了将研究精细化、效率化和操作化,我们将分为总论专题、识字写字专题、阅读专题、习作专题、综合性学习专题和考试评价专题,分期(分专题)陆续推出。本期作为总论专题,研究的重点是对小学语文新课程理念的科学把握和转化为课堂教学有效行动的策略方法。

[探讨]

 

一、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打牢协调持续发展根基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首先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据统计,“语文素养”作为语文课程与教学的核心理念在整个文本中前后出现了十次。那么,以“语文素养”取代“语文能力”在课程中的核心地位究竟有何意义?“语文素养”的内涵和外延如何正确理解和把握?这一理念如何才能变成实实在在、卓有成效的课堂教学行动呢?

(一)正确把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有意识地把“语文素养”凸现出来。这一概念的提出是时代的产物,是语文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的产物。在语文教育改革,一个时期有一个时期的基本理念:20世纪五六十年代强调打好基础,语文教学的核心理念是“双基训练”;七八十年代强调能力,语文教学的核心理念是“培养能力,发展能力”;九十年代以后,素质教育的思想逐渐深入人心,既然教育要提高国民素质,语文教育就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他们打牢终身可持续发展的根基。很明显,《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素养”这一理念,丰富并扩展了语文课程的内涵和外延,可以说是语文课程的一种根本性的变革和突破。对“语文素养”的正确理解和把握,可从内涵和外延两方面入手:

1、语文素养的内涵: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语文素养”有这样一段阐述:“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感,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很明确,“语文素养”体现了对培养对象在语文方面的要求;“语文素养”中的核心是语文能力,与“三维目标”是完全一致: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语言积累——对应知识、能力目标;学习方法,学习习惯,思维品质——对应过程、方法目标;学习态度、品德修养、审美情趣——对应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可以说“语文素养”是上述诸方面的有机融合。语文课程的根本目标就是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更加具体形象地说,就是语文课程既要求教师要教学生做人,又要教学生学习语文;学生既要学习做人,又要学习语文。

语言界的专家学者从不同视角对“语文素养”的内涵进行的界定,能加深我们的理解:

巢宗祺认为“语文素养”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丰富内涵,是学生整体素质在语文方面的表现。

崔峦从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对“语文素养”的内涵进行了界定:语文素养是以语文能力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文积累、思想情感、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

雷实从“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角度出发,认为“语文素养”是指学生在语言方面表现出的“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学识、能力、技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融合了语文课程的整体目标追求。

彭小明从语文行为层面对“语文素养”作了以下的定义:语文素养就是语文学科所达到的素养,即在语文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内化优秀的语言文化成果,最终在自己身上实现一种新的价值或达到新的水平。

从上述定义中我们对“语文素养”可以得出这样的理解:是指学生通过长期的语文学习和实践(修习培养)所达到的母语素质和运用能力水平;《语文课程标准》将“语文能力”改为“语文素养”,其根本目的在于进一步开发语文教育在实用之外的功能,重视语文课程实施过程中增强底蕴、提高修养的功夫。

2语文素养的外延:

《语文课程标准》根据时代的发展,对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出了一些新的具体要求(外延)。比如强调学会略读和浏览,要求学生具有搜集和处理信息(包括网上学习)的能力;特别提出了口头交流和沟通能力的要求;提出阅读、书写和写作的速度要求,并有量化指标:要求学生关心当代文化的变革与发展,努力吸收人类进步文化的营养,注重培养创新精神;提出综合性学习的学习方法,提倡自主阅读、研究性阅读、鼓励自主写作、自由写作、有创意的表达,鼓励有独到的见解、用适合自己的方法来学习等等。从这些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语文素养的外延也是十分丰富的,这种素养不仅表现为有较强的识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能力,而且也表现为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以及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是一种综合的文明素养。其基本点是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和时代性。

语言界的专家学者对“语文素养”的外延有很多研究探讨,学习这些论述对我们全面、正确把握“语文素养”这一科学、先进的教学理念会有很大地帮助:

何惠、李东航从《语文课程标准》的三个维度出发,揭示了“语文素养”包含的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知识和能力,包括听、说、读、写等言语交际能力,语言的积累,语感能力等;二是过程和方法,包括语文学习的方法、语文学习的习惯、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等;三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包括民族母语情绪、审美情趣、文化品质、知识视野、学习态度、思想观念等。

李山林将“语文素养”分为“学科素养”与“基础素养”两部分,有关语文学科的知识、技能、态度目标属于语文“学科素养”部分,而思维品质、知识视野、思想观念、文化品位等属于“基础素养”部分。

彭小明把“语文素养”分为四个层面:语文知识层面,包括语文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语文能力层面,包括语文基本能力听说读写和语文实用能力;语文心智层面,包括和语文有关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语文情意层面,包括与人的言语行为有关的知识视野、文化品位等方面。

笔者通过研读《语文课程标准》和对语文课改实践的总结后认为,“语文素养”虽然内涵丰富、涉及范围广泛,但重点是语文学习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语文学习习惯三个方面。下面着重对其内容加以阐述

关于语文学习能力。其内容主要包括:独立识字能力;较熟练、规范的写字能力;以感受、理解、积累和初步运用为标志的阅读能力;初步的口语交际能力;在综合性学习中表现出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语文的综合运用能力。这里必须明确的是,语文能力是在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中反复历练、逐步生成的。由知识转化为能力不能单靠“做题目”,而要靠语言实践,要靠孩子对生活和语言的兴趣。兴趣是最伟大的动力。在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上,教师是榜样,语文教师的语言修养与情趣,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起决定性作用。如果再提得高一点,培养语文能力实际是提高学生语言智慧问题。传递知道不难,传承能力也不难,能给学生以语言的智慧,才是真正的明师。我们每位小学语文教师都应该努力成为充满语言智慧的明师。

关于语文学习方法。其内容主要是指:识字、写字的基本方法;朗读、默读、诵读的技能;精读、略读、浏览的一般方法;不同文本的阅读方法;根据需要搜集信息的初步方法;简单的记叙、说明的方法;修改作文的方法。这些语文学习方法归结为一点,就是善于识字,善于阅读,善于习作。叶圣陶先生在谈到学习语文时,反复强调两点:“第一、必须讲求方法;第二、必须使种种方法成为终身以之的习惯”。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是新课改的主要目标之一。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不断发现、习得学习方法,才能逐渐学会学习。这说明学习方法不应是教师传授的,而应是学生个体和群体在学习的过程中领悟、发现、习得的。我国古人总结出许多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比如:熟读精思,读书“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循序渐进,举一反三;不耻下问,博览多闻;知行结合,躬身实践,这些见解先于“课改”提出,又完全符合“课改”精神,我们要发扬光大,为我所用,养成习惯。

关于语文学习习惯。其主要内容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和习惯,查阅工具书及其他资料的习惯;读书看报的习惯;乐于与他人交际的习惯。其中,最要紧的是读书看报的习惯。因为,读书不仅是一种主要的学习方式,而且是一种生活方式、生存方式;它是终身学习的需要,是知识经济成功之本,也是愉悦身心、提高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国学大师梁启超说过:一个人学生时期能否养成读书兴趣和读书习惯是件人生大事,将影响其一生的幸福和发展。学生要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培植学习语文的兴趣,养成听、说、读、写的良好习惯。这是重要的语文学习理念和语文学习目标。

总之,“语文素养”这一核心理念的要义,用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理事长崔峦的话来理解就是:“小学生从语文课程中要学习语文、学习做人。学习做人好比握好方向盘,有了浓厚兴趣、良好习惯,就有了不竭的动力,学习方法、语文能力犹如高超的驾驶技术,想象力和创新思维会使学生如虎添翼。这几方面合在一起,便是一个人的语文素养。”

(二)探索实施策略

[案例展示]《我的战友邱少云》教学片断:

镜头一:

(出示图片:一座高大的丰碑)

师:同学们,这是一座为纪念抗美援朝战争而高高耸立的丰碑。这座石碑,是由千千万万个为祖国、为朝鲜、为和平而壮烈牺牲的英灵筑起的。在这些英灵当中,就有这样一个年轻而伟大的战士。让我们一起,深情地呼唤他的名字。(出示课题——我的战友邱少云)

生齐:我的战友邱少云。

师:让我们一起自豪地呼唤他的名字。

生:我的战友邱少云。

师:请再自豪些。

生:我的战友邱少云。

镜头二:

师:哪些同学和他同样读了第八自然段,但从内容上、感情上有不同的、更深的感受。

生:从“烈火在全身上烧了半个钟头才渐渐熄灭”中的“才”字,我体会到了火烧得大,烧的时间长,从中我体会到了邱少云牺牲时忍受了常人无法忍受的疼痛。

师:抓住一个不起眼的字来谈自己的感受、看法,很好。默读课文,边读边体会哪些词最能反映邱少云的光辉形象。用波浪线画下来。

(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画,老师巡视,把学生画出的重点词写到黑板上;纹丝不动、没挪动一寸地方、没发出一声呻吟……)

(学生齐读黑板上的重点词;……)

师:大家看,“一动不动”是这里边哪个词的意思?

生:纹丝不动。

师:没挪动一寸地方还是——

生:纹丝不动。

师:没发出一声呻吟还是——

生:纹丝不动。

师:怎样读才能把“纹丝不动”的感觉读出来?

生:声音要轻点儿。

生:声音短促点儿。

师:(读)

生:纹丝不动。

师:根据黑板上的这些词来解释这个中心词,“纹丝不动”就是——

生:“纹丝不动”就是没挪动一寸地方,没发出一声呻吟。

生:“纹丝不动”就是一动也不动。

镜头三:

师:“纹丝不动”这个词,我们在课文中描写邱少云潜伏的地方读到过它,在邱少云被烈火烧身的时候想象过它,也在邱少云壮烈牺牲的时刻强烈地感受过它。请大家快速地读读课文,想一想,你是从哪些地方读懂“纹丝不动”这个词的?

生:我从第四自然段读懂了“纹丝不动”这个词,“虽然敌人已经感觉……拿了出来”。

师:“看家本领”说明了什么?

生:说明战友们潜伏得特别好,可以肯定大家一直都是“纹丝不动”。

师:很会读书,从侧面读懂了战友们“纹丝不动”。

生:第三自然段中写“我”看到一团烈火把邱少云包住了,也是纹丝不动。

师:火把他包住了,还“纹丝不动”,书上写了吗?

生:没有直接写。

师:这段写的是什么?

生:作者的想像。

师:你读懂了,通过自己的想像读懂了“纹丝不动”。

镜头四:

生:这时候邱少云只要从火里跳出来,就地打几个滚……这一次作战的计划就全部落空了。

师:做不到“纹丝不动”就会出现什么样的后果?你再读一遍。

生:但是这样一来……

师:战斗计划全部落空。角度新颖,从反面的角度来题解,即做不到“纹丝不动”会出现什么严重的后果。给同学们提个建议:读书光理解没感受不行,光分析没感情更不行,要把自己的感情融进去,把自己的感受、感情读出来,这才是真读书。谁来读一读这一自然段,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当时紧张的气氛。

生:(紧张地朗读这一段)

师:谁能读得更让人感到紧张?

生:(更加紧张地朗读)

师:你们从后果的角度读懂了“纹丝不动”。

师:如果你是这个班的班长,当你意识到这么严重的后果时,你会怎么读这句话?

生:这样一来,我们整个班……

  师:如果你现在就是邱少云,当你意识到这么严重的后果时,你又会怎么读这句话?

生:这样一来,我们整个班……

镜头五:

生:我从第七自然段读懂了。

师:读出来。

生:(读第七自然段)

师:这是从结果读懂了“纹丝不动“。仔细读这段话,我们不难发现,这段话中的每个句子、每个词语,都在描写邱少云的感人形象。朗读的时候,你觉得强调哪些词,才能够更清楚、更强烈地表达这一点。

生:(读此段)

师:还有没有从原因的角度读懂“纹丝不动”的呢?

生:太阳渐渐爬上山头……都可能被敌人发现。

师:这就是直接原因。假如你是其中的一名战士,联系课文,60多米远的地方就是居高临下的敌人,甚至讲话都听得见你会怎么样?

生:紧张,担心。

生:心都快要跳出来了。

师:对,就是这种感觉,把自己的感觉读出来。

(生练读,指名读)

师:这就是艰苦卓绝的“纹丝不动”,这就是意义重大的“纹丝不动”,这就是惊天动地的“纹丝不动”,这就是气壮山河的“纹丝不动”。对这样一位英雄,我们心中怎能不充满崇敬之情呢?……

[案例评析]

“语文用形象作词,用感情谱曲。”本节课教者紧紧围绕“邱少云”这一英雄人物的伟大形象,在深入浅出的语言文字品析的基础上.以情带读.读中感悟。学牛在用心灵体会着文中语言表达特色的同时。这些充满深情的语言文字也同样在雕琢着学生的心灵。在老师饱含对英雄崇敬之情的教学语言感染下,在绘声绘色的范读中,学生不知不觉身临其境,于是在人文合—中,在多元感悟中,在多维的视角中,在多向的对话中,我们清晰而深切地看到了一位“组织者引导者”,把设置的明确而具体的教学目标,完美地体现在教学的每一环节中。整节课紧紧围绕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培养,读书过程的体验与方法的感悟与积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提升,不断地把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引向深入,引导学生张开想像的翅膀.使学生完全把自己放在了课文中,和文中的主人公一同演绎着那难忘的时刻。

回顾本案例,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教者对本课教学目标的设置充分考虑了新课程目标体系中“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的融合,目标全面具体地体现了语文这一学科的特点。如知识和能力方面,在品析和积累“纹丝不动”、“千斤巨石”、“刀绞”、“没挪动一寸地方,没发出一声呻吟”等重点词句乃至段及全篇的墓础上,有感情地朗渎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走进邱少云的内心世界:过程与方法方面,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教师以一个“组织者引导者”的身份,点拨引导学生体会联系上下文、联系人物的内心世界、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等方法来理解词语、句子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恰当含义,初步学习抓住重点词、句、段来读懂课文等: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感受邱少云严守革命纪律、顾全大局、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和坚韧顽强的意志。从而使学生进一步树立了爱集体、爱祖国的美好情感,再一次丰富了自己的内心世界。教者在潜心研读、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使本课的“三维”教学目标既明确又具体,教学中目标的落实自然是成竹在胸。正是全面、具体的教学目标,使整节课开放灵活,重点突出、情思奔涌、效果显著。

教学过程中,教者把本课的“三维”目标充分体现在教学的每一环节中。本课从教学的第一环节——导语开始,作者就精心创设,实现了读者心、教者心、作者心的“三心”合一,唤起了学生心中对英雄的无限崇敬之情,从情感这一目标出发,首先唤起了学生读书的热情与渴望。叶圣陶曾言:“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在解读文本过程中,教者锁定重点词、重点句、重点段,引导学生在精读细赏之后使课文烂熟于胸.直至渗入潜意识之中,使学生对文中语言的感悟达到了极至。如教者引导学生抓住“纹丝不动”这个词,让学生联系上下文,从直接描写、间接描写,从原因、从后果等不同角度,用不同的方法悉心揣摩,充分领悟这个词表情达意之精妙:再如抓住“为了整个班……没发出—声呻吟”这一段,通过比较、想像等引导学生多元感悟,从而激起了学生内心全部的激情,使段的积累与理解水到渠成。而之后顺势承接饱含深情的朗读:老师的引读、范渎,学生理解后的读、感悟中的读、个性飞扬的读、情荡难抑的读……在品中、读中,积累了浯言文字,得到了读书方法.感悟了邱少云的光辉形象。而最后引导学生怀着无限崇敬和赞美之情来为英雄写碑文,深情、自豪地读碑文,更是将学生的情感引向了高潮,回应全文。整节课.所有的教学环节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以情感为主戏,用情感去触摸语言文字,用情感去领悟字词句篇,用情感去与作者、与文本交融,情动而辞发,披文以人情,教者充分、彻底地将语言文字的积累,语感的训练培养,情感的激发与升华,扎扎实实地落实在了课堂教学之中,使教学目标的每—个点,在学生的自主阅读中,巧妙串联,浑然一体,使目标的实现达到了“天成的直觉,直觉的天成”的境界。

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是人们对事物的选择性态度,是认识某件事物或参与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是学生积极获取知识、形成技能的重要动力。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选用适当的教学手段,创设情景交融的学习氛围,激起学生积极探究知识的心理和学习兴趣。本节课的教学。教者艺术地运用教学语言这—手段,与学生交流情感,将学生带入课文的情景之中.变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感受和理解了相应的语言文字,让学生犹如置身于语言文字所展现的意境中。如课始引读的导语:让我们深情地呼唤他的名字——我的战友邱少云;让我们自豪地呼唤他的名字——我的战友邱少云,学生顿时群情激昂。课中,教者用富有激励性的语言引导:光理解没感受不行,光分析没感情更不行,要把自己的感情融进去,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这才是真读书。接着就通过“纹丝不动”、“千斤巨石”、“刀绞”等重点词、重点段,让学生来细细品味,使目标的实现如“春风化与雨”。过渡的语言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铿锵有力:这就是艰苦卓绝的纹丝不动,这就是意义重大的纹丝不动。对这样一位英雄,学生怎能不充满热爱与崇敬?学习这篇课文学生怎能不包含深情呢?可以说,教师恰当而准确地把握了课文与学生的特点,以语言的引读、情感的激发为主要教学手段,使学生的情感与课文合二为一,再通过灵活多样的“读”这一突出的手段入情入境,从而把文章的精髓活现于外,融会于心。

[操作要点]

通过阅读案例和评析,我们会感悟到:“全面提高学生语言素养,打牢协调持续发展根基”这一核心理念,并不是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完全可以变成实实在在的课堂教学行为。其操作要领是:课堂教学目标的确定和实施都要从“三维目标”出发。

第一,课堂教学目标的确定要从“三维目标”出发。这是因为《语文课程标准》确立总的教学目标包括三个维度:知识和能力方面,包括字、词、句、段、篇等方面的语文知识和听话、说话、阅读、习作、写字等方面的语文能力;过程和方法方面,包括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包括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等等。具体到一堂语文课,教学目标在体现多元、全面的同时,也应当有所侧重,突出重点难点。每堂课的具体目标一个个夯实,总目标才会落实。从这个意义出发,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各级目标都必须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着眼于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如海纳百川,每一堂语文课的目标都是学生语文素养不同层面的不断积淀。

第二,课堂教学目标的实施也要从“三维目标”出发。首先要紧紧围绕已确立的“三维目标”,精心设计教学实施方案。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是:怎样将一堂的“三维目标”细化、分解;怎样将所学课文的内容转化为目标具体的行为目标;达到“三维目标”的最佳学习方法和教学方法有哪些;运用哪些评价手段来保证鼓励、反馈和矫正,确保学生完成好学习任务,促进知识技能向能力、素质的转化。其次要按照教学方案,精心组织教学活动。教学过程中要留心生成性教学资源,及时调节教与学的和谐平衡;善于捕捉学生学习的“兴奋点”和思维的“受阻点”,及时引领点拨;要创造进行语文实践的良好机会和充足时空,使教学不断接近“三维目标”,使学生语文素养逐渐生成。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特点,遵循语文教学客观规律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指出:要“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一是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二是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三是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从这些论述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特点,遵循语文教学客观规律,对于推进和深化语文新课程改革,整体提高母语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有多么的重要。那么,语文教育的特点、语文教学的规律究竟体现在哪些方面?又将如何体现在我们的课堂教学行为之中呢?

(一)正确把握理念

通过对《语文课程标准》的解读和对语文教育实践的总结,笔者认为,对于“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特点,遵循语文教学客观规律”这一理念的理解,应从以下四方面入手:

1、  人文内涵丰富,影响广泛深刻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就是说语文负载着传承祖国文化和弘扬民族精神的任务,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应当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水乳交融。具有丰富人文内涵的语文课程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影响必然是广泛而深刻的。所以我们在语文教育中,既要教学生学语文,又要教学生学做人。也就是说,要在落实工具性、发展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重视和发挥语文课程对学生价值观的导向作用,重视和发挥语文课程对学生在文学、情感诸方面的熏陶、感染作用。这样就能发挥“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

2、感性把握为主,培养语感能力

学生在语文课程中学习的母语,不是外语。学习母语和学习外语在方法上是有区别的。学生学习外语,在起始阶段往往缺乏这种语言的语感基础,不熟悉相关民族的文化前景,学习的资源和实践的机会对于多数人来说不可能很多。因此学生学习外语少不了要学习语言语法知识,学习和这种语言有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对词句结构和话语材料进行一些理性分析和理解,并围绕这些知识和规则进行大量的练习。而儿童进入学校学习母语,是有在学前生活中就已获得的母语口语语感作为基础的。从小学到中学,母语学习的主要任务已经转移到书面语,是要在原有的口语语感的基础上,通过识字写字和阅读写作的学习,随着生活经验的丰富和人文素质的提高,培养起书面语的语感,与此同时又进一步提高口头表达交流的能力。学生学习母语,因为有早已具备的语言心理机制为基础,具有对本国本民族文化背景熟悉的有利条件,多处在使用这种语言的社会环境之中,有丰富的学习资源,有大量的实践机会;而且,汉语言的民族性和文化性,无论是它的词汇和词组系统还是文学作品,都具有非常浓厚的文化底蕴。因此,在教学中应该注意引领学生多积累、多感悟,努力增强语感,培养学生整体把握语文的能力,而不应过于强调语法教学(特别是脱离母语语境的语法教学)和对文章的琐细分析。

3、突出实践运用,习得语言规律

《语文课程标准》确立的“课程目标”所指向的学生语文实践能力,不是要帮助学生掌握一个由若干概念、规则、原理构成的理论系统,也不是要系统地传授有关语言、文字、文章、文学、文化的知识。语文教育过程应该是学生读写听说不断实践的过程,是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受到熏陶感染的过程。当然,语文教育是有理论作支撑的,语文课程“实践性很强”,不是只要求实践操作,它会涉及到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逻辑、文学的知识,也可能接触到有关人生、社会、自然方方方面的知识和思想观念。但是语文课程:“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正如前面所分析的那样,母语教育得天独厚的条件是有基础、有语境、有资源的。因此,学习母语主要不是靠传授知识、揭示规律,而是以已有的语言心理机制为基础,靠在大量的、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中,感悟、习得,逐渐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4、注重语言特性,增强教学实效

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语文教育具有重要影响。汉字是平面型方块体文字,笔画或平行,或纵横交错,在二维平面里多向展开;笔画种类多,组合样式丰富;字的构造复杂,数量繁多;汉字记录的语音单位是音节,汉字有形有音还有一定的意义,是音形义的综合体;汉字的形音义之间本来都存在一定的理据,汉字中蕴涵着丰富的文化信息;汉字记录汉语没有分词连写的规则,词与词之间看不出界限,因此阅读时往往掌握不好停顿,有时对语句的理解也会受到影响。可以说,汉语和汉字对中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作用,在世界文化中也不可低估的地位,对语文教育更是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我们说注重汉语言的特性,以增强教学的实效,就体现在遵循汉字、汉语的这些自身规律上。比如:利用汉字形声、象形、会意等特点识字,利用笔画、笔顺、偏旁部首、间架结构等指导写字;利用汉字感情色彩强烈的优势,重视语感的培养,加强感悟和情感体验;利用汉语言文化温沉淀丰厚的优势,丰富语言积累,增加文化储备;利用识字写字与阅读、作文之间以及发展学生思维各个环节之间的联系,重整合、重积累、重熏陶、重实践,以整体增强教学实效。

(二)探索实施策略

[案例展示]               《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教学片段

镜头一:

师:外国人喜欢钓鱼,但却是在晚上,这叫浪漫,要把夜幕初垂,明月东升,汤姆和爸爸泛舟湖上的那种浪漫的情调读出来。你再来读一次,提醒你一下,“明月”、“慢慢”这两个词特别注意一下。(生读)

师:你读得真好,老师要奖励你,奖励你什么呢?奖励你再读一小节。(生读)

师:看得出你是钓鱼的新手,谁再来读这一节。(生读)

师:现在你是钓鱼能手,什么是涟漪?

生:鱼饵抛下水面时,荡出的一圈圈波纹。

师:有一句话叫醉翁之意不在酒,渔翁之意不在鱼,这叫情趣,重在欣赏美景。谁能通过朗读让大家听得出你是钓鱼高手?(生读)

师:他是钓鱼高手,还不是钓鱼专家,不仅看到银色的涟漪,而且要读到心里有涟漪。(生读)

师:你读的时候心里一定有涟漪,才会读得这么好。心里有涟漪看不见,哪叫情感的涟漪。谁还能有涟漪地往下读?你读着读着,我心里也有涟漪了。(生读)

师:有一个词必须要读好,是哪个词?

生:一定。

师:那是一种怎样的心情?

生:欣喜。

师:谁再来读这小节。(生读)

师:谁投来赞赏的目光?

生:爸爸。

师:请你再看看自己的旁边,是谁投来赞赏的目光?

生:(恍然大悟)是老师投来赞赏的目光。

师:读书就要这样,要读到老师和大家都投来赞赏的目光。所以,请你读完后再看看老师和大家。(生读)

师:听你的朗读,让人觉得鱼很大,但还不够大,不是最大的。谁再来读。

师:“哇”有不同的读法,只要把鱼的大读出来就可以了。好,就这样自由地读1-4小节。

师:大家读得很好,现在想考考大家会不会说。

师:逐组出示四组词语:

套上鱼钩   甩起鱼竿   抛向远处

划破水面   沉入水中   泛起涟漪

恢复平静   察觉动静   一阵惊喜

小心翼翼               拖出鲈鱼

读读这几组词语,看看有没有联系,快速把它记住。

师:谁能用上这几组词语,说说我是怎样钓鱼的?

师:这位同学钓鱼的动作有点生硬,有点像木偶。最后也是说钓到大鲈鱼,最好有点变化,因为野生的鲈鱼是很难钓到的。谁再来说,这次老师要把这几组词拿掉。

师:如果老师出一个题目:《我钓鱼》你会写吗?要注意什么?

生:要注意用上准确的动词。

生:还要注意周围的环境。

师:对,写一件事情一定要写清楚动作,还要有周围的变化以及自己的心情,这样才能把文章写具体、写生动。

镜头二:

师:课文中一共几处写到汤姆的心情?

生:三处。

师:这三处描写汤姆心情的句子在课后练习中,让我们读读这些句子,体会汤姆心情的变化。“为什么?”汤姆很不情愿地嚷起来。这句话可以看出汤姆怎样的心情?

师:如果我是汤姆,我也舍不得把鱼放掉。好,下边我们演一演汤姆和爸爸的对话。这次,就让你们便宜一点,我演儿子,你们演爸爸。(众笑)先读读爸爸的话,谁先记住,谁就演爸爸。

师:(扮演儿子)拿出一张纸当鱼,作势往上拖。

生:(扮演父亲)孩子,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师:为什么?

生:现在是晚上10点?离允许钓鲈鱼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

师:放心吧,爸爸,没人看见我们,也没有人知道我们这时候钓到了鲈鱼。

生:不管有没有别人看见,我们都应该遵守规定。

师:不就两个小时吗,规定是死的,人是活的,爸爸,不要这么死脑筋。(众笑)

生:两个小时也不行,正确的规定就要人人去执行。

师:爸爸,我是你的儿子,你在学习上对我严格要求我都听,可现在钓鱼,你不要这么严格嘛!

生:孩子,无论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中,我们都应该严格要求自己,良好的道德素养是从一件件小事中养成的。(众惊叹)

师:爸,今天你不让我把鱼带回家,我就和你断绝父子关系。(众笑)

生:断绝父子关系也不行,道理已跟你讲清楚了,你再不听,回家有你好受的。

师:(做害怕的样子)爸爸,你的话是对的,我就听你的,把鲈鱼放了吗。

生:(摸摸老师的头)对了,这才是爸爸的好孩子。(众笑)

师:儿子说了那么多理由,爸爸为什么还要坚持让儿子放掉呢?让我们一起读你爸爸的话。(生读)

师:喜欢这样的爸爸吗?为什么?

生:我喜欢这样的爸爸,他有爱心,教育我爱护野生动物,我在爸爸的影响下,也会成为一个有爱心的人。

生:我喜欢这样的爸爸,因为他无论什么时候,都严格遵守规定。

生:我不喜欢这样的爸爸,国为他是外国爸爸。(众笑)

师:汤姆有遗憾吗,后悔吗?

生:不!

师:一条鱼和做人的道理哪个更重要?

生:做人的道理。

《  白杨》教学片段

师:爸爸为什么又陷入了沉思呢?下面,我们来学习课文的最后一段。

师:文中有好几处写到爸爸的沉思,第一次沉思什么?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思考这一问题。

生:爸爸由白杨想到人,想到自己扎根边疆、建设边疆,想到和自己一样的千千万]万的边疆建设者。

师:这次又沉思什么?

生:想到自己的孩子就要落户边疆,不知能否经得住艰苦的考验。

师:爸爸的嘴角为什么又浮起一丝微笑?

生:相信孩子在自己的影响、教育下,一定能茁壮成长,成为建设祖国的有用之材,爸爸感到很欣慰。

师:文中的“高大的白杨”、“小白杨”各指什么?

生:“高大的白杨”指献身边疆的父辈。“小白杨”指以后要献身边疆的孩子们。

师:大家理解得很深入。由此我们可以体会出像爸爸一样的很多献身边疆的建设者的崇高精神。

[案例评析]

从上述案例中我们可以总结出这样几方面的教学特点(规律):

第一,以读为本,促进理解。在阅读教学中,读书是最基本的语文实践活动,读书不充分的课绝不是好的阅读课。对文本语言的感知、感悟都要通过读来实现。读可以说是理解、内化的前提。教学中,要给学生充分的读书和感悟的时间和机会,要使学生全员参与到读书活动中来,通过各种方式激发读书兴趣,同时要加强教师的指导,使学生真正走进文本。

案例《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中,学生的读书活动非常充分,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对人物情感的把握逐步深入,读书的水平逐步提高,收到了较好的读书效果。教师恰到好处的评价语言不仅为学生创设了愉悦的读书氛围,同时对学生读书的指导也蕴含其中。镜头一里,当教师引导学生要把夜幕初垂,明月东升、汤姆和爸爸泛舟湖上的那种浪漫的情调读出来时,教师用“钓鱼新手”、“钓鱼能手”、“钓鱼高手”、“钓鱼专家”来评价学生的读书,不但激发了学生的读书兴致,同时使学生更加明确了应该怎样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为学生树立了榜样。这正是对读书的最自然、最有力的指导。

然而,在案例《白杨》中则忽略了语文学习实践性的特点,教师没有认识到汉语是一种“意会”的语言。把大量的时间用在对课文内容的分析上,师生一问一答,割裂了文章的整体美。情要在读中悟,理要在读中悟,法要在读中悟。教师剥夺了学生读书的权利,带着自己的一些情感因素串讲串问,虽然学生能谈出自己的一些想法,一些感受,但这里包含着教师的主观感受,学生的自主性并没有显现出来。

第二,心灵对话,促进感悟。在阅读教学中,应关注学生的个性体验,语文教学应该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只有对话,才是真正的引导;只有对话,才能走进心灵;只有对话,才能彼此接纳;只有对话,才能相互造就。”案例《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的镜头二,教师让学生亲近文本,与文本碰撞,亲近作者,与作者交流,让学生与文本与作者进行了“零距离的心灵对话。教学中借助文本,设计爸爸、汤姆对话环节,引导学生体会爸爸的良苦用心,感受汤姆心情的一次次变化,体会到其实汤姆并不后悔,而是将这个做人的道理深深地印在脑海里。引导学生超越文本,进行深层次的对话,这看似简单的“喜不喜欢”、“赞不赞赏”,却蕴藏着思辨的火花,这是“是”与“非”的判断,是“善”与“恶”的鉴别,是对如何做人的一次考验,将学生的思考引向深入。

第三,注重实践,提高能力。《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说到底,语文实践就是引导学生生动地感悟语言、积累语言和运用语言,把文章感悟与人生感悟有机结合起来,去生成新思路、新问题和新]价值。案例《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的镜头一,在学了汤姆钓鱼之后,教师出示一组词语,让学生运用这些词语,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是怎样钓鱼的。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逐步提高。镜头二,老师让学生与他一起表演父子对话,在轻松愉悦之中,将课文主旨“不管什么情况下,都要遵守规定”深深铭刻在学生幼小的心灵上,同时使学生对课文语言进行了再创造,提升了学生的能力。这两个镜头还有共同特点,就是教师善于开发课程资源,促进学生进行语言积累,而积累语言的目的在于内化,在于运用。在训练过程中,既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又发展了语言,提高了语文的能力。

[操作要点]

通过对案例的解读和对语文教学、教研实践的总结,我们可以找到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具体落实“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特点,遵循语文教学客观规律”这一理念的一般操作策略方法:

第一,在体现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多方面的影响作用方面。我们一方面要看到语文学习极具个性化、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往往具有多元性等特点,认识到由于不同学生的知识背景、生活经验、体悟的角度等方面的差异,他们面对同样的作品特别是文学作品,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这完全是正常的,正如人们常说的“有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因此在语文教育(尤其是阅读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要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体验,鼓励学生发表富有个性的见解,这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需要,也是形成良好个性、激活创造力的需要。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到,虽然语文课程中有大量具体形象的、带有个人情感和主观色彩的内容,但人们对于语文材料(特别是某些特定课文)应该有理解一致的地方(文章所反映的基本主题和体现的主流价值观),否则人际交流就无法进行。也就是说我们重视语文课程的熏陶感染、潜移默化作用,看到“开卷”可能“有益”,有时也可能“有害”。因此,为了让学生在课文学习中多多受益、提高效率,要注意人文性影响的正确导向,注重对语文教学内容(特别是课外阅读材料)的认真选择,搞好针对性、长期性指导。

第二,在体现儿童学习母语重在感性把握、必须重视语感培养方面。我想应该在改革阅读教学上下功夫,一方面要通过课内阅读教学,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语感能力(阅读能力),即从培养阅读感知能力(字词认读、词句的基本理解、文章大意的把握)开始,逐步训练理解能力(包括运用直观法、分析综合法、比较法、造句法等帮助学生理解词语和运用朗读法、析句法、探讨法、练习法等帮助学生提高理解各种语言结构的能力)。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扩大小学生的阅读数量(包括阅读量和阅读面),努力通过量变促进质变。

第三,在体现语文教育实践性特点、加强语文运用能力培养方面。我想,一方面要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给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语文实践机会(如小练笔、读写结合训练等);另一方面教师要增强课程资源意识、提高开发课程资源的能力,注重开发、充分利用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语文教育资源,使学生凭借丰富的资源和大量的实践,在学语文、用语文中提高语文能力。

第四,在体现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语文教育所具有的特殊影响方面。我们应该抓住两个要领:一是要注意根据汉字、词汇的特殊性实施教学,注意培养学习对词汇(汉字)的结构、含义、用法的整体把握能力,注意发挥汉语言的文化、智慧功能对开发学生潜能,提高学生母语水平的影响;二是要改革识字、语言积累教学策略,教给方法,学用结合,增强趣味性、实践性和实效性。

 

三、改变学生语文学习方式,引领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概念”中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里所谓的“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实质就是指要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努力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即由被动的接受学习转变为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改变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式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那么,究竟如何理解新的学习方式?如何处理新的学习方式与传统学习的关系?如何落实好“改变学生语文学习方式,引领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这一语文课改的新理念呢?

(一)正确把握理念

1、正确理解新课程所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

首先,要把握三种学习方式的要义:

自主学习:是指在整个学习活动中,学习者充分发挥主体能动性,相对独立地积极建构知识并不断调控自己的学习进程和学习状态的一种学习方式。自动性、相对独立性、自我建构性、反思性和创新性是自主学习的显著特征。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动机和个人责任是合作学习产生良好教学效果的关键。

探究学习:是指以学生的自主性学习为主,从学习生活和社会中选择并确定探究专题,主要以个人和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倡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它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创造能力。这里的“探究”应是学生在语文实践中获取知识、方法、情感体验的过程;“探究”重视的主要不是结果,而是探究过程本身。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是探究学习的主要特征。

其次,要把握三种学习方式的关系:

新课程倡导新的学习方式,是针对旧的学习方式——学生单纯被动接受教师的单向灌输,严重压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创造潜能等弊端而提出的。通过倡导和实施这三种学习方式,就是要让学生的学习方式产生实质性的变化,向学习的自主化,协作化、研究化和综合化方向发展,达到“既扎实有效又生动活泼”的目的。要达到这一境界,切实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自主学习是前提、是基础。因为学生是真正的学习主人,是发展的主体,是“教学之本”。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千方百计保护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使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意识得以长久地保持,做到乐学,主动地学,学有所得,越学越爱学。合作、探究是实现有效自主学习的重要方式,是对学习方式的更高层次的要求。因此教师要在引领学生自学、自悟的基础上,运用多种形式的合作学习,通过指导他们互相启发、共同探究,既让他们有所发现、有所创新、学有所得,又注重培养其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同时还应看到“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在引领学生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我们看重的主要不是学习成果的呈现方式,不是结果,而是学生学习、探究、实践的过程,是在一次次的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高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等,这些十分重要的语文素养和现代人必备的基本素质。

2、正确认识新的学习方式与旧的学习方式之间的关系

首先,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等新的学习方式,并不是要完全丢掉接受性学习等旧的学习方式。它要改变的是传统学习方式过分突出和强调接受与掌握、冷落和忽视发现与探究、窒息人的思维和智力、摧残人的学习兴趣和热情等弊端,通过运用多样化、生动化的学习方式和策略,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凸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事实上,接受性学习作为传统的基本的学习方式,并不是一定都是机械的、被被动的、无意义的,关键是要根据现代教育理念和学生发展需要,赋予接受性学习全新的内涵,注入其新的生命活力。

其次,要在倡导并努力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过程中,尽量做到“自主、合作、探究”与“有意义的接受”的互补共存,扬长避短,相得益彰。比如:在引领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教材的难易程度,适当运用有意义的接受学习中采用的“精要讲解、提示与点拨、点睛式小结、感召性演说”等具体策略,就可以弥补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之不足,这样会达到更加理想的学习效果。教师总的原则是在充分体现和实行“自主、合作、探究”等新的学习方式的过程之中或基础之上,注重根据学情恰到好处地辅之以“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

(二)探索实施策略

[案例展示]

《雨点儿》教学片段

镜头一:

师:同学们,请看!(播放课件:雨点儿不停地从云彩中飘落下来。)你看到了什么?(指名说课件内容,老师板书课题:12、《雨点儿》)

师:谁来试着读读课题?(生读,师指导读准轻声、儿化)雨点儿要到哪里去?所到之处会有什么变化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105页,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用笔圈出来。(生边读课文边圈出不认识的字)

师: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

生:问小伙伴、问老师、看拼音……

师:请同学们在小组内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生字。(生自主学习生字)

师:请小组长出示生字卡片,小组内同学互帮互学。(生合作学习生字)

师:(课件出示生字)你是怎么认识这些字宝宝的?在小组内说说你记字的方法。(生在小组内说识字方法)

师:谁来当小老师,向大家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生说字,课件演示字的组成)

生:我认识“数‘,在数学书上认识的,它是一个多音字。

师:你说得对,它的确是一个多音字,课文中读——(出示拼音),还有同学会认别的字吗?

生:我认识“问”,“门”里加个“口”就是“问”。

生:我认识“彩”,我有一盒彩笔,彩笔盒上这个字。

生:我认识“飘”,起风时东西会飘起来,所以右边有一个“风”。

师:同学们的方法可真多!这些字宝宝都藏在课文中的哪些地方呢?在课文中找一找,并把藏有字宝宝的句子读一读。(生找生字,读句子)

师:读了句子,你能用这些生字组词,并用你组的词说一句话吗?

生:彩——彩笔——我有一盒彩笔。

生:空——天空——天空中有一只鸟在飞。

生:方——地方——广场是个好玩的地方。

师:同学们不仅认识了字宝宝,还知道它们的用法,真棒!老师想进行读生字比赛,读得好的小组奖一朵红花。哪个小组愿意先读?(生读生字,师贴红花)

师:你们能不能读得又快又准呢?(生“开火车”认读生字,师生一同帮助正音)

师:你们看,黑板上有这么多的小雨点儿和大雨点儿,它们说了,只要聪明的你认识了身上的字,就有礼物送给你,谁愿意来认?(生纷纷上台认字并领取小礼物)

师:你们真聪明?雨点儿身上的字都认对了,那么字宝宝回到课文中能不能读准呢?(生齐:能!)教师相信你们,好,开始读吧!(生大声朗读课文)

镜头二:

师:(生自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读了第一自然段,你们知道了什么?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和讨论,再以小组的形式发表交流和讨论的结果。

生:我们小组知道了雨点儿是从云彩里飘落下来的。

生:我们小组知道当时在起风.所以说是”飘落下来”。

生:我们小组知道了雨点儿很多。

师:从课文中的哪个词可以看出来雨点儿很多?

生:我是从”数不清”这个词看出雨点儿很多的。

师:除了雨点儿外,还有什么东西数不清?

生:天上的星星数不清。

生:我们的头发数不清。

生:森林里的树木数不清。

生:树上的绿叶数不清。

师:你们都是善于观察的学生!那么,课文中是怎样写雨点儿的呢?(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谁愿意把这一句读一读?

生:“数不清的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

师:(出示例句:我从屋里跑出来。“我”“从””屋里”“跑出来”各部分颜色不相同)

师:谁能仿照例句,用“从”说一句话?

生:叶子从树上落下来。

生:张明从教室里跑出来。

生:小狗从凳子上跳下来。

师:说得好!能不能把这一段读好呢?谁愿意试试?(指名读)

师:你认为她读得怎么样?

生:我认为她读得比较好。如果她把“数不清”的“清”的后鼻音读准点儿就更好了。

师:你真是一位懂得尊重、赏识别人的好学生。你肯定了她读得好,还委婉地指出了不足之处,使同学很容易接受,你真棒!

生:我认为她读得有感情,我也想学着她读一读。(生读)

师:你是个谦虚好学的好学生!现在老师想分小组来比赛读,读得好的小组奖一朵红花。哪个小组愿意接受挑战?(小组比赛读,师贴红花)

师:同学们读得真有感情!相信在下面的学习中大家会更加投入,为小组争得更多红花!

镜头三:

师:(两位学生演点儿  生边看边笑)学习了课文,看了他们的表演,你想说什么?

生:小雨点儿和大雨点儿都很伟大,让我们看到了美丽的花草树木,我想谢谢它们。

生:我想对大雨点儿说:“你真勇敢,去了小雨点儿不愿意去的地方,让那儿也变美了。”

生:我觉得小雨点儿胆子大小.大雨点儿的胆子就比它大多了。

生:我们应该向大雨点儿学习,不做胆小鬼!

师:说得棒极了!假如你是课文中的小雨点儿或大雨点儿,你会去哪里?去过的地方有什么变化?(课件出示:我是____我去过____那里____。)

师: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看看课文上是怎样说的.谁能仿照句子说一说?

生:我是小雨点儿,我去过有花有草的地方,那里的花儿更红了,草儿更绿了。

生:我是大雨点儿,我去过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那里长出了红的花绿的草。

师:雨点儿们,除了书上说的外,你们还到哪些地方去过,那里有什么变化?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仿照句子说一说。

师:哪位同学最勇敢,愿意把自己给小组内小伙伴们说的句子说给全班同学听听?

生1我是小雨点儿,我去过公园.那里的花和草长高了。

生2我是大雨点儿,我去过田野.那里的庄稼长高了。

生3我是大雨点儿,我去过街道,那里的街道变干净了。……

师:雨点儿让花儿更美了,草儿更绿了,让我们看到了美丽的世界,让农民伯伯有了好收成。人们非常感激雨点儿,还为雨点儿写了一首歌呢!歌名叫“小雨沙沙”,你们会唱吗?

生:会!(学生激动、兴奋不已)

师:我们一起边唱《小雨沙沙》边做动作,好吗?

生:好!(学生迫不及待地活动了起来,师生边唱边做动作,真快乐!)

[案例评析]

《雨点儿》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一(上)中的一篇科学童话。课文生动浅显,语言优美,富有童趣,是引导学生进行识字和阅读的很好教材。课文用拟人的方法,告诉学生雨点儿是从云彩里飘荡下来的,有了雨水的滋润,花更红,草更绿,万物生机勃勃!

从案例中可以看出,教师在教学中既注重传授知识,又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采用“以读代讲”教学策略,让学生在读中激情、读中体会、读中感悟,从而不知不觉地了解雨水和植物的生长关系,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可以说整个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水乳交融,相得益彰,其主要教学理念和教学策略可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第一,凸显教学重点,组织合作学习。识字教学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而优美的阅读材料又是为学生创设的最佳的识字教学情境;恰当运用这种识字教学情境,在新课程理念的启示下,采用科学的识字教学策略,就会使识字教学事半功倍。本课的生字比较多,如果机械、呆板地识字容易引起学生的厌学情绪。从镜头一中可以看出,为解决这一问题,老师运用了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识字的方法,学生通过不同要求的小组学习活动,既扎实地掌握了本课生字,又学会了帮助别人、学会了合作。特别是教师通过创设“当小老师、小组比赛、开火车、做游戏”等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的观察、思维、表达、想象等多种智力活动始终处于活跃状态,学生在轻松、愉悦中复习巩固知识,激起了学生高涨的学习兴趣,为学生乐学和自主识字创造了条件。

第二,紧密联系生活,指导自主学习。“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是新课改的基本理念和教学要求。从镜头二可以看出,教学中教师努力将识字、读文、交际等学习内容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进行最大化链接,并有效引领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收到了良好效果。从学生回答“天上的星星数不清”“我的头发数不清”“森林里树上的叶子数不清”……可以看出学生的回答并不是突如其来的,而是他们生活经验的积累。

第三,激发学生想象,引领探究学习。爱因斯坦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想象是无限的,而知识是有限的。”因为想象能使学生尽快地走进了课文和作者产生共鸣,受到心灵的震撼,更深地体会感情。从镜头三可以看出,教学中教师努力引导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常识去思考、去探究,千方百计激发学生展开想象,给语言表达赋予生命,展现了学生的独创性,促进了语文素养的提升。

[操作要点]

通过解读理念、分析案例和总结教学、教研实践,我们可以找到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引领学生有效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综合性学习的基本实施策略:

第一,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没有教学思想、教学方式的根本转变,就不可能有学生学习方式的实质性转变。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教师要尽可能多地尊重学生,尽可能多地要求学生。这说明,倡导新的学习方式,并不是削弱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相反地是对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教师要实行教学民主,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权,使学生有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伙伴的权利;一方面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对学生的学习给予有力地指导、引导、辅导和诱导,使学生的学习成为有效的学习、高效的学习。

第二,构建崭新的课堂模式。在这样的课堂上,不再是教师的“满堂灌”或“满堂问”,而是充满了学生的自主发现、质疑问难和师生间、生生间平等的对话交流、讨论切磋;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不再是居高临下地控制课堂的权威,而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创造欲,引领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活动,学生在课堂上得到的不仅是知识技能,还学会了发现、合作、陈述和评价。

第三,组织有效的学习活动。组织好自学,核心是使每个学生都能全身心投入、独立思考;组织好合作学习,既做到在互动中把学习引向深入,又做到因材施教,加强个别辅导;组织好探究学习,关键是要增加问题意识,选准探究要点,注重探究过程,把握评价尺度;组织好全班交流,做到在交流中加强引导、调控,以全面实现教学目标。

 

四、增强语文课程资源意识,提高开发利用资源能力

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特别是农村中小学)语文课程教学,教师可利用的主要资源是“一室一纲一本一教参”,逐步形成了“校校同课程、师师同教案、生生同课本、班班同进度”的局面,可以说语文课程(教学)内容很单一,特别是与学生多彩的生活相关甚远,滞后于社会和科技的发展。为此,2001年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及时提出了“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新理念,指出“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要引导学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学习语文的乐趣,享受学习成功的快乐。”很明显,提出这一崭新理念,既是语文新课程的一大亮点,也是一大实施难点。因为它对我们全体语文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增强语文课程资源意识,提高开发利用资源能力。也就是要求我们抛弃“以纲为纲,以本为本”的传统思维,改变仅仅遵循课程标准、盲目执行课程计划、一味讲授教科书的习惯做法,努力探索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途径和方法,为“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提高母语启蒙教育质量”做出新贡献;

(一)正确把握理念

1、课程资源的内涵和分类

著名教育学者肖川认为,凡是有助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的活动,且所能开发与利用的物质的、精神的材料与素材,就是课程资源。著名语文教育专家吴忠豪认为,语文课程资源内涵极其丰富,是指课程设计、编制、实施和评价等课程发展过程中可资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从这个意义上理解,语文教材中的资源开发和利用不能仅仅局限于语文学科知识,应有利于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主动地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同时也应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发展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这就要求教师要从学生兴趣与经验出发,及时把握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尝试以多样、有趣、富有探索性的素材展示教育内容,并且能够提出观察、实验、操作、调查、讨论的建议。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精神和对课程资源的深入研究,我们可按不同标准对课程资源进行分类:①根据来源,可划分为校内课程资源、校外课程资源和网络课程资源;②根据性质,可划分为自然课程资源和社会课程资源;③根据物理特性和呈现方式,可划分为文字课程资源、实物课程资源和活动课程资源;④根据存在方式,可划分为显形课程资源和隐形课程资源。

具体来讲,小学语文课程资源,包括教科书、教学参考书、挂图、生字卡片、报刊等图文资源;报告会、演讲会、研讨会、戏剧表演等实践活动资源;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等课外学习资源:电影、电视、广播、网络等信息资源;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等自然人文资源;家庭、社区等社会生活资源等。这样认识和具体划分语文课程资源,有助于明晰语文课程资源的外延,明了开发与利用的方向和范围,便于资源的收集、整理、存储与利用。

2、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意义

开发和利用好语文课程资源具有多方面的意义和作用,我们每位教师都应有足够的认识。首先是儿童思维发展的需要。因为小学儿童思维的基本特点是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认识周边事物大多数是从具体事物入手。所以按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创设情境(实质是补充资源),有利于促进儿童思维发展。其次是有效完成语文学科教学任务的需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学习语文就是要使学生牢牢掌握语文工具,而语文工具的掌握离不开社会交流的大背景。这就需要有大量的资源补充到语文教学中来,有丰富的语文交际情境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呈现。

(二)探索实施策略

[课例展示]《                       古诗二首》教学实录

:“腹有诗书气自华”,读诗能陶冶人的情操,放飞人的想像。以前我们学了很多古诗,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两首古诗。(师板书诗题,生读题)

:根据自己收集的资料,谁来简介作者。(两名学生发言,一名又进行了补充)

师:我们打开书,读一读诗,注意读准字音,可以读出声音。谁愿意来?(指名一生读)

师:全诗共28个字,有6个多音宇,你都读对了?真了不起。读对字音对你理解古诗的意思很有好处。我们一起来读。(生齐读)

师:下面老师要看看同学的自学能力,借助书本注释和工具书,试一试,自己可以读懂大意,同时用笔写下自己的收获和疑问。(生自学)

师:现在小组内的同学一起来交流交流。(生在小组内交流)

师:哪个小组来汇报一下。

生:我们学的是最后两句,我们提出的问题是:“又绿”是什么意思?是指春风吹绿了江南,家乡很美丽,他非常想家。

师:从这两句你体会出什么?

生:思念家乡的感情。(师板书)

生:我们学的是第一、二两句,体现了思乡情,长江是很宽的,诗歌把它比作一水间,靠得很近,“瓜洲”和“南京”应该相隔很远,诗上却说只有几座山。

师:老师为你喝彩。瓜洲在哪里?

生:在长江的北岸。(师画简笔画)

师:那京口在哪里?

生:在长江的南岸。

师:你怎么知道了“京口”和“瓜洲”在这个位置?

生:从注释上看出来的。

生:从图上看出的。

生:查资料找到的。

生:从诗句中的“一水间”知道的。

生:“泊船”是什么意思?是停船的意思。(师板画:小船)

师:那《泊船瓜洲》的整首诗的意思是什么?(生答)

师:理解了诗意只是读懂古诗的第一步,刚才同学们也感觉到王安石的思乡之情,找出表现思乡之情的字眼,好好品味。

生:我找到了三个词和一个字,“一水间”,说明相隔近;“只隔”说明仅仅隔了几座山;还有“又”、“何时”。

师:你找到了,能不能把它读出来?(生读)

生:还有第三行诗的“又绿”,这也是表现了江南两岸的景色美,说明他想回到家乡。

师:能不能把下面两句读出来?(生深情朗读,一片掌声)

师:刚才同学们都说到这个“绿”,能不能把它换成其他字?

生:吹,拂,碧,到,满。

师:其实,王安石在写诗的时候,也考虑到了这些字,但他最后选择了“绿”,你们知道为什么?(学生讨论)

生:因为“绿”最能表现春天江南的美丽景色,表现他热爱家乡。

生:表示家乡的美,有动感,有力量。

生:春风一吹,把江南的景色变得春意盎然。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找资料。

师:对,读书就应该从多方面吸取。(齐读)

师:我们的家乡虽然不在江南,但一个“绿”字让我们感受到江南的风光。(放录像,欣赏江南美景)

师:美吗?于是王安石改字的故事传开了。通过王安石改字,你觉得我们可以向他学什么?

生:我们应该学习他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

师:对字词的推敲实际上是我们小学生最应该学习的。我们进行读诗比赛,请同学们准备一下。(生练读诗)

师:读诗要把自己当成诗人,想像一下,把自己当成诗人。

生:我会想,我的家乡是多么美。

师:再一次请同学来读,我想应该读得更好了。(生再读)

师:你读错了,下次不能再读错了。

师:下面听老师来读一下。(师范读,音乐起)

师:谁来读一读,读得比老师还要好。(生读,配上音乐)

师:读得真好,我们一齐来读一读。(生齐读)

师:我们学了第一首诗,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下面我们来学习盂郊的《游子吟》。

师:学这首诗我们自由组合进行学习,你们打算怎么学?

生1像刚才学习第一首诗那样。

生2这首诗还可以表演、赏析。

生3朗读。……

师:开始学习吧!(生小组学习,教师相机指导)

师:大家学得都很用心,下面就请汇报一下你们的学习所得。(各组同学纷纷汇报)

其中一组同学汇报如下:

生1(感情诵读)(小组同学读)

生2这首诗写了母亲为出行的儿子缝衣服,把衣服缝得密密的。

生3我们是把诗意串联起来,再表演。(生上台表演) ……

师: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一种感情?

生:表达了诗人对慈母的爱。

师:那我们一起来读读古诗,把这种慈母情送给天下所有的母亲。

师:你们还找到了哪些有关思亲的古诗?

生1我找到《静夜思》。

生2我找到《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师:古诗是祖国文学宝库中一颗耀眼的明珠。课后,请大家收集描写亲情的古诗,然后,我们开一个专题古诗赏析会。

《自选商场》教学片段

镜头一:

师:同学们,你们一定去过许多自选商场。现在,老师也带你们去逛逛。(播放自选商场的录像)

师:在这个自选商场里,你们看到了哪些商品?

生1我看到商场里有作业本、尺子。

生2我还看到商场里有火腿肠、毛巾和非常可乐。

生3我看到了面包、铅笔、洗衣粉。……

师:逛逛这个自选商场,你有什么发现或感受?

生1有时间,我想让妈妈带我到这个商场去采购。

生2自选商场里的东西可真多呀!我也想在星期日去逛逛。……

师:说得对,谁来读读这句话,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出示句子:自选商场里的东西真多)(学生练读,指名读)

师:谁能说说他读得怎么样?

生:他声音很响,但没有把“西”读轻声。

师:这位同学评得真好,能先提出优点,再指出不足。那你能把它读好吗?(生读)

师:读得很好。其他同学也试试。(先指几名同学读,再齐读)

镜头二:

师:为了人们买东西方便,自选商场里的东西都是分类摆放的,看屏幕上的这些商品,你能帮忙分类吗?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然后请一名同学汇报。(小组讨论)

师:你们能说说怎样分的吗?为什么这样分?

生1我们把它们分成了三类。一类是吃的,一类是生活中用的,一类是学习中用的。

生2我们和他们分的一样,同意他们的意见。……

师:分得很正确,说得也很好。按照这样的方法请一组同学把大屏幕上的商品名分成这样的三类,并贴到黑板上。(学生按要求分类后贴上)

师:在这些词语中,有哪些字是生字,快快来借助拼音认认吧。(学生读词。指名读,领读,齐读)

师:同桌相互讨论,说说怎样记住这些字。(生汇报讨论结果,然后教师指导写字)

[案例评析]

案例《古诗二首》中教师引导学生精读一首,掌握方法再带读另一首,使学生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在整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自读、自学、自悟,懂得了诗意,领悟了诗情。教学资源的充分利用,教师的正确引导,成为学生读懂古诗的重要因素之一。如学生借助书上的解释和字典等初步读懂了古诗大意;利用地图、课外查阅到的资料以及书上插图等明确了“瓜洲”和“京口”的地理位置;体会思乡情时引导学生进入角色想像家乡的美景等,可以说这些信息对学生解读诗意、领悟诗情起到了独特的作用,从中我们也可以感受到学生对课内外信息的充分利用具有了较强的主动性。课上交流时,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对于信息的来源都主动地进行介绍和说明,相互之间信息的交流十分畅通,因此,整节课给人一种流畅自然的感觉。课后的开放性作业把学生又一次引进了语文的自主实践之中,使课外的古诗天地成为学生探究的乐园,从而将语文教学的空间延伸到课外。课内外教学资源的整合与恰当利用,为课堂教学提供了有力的保证,也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自选商场》教学片段是一堂识字教学课,在这两个教学片段中,教师把握了识字教学的特点,以培养学生识字能力和培养识字兴趣为先导,把识字融于生活的情境之中;但对于大多数的农村小学生来说,教材所提供的“自选商场”这一识字环境并不具备,因此,应根据农村小学的实际情况对教材中的这一内容进行改编。如:把“自选商场”改为“小卖店”,让学生在上课前到小卖店去收集商品的名字或带有商品名字的包装?这样充分利用农村特有的环境,把识字同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对教材进行改编后,教学片段中的看录像、屏幕演示等环节,目前还不完全显然适合于农村的教学,因此可再设情境,让学生把收集到的商品名或带有商品名的包装及自己准备的相关商品带到课堂上,如“火腿肠”等商品,学生可能没有条件准备这样的商品.教师可代学生准备好,再把老师准备好的商品名贴到实物上,然后进行分类、识字。最后再像片段中提供的那样,入情入境地指导朗读、分析字形、记忆字形、书写汉字,这样,就可以利用农村小学现有的环境资源,来实现课外识字、在生活中识字,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操作要点]

生活处处皆语文,语文处处见生活。在教学中重视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并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努力把丰富的教学资源整合到课堂教学之中,给学生创设语文实践的环境,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学习活动,这不但是观念的更新和完善,也是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学改革深化的必然。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涉及很多方面的问题。下面主要介绍教材资源、课堂资源、网络资源和社会资源的开发与运用策略。

第一,教材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策略。教材是最主要的语文教学资源,课本作为经过精心挑选的文本材料,其本身所具有的典型性,是语文学科知识极好的载体。教材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其开发和利用的重点是研究和处理材料。其具体操作可用以下策略方法。

一是“增”:就是在整册文本的基础上适当增加一些篇目,以达到巩固、补充语文知识和提高语文能力的目的。一般包括古诗词诵读、古文诵读、现代散文、童话故事和中外小说等方面的内容。

二是“扩”:就是以某一篇目为基点,从不同角度进行拓展阅读,从而得到各方面修养的提升。课外的世界更精彩,教鲁迅先生的《少年闰土》,就将《故乡》推荐给学生;教《草船借箭》,便把学生带向三国;教《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便把学生带向《西游记》;教《春》时,带学生走进著名作家朱自清;教《猫》时,带学生走向老舍……我们的课堂阅读教学,就应该这样把学生带向古代文化、带向现代文化、带向中华文化、带向世界文化。

三是“替”:就是略去一些不太适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或是不合时、不合地、不合情的作品,替换成同类的但是却贴近学生生活的作品。

四是“编”:就是围绕一个主题,对教材中和教材外的有关内容进行内在关系的梳理,重新组合,形成新的教学单元。如: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6组课文是写景类的,可将本册《秋天的雨》、《听听,秋的声音》、《五花山》等课文并入其中学习,让学生充分感知不同写景的表达方法,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写一写。

五是“链”:是指为了让学生理解这一文本,可以将一些相关资料引入课本。如课前资源链接,让学生了解背景:学习《十里长街送总理》之前,可布置学生通过查阅书籍,了解周总理的生平和时代背景,这有利于理解课文,加深学生对伟大领袖的尊敬和热爱;再如课后资源链接,在实践中培养能力:教学《月光曲》后,请学生设计兴趣作业(配乐朗读课文、摘写喜欢的语句、搜集贝多芬的有关事迹等)。除此之外,还可进行生活资源链接,以接近语文与生活的距离;学科资源链接,以改革优化学法。

第二,课堂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策略。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变化、发展过程,也是师生、生生之间交流、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不断地产生许多学习信息,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可资教师使用的有价值的教学资源。这就需要教师独具慧眼,捕捉这些生成性资源。其策略有很多,下面列举几种:

一是曲径通幽, 诱导以指向教学目标。课堂教材中对学生突如其来的离奇发言,教师可巧妙启发诱导,将课堂教学引入一个新的境界。比如: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中的“春季”时,绝大多数学生认为主要是抓住“树木”、“春水”、“小鹿”、“木排”等实物写出了小兴安岭春天的美,但有个学生却补充说:“我认为这一段还写了人。”这就需要教师注重利用并引领,以弄明白。

二是节外生枝,终止以凸显教学目标。教学中当学生在讨论某个问题时,学生往往还会冒出许多新问题,从而扰乱教师原有的教学思路。这就需要教师发挥教学机智,灵活应变,这将会使课堂精彩纷呈。

三是顺水推舟,引导以掘进思维深度。比如:教学《太阳》一课,课末延伸拓展阶段,学生例举太阳对人类有益的例子,突然一个同学提出太阳也有害人类之处,要不然夏天怎么有那么多人买护肤防晒霜呢?这一说法无疑是对原有信息的新发展、新补充,有助于学生对太阳的全面认识。这时教师可鼓励学生展开发表看法,并布置课外实践作业,引导学生拓展学习。

四是点石成金,拨乱以重视价值导向。如教学《龟兔赛跑》,教师极力称赞:“不灰心、不泄气……读了课文,你们有什么想法吗?”始料不及的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小朋友不以为然,纷纷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说不定,乌龟先跟白兔商量好了,白兔是假装睡觉,有意输给它的。”显然是孩子钻进了牛角尖,这就需要教师进行价值导向。

第三,网络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策略。网络是丰富的信息库、巨大的资源宝库,我们的语文教学应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形成网络资源共享格局。其方法有:

一是利用网络资源再现语文情境。如:教学《台湾的蝴蝶谷》一文,教师可以从网络上下载大量的世界各国的名蝶在课堂上呈现给学生。

二是利用网络资源补充文本空白。包括补充时代背景、作者资料、人文典故、语言文字训练、名言佳句等。

三是利用网络资源开展综合实践。如教学《翠鸟》一文,可在完成学习目标的基础上,以“翠鸟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活动特点”为单位分成小组,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 合作探究活动。

第四,社会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策略。社会是取之不尽的课程资源,是一个大课堂,是一个资源库,蕴涵着丰富的人文资源。教师可因地制宜,在地方资源、生活资源、自然资源和时事资源等方面加以开发与利用。

总之,对语文新课程“四大理念”的全面准确把握,并转化为实实在在、富有实效的课堂教学行为,是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深度推进语文课程改革的重点、关键。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应该为之而不断学习、探索和创新,为全面提高母语启蒙教育质量而努力奋斗!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3]晋桂双,杜禹·上好一堂课的22个关键要素(小学语文)·北京:光明出版社,2006·

   [4]王锦萍·新课程教学方略(语文)·北京:现代教育出版社,2005·

   [5]课程教材研究所·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语文培训资料(一年级)·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6]郑明江·接受性学习不可缺失[J]·小学语文教学,2007,(9):9-11。

   [7]张娟·《雨点儿》教学谈[J]·小学语文,2008,(7-8):38-40·

   [8]吴忠豪·新世纪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热点概述[J]·课程教材教法,2007,(9):2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