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理解课改新理念 努力实现教学新突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1 03:48:23


 

三、改变学生语文学习方式,引领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概念”中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里所谓的“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实质就是指要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努力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即由被动的接受学习转变为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改变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式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那么,究竟如何理解新的学习方式?如何处理新的学习方式与传统学习的关系?如何落实好“改变学生语文学习方式,引领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这一语文课改的新理念呢?

(一)正确把握理念

1、正确理解新课程所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

首先,要把握三种学习方式的要义:

自主学习:是指在整个学习活动中,学习者充分发挥主体能动性,相对独立地积极建构知识并不断调控自己的学习进程和学习状态的一种学习方式。自动性、相对独立性、自我建构性、反思性和创新性是自主学习的显著特征。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动机和个人责任是合作学习产生良好教学效果的关键。

探究学习:是指以学生的自主性学习为主,从学习生活和社会中选择并确定探究专题,主要以个人和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倡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它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创造能力。这里的“探究”应是学生在语文实践中获取知识、方法、情感体验的过程;“探究”重视的主要不是结果,而是探究过程本身。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是探究学习的主要特征。

其次,要把握三种学习方式的关系:

新课程倡导新的学习方式,是针对旧的学习方式——学生单纯被动接受教师的单向灌输,严重压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创造潜能等弊端而提出的。通过倡导和实施这三种学习方式,就是要让学生的学习方式产生实质性的变化,向学习的自主化,协作化、研究化和综合化方向发展,达到“既扎实有效又生动活泼”的目的。要达到这一境界,切实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自主学习是前提、是基础。因为学生是真正的学习主人,是发展的主体,是“教学之本”。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千方百计保护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使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意识得以长久地保持,做到乐学,主动地学,学有所得,越学越爱学。合作、探究是实现有效自主学习的重要方式,是对学习方式的更高层次的要求。因此教师要在引领学生自学、自悟的基础上,运用多种形式的合作学习,通过指导他们互相启发、共同探究,既让他们有所发现、有所创新、学有所得,又注重培养其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同时还应看到“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在引领学生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我们看重的主要不是学习成果的呈现方式,不是结果,而是学生学习、探究、实践的过程,是在一次次的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高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等,这些十分重要的语文素养和现代人必备的基本素质。

2、正确认识新的学习方式与旧的学习方式之间的关系

首先,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等新的学习方式,并不是要完全丢掉接受性学习等旧的学习方式。它要改变的是传统学习方式过分突出和强调接受与掌握、冷落和忽视发现与探究、窒息人的思维和智力、摧残人的学习兴趣和热情等弊端,通过运用多样化、生动化的学习方式和策略,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凸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事实上,接受性学习作为传统的基本的学习方式,并不是一定都是机械的、被被动的、无意义的,关键是要根据现代教育理念和学生发展需要,赋予接受性学习全新的内涵,注入其新的生命活力。

其次,要在倡导并努力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过程中,尽量做到“自主、合作、探究”与“有意义的接受”的互补共存,扬长避短,相得益彰。比如:在引领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教材的难易程度,适当运用有意义的接受学习中采用的“精要讲解、提示与点拨、点睛式小结、感召性演说”等具体策略,就可以弥补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之不足,这样会达到更加理想的学习效果。教师总的原则是在充分体现和实行“自主、合作、探究”等新的学习方式的过程之中或基础之上,注重根据学情恰到好处地辅之以“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

从案例中可以看出,教师在教学中既注重传授知识,又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采用“以读代讲”教学策略,让学生在读中激情、读中体会、读中感悟,从而不知不觉地了解雨水和植物的生长关系,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可以说整个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水乳交融,相得益彰,其主要教学理念和教学策略可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第一,凸显教学重点,组织合作学习。识字教学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而优美的阅读材料又是为学生创设的最佳的识字教学情境;恰当运用这种识字教学情境,在新课程理念的启示下,采用科学的识字教学策略,就会使识字教学事半功倍。本课的生字比较多,如果机械、呆板地识字容易引起学生的厌学情绪。从镜头一中可以看出,为解决这一问题,老师运用了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识字的方法,学生通过不同要求的小组学习活动,既扎实地掌握了本课生字,又学会了帮助别人、学会了合作。特别是教师通过创设“当小老师、小组比赛、开火车、做游戏”等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的观察、思维、表达、想象等多种智力活动始终处于活跃状态,学生在轻松、愉悦中复习巩固知识,激起了学生高涨的学习兴趣,为学生乐学和自主识字创造了条件。

第二,紧密联系生活,指导自主学习。“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是新课改的基本理念和教学要求。从镜头二可以看出,教学中教师努力将识字、读文、交际等学习内容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进行最大化链接,并有效引领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收到了良好效果。从学生回答“天上的星星数不清”“我的头发数不清”“森林里树上的叶子数不清”……可以看出学生的回答并不是突如其来的,而是他们生活经验的积累。

第三,激发学生想象,引领探究学习。爱因斯坦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想象是无限的,而知识是有限的。”因为想象能使学生尽快地走进了课文和作者产生共鸣,受到心灵的震撼,更深地体会感情。从镜头三可以看出,教学中教师努力引导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常识去思考、去探究,千方百计激发学生展开想象,给语言表达赋予生命,展现了学生的独创性,促进了语文素养的提升。

[操作要点]

通过解读理念、分析案例和总结教学、教研实践,我们可以找到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引领学生有效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综合性学习的基本实施策略:

第一,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没有教学思想、教学方式的根本转变,就不可能有学生学习方式的实质性转变。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教师要尽可能多地尊重学生,尽可能多地要求学生。这说明,倡导新的学习方式,并不是削弱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相反地是对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教师要实行教学民主,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权,使学生有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伙伴的权利;一方面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对学生的学习给予有力地指导、引导、辅导和诱导,使学生的学习成为有效的学习、高效的学习。

第二,构建崭新的课堂模式。在这样的课堂上,不再是教师的“满堂灌”或“满堂问”,而是充满了学生的自主发现、质疑问难和师生间、生生间平等的对话交流、讨论切磋;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不再是居高临下地控制课堂的权威,而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创造欲,引领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活动,学生在课堂上得到的不仅是知识技能,还学会了发现、合作、陈述和评价。

第三,组织有效的学习活动。组织好自学,核心是使每个学生都能全身心投入、独立思考;组织好合作学习,既做到在互动中把学习引向深入,又做到因材施教,加强个别辅导;组织好探究学习,关键是要增加问题意识,选准探究要点,注重探究过程,把握评价尺度;组织好全班交流,做到在交流中加强引导、调控,以全面实现教学目标。

 

四、增强语文课程资源意识,提高开发利用资源能力

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特别是农村中小学)语文课程教学,教师可利用的主要资源是“一室一纲一本一教参”,逐步形成了“校校同课程、师师同教案、生生同课本、班班同进度”的局面,可以说语文课程(教学)内容很单一,特别是与学生多彩的生活相关甚远,滞后于社会和科技的发展。为此,2001年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及时提出了“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新理念,指出“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要引导学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学习语文的乐趣,享受学习成功的快乐。”很明显,提出这一崭新理念,既是语文新课程的一大亮点,也是一大实施难点。因为它对我们全体语文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增强语文课程资源意识,提高开发利用资源能力。也就是要求我们抛弃“以纲为纲,以本为本”的传统思维,改变仅仅遵循课程标准、盲目执行课程计划、一味讲授教科书的习惯做法,努力探索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途径和方法,为“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提高母语启蒙教育质量”做出新贡献;

(一)正确把握理念

1、课程资源的内涵和分类

著名教育学者肖川认为,凡是有助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的活动,且所能开发与利用的物质的、精神的材料与素材,就是课程资源。著名语文教育专家吴忠豪认为,语文课程资源内涵极其丰富,是指课程设计、编制、实施和评价等课程发展过程中可资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从这个意义上理解,语文教材中的资源开发和利用不能仅仅局限于语文学科知识,应有利于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主动地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同时也应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发展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这就要求教师要从学生兴趣与经验出发,及时把握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尝试以多样、有趣、富有探索性的素材展示教育内容,并且能够提出观察、实验、操作、调查、讨论的建议。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精神和对课程资源的深入研究,我们可按不同标准对课程资源进行分类:①根据来源,可划分为校内课程资源、校外课程资源和网络课程资源;②根据性质,可划分为自然课程资源和社会课程资源;③根据物理特性和呈现方式,可划分为文字课程资源、实物课程资源和活动课程资源;④根据存在方式,可划分为显形课程资源和隐形课程资源。

具体来讲,小学语文课程资源,包括教科书、教学参考书、挂图、生字卡片、报刊等图文资源;报告会、演讲会、研讨会、戏剧表演等实践活动资源;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等课外学习资源:电影、电视、广播、网络等信息资源;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等自然人文资源;家庭、社区等社会生活资源等。这样认识和具体划分语文课程资源,有助于明晰语文课程资源的外延,明了开发与利用的方向和范围,便于资源的收集、整理、存储与利用。

2、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意义

开发和利用好语文课程资源具有多方面的意义和作用,我们每位教师都应有足够的认识。首先是儿童思维发展的需要。因为小学儿童思维的基本特点是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认识周边事物大多数是从具体事物入手。所以按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创设情境(实质是补充资源),有利于促进儿童思维发展。其次是有效完成语文学科教学任务的需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学习语文就是要使学生牢牢掌握语文工具,而语文工具的掌握离不开社会交流的大背景。这就需要有大量的资源补充到语文教学中来,有丰富的语文交际情境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呈现。


[操作要点]

生活处处皆语文,语文处处见生活。在教学中重视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并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努力把丰富的教学资源整合到课堂教学之中,给学生创设语文实践的环境,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学习活动,这不但是观念的更新和完善,也是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学改革深化的必然。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涉及很多方面的问题。下面主要介绍教材资源、课堂资源、网络资源和社会资源的开发与运用策略。

第一,教材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策略。教材是最主要的语文教学资源,课本作为经过精心挑选的文本材料,其本身所具有的典型性,是语文学科知识极好的载体。教材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其开发和利用的重点是研究和处理材料。其具体操作可用以下策略方法。

一是“增”:就是在整册文本的基础上适当增加一些篇目,以达到巩固、补充语文知识和提高语文能力的目的。一般包括古诗词诵读、古文诵读、现代散文、童话故事和中外小说等方面的内容。

二是“扩”:就是以某一篇目为基点,从不同角度进行拓展阅读,从而得到各方面修养的提升。课外的世界更精彩,教鲁迅先生的《少年闰土》,就将《故乡》推荐给学生;教《草船借箭》,便把学生带向三国;教《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便把学生带向《西游记》;教《春》时,带学生走进著名作家朱自清;教《猫》时,带学生走向老舍……我们的课堂阅读教学,就应该这样把学生带向古代文化、带向现代文化、带向中华文化、带向世界文化。

三是“替”:就是略去一些不太适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或是不合时、不合地、不合情的作品,替换成同类的但是却贴近学生生活的作品。

四是“编”:就是围绕一个主题,对教材中和教材外的有关内容进行内在关系的梳理,重新组合,形成新的教学单元。如: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6组课文是写景类的,可将本册《秋天的雨》、《听听,秋的声音》、《五花山》等课文并入其中学习,让学生充分感知不同写景的表达方法,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写一写。

五是“链”:是指为了让学生理解这一文本,可以将一些相关资料引入课本。如课前资源链接,让学生了解背景:学习《十里长街送总理》之前,可布置学生通过查阅书籍,了解周总理的生平和时代背景,这有利于理解课文,加深学生对伟大领袖的尊敬和热爱;再如课后资源链接,在实践中培养能力:教学《月光曲》后,请学生设计兴趣作业(配乐朗读课文、摘写喜欢的语句、搜集贝多芬的有关事迹等)。除此之外,还可进行生活资源链接,以接近语文与生活的距离;学科资源链接,以改革优化学法。

第二,课堂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策略。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变化、发展过程,也是师生、生生之间交流、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不断地产生许多学习信息,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可资教师使用的有价值的教学资源。这就需要教师独具慧眼,捕捉这些生成性资源。其策略有很多,下面列举几种:

一是曲径通幽, 诱导以指向教学目标。课堂教材中对学生突如其来的离奇发言,教师可巧妙启发诱导,将课堂教学引入一个新的境界。比如: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中的“春季”时,绝大多数学生认为主要是抓住“树木”、“春水”、“小鹿”、“木排”等实物写出了小兴安岭春天的美,但有个学生却补充说:“我认为这一段还写了人。”这就需要教师注重利用并引领,以弄明白。

二是节外生枝,终止以凸显教学目标。教学中当学生在讨论某个问题时,学生往往还会冒出许多新问题,从而扰乱教师原有的教学思路。这就需要教师发挥教学机智,灵活应变,这将会使课堂精彩纷呈。

三是顺水推舟,引导以掘进思维深度。比如:教学《太阳》一课,课末延伸拓展阶段,学生例举太阳对人类有益的例子,突然一个同学提出太阳也有害人类之处,要不然夏天怎么有那么多人买护肤防晒霜呢?这一说法无疑是对原有信息的新发展、新补充,有助于学生对太阳的全面认识。这时教师可鼓励学生展开发表看法,并布置课外实践作业,引导学生拓展学习。

四是点石成金,拨乱以重视价值导向。如教学《龟兔赛跑》,教师极力称赞:“不灰心、不泄气……读了课文,你们有什么想法吗?”始料不及的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小朋友不以为然,纷纷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说不定,乌龟先跟白兔商量好了,白兔是假装睡觉,有意输给它的。”显然是孩子钻进了牛角尖,这就需要教师进行价值导向。

第三,网络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策略。网络是丰富的信息库、巨大的资源宝库,我们的语文教学应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形成网络资源共享格局。其方法有:

一是利用网络资源再现语文情境。如:教学《台湾的蝴蝶谷》一文,教师可以从网络上下载大量的世界各国的名蝶在课堂上呈现给学生。

二是利用网络资源补充文本空白。包括补充时代背景、作者资料、人文典故、语言文字训练、名言佳句等。

三是利用网络资源开展综合实践。如教学《翠鸟》一文,可在完成学习目标的基础上,以“翠鸟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活动特点”为单位分成小组,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 合作探究活动。

第四,社会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策略。社会是取之不尽的课程资源,是一个大课堂,是一个资源库,蕴涵着丰富的人文资源。教师可因地制宜,在地方资源、生活资源、自然资源和时事资源等方面加以开发与利用。

总之,对语文新课程“四大理念”的全面准确把握,并转化为实实在在、富有实效的课堂教学行为,是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深度推进语文课程改革的重点、关键。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应该为之而不断学习、探索和创新,为全面提高母语启蒙教育质量而努力奋斗!

       

   [8]吴忠豪·新世纪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热点概述[J]·课程教材教法,2007,(9):23-38